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秀地震遗址旅游攻略-映秀地震遗址必玩景点

浪哥
映秀地震遗址

映秀地震遗址是一处AAAA级景区,地处阿坝州南大门,距成都78km,是进出九寨沟、卧龙、四姑娘山的必经之地,是重要的交通要道。

中文名:映秀地震遗址

距成都:78km

耕地面积:1.800亩

发生时间 :2008年5月12日

唐山大地震四十四周年走进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

参观唐山地震遗址公园及博物馆

当年唐山大地震令24万人失去生命,年经一代无法感受当年的情和境,只有从电视电影中领会,今天,带大家看看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和博物馆。

进入公园,除了看到断壁残垣的唐山机车铸钢车间的遗址,还有纪念水池和雕塑,以及13面纪念墙,上面刻有24万地震逝者的名字。

...................................................................................

........................................................................................

唐山地震(机车车辆厂铸钢车间)遗址,厂房建于1959年,现保存的遗迹是南北走向的3跨厂房,建筑面积9072平方米。地震时,厂房处于宏观震中,烈度为11度,3跨厂房除部分中间立柱扭曲、倾斜外,四周墙柱全部倒塌,屋架落地。

...........................................................................................

唐山地震博物馆

.....................................................................................................

1976年7月28日大地震发生后,时任矿工会副主席的李玉林动用了矿里一辆未被毁坏的救护车,飞车直赴北京向党中央汇报灾情。

....................................................................................................

......................................................................................

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于2008年4月开始兴建,2008年7月初步建成开放,总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是世界上首个以“纪念”为主题的地震遗址公园,2011年6月,公园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今天的唐山已脱胎换骨,重新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座综合实力较强的城市,但是历史还是要铭记。

END

山亭科普游 | 探秘熊耳山地震遗址,学习“防震减灾”知识技能

山亭科普游 | 探秘熊耳山地震遗址,学习“防震减灾”知识技能

地震是怎么形成的?什么是地震带?当地震来临时我们如何自救互救?地震仪如何预警?11月28日,枣庄日报社小记者团队来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开展冬季科普研学游活动,学习“防震减灾”知识技能,开启地震科普探索、体验之旅。

在熊耳山,小记者们跟随研学导师走进地震科普馆,通过参观展馆、认识各种地震预警仪、体验多样的互动,聆听生动具体的地质探秘课堂,以视觉、听觉形式观看防震减灾科普视频,了解地震演变过程,地震前的各种预兆,地震的危害程度,学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研学活动中,小记者们还参观了地质博物馆,开展了多重体验活动,实地参观1668年大地震形成的龙爪崖崩塌遗址、体验地震斜屋、参观震后唯一留下的村庄遗址(石碾),了解了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发展历程和重要地质遗迹;还了解了各种石头的分类、形成原因和美学观赏、科学研究价值;发挥想象用捡到的树叶制作出了一幅幅精美可爱的作品;分组开展了防震减灾的应急演练。

此次活动的开展,小记者们学习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和防震减灾的应急演练,掌握到了应急避灾的正确方法,熟悉了震后紧急疏散程序,培养了大家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了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下一步,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将进一步发挥地质公园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为学生走进地质公园,探秘地质奇观,接受科普教育提供平台,提升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的科普水平和影响力。

地址:枣庄市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

来源:翼龙文旅

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