丁郗遗址旅游攻略-丁郗遗址必玩景点

瑞文妹
丁郗遗址

丁郗遗址位于兖州市颜店镇丁郗村西北200米处,地势较周围稍隆,面积约1万平方米,呈一不规则四边形。为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存,文化堆积厚约1.5米,地表及断层暴露大量遗物,以泥质红陶、泥质灰陶为主,另有夹沙红陶、夹沙灰陶、泥制黑陶等,纹饰多为弦纹,附加堆坟。遗址保存基本完好,对于研究大汶口及龙山文化的发展序列,丁郗遗址,丁郗遗址简介,丁郗遗址-济宁市兖州区丁郗遗址旅游指南

丁:河姆渡遗址的榫卯结构雏形

丁,在殷虚的甲骨文中既象形为用木质做成的椎形物,又象形为在木料中人工凿出的孔洞,并使两块材料接合起来所特制的凸凹部分。后来,将凸出的部分称为榫头,凹下的部分另叫榫眼,彼此契合起到框架结构的联结固定作用。所以,丁是中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中常见的榫卯结构雏形。而且,它存在的时间更为古老,在华夏先民的巢居时代就用丁来固定大型的框架结构。毫无疑问,巢居在风中摇曳的树枝之上,光用绳索捆绑还是不够的,榫卯结构可以起到极佳的固定作用。

《庄子·盗跖》曰:“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 《孟子·滕文公》曰:“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韩非子·五蠹》曰:“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这些中华圣贤们多次谈到巢居生活,充分说明巢居是华夏先民很重要的居住生活方式。

东方原始祖先巢居,西方原始祖先穴居,是东西方远古时期人类生活的大特点。巢居与穴居的生活习惯,使得东西方在原始文化上便产生了截然不同的习俗。比如西方原始祖先长期居住在阴冷潮湿的洞穴之中,所以更加喜欢赞颂太阳的光芒;如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引吭高歌《我的太阳》。而东方原始祖先长期巢居于树上,所以更加喜爱夜晚的明月,如唐代诗人张若虚婉转低吟《春江花月夜》。东方人喜欢居住木质结构的房屋,而西方人则喜欢居住石质结构的房屋,这些都来自于原始祖先的记忆遗传。

河姆渡遗址,距今6000至8000年,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河姆渡村,是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的遗址。

图片来自百度: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出土了大量干栏式建筑遗址,现场发掘出的木构建筑遗迹是沿小山坡呈扇形分布,很有规律,是典型的干栏式建筑,底层架空、带有前廊过道、房顶呈三角形的长屋。约有数间,其中大的长23米左右,深约7米,前廊深1.3米。房屋建筑用一排排桩木打入土中为屋基,在木桩间架设地梁,上面铺设地板,距地高约一米,并由基座中间一根约3米的中柱,高2.6米左右的后檐和稍矮的前檐柱挑起屋架,屋架中的梁、枋、柱、檩等许多木构件均采用榫卯结构,屋顶用茅草苇席等物盖在椽上而成。河姆渡遗址带榫卯结构的干栏式建筑,是中国现已发现的古代木构建筑中最早的榫卯之一,被考古专家称为古代的“高科技”。

图片来自百度:河姆渡文化

文物会说话,文字也会说话。河姆渡遗址其实述说着远古时代的华夏先民由树上巢居搬迁到地上居住的过程。丁是榫卯结构的雏形,亦是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智慧。

双墩遗址禹会村遗址名列“十四五”国家大遗址名单

近日,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关于《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的通知,公布了“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安徽省6处大遗址入选,其中我市双墩遗址、禹会村遗址名列其中。

双墩遗址位于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北,距今约7300年,是淮河中游地区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禹会村遗址位于禹会区马城镇禹会村及前郢村,因“禹会诸侯于涂山”的历史记载而得名,2020年确认一处迄今考古发现的淮河中游地区规模最大的龙山文化城址。

大遗址是实证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核心文物资源。目前,我国初步形成了以“六片、四线、一圈”为核心、以150处大遗址为支撑的大遗址保护格局。根据《专项规划》,大遗址保护利用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大遗址考古工作、完善大遗址空间用途管制措施、深化理论制度研究与科技应用、实施大遗址综合保护工程、提升大遗址展示利用水平、推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高质量发展、构建新时代大遗址保护利用新格局、创新大遗址保护利用体制机制。到2025年,大遗址保护利用总体格局基本成型。

来源:蚌埠日报 (记者 何沛)

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丨发现遗址 传承遗产

“上海第一人”“上海第一村”“上海第一房”“上海第一井”“上海第一稻” 都在这片吴淞江流域湿地中的一块高地上。

游青浦,逛百景,漫步千年水乡,品味沪上文化,各位听众,这期为您讲述的是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

最早的上海人吃什么?1961年,考古人员在崧泽遗址发现了马家浜文化的炭化稻谷遗存,已经有了显著的粳稻、籼稻的分化,说明上海先民在距今六千年左右已种植水稻了。不仅如此,这还是中国考古中第一次发现的有确凿地层依据的栽培稻材料,后来我国多处遗址中陆续发现的材料将栽培稻起源地历史前推至距今一万多年前,更证明了中国是栽培稻的起源地。

△遗址出土的马家浜文化陶塑小猪

崧泽遗址中出土的一只陶猪,形状迷你,矮脚肥肚、小眼如豆,身体被涂成朱红色,煞是可爱。考古学家分析说,这件文物首次展示了6000年前上海古人饲养肥猪的生动形象。

1987年又发现了中国年代最古老的“直筒形水井”,同样是距今六千年前的马家浜文化时期,表明上海是我国最先发明找水和储水先进技术的地区。

上海先民住得如何?相较于今日上海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6000年前上海的居住条件无疑简陋至极。2004年发现的“上海第一房”,只剩下地面的结构,据此可以看出它的面积大约有5平方米,门宽1米,推测房子的墙是用竹子和木头做成立柱再涂上泥巴,屋顶则是由茅草覆盖,像斗笠一样披下来,自然形成遮风挡雨的廊檐。也有可能是像云南吊脚楼那样的干栏式建筑。

考古学家指出,综合各种实物资料,崧泽文化在科技和生产力水平上都有重大进步,发明了管钻穿孔、犁耕农业和快轮制陶等技术。崧泽文化还有较为完备的宗教信仰和一定的礼仪制度,如墓葬中男性陪葬石斧而女性佩戴玉璜,还出现了凌驾于一般人之上的首领贵族,充分说明社会开始进入文明起源阶段。

步入崧泽遗址博物馆的最后一个展厅,大家将看到地面上巨大的中国地图,地图上的动态投影则标示着我国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区系,现代中国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特色其实从那个时候就已经初露端倪。四周展墙上是与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同时代的中国史前文化简介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中国文明起源的过程呈现多元一体的特征,正如同“满天星斗”一般波澜壮阔。

“距今5500年前后,中国各地区的古老文化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累积,不约而同进入突飞猛进的创新和变革时期,中国文明开始形成,早期国家开始出现。”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高蒙河教授说,崧泽遗址和崧泽文化的最大意义,不仅仅在于展现六千年前的上海,而是佐证中华文明拥有多中心的灿烂起源。

这座建立在遗址上的博物馆,脚下每一寸土地都有6000年的古老历史,同时又以充满青春活力的方式创新性地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End】

▲▲▲▲▲

【来源:文化青浦】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