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报恩寺旅游攻略-眉山报恩寺必玩景点

小伊伊
眉山报恩寺

大殿是元代的建筑,旁边有个观,是清代修建的,毕竟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古迹!整个地方很清静,现在属于道教管理,不是佛家的道场了。

地址: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罗平镇高丰村

保护范围:报恩寺、报本寺围墙外延3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0米。

峨眉山报国寺名字的来历

建于明万历年间,寺内正殿原供奉着佛、道、儒三教的代表,故为“三教会宗”。后清康熙帝改为报国寺。

山门悬有康熙四十二年御题“报国寺”匾额。寺内有明朝万历年间紫铜华严塔,四千七百座小佛像,塔周刻有《华严经》;寺门外有莲花铜钟,为“峨嵋十景”之“圣积晚钟”。

钟上铸有六万余字的《阿含经》及其他佛偈、铭、疏。报国寺于清同治五年重建。

报国寺入山门后依山势而上有弥勒殿、大雄宝殿等大殿。

扩展资料:

在中国各地有多个报国寺。部分一直存在到今天,部分已经更名,也有部分报国寺已经从历史上消失。

1、已更名的报国寺

湖南衡山报国寺,即衡山祝圣寺,五代十国时重建时称为报国寺,后宋徽宗改报国寺为道教的神霄宫。

湖北武汉报国寺,即武汉小洪山的宝通禅寺,清朝时获得报国寺的敕号。

2、今天的报国寺

北京报国寺,乐至报国寺,峨眉山报国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峨眉山的组成部分,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上海报国寺。

3、已不存在的报国寺

湖南长沙报国寺,建在原城市十景之一的南阜的遗址上。南海孙福祯募铸观音大士铜像。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兵奋韩孙爱将南阜改名为清风台,其寺题额为“普陀行宫”。

河南南召报国寺,位于河南省南召县,建于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毁于元朝末年的兵乱。

山西运城报国寺,位于山西省运城市西北5公里的寺北曲村,寺庙已毁,今仅存唐代的泛舟禅师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峨眉山报国寺

报国寺最初名“会宗堂”。明代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明光道人建于伏虎寺右的虎头山下,取儒、释、道“三教”会宗的意思。寺里供奉“三教”在峨眉山的地方代表的牌位:佛教为普贤菩萨,因为峨眉山是普贤道场;道教是广成子,据说他是李老君的化身,他在峨眉山授过道;儒教的代表是楚狂,楚狂名接舆,和孔子同时代,楚王请他去做官,他装疯不去,后来隐居峨眉山。会宗堂的建立,反映了明、清时期儒、释、道有过一段融洽的历史。 清初会宗堂迁至现址,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行僧闻达重修。 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根据佛经中“报国主恩”的意思,御赐“报国寺”名。

平武报恩寺身怀“六绝”藏深山

平武报恩寺位于平武县城中心,全寺占地近2.5公顷,是目前四川规模最大、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建筑群之一。

明正统五年(1440),龙安府佥事王玺计划仿照明代宫殿形制建造他的府第,因僭越制度未成。后在正统十一年旨准改建为 “报恩寺”,于天顺四年(1460)建成。

专家在梳理报恩寺的结构形式和建筑艺术时发现,报恩寺提供了研究明代建筑上下承袭关系的重要实物资料,拥有“六绝”。

一绝是报恩寺的柱、梁、椽、檩等木质材料皆为一色珍贵楠木,有不蛀、不结蛛网之奇效。这在全国范围内十分罕见。

二绝是大悲殿内有一尊气势庄严的千手观音,全身贴金,头戴宝冠,身披菁纱,璎珞垂地,赤双足,立于仰覆莲花宝座上,体态柔媚。正身以一根千年楠木精雕而成,高9米,身后呈扇形密布1004只手,这些手前后参差,左右环绕,互不遮掩,悬空排成15道圆弧,抬头凝望,宛如一朵巨大而怒放的金菊,美丽壮观。

三绝是华严殿内有一座高11米、直径为7米、共分7层的转轮经藏,形似一座七级佛塔。转轮经藏结构复杂,制作奇特,工艺精巧,雕饰繁杂,藏体上有各种神像、木雕彩绘、佛像经典,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四绝是报恩寺内柱额梁枋、天花藻井、脊饰瓦当,乃至香炉、匾额、钟钮等处,或刻或绘,或铸或塑,无处不突出龙的形象。尤以华严殿内长7米的四条泥塑蟠龙最为精美。全寺共计有一万条龙,故报恩寺有着“深山龙宫”的美誉。

五绝是报恩寺的斗拱不仅从数量、花样上都堪称全国一绝。全寺有奇巧、严谨的斗拱36种2000多朵,又有“斗拱博物馆”之称。

六绝是报恩寺大雄宝殿和万佛阁内现存300多平方米的珍贵明代壁画,这当中有帝王君主、天神玉女、天王力士和寺庙僧侣等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像,高低错落,左右顾盼,周围衬以流云仙气,并与阁内供奉的金身佛像前后呼应,动静相衬,生动地构成了一幅幅庄严的“护法图”。

本报记者 邹俊川 整理

安波故事——二龙山报恩寺的传说

安波街道七道房社区聂屯的西北处,有一座山,叫二龙山。山中有一座古刹,名叫报恩寺。关于二龙山报恩寺,在当地人们中,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二龙山是通往三江(黑龙江、松花江、牡丹江)的老龙岗山脉。明朝时候,这里还是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当时的复州河上游两岸,漫山遍野全是茂密的森林,二龙山上更是古松茂盛。当地人大都靠耕作和伐木为生。话说在复州河北岸的一个小山沟里,有一户姓王的人家,住着母子两人。母子俩整天在复州河两岸的山中伐木、放排。他们日出而作,日暮而息,日子虽不宽绰,却也安乐恬静。横在王家门前的这条复州河,发源于盖州、瓦房店、普兰店三市交界的老帽山,多条细流汇成大河,最后流入渤海,其水源远流长,长年不竭,每逢汛期,更是汹涌澎湃。在当时交通运输困难的条件下,王家母子和山民们就是利用这滚滚的复州河水,把伐来的木头编成木排,顺水运出卖于外地,以此来维持生计。这王家母子,有一嗜好,特别信佛,一日三餐之前,总要吟诵经文,向供奉在堂屋的菩萨顶礼膜拜。平时,宁肯自己节衣缩食,也要买足香纸,孝敬菩萨,真可谓虔诚之至。母子二人勤劳忠厚,乐善好施。贩木得来的钱财除了维持生计之外,总要拿出一部分周济邻近的穷苦百姓。对过往的化缘僧侣,更是毕恭毕敬,解囊施舍。因此,人们都称王母为“王老妈”,称她的儿子为“王善人”。一天,王母出门挖菜,儿子上山伐木。一个窃贼闯进王家,正要行窃,突然被伐木归来的王善人撞见。窃贼刚想夺路而逃,王善人见了,却拱手问道:“这位仁兄不知为何来到我家?如需钱财尽管言明,不必做苟且之事。”窃贼羞怯地说:“我妈妈有病,无钱医治,想偷点钱为妈妈治病,请善人饶恕我吧。”王善人听罢,取出一些银两送给窃贼。窃贼感激涕零,跪拜谢恩而去。从此王善人的名声越叫越远了。

明朝宣德末年,天气大旱,复州河水量大减,靠河水运放木材的山民们眼看着一堆堆的木材运不出去了,心急如焚,忧虑万分。王家母子每天都在神龛前吟经祷告,祈求苍天早日降雨人间。一天晌午,王妈妈突然觉得有些困倦,正当她似睡非睡,恍恍惚惚的时候,忽见一个童颜鹤发的老者悄然而至,对王妈妈稽首说道:“施主信佛甚笃,可谓心诚志坚,西天我佛感汝等心诚,特命渤海二龙三天后到你处降雨,命我前来告知,请速做放排准备。”说罢,飘然而去。王母追到门外,欲问详细,突然被横在地上的一根木棍绊倒……睁眼一看,才知是梦。儿子回家后,母亲忙把梦中的事向儿子述说了一番。儿子听后,心中喜不自胜,深信这是西天佛爷的点化。于是,便在院子里摆下香案,双膝跪倒在地,面对苍天,口中说道:“如老佛爷真能解我等倒悬之苦,我一定为你建造庙宇,塑造金身。”第二天,王善人便四处通知所有伐木者,请大家做好放木排的准备。但是,谁也不相信天会下雨,没有任何举动。无奈,王家母子只好请来帮工,把自家的木材扛到了河边。第三天中午,万里无云的天空突然乌云翻滚、电闪雷鸣。顷刻,倾盆大雨从天而降。王家母子跪望天空,只见两条吞云吐雾的青龙在云层中时隐时现。眼前发生的一切,使王家母子惊诧万分,他们一会儿烧香,一会儿磕头,惊喜的泪水挂满了两颊。两个时辰过后,山沟里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山青青,水淙淙,鸟语花香,蝶飞蜂舞。复州河水量暴涨,王家母子撑篙放排,堆集如山的木材顺流而下。就在这年的秋天,卖木头发了财的王家母子,舍膳七日,又拿出了一部分钱,周济了周围的穷人。而后,他们请来了位风水先生,在七道房村聂屯北山选了一处风水宝地,大兴土木,建起了庙宇。庙建成了,叫什么名字呢?母子俩又请来了一位老私塾先生为庙取名。老先生根据他母子的讲述,挥笔写下了“报恩寺”三个大字。为了纪念龙王的降雨之功,他们便把庙两侧的两条南北走向的山岗,取名为“二龙山”。从此以后,“二龙山报恩寺”便矗立在这群山环抱之中了。而王家母子,却在庙宇建成后,无声无息地离开了这里,谁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有人说,他们还在山中伐木,也有人说他们羽化成仙了。

如何关注

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