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纲墓旅游攻略-扶纲墓必玩景点

吴迪
扶纲墓

扶纲墓扶纲(1602—1687),字允常,都匀人,明末(公元1639—1644年)崇祯时期先后担任吏部员外郎、大理寺观政、光禄大夫、兵部、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清兵入关后扶纲即归故里都匀,从事讲学和史学、地方志编纂,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87年)病逝,葬于城北七星山下,扶纲墓,扶纲墓简介,扶纲墓-黔南州都匀市扶纲墓

扶风宁璞夫妇墓志考析

扶风宁璞夫妇墓志考析

汪玉堂 杨小兵

【内容提要】扶风县博物馆在绛帐镇大营村调査发现宁双园及夫人李氏合葬墓志。志文细记述了宁双园先祖籍贯及其生平经历,揭示了明代晚期普通民众尤其是卫所军籍家庭的生活状况,对于了解明代卫所电田、卫籍制度,万历年间大饥荒等史实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宁双园;卫所军户;万历年饥荒

2019年10月,扶风县博物馆在绛帐镇大营村调查民间出土零散文物时,在该村宁氏家族祠堂里发现早年出土的明代墓志一合,志盖、志铭完整,经释读为宁璞与夫人李氏合葬墓志。现在整理志文的基础上,就墓志铭中涉及相关历史问题进行简略考析。

一、墓志基本概况

墓志为青石质,由志盖、志石两部分组成。均为长方形,长65.5、宽53、厚约10厘米。志盖镌刻阴文纂书“明故待封」友园宁公」配夫人李」氏合葬墓」志铭”5行18字(照1)。

志铭刻楷体阴文共38行计1014字,满行30字;首行题“明故待封双园宁公配夫人李氏合葬志铭”,第2~4行标撰文、箓盖、书丹人,第5~36行为正文,共944字(照2)。

主要记述了墓主宁璞的生平、德行及家庭状况。现录志铭文字于下:

明故待封双园宁公配夫人李氏合葬志铭」

扶风县贡生张纪顿首拜撰」

邑学生魏邦俊题盖」

邑学生朱旂书丹」

万历壬午,岁值大比,余博青衿,始与公交。迨十余载,又聘公之子入余婿馆业,」而交更深。余于(与)公生同世,居同乡,凡公存心制行犹可睹记。盖自古无百年不」尽之人,公与夫人俱一疾不起,数月内相继而亡。呜呼!痛哉!有是哉?夫妇并亡,深可讶也?有是哉?夫妇偕亡,尤可奇也!然公往矣,公之行岂俱往乎?令子应玺,」诠次公行实,丐余志,余敢以不文辞?试按公状:公讳璞,号曰双园,配夫人李氏。」据勘合,其先世原系延安洛川人。洪武二年,始祖得才者,从军征讨,因功锡地,」故得籍左卫中所,坐落扶风南乡名曰大营塞。相传五世孙讳志聪,生玉;玉生」宗儒。(宗)儒配李氏生子三,继娶亦李氏生子一,长即公,次琏,守操次之,守分又次」之。独公差长,(守)操尚在抱,公念弟幼丧母,尝流泪抚摩,不胜勤恳。是时也,三叔乏」嗣,欲令公承继,愿许娶室。不一日而公即返,说者曰:“人情之不合,行莫使之,而」不知天意之不与,止实尼之也。”由今观之,向使公去,父之家声将谁振乎?况公」体貌醇笃,资性颖异,试之读书,便晓字义,教者甚喜而奇之。竟以兄弟分爨而」事不果,遂务农。开馆经营,家计渐渐成立。先人无园,至公始置两园,此双园之」号所由起也。至万历丁亥,时逢大祲,琏弟早亡妻出,(守)操弟走秦安,(守)分弟入沔阳,」各遗子女,公皆受而养之,视若己子,至今有遗爱焉。且李君喜者,公之内弟也。」因继妻缢死,兄弟逃走,遗男女二人,公抚养数月,至事平方归。严皮匠者,外之」客人也。瘟疫时兴,饥饿将死,公给粟数斗,全活五口性命。至麦熟叩谢而回,称」为“再生父母”。族之强宗,见公幼弱,累肆鲸吞。公不吝羊酒,不惮再三,屈而服之。」第后言曰:“有天!有天!”族之祖母亦阴慰之,曰:“女(汝)之财皆送我以终,他年天必女(汝)福!”公感此,遂斋戒。公之夫人亦自三岁斋戒,俱好造桥梁、修殿宇,日诵经念佛,」至老不辍。且劝人为善,曰:“念佛临终,见宝台、宝幡、宝盖满空排□,若此□所称」善男信女者非耶?”故时人称曰宁居士。公生嘉靖戊戌二月初九。卒万历」乙卯十二月二十二。夫人生嘉靖丁酉九月初十,卒万历乙卯七月二十七。俱」享寿七十有九。天报善人,此其明验已。公生子三:长之习,业农,娶王氏,继娶罗」氏。次之训,业农,娶张氏,次赵氏。又次之教,后改名应玺,系盩厔学庠生,娶贾氏。」生女二,一适贾时勤,一适王尚务,先卒。孙男七:名起鹏,娶王氏;次小彭;次胡叫;次小叫,习出。廷顾,字邑庠生魏邦俊女;次小润;次五娃,训出。廷试,系风翔府庠」生,娶权量女;次海润,(应)玺出。曾孙五:(起)鹏出者赞娃、膄娃、三子,(廷)试出者谟娃、小谟。卜」以天启三年十ー月十六日葬庄南之原,癸山丁向,面南山,临渭水,奇欤盛」哉!歆欤盛哉!纪既奉遗令,次其生事始终,遂铭曰:谁云德厚,而业不光?谁云积」美,而名不香?纵有风雨,于公何伤?舍命不渝,终焉允藏。毋曰公也,未究所长。千」秋万岁,山峨峨,水泱泱,共此玄庐之清芳。」

不孝男之习、之训、应玺,孙男廷试等泣血上石。」

石匠彭三季、彭三才刻。

二、墓志铭中反映的祖籍、卫籍和军屯制度

据文献记载,从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到他去世三十多年间,元朝残余势力和各地少数族群以及内臣谋逆频频,社会处于动荡状态。朝廷在平定这些不稳定因素的过程中,卫所管理制度应运而生,并在实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般“系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其军皆世籍”[1]。说明当时全国各地的州、郡、县都设有卫或所,位于地理位置险要地区的卫所,其守卫职能大于屯田,在内地相对平坦或运输不便的地区,军屯的职能重于守卫,同时卫所里的戍兵卫军都是世袭的军籍。朱元璋尤其重视卫所在电田方面的作用,几次颁布要求卫所注重屯田的诏书,如《明史》中记载洪武十三年秋八月,“诏陕西卫军以三分之二屯田”[2],洪武二十五年二月庚辰,“诏天下卫所以十之七屯田”[3]。各地卫所往往配套有数量不等的田地、马场、桑枣园或菜果园等田地用于屯垦,从而使驻军能够维持日常生活自给的需要,减轻军户原在州县家族每年转输资助的困难和国家军费的大量支出,使卫军“征调则同于诸将,事平则散归各卫”[4]的职能得到充分发挥,所以军屯制度在明代一直被朝廷所重视。在这种具有军事据点性质的卫所内,居住的不只是具有卫籍的士兵(文献里常称之为“正军”)还有与他们同去的家属妻小,这部分人群也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按照当时规定,其祖籍所在地州县军户应该给迁移到外地的卫军提供粮食盘缠被服等生活资料,卫所的设立和卫籍的变化加速了全国地域内人口的迁徙和流动,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加强了民族融合,但往往也造成了籍贯上的混乱。卫所、军户、军屯以及卫籍制度成为贯穿明王朝国家管理的特有现象,已有很多学者就卫所制度对明代社会和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进行了深度研究,这里不再赘述。

按志文记述可知,宁璞第一世先祖名宁得才,祖籍陕北延安府洛川县,洪武二年(1369年)因“从军征讨”而成为卫军。“从征”是明代军卒的三种来源渠道之一,是从当地军户中抽取的军丁,《明史》中载,“其取兵,有从征,有归附,有谪发……”[5],此外还有其他被打败后归附的士兵和囚犯充军两种方式。宁得才参加了平定陕西的战争,又因功被提拔成可以世袭的低级军官,从而获得了卫所军籍和一定数量的家庭私有土地。志文里提到先祖“因功锡地”的那场战事,应该是是洪武二年三月常遇春率军追击元军将领李思齐的事,战事最后以明军胜利,“李思齐奔临洮”[6]结束。“左卫”指的是陕西都司管理下的西安左卫,“中所”是西安左卫前、后、左、右、中五个千户或其中某个百户所之一。宁得才携带妻子在大营寨定居并成为世袭的军籍家庭。宁璞先祖所在卫所大营寨(今大营村)属于渭河川道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军屯的职能远大于守卫,因为宁璞先祖拥有被赐赏的私有土地,这和卫所集体所有土地还是有一定差别的,过也是志文后面提到其子孙多务的一个原因。

三、墓志主人生平经历

志文在介绍了宇璞先祖籍贯来源后,重点叙述他的生平经历。宁璞母亲李氏去世较早,生育了三个儿子,继母也姓李,生了一个儿子。宁璞是四个儿子中的长子,和守琏、守操、守分三兄弟年龄相差很

木。当时其三叔无子嗣,找中间人传话希望过继他,答应为他迎娶妻室,但不到一天时间,他就返回了家里。这件事从字面看,是宁璞挂念兄弟幼小需要抚养而不愿意离开家,深层次的原因可能和当时朝廷限制军户过继子弟的规定有关。《大明会典・户口一》中明确记载,成化六年明廷“令军户,不许将弟男子姪过房与人,脱免军伍”[7],弘治年间再次强调不允许军户子孙分户和入赘别户,这些规定都是为保证国家有充足的兵源而制定的。因为兄弟几个年龄相差较大,当他长大时,同胞兄弟有的还在怀抱之中。宁璞自幼“体貌醇笃,资性颖异,试之读书便晓字义”,连老师都倍感惊奇,他的人生似乎正朝着学而优则仕的方向发展,但一场“兄弟分爨不果”的事件让这一切发生了改变。因为兄弟们分家不谐,一直被大家寄予厚望成就学业的他,在愤懑之余竟放弃读书转而务农,并开设私塾学堂教授学业维持生计。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明代各州县都设立有专门供卫所军籍子弟读书的“卫学”,为天赋聪颖的子弟提供参加科举改变出身的机会[8]。宁璞家庭虽然是世袭军籍,自己又为家中长子,与墓志撰写者张纪在万历年间参加乡试并结为好友,说明军籍子弟参加科举考试非常普遍,这也是他弃学开办私塾学馆的一个原因,家境也因经营有方而逐渐殷实起来。他看到先祖几代延续到父辈,家中没有可供休闲的花园,于是自己出资为父亲购买两座园子以尽孝心,也因为这个缘故被人称为“宁双园”,这件事中各地卫籍家庭不容乐观的经济状况可见一斑。

宁璞经历的另一重大事件与万历年间陕西发生的大饥荒有关。志文载“万历丁亥,时逢大祲”,丁亥年是万历十五年(1587年),这一年黄河以北地区发生了大面积的干旱,很多地方庄稼绝收,随着饥荒灾年的出现,瘟疫也开始流行。这一年因为宁璞二弟早死,弟媳出走(或为另嫁),三弟、四弟分别逃到了秦安(甘肃省秦安县)和沔阳(湖北省仙桃市)。军户人口的大面积逃亡在明代成为一种常态化的景象。据不全统计,由于战事、灾年以及赋税压力等诸多原因,在正统年间总数甚至达到了120万人之多[9]。基于这样的背景,志主三弟、四弟的相继逃亡,或许正是卫所军户非常时期大量逃亡的缩影,荒年瘟疫不过是直接诱发逃亡的因素罢了。

宁璞主动抚养弟弟们的孩子,对他们视如己出,抚爱有加。其内弟李喜媳妇因家中琐事,自缢身死,兄弟几个怕染官司逃窜到外地,宁璞又主动抚养李喜的两个孩子,还在灾年最严重时,借粮食给外地人严姓皮匠,救活了他们一家五口,严皮匠一家称他为再生父母。这些事情和经历体现了宁双园宅心仁厚的慈悲心肠,也为后来家族强宗对他家产觊觎蚕食留下了隐患。夫妇二人面对宗亲的欺凌,实在无可奈何,在受到祖母安慰后,夫妇二人逐渐平淡处之,经常铺路修桥,吃斋念佛与人为善,最终得到长寿善终,两人于万历乙卯(1615年)同年去世,享年分别为78和79岁。人们都说这是他们一辈子为善好德的福报。志文中出现部分错别字,如首题中“双”字被误刻为“友”,正文中“与”被误刻为“于”,可能是书写者的笔误所致。

四、小结

扶风发现的宁璞夫妇合葬墓志,通过对宁璞家族籍贯及其生平事迹的记述,反映出贯穿于整个明代的卫所制度对普通军户家庭的深刻影响,为研究陕西关中地区卫所分布、卫军家庭经济模式、卫籍子弟科举教育以及万历年间大饥荒背景下的人口流动提供了详实资料。

注释

[1][4][5]《明史》卷九十《兵二》,第2193、2194页,中华书局,1974年。

[2][6]《明史》卷二《太祖二》,第35、49页。

[3]《明史》卷三《太祖三》,第49页。

[7](明)李东阳等纂《大明会典》卷十九《户口一》,http://ab.newdu.com /bo ok/s46617./ html

[8]a.覃朗:《明代贵州卫所军户与科举制度探究》,《长江师范学院学报》第31卷第5期;b.顾城:《谈明代的卫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5期。

[9]蔡亚龙:《方志所见明代陕西地区军户家庭规模探析》,《中国地方志》2016年第11期。

转自《陇右文博》2020年第4期

宁县扶苏墓|借来秦时三寸月 黯然天子把朝还

我去过北京,却没有登上长城。我可以想象得出来游人们登上长城后胸膛里由然滋生的那一股英雄气与豪迈气,可是我并不认为“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有多么中听。朋友其实为我安排了一天的行程让我去长城上走一走,看一看,我拒绝了。因为在我的家乡庆阳市(正宁、宁县、合水、华池)四县就有秦直道共二百五十公里。其中途经宁县的秦直道约六十公里。《大清统一志》载:“子午岭上,直南直北,随地异名,岭上有秦直道”。这段秦直道我一直想去,最终也没去得成。我要把站在长城上的机会留在我的家乡,好让秦时那轮清冷绝望的明月在我的背上,唤醒我对家乡更多的留恋与疼爱。

然而,就是家乡的这段秦直道,两个主要的角色承载了秦王朝的辉煌与荣耀,同时也注定了秦至二世胡亥就灭亡的结局。

公元前231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国君赢政,力挫群雄统一六国,实现了中国空前的大统一时代。然而这个年盛力强、有勇有谋的皇帝却好征战,滥酷刑,为自己赢得江山美人的同时,在后人的眼里也被戴上了“千古一帝,暴君之首”桂冠。如果说“焚书坑儒”是他在位时为了禁锢百姓的思想以达到根深蒂固地对江山的统治的话,筑万里长城则是对他所统治的江域以保千秋的实证。当他知道三皇五帝自开天僻地、功过是非只见《春秋》时,便一生君王之霸气与豪迈,取“春”与“秋”各一半为“秦”,定为他千古一帝的国号;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

这位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的君主,治国有方的同时,却滥征滥刑、喜听奸言。并希望长生不老,江山永固。时出身世代名将之家的大将蒙恬征战北疆,收复失地,威震匈奴,并受遣为秦始皇巡游天下截断山脉,填塞深谷开直道。终日寻求长生不老药的一代雄主秦始皇也有糊涂的时候。他不知道丧钟随时都会在任何一个地方响起,更不知道为他敲响丧钟的人,就是当朝丞相赵高。

秦始皇第五次巡游时途经沙丘,终于没有抵得过恶病缠身,临终前写下遗诏立长子扶苏为太子,赐小儿子胡亥死。

时值扶苏为蒙恬修直道时监军不在身边,蒙恬与赵高平时诸多不和,赵高知道扶苏与蒙恬相处日久情感颇深,立扶苏为太子,那么蒙恬必将被重用,并且理所当然掌握军权。在这个时候,赵高便密谋矫诏,赐太子扶苏死,立胡亥为太子。

董志原的夏天赤日焰焰,数次接到伪诏的扶苏正在烈日下为父皇的巡游夯土填沟,蒙恬大将的盔甲肯定也没有穿在身上。

子午岭的一片荫凉仿佛一件纸做的衣裳,轻轻从两个历史人物的身体上滑落;秦始皇的死,无疑是为被贬的太子扶苏剥去了最后一层稳定的基石与庇佑。秦直道没有修完,太子的冤无处可伸,即便是回到京城,父王亲笔诏书也如石沉海,再也看不到了。等待太子扶苏的,必将是腥风血雨,等待大奖蒙恬的,也定然是早就拟定好的莫须有的罪状。

真正的太子扶苏未及走回京城,接连赐他死的伪诏雪花一般的飞来。董志原尚有鸟声花影,而他与大将蒙恬的冬天却过早来了。扶苏饮泪,蒙恬泣血,三十万修秦直道的将士们面对太子扶苏悲壮的自刎,又是何其痛心,愤怒!

太子扶苏就这么走了,几十万将士们脱下长靴,装上焦裂的董志原的泥土,为这个冤死的阴魂泣血送行。

董志原上的阳光在历史的长河中还是会出现长河落日的景观,只是它送走了一个不该早死的太子;子午岭的秦直道于丛林掩映中依旧在沉默,只是它没有抵得过人心的奸诈与阴暗。

如今,扶苏墓毫无保护地裸露在宁县新宁镇的梁高村一处农家庄稼地里,墓地与土丘日渐缩小。不管里面是否躺着曾经秦国真正的主人,后人们依然相信,就在这个土堆下,睡着一个睁着眼睛的冤魂。

我与同行们小心地踏上墓冢,秋日的夕阳在冢上涂抹着一层鲜艳的金黄。

也许,这金黄的颜色代表了墓主人的心声,他想要告诉人们:我身披皇家衣冠,我,是秦国疆域上真正的王……

泱泱秦国,犹如一叶轻舟,只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扬帆骄傲了不多时日,便被一个不懂得掌舵的舵手引错了方向。

而前来扶苏墓前吊唁的人们总会不自觉地转径穿巷,在一处太过荒凉的冢前,看望那个长眠这里的年轻的主人。

据说,在以前,每到黄昏的时候,成千上万的鸟儿们黑压压地来到太子冢前,形成了极为让人震惊的景观,有一句诗可为证“太子荒冢噪暮鸦”,说的就是扶苏墓前的景况。

我不知道那些充满灵性的鸟儿们是如何嗅得了人世间的不公平与委屈,找到这里来的。我不是考古家,没有专业的知识与政治、学术的眼光解析这句诗的能力,我却可以从遮天蔽日的鸟儿们身上看得到忠孝与正直的又一道文明的曙光。

拙诗一首,权当是对这位冤死的太子的祭奠吧。

悼扶苏

寂寞原上直道弯

恰如冢家枕幽眠

借来秦时三寸月

黯然天子把朝还

秦公子扶苏的墓在哪里?垃圾散乱在路旁,门票两块钱一张!

秦公子扶苏,是秦始皇嬴政的长子。他为人仁义,有政治远见。因发表言论,抵触秦始皇,而被命令去边疆当监督。后弟弟胡亥矫诏,当了皇帝,以始皇口吻勒令他自裁,最终身死边疆!

世人对于公子扶苏的死,十分叹息。试着想一想,如果,当时扶苏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和思想转圜的余地,可不可以和蒙恬一起打回咸阳城,收拾旧河山呢? 然而,这只是一种假想。由于扶苏的善良和单纯,文从沈梦了解,他选择不留质疑地自杀,为大秦的灭亡,留下了悲壮的注脚。

这是上扶苏墓的山路。扶苏,最后死于何地?并没有记载准确的地点,他的死也只有,秦朝高层了解。因此,在当时,陈胜和吴广起义的时候,打出“扶苏”和“项燕”的旗号,并获得广泛的响应!

转弯,这个石阶蛮有古意。在今天的陕西省绥德县城东侧,就有一座被称为扶苏墓的墓地。不过据清朝《临潼县志》记载,太子扶苏墓,在(临潼)县内也有一座,不过似乎,现在已经没有任何地面标志了!

一旁的石壁也是沧桑的模样,和墓园一样。

终于上山了,回头望望,不得不说,一路上垃圾满地,很脏!

就快到了。同意墙上的字,可惜咱中国的东西,从来都让它不仅苍白而且无力!

呃,门票出来了!两元一张,比汉画像石馆便宜得多。

这就是扶苏墓碑,真悲哀,不是墓碑而是文物局的“功德碑”啊!

“不值钱”的门票随便扔在路边。算了,并不是每个人都和我一样怀着膜拜的心!

在半山腰处,还有一座破败的祠堂,明确名字为“扶苏祠”。从远处看,极其萧条和颓败,也很少有人来访的样子!

院中原来貌似还有一块碑,现在只剩下底座。看看底下的题记吧,再看看祠堂里吧!文中记载:扶苏祠堂始建于1544年,1995年重修云云。

祠堂正面全景图。

屋顶依旧朴素。

出门后回头,生锈的铁栅栏像笼子一样,锁住了扶苏祠,留下了孤独!

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