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斯鲁德鸟类保护公园旅游攻略-瓦尔斯鲁德鸟类保护公园必玩景点

爱旅游
瓦尔斯鲁德鸟类保护公园

在宁静安逸的德国吕内堡草原中间有世界上规模最大、品种最齐全的鸟类保护公园,即瓦尔斯鲁德世界鸟类保护公园。该保护公园对外开放于1962年,占地面积达59英亩,在风景如画的公园中,游客们可以观赏到650种鸟类、共计4000多只——这是一个融合探险、表演和精彩发现在内的独特旅程。

在瓦尔斯鲁德世界鸟类保护公园内,儿童、父母和祖父母——即祖孙三代可以在这里共同观赏来自全世界的各种奇异鸟类,同时享受这个公园的宁静和美丽。比如:公园里随处可见这座世界鸟类保护公园的守林人,他们具备很多专业有趣的鸟类知识,可以讲述很多有意思的奇闻异事或者透露一些小秘密和背景知识。这里还有数百种树木、灌木和花草,全年花开不败,芬芳四溢。120种杜鹃花、多种玫瑰花和不计其数的大丽花品种,您不妨想象一下,等待着游客们将是怎样一个多彩的世界。

Weltvogelpark Walsrode

必去理由: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鸟类保护公园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德国[Germany]

景点所在省、州:下萨克森州 [Lower Saxony]

新乡市延津 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区里的森林公园

黄河故道森林公园(省级)是在新乡市东20公里处原国有延津林场的基础上建立的,总面积6.4万亩。森林公园是黄河故道区,北临济东高速,南靠新荷铁路,西有京珠高速,省道新长北线、新滑线贯穿其中,紧靠新乡工业园区、新乡榆东工业区等,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十分便利。这里林木茂盛、草清水秀、花果飘香、环境幽静,被人们誉为“天然氧吧”和“世外桃源”的万亩槐林、千亩果园、千亩景观林、3万亩杨树片林、国家级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大沙河水产养殖区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黄河故道旅游风景线,2006年11月,公园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公园从2004年以万亩槐林景区为重点开始建设以来累计投资2000多万元,硬化游道1.7万米,安装围栏1.5万米,建成了仿古式办公区、园林式大门,喷泉广场、百花园、植物园、百果园、睡莲池、鸵鸟园、万国花卉博览园、桃花园农家大院、狩猎场蒙古包风情区、园中园苗寨竹楼风情区、槐园槐俱乐部、丛林野战区、槐林山庄等景点18处。

一、大门广场聚集区。两棵巨大的人造古树凌空横卧,气势恢弘,组成了与大自然景色相协调的公园大门,两侧数十间古色古香的接待办公用房,把占地70多亩的广场分割为内外两部分,门外设有停车场、旅游站,新乡市26路公交车终点站、单双人自行车、沙滩摩托车等交通工具租赁站、快餐、购物、寄存摊点等。门内广场中央建有大型音乐喷泉,一簇簇、一片片的奇花异草和稀有景观树种,把广场分割成若干个大小不等的区块,可以在节假日举办大型花展或摆放设施,开展临时游乐活动。

二、万亩槐林区。穿过园内广场,便可进入万亩槐林,这里沙丘纵横,地势起伏。密密层层的槐林树干高大,枝繁叶茂,无边无际,气势壮观,具有东北大森林的风貌,平原地区极为罕见。冬季下雪,漫天洁白,银装素裹,有林海雪原之意境,夏秋季节郁郁葱葱,遮天蔽日。春暖花开,缀满枝头的槐花远看像云团,近看似堆雪,蜂飞蝶舞,十里飘香,沿着曲折的小径走进深出处,犹如进入花的海洋,清香扑面,令人陶醉。头上忽有鸟雀惊飞,脚边时有野兔跃过,如果没有导游的指引,游人很容易迷失方向。近几年来,园艺工人利用槐林中的次生幼树改接红花槐、香花槐10万多棵,为槐林增添了姿色,拉长了花期,提高了槐林的旅游品位和观赏价值。 三、植物园。位于槐林北部,占地300亩,引进栽植各类名贵树木300多种,乔木、灌木、针叶、阔叶、色叶等应有尽有。根据植物种类设置50多个专业园。入口处的两棵千年紫薇古树桩,形似蟠龙,生机昂然。7月花开,紫色的花絮挂满枝头,像两个彩色大伞,游人至此无不驻足观看称奇。植物园中部是一片占地30亩的人工湖,湖边有灵霄游廊。湖中堆一座龟龙灵山,千年卧龟上的盘龙昂首张口,喷出灵山升水,数只木舟泊于灵山脚下,与湖水相连自西向东是一条忽宽忽窄的循环河道,把植物园分割成内园和外园两部分,狭窄处有拱桥相连。内园像一个秀丽的小岛,,高低不平,错落有致。有红枫林、情侣林、松柏岗、杏花湾等,游人不但可以岸边凭栏垂钓或荡舟水中,也可登岛观赏美景。植物园是游人认识大千世界奇特树种,增加知识性、趣味性的好去处。

四、百果园。占地500亩,引进栽植国内外的名优特新果树品种100多个,有极早熟的、早熟的、中熟的、晚熟的、极晚熟的。园内几乎一年四季有鲜果。春来万紫千红,繁花似海,秋到堆金吊玉,果压枝头,春夏秋冬各类果实次第成熟。在管理人员的指导下,游客可以随意入园采摘、品尝和观赏。进入百果园会油然而生置身世外桃源之感。

五、色木园。占地200亩,多是国内外名贵彩色树种,主要品种有挪威黄金枫、日本、加拿大红枫、美国紫叶红栌 、红橡树、红叶紫荆、流苏、红芙莲、红叶李、香桃树、鹦鹉树、红玫瑰、忍冬、香柏、还有国内的石楠、木荀子、蓝杉等。有的一年四季保持着自己的本色,有的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千紫百态,色彩斑斓。 六、万国花卉博览园。占地100多亩,种有桂花、牡丹、芍药、菊花、金银木、木绣球、月季、玫瑰、丁香等奇花异草100多种,进入期间,五彩缤纷,香气四溢,犹如进入花的海洋,是游人赏花养心的好地方。 园中有园,景中有景,是公园一大特色,在以上几个较大的景区中还分布着十多处集游乐、休闲、锻炼及特色餐饮服务于一体的小景点。如:果园里的桃花源农家大院、杜仲林里的苗寨竹楼风情区、疏林草地上的凯歌狩猎场蒙古包风情区、槐林深处的丛林野战区、槐园马术俱乐部、槐林山庄等。到这里不但可以饱览秀丽的黄河故道风光,还可以品尝到北国风味的烤全羊、卤野兔、中原农家风味的地锅草鸡和各类野菜野味等特色餐饮。

七、发展前景展望。黄河故到森林公园是我们新乡市不可多得的一方净土和风水宝地,随着新乡市东扩,小店工业园区、榆东产业聚集区的崛起,森林公园的区位优势更加显现。目前,有市委、市政府组织,多家大中型企业参股投资1.5亿元的五星级生态迎宾馆、森林度假村等旅游服务设施项目,经过在全市范围内多点考察、筛选和论证,已确定在黄河故道森林公园落户,投资2000万元的拓展训练项目已有郑州一家公司锁定,这些大项目的入驻,将为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带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云南这个保护区为何被称为“鸟类的天堂,黑颈鹤的乐园”

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曲靖市会泽县大桥乡,总面积12910.64公顷,其中核心区3930.79公顷,念湖湿地面积662公顷。这里景色优美,山、水、林、田、湖浑然一体,错落有致。保护区有鸟类179种,水禽总数达3万余只。其中,有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6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鸟类15种,被誉为“鸟类的天堂,黑颈鹤的乐园”,每年到会泽越冬的黑颈鹤约占全世界黑颈鹤总量的10%。每到冬季,在念湖水域以及周边耕地里,常见黑颈鹤、灰鹤、斑头雁、赤麻鸭、苍鹭、白鹭等各种水禽和涉禽成群结队地在浅水沼泽区戏水,在湿地、农地中悠闲觅食,构成了滇东北红土高原湿地水域的独特景观。

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为何被称为

“鸟类的天堂,黑颈鹤的乐园”

跟着小布

一起来看看

爱鸟护鸟宣传深入人心

一大早,家住大桥管理所旁的村民老高就兴致勃勃地和游客聊起了天:“黑颈鹤我们叫它‘老雁鹅’,是吉祥鸟,多少年来,我们本地人从来没有伤害过它。”

一位过路的老农插话说:“我在磨盘山上收洋芋,老雁鹅天天都会飞到山上的洋芋地里来。我把大的捡回家,小点的就留给老雁鹅吃。”

“老雁鹅年年都要来,大家习惯了,它想吃就让它吃点吧。”村民朱大妈说。

群众的爱鸟、护鸟意识高,与会泽县委、县政府持续多年的保护措施有关,同时也与保护区的变化有关。在各级各部门的不断努力下,念湖变美了,鸟类也多了,来的游人成倍增长,许多人在家门口做起了生意,还有一些人成了“护鹤员”。

为进一步增强群众的爱鸟护鸟意识,2019年9月以来,新砌杨梅山移民搬迁安置新村隔断墙12道600余平方米,安装隔断门12道。粉刷杨梅山、李家湾洪家坪墙体3000余平方米,喷绘建设科普长廊2个;建设竹篱笆围栏3公里,规范保护区农村“三堆”散乱现象;打捞湖面垃圾20余次;新增设户外垃圾桶15个,改建40平方米冲水式公厕1个,保护区环境大为改善。

会泽县中小学生开展以“保护环境,关爱黑颈鹤”为主题的征文和演讲比赛,发挥“小手拉大手”作用,加强环境保护和爱鸟护鸟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爱鹤护鹤意识。

如今,在 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人在鹤前耕,鸟随人觅食的场景随处可见。

50种植物建起“专用食堂”

“为让到会泽越冬的黑颈鹤吃饱,保护区给黑颈鹤建起了‘专用食堂’——黑颈鹤食物源基地。每年采取只种不收的方式,在黑颈鹤经常活动的区域种上洋芋、燕麦、蔓菁等农作物,供它们食用。”保护区宣教中心讲解员为游客讲解道,“如果遇到冰雪覆盖等极端恶劣天气,还要到黑颈鹤集中栖息地投放玉米,让它们每天都能吃饱。”

以食物源基地建设为抓手,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选育本地50种黑颈鹤喜欢吃的植物。在保护区内流转土地350余亩,示范种植荞麦等无膜小杂粮,引领保护区农业调整产业结构方向,加强与省农科院和食品加工厂的合作,在保护区试种多个杂粮品种,一是增加土地利用率,给黑颈鹤提供食物保障;二是不使用地膜,减少面源污染,利于来年耕种。

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大,重点区域安装上了国内一流的高清化、网络化、智能化视频监控系统,24小时无死角保护黑颈鹤的饮食起居、出行安全。

31名村干部成为“公益护鹤员”

从2019年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机构升格以来,会泽县创新工作机制,招聘了70余名护鹤员,组建成一支集护鹤、保洁、违建监管为一体的基层管护队,对保护区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管护。

同时,为减少人为干预,提高生态旅游的组织化程度,从2019年12月起,对游客实行设点申报准入制度,动员观光游客自愿申请加入到护鹤科考志愿者队伍中来,从而把过去简单的观光行为变成全民共同参与的保护行为。

2020年新春伊始, 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再次推出新举措,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8个村委会31名村干部聘为保护区的“公益护鹤员”。

撰文 摄影:蒋贵友 陈飞 陈南英 袁嵘 洪开平 蒋涛 陈其海 黄喆春

编辑:赵梦婷

推 荐 阅 读

● 28天!昆明“火神山”今日完工移交

沿着大运河看山东 | 白鹭齐飞,候鸟嬉戏 台儿庄运河湿地公园多措保护候鸟过冬

位于山东枣庄市的台儿庄运河湿地公园是我国第一家以运河湿地为主题的景区。总面积为2592公顷,公园内主要包含涛沟河下游河段、峄城大沙河的分洪道的下游段以及两河口之间的京杭运河河段等三处河流湿地。进入九月份,湿地荷花凋谢,在秋风的渲染下褪去绿色的外衣,增加了一抹金黄。

在一片金黄色的芦苇中,一抹抹白色显得格外灵动。白鹭或展翅齐飞,盘旋在湿地上空,或者栖息在树林中。

游客乘船穿行水上,可以看到白鹭在水中嬉戏、捕鱼。作为天然氧吧,除了成千上万只白鹭在这里常年栖息,湿地还为各种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数十种野生鸟类栖息于此。

不仅如此,这里的水生动物极为丰富,河中的鱼类初步估计有多达30多种,虾类包含有青虾、马虾、小龙虾在内的4种,两栖类有4种,软体动物大约有十几种。

台儿庄国家运河湿地副总经理龚伟表示,为了改善环境,保持水质,景区经过专家论证后,引进了一些能净化水质的水生物。“环境好了,冬天湿地会来许多候鸟。在冬天河面冰封后,景区会投喂一些食物给它们,同时禁止捕杀,保证候鸟平安过冬。”

运河湿地公园,根据其独有的空间特色以及景观资源,分为4个旅游片区,构成了“一轴四带四区”的格局。其中一轴为东西向的运河之上的景观轴;四带指的是运河风光带、月河风光带、涛沟河风光带、小季河风光带这四带;四区为:运河水上游览区、古城水乡文化休闲区、小季河人工湿地游览区、涛沟河湿地展示区这四大旅游片区。

据悉,此处的河流湿地对于抵抗洪水、调节径流、改善气候、保障工农用水、控制污染以及维护生态安全和发展航运等多种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目前,通过对沿运滩地实施退耕还湿工程,构筑水生态屏障,大力发展湿地生态旅游,运河湿地公园走出了生态保护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子,实现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闪电新闻)

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