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质公园旅游攻略-国家地质公园必玩景点

吴迪
国家地质公园

地质遗迹是地球演化过程中遗留下来的记录和自然遗产,代表着这一地区的地质历史、事件和演化过程。因此,概括地说地质遗迹的成因几乎全部是地壳内外地质应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本区18亿年前是古大陆,遭受剥蚀。18亿年时地壳开始下降接受沉积,形成中上元古界长城系由陆相到海相的沉积物,由碎屑岩建造演变到富钾、富镁的碳酸盐岩建造,构成一个巨型沉积旋回。常州沟期气候较温暖,雨量充沛,早期形成厚度较大的河流相碎屑堆积。串岭沟期气候更加湿热,藻类植物大量繁殖,水体相对加深。团山子期和大红峪期同处于亚热带温暖气候,有利于菌藻类生物繁衍,伴随大量碳酸盐岩沉积,形成丰富的规模不等的叠层石礁体。高于庄期气候炎热潮湿,微体藻类大量出现,尤其是高于庄早期藻礁和叠层石相当发育,形成大量碳酸盐岩和铁锰质沉积。在长城纪时期,造成了八亿年跨越,砂岩层理、宏观藻类化石,锰方硼矿等地质遗迹。

蓟县纪从14亿年开始,气候炎热湿润,地壳仍然缓慢下降,有利于碳酸盐岩的大量沉积和菌藻类生物的生长。岩石组合以各种类型的碳酸盐岩为主,古地理处于滨海泻湖相,潮间带和浅海陆棚。从而形成了大量藻类化石和叠层石等生物地质遗迹。

青白口纪从10.5亿年开始,地壳下降速率渐缓,碎屑岩、粘土岩增多,出现河流相,滨海岸边砂泥相等沉积环境。景儿峪期地壳下降形成浅海陆棚相泥灰岩沉积。此后地壳上升,陆地遭受剥蚀。仅保留了8亿年的景儿峪组。

寒武纪早期,约5.6亿年地壳下降,接受府君山组碳酸盐岩沉积。古风化壳形成“2亿年跨越”的著名蓟县运动地质遗迹。

本区在印支运动期,形成了盘山花岗岩,时间约217.1——222.7百万年。为花岗岩地貌景区奠定了岩石基础。

本区在长城纪大红峪期,约16亿年发生海底火山喷发活动,形成了与火山熔岩类有关的地质遗迹。

构造运动是地质景观遗迹形成的主要原因。根据地质条件分析,本区地貌奠基于印支运动期,成型于燕山造山运动。燕山造山运动距今约1.8——1.4亿年,使蓟县北部黄崖关、九山顶、八仙山及盘山隆起成山。此后,经风化侵蚀形成了砂岩峰林峡谷和花岗岩地貌。府君山地质构造遗迹景区内逆掩断层形成的飞来峰就是燕山运动的产物。

外力地质作用,如风化作用、流水地质作用、岩溶地质作用,造就了极具观赏价值的地质景观。例如:群兽迎客、雄狮怒吼、一线天、朝天洞、国画岭、石蛋山、狮伴树等。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 | 新生代火山地质博物馆——靖宇国家地质公园

靖宇火山矿泉群国家地质公园是位于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由龙岗火山群、矿泉群和原始生态风韵构成了三大主景区,总面积382.78平方公里。

在龙岗宽近20公里、长达100公里的玄武岩熔岩台地上集中分布着72座形态各异的火山锥。有熔岩被、火山峰、火山锥、火山口、玛珥湖、堰塞湖等火山地貌景观,规模巨大、保存完整。园区东北部分布18处矿泉群,日涌水量15万。

靖宇火山地质遗迹是长白山地质龙岗火山群的一部分,火山地貌景观类型多样,原始形态保存完好,辅以良好的生态环境,构成一幅美丽动人的自然风景画,有"中国新生代火山地质博物馆"之称。

景区景点

龙岗火山群

龙岗火山群与辉南县、抚松县境内的火山群是一个火山群,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27°,北纬43°。这个火山群共有260多个火山锥,分布在2000平方公里的面积上,是中国境内火山锥密度最高的火山群,其中在靖宇境内的有72个火山堆。整个火山群是在更新世晚期至中新世中期形成的,虽然处于休眠状态,但是理论上依然有恢复活动的可能性。

园内形态各异的火山锥,由玄武质火山溶渣组成。多数火山锥形态呈太师椅状,少数呈圆锥形或截头圆锥形。主要分布在园区南部和西部,其展布方位主要受园区北西、北东、东西向排列的网格状断裂控制,犹如散落在棋盘上的棋子,群星落地星罗棋布于玄武岩熔岩台地上。

大四方顶子山

山体高大,地形奇特,植被密集,大四方顶子和翁圈是该景区最主要的火山地质遗迹景观,极具科考和探险旅游价值。

大四方顶子是园区最高点由第四纪火山喷发形成的玄武岩堆积而成,山体高大而山顶平坦,海拔1233.3米,游人登此,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极目东望,园区景象尽收眼底。

矿泉群

遍布园区东北部,泉群千姿百态,形态各异,水质上佳,如飞龙泉群形成的条条水帘,状如瀑布,悬挂于悬崖峭壁之间,其下泉水汇集成的溪流清澈透明,汩汩流淌,穿行于参天古树之间,宛如国画的水墨山水一般,超然于世外,美妙绝伦。

有飞龙矿泉群、白浆矿泉群、九龙矿泉群等。

火山湿地

湿地四周环山,湿地上水草丰盛,苔草芦苇丛生,孤树摇曳,珍禽异兽出没于草莽树丛之中,一派曲径通幽的原始景象。

东北侧山脚下由火山口爆炸形成的类似于早玛珥的火山口。底部呈"卵形",长轴呈北西向,长850米,短轴呈北东向,长出650米,最低点海拔866米,与大四方顶子相对高差达373.3米火山口周围群山环抱,置身于内如在翁中。

玛珥湖

犹如一面明镜,镶嵌在园区中西部的松涛绿林之中。湖面呈圆形,直径约750米,面积约45公顷,最大水深50米,湖区山青水碧,湖水微波荡漾,与周围莽莽林海组成十分壮丽的自然景观。

湖中特产鲤鱼、马口鱼等,供游人观赏、品尝和购买。是集科考、科普、浏览观光、购物、休闲度假和娱乐多功能于一体的理想科考旅游基地。

吊水湖(堰塞湖)

湖面犹如一块长方形的明镜,摆放松涛林海之间,湖水清澈,湖畔森林环绕,碧波荡漾,青山绿水交相辉映,吊水湖瀑布从悬崖峭壁上飞流直下,恰是一条白练银纱从天而降,犹如天女散花,飘然而下,水汽弥漫,如烟、像雾、似云。

晴天时,看虹飞霓跃,神采焕发,更加绚烂壮丽。看它纬地经天、云翻雪倾,钟鼓雷鸣,势如万马奔腾。

白山湖

白山湖距靖宇县城28.2公里,景区总面积180平方公里,水域游览面积120平方公里,陆地游览面积60平方公里,下游有东北第一大电站——白山电站,总装机容量150万千瓦,单机容量30万千瓦,大坝高140多米,隐蔽厂洞和工作室全国首屈一指。

白山湖镶嵌在长白山余脉崇山峻岭之中,两岸景点林立,有恐龙峰、白龙湾、小三峡、金龟岛、五虎峰、三鼎峰、倩女松、仁义砬子、将军岩、望江老、金蟾背猴等景点。不断运转的洞穴式发电站也是游人一睹为快的景致。白山湖也是雾凇这一自然奇观频频光顾的地方。

原始生态风韵

靖宇火山矿泉群国家地质公园内,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生态植被良好,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地势西南部高,东北部低,呈现由南西向北东倾斜的玄武岩台地地貌景观。台地上火山锥星罗棋布,并分布有火山口、玛珥湖、堰塞湖、火山湿地、矿泉群等火山地貌景观,和众多矿泉群与茫茫林海构成了一幅山川秀美的自然风景画。

气势宏伟、挺拔高傲的现代龙岗火山群、千姿百态、喷涌澎湃的矿泉群和独具原始生态风韵的茫茫林海使吉林靖宇火山矿泉群国家地质公园成为东北长白山区崛起的风景区和地质旅游胜地。

杨靖宇将军殉国地

杨靖宇,1905年生,河南确山县人。原名马尚德,字骥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到东北工作。"九一八"事变后,任东北反日救国会总会长。1932年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兼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同年春成立工农义勇军。1933年队伍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任师长兼政委。1935年春,东北地区抗日武装统一编为"东北人民抗日联军",任联军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和政委。1936年任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委。

由于叛徒出卖,杨靖宇将军于1940年2月23日壮烈牺牲。殉国地始建于1962年5月,位于靖宇县城西南6公里处,占地面积144万平方米。分为前导区、中心区和旅游区。其中,中心区的主要建筑物有纪念碑、护碑亭、常青树、纪念馆和纪念塔。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渤海古城遗址

位于靖宇县榆树川乡,渤海时期。平面略长方形,因山势修筑,周长1456米,南北长540米,东西宽440米。东西、北之面临崖,修有土石混筑的矮墙,残高约1米。南墙为夯土版筑,基宽6米、顶宽2米、残高2-3米,其外有一道宽6米,深1.5-2米的护城壕,南墙中设瓮门1处,1957年首次调查,后经多次复查,城内有石砌木壁井址2处,采集到泥质灰陶片、筒瓦等。保存较好。

火山矿泉群地质博物馆

博物馆展厅采用环绕式构景,古树与溪水相映衬,充分体现出矿泉群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展厅由六区(火山矿泉动态区、生态区、地球演化区、火山矿泉形成区、矿泉水知识区、岩矿化石标本区)、一模(立体沙盘模型)、一洞(仿园区内的石灰岩溶洞)、一室(矿泉水生态环境监控室)组成。通过高科技的演示和丰富多彩的图片、文字、模型、实物、影视及多媒体,展示了靖宇县特殊的火山地质构造、矿泉水形成机制及生态环境。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 | 北国第一洞迷宫世无双——辽宁本溪国家地质公园

在我国,地质公园的概念于 20世纪 90年代中期提出,旨在保护和增强地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质意义的地区的价值。这些地区拥有地质景观和地质建造,是地球演化历史的重要见证,并对我们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我国的国家地质公园是由我国行政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审定,原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准授牌的地质公园。自然资源部组建后,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负责管理。截止至 2019年 9月,我国已公布八批共 219家国家地质公园。

本溪国家地质公园位于辽宁省东部的本溪市境内,规划面积218.2平方公里,包括水洞园区、五女山园区、 平顶山园区、 平顶山园区。公园内地质遗迹丰富,地貌景观奇特,自然景观和谐优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举世闻名的"本溪组"层型剖面是唯一的以辽宁地理名称命名并通用于华北地台的组级岩石地层单位。

公园内岩溶地貌景观极为发育,这在相对缺雨少水的北方地区来说尤其罕见。其中以本溪水洞景区和望天洞景区最具美学观赏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本溪水洞是世界上最长的水上游览洞穴。已探明的洞穴系统全长3650米,已开发2800米,地下河流水终年不竭,清澈见底,曲折蜿蜒,有"三峡"、"九湾",故名"九曲银河"。

被称为"北国第一洞,迷宫世无双"的望天洞,是具有北方岩溶特点的高纬度大型喀斯特溶洞,迷宫式洞道迂回曲折,可谓"洞中有洞、洞洞相通",景观奇特。

地质构造

公园内地质构造类型丰富,不整合接触关系、断层、褶皱一应俱全。多年来,这里一直作为地质、冶金院校的地质构造教学、科研实习基地。

本溪市素有"煤铁之城"的称号,是以生产钢铁、煤炭、水泥为主导的重工业城市,多年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已发现有用矿产47种,其中金属矿产主要有铁、铜、铅、锌、钼、锡等黑色和有色金属,铁矿石以储量大、质量高而闻名中外。

此外,奇特的地质景观在本溪屡见不鲜。桓仁县的地热异常带颇为神奇。已发现的四个异常区内冷热点并存,相距不过百米。冷点终年结冰不化,就是在炎热的夏天也是冰冻三尺;热点常年热,就是三九严寒也是热气腾腾。这一奇观非常罕见,对其地质成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在浑江河床和河漫滩上,由于岩性的差异及河水的涡流作用与水中所携带碎屑物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壶穴群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自然风光

本溪国家地质公园不仅地质遗迹奇特,而且生物资源丰富。本溪市地处温带,森林覆盖率达到72%,野生动物1500余种。漫长的地质历史造就了本溪山、泉、湖、峡谷等优美的自然景观。

五女山、铁刹山、关门山、老秃顶等名山风姿绰约、景色秀丽;温泉寺、汤沟等温泉疗效神奇,驰名国内外;桓龙湖、观音阁、关门山等湖泊碧水荡漾、烟波浩淼;南芬、大石湖、大冰沟、卧龙镇等峡谷峭壁嶙峋、静谧幽远。

主要园区

水洞园区

水洞园区是以本溪满族自治县为核心和主体,东以桓仁满族自治县为本溪国家地质公园界,西以本溪市区为界,包括水洞、关门山和汤沟热泉3个景区,是以本溪水洞为主体的特色的科学探险、科普旅游及自然生态观光区。

在观看头顶高悬的钟乳石时,游客不再只是了解这里的神话故事,国家地质公园建成后,大家将会更进一步地知道钟乳石是怎么形成的,它又是如何生长的。

本溪国家地质公园平顶山园区内石头上的"年轮"会告诉大家答案,这个以牛毛岭、平顶山及周边区域为界,涵盖南芬露天铁矿等景区的园区,是以本溪组标准剖面、岩溶峡谷及地质构造等景观资源为主要特色的科考探险区,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观赏性,一块化石上便能凸现数亿年的历史。

五女山园区

五女山园区分布于桓仁满族自治县境内,以五女山山城和望天洞本溪国家地质公园为主体,涵盖大雅河的部分地段,包括五女山景区、望天洞景区和大雅河景区。

高句丽遗址还可以将大家带回到古代。夏天泉水冰凉、冬天泉水滚烫,桓仁县的沙尖子地热异常现象也是地质学家关注的焦点,能听到专家的解释,又能亲手触摸到奇异的自然现象。

牛毛岭园区

地质公园内,牛毛岭景区中的中石炭统本溪组层型剖本溪国家地质公园面经过多位教授、院士们的深入研究,是以本溪地理名称命名,并具有国内外大区域地层对比意义的组级岩石地层单位。在牛毛岭景区的西南侧打出一段400米以上的人工观测剖面,可以看到本溪剖面的23个层位,牛毛岭景区也是本溪国家地质公园中最具研究价值的。

平顶山园区

本溪平顶山,原名"青云山""平定山",属长白山脉余脉,海拔661.2米,是控制市区的最高点,山势巍峨雄伟,是一座典型的桌状山。平顶山是本溪山水城市的标志之一,地貌特征是以中低山地貌为主。

平顶山-四方台一带是后层石英岩为主的层状岩石,形成平顶状山峰。

​“1237”说永靖文旅资源(四)两个国家地质公园——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1237”说永靖文旅资源,这期,我们主要介绍两个国家地质公园之一的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位于甘肃省永靖县盐锅峡水库库区(现称太极湖)北岸。东距省会兰州54公里,东南距永靖县城水路34公里,交通极为便利。公园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包括水面1.8平方公里。地质公园以成群的恐龙足印为主体。2001年12月刘家峡白垩纪恐龙足印以其典型性、地质遗迹的多样性、保存的完好性等被列入国家地质公园名录,并被国土资源部批准兴建“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展馆展出的白垩纪恐龙及其它古生物化石标本,成为一个采集、修复、装架、收藏、展示和研究为一体的恐龙专题博物馆,并成为在国内外恐龙学遗迹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研科普基地。

这里的恐龙足印是在1999年的7月到8月,由甘肃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古生物研究开发中心主任李大庆博士等地质工作者进行古生物地层调查工作过程中发现的,这些坑窝是形成于1.7亿年前的侏罗纪或白垩纪时代的恐龙足印,并且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类型最丰富、规模最大、种类最多、遗存最完整、清晰度最高的恐龙足印化石群,实为罕见。

目前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已揭露面积近2000平方米,挖掘出11类150组共1831个足印。其中最大足印为150厘米×120厘米,为世界之最。

在恐龙足印化石遗迹产出地的附近地区,同时代的地层分布区挖掘出了世界上首次发现的禽龙类骨架化石,被命名为兰州龙。

在已经揭露的总计710平方米的岩层层面上发现了8类30组270个足印,其中至少包括两类巨型蜥脚类、两类兽脚类、一类似鸟龙类和其它三类形态独特、尚未归属的足印,代表至少8个属种。刘家峡恐龙足印群中最大的一组蜥脚类足印为世界之最,已列入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大恐龙足印群候选世界纪录。而且该类足印前足小,后足大,前后足足印成对出现并有规律地部分叠覆,为国内外首次发现。

来到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在这里可追溯世界恐龙化石的发现历史。从生命的摇篮海洋开始,生生不息的生命世界,一幕一幕在您的眼前掠过,重温生命演化的历程,让您了解恐龙不再是一个谜。

编辑:王晔梓

审核:陈 刚

永靖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宣

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