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潘沟遗址旅游攻略-小潘沟遗址必玩景点

陈伟杰
小潘沟遗址

追寻冰城红色印记 | 跋涉5小时,看槟榔沟抗联遗址

密林跋涉苍松劲,重走方知抗联辛。近日,由中共哈尔滨市委网信办、中共哈尔滨市委史志研究室、哈尔滨日报社主办,哈尔滨新闻网承办的“追寻冰城红色印记”大型系列线上线下交互活动来到通河县,探访槟榔沟抗联遗址。

△密林中经过5个小时艰难跋涉,队员们来到槟榔沟抗联密营遗址

槟榔沟抗联密营遗址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位于通河县东北90公里小古洞沟里,东有小古洞河,现为清河林业局响水河营林作业区。该密营遗址由大本营和槟榔寨两部分组成,原由抗日义勇军肖万良部所建,是1935年底至1939年5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重要的后方军事基地之一,为创建通河抗日游击根据地,在全省掀起武装抗日斗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大本营建在槟榔岭东侧一块四周环山、约10万平方米的台地上。整个营区由营房、练兵场和耕(菜)地三部分组成,营区四周设有40多个哨所。除哨所及营房等建筑外,还建有水井、菜窖、排水沟、厕所等生活设施,是部队休整、训练的理想场所。

△头道卡子

槟榔寨是大本营的前沿阵地,建在槟榔岭山顶上,设有头道卡子和二道卡子。槟榔山下的沟口为头道卡子,海拔约270米,山梁坡陡势险,易守难攻,营区东北角有一口水井。

△抗联壕沟遗址

△密营遗址

1986年,槟榔沟抗联遗址被黑龙江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12月,被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公布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随后,团队一行来到李福林烈士纪念碑前。

李福林原名公道珍,朝鲜族,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第3师创建人和领导人。1937年4月,李福林奉命率少年连和警卫连170多人从方正出发去省委开会,下塌清河镇刘家店时,遭到400余名日寇偷袭,经过一天的激战,敌我双方伤亡惨重。李福林见敌众我寡,命令部队向北山撤退,这时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腿部,警卫战士背起他继续向北撤退,就在要翻过山头时,敌人的子弹击中了他的头部,李福林壮烈牺牲,时年30岁。

李福林纪念碑前,摆放着自发前来看望烈士的群众们带来的花束。先辈们为革命流过的鲜血,浸润过通河这片土地,也深深地感动着后辈们的心。

在通河郑金发烈士墓,团队成员了解到那段被镌刻在墓碑上的历史。

1886年,郑金发生于山东省沂水县一个偏远贫穷的农村家庭。1935年,几经辗转的郑金发漂泊到通河县清河区落脚,因郑金发身材高大,大家给他起绰号“郑骆驼”。

1946年,郑金发当选清河区农会会长。在他的协助下,工作队成立了清河区委区政府,发动群众,批斗有罪的地主、汉奸,把他们霸占的土地分给被压迫的长工,广大农民群众从此有了土地,建政工作得以扎实开展。

1946年5月18日,地处小兴安岭南麓、松花江中游北岸的通河县清河区北山大古洞河畔,一群国民党建军土匪妄想说服郑金发叛变,宁死不屈的郑金发被残忍枪杀,他的鲜血染红了清河大地,也染红了小兴安岭山谷的青山绿水。

郑金发牺牲后,组织上在他牺牲地南山坡修建郑金发烈士墓。1953年人民政府向他的亲属颁发了郑金发烈士证书。上世纪80年代后期,郑金发生前战友、当年的清河工作队队长钱兴门,主动找到郑金发烈士在哈尔滨当兵的孙子郑万良,并给予关怀。

△团队采访郑金发烈士亲属

1992年秋,原中共北满分局后勤部部长兼通河中心县委书记刘向三,以水利部顾问身份回访革命老区通河。这位八旬高龄的井冈山时期老红军,专程驱车60公里凭吊郑金发烈士墓、也凭吊了牺牲在通河的八路军干部吴云浦、魏一与、王玉玺等革命烈士。

刘老说:“我1946年2月来通河,陈云、高岗二位首长先离开通河,我是6月下旬才离开通河的。当时通河县委向我汇报时,说郑金发是通河地方第一个支持我们的人,讲到郑金发与王玉玺牺牲经过,有两位同志当场痛哭起来,我至今还记得……”

如今的郑金发烈士墓,已经成为清河地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清明节都有机关与学校组织来这里凭吊。先烈们用生命践行了对党、对国家和民族的承诺,换取了我们如今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珍惜眼前路,缅怀为我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们,英烈们永垂不朽!

历史的见证,永靖县境内小茨沟的明长城烽火台遗址

资料:甘肃明长城属明代“九边重镇”之固原镇一部和甘肃镇,起自嘉峪关,由西北向东南延伸,经肃州、金塔、高台、临泽、甘州、山丹、永昌、民勤、凉州、古浪、天祝、永登、景泰、兰州(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皋兰、榆中、靖远、平川、永靖和环县等24个县(市、区),全长1738.3千米,在全国明长城沿线10个省区中最长,占全国明长城总长度(8851.8千米)的五分之一。甘肃明长城是以墙体为主,以烽燧(线)和壕堑等形式为辅的综合性军事防御体系。除因河或凭山为险、挖壕阻隔外,主要以黄土夯筑。

在盐锅峡镇小茨沟、上车村,看到这些遗迹虽然得到了保护,但是毁坏还是非常严重,如此简陋的保护措施,怎么能挡得住人类疯狂的建设和自然环境无情的毁坏呢?幸好,近年来,永靖县政府部门加大了保护力度,让我们还能看见这些传说中“险固无比、雄伟的长城”的断壁残垣。在这些长城遗迹南面山峦的最高峰,雄踞着2座烽火台:下铨烽火台和小茨沟烽火台,和焦家烽火台遥遥相望,俯瞰黄河、湟水河交汇的龙汇川。从地理位置上看,小茨沟烽火台遥望的应该是兰州红古区的烽火台,焦家烽火台遥望的是福川墩疙瘩1号、2号烽火台。但与书本、网络上的资料差别较大。

在永靖县境内,保存比较完整的烽火台遗址,现在仍然保持着"烽火万里相望"之势,也许是因为偏远,没有遭到破坏。

透过图片可以隐隐约约看见兰州最美小镇达川镇

烽火台,又称狼烟台。据史料记载,烽火狼烟是古代边防队报警的信号。古代边疆戎兵为及时传递外敌入侵的消息,每隔一定距离即在地形较高处修筑一个烽火台,平时备足柴薪,发现敌人入侵,一台点燃起烽火,邻台见后立即举火,警讯很快传告全线戎兵,做好御敌准备。

我们看到,这些遗址正面临表面风化、风雨侵蚀、裂隙、坍塌、人为破坏等等因素的影响,在日益萎缩,它们还能存在多久呢?

负责编辑:兰州黎黎网

玉门火烧沟青铜时代遗址,当地建小学推毁了许多古墓幸被一知青发现

文图 若愚

火烧沟文化遗址是甘肃六大古文化遗址之一,出土于1976年。这是一处新石器时代后期的人类文化遗址,距今约3700年。该遗址位于玉门市清泉乡境内312国道边,范围约20平方公里,中心面积0.2平方公里,距玉门市区20公里。因火烧沟文化的出土地周围是一片红土山沟,土色红似火烧,所以这一古文化遗址被考古界称为"火烧沟文化"。1976年甘肃省文物考古队对其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在遗址中心边缘发掘古墓葬312座,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陶器、铜器、 玉器、骨器和部分金银器。因其遗址内有红土山沟,土色红似火烧,被考古界称为"火烧沟文化"。

火烧沟遗址以墓葬为主,已发掘清理出的古墓有312座,出土文物中彩陶、石器与金银器、铜器共存。最为突出的当推大量的陶器,它们大多制作精细,造型别致,其中不少属于珍品。如人型彩陶罐、人足彩陶罐、鱼型陶埙、鹰嘴壶、三狗方鼎等已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出土的20多只陶埙是远古时代的一种吹奏乐器,是国内已经出土的古代乐器中年代较为久远的古乐器之一,极富特色。鹰嘴壶、三狗方鼎等造型优美,制作细腻,形象逼真,表现了远古时期的火烧沟人高超的智慧和审美能力。火烧沟出土的陶罐有98种,质地繁多,图案花纹各异,极具艺术性,富有观赏价值。

古墓中的随葬品有狗、猪、牛、马、羊等,其中羊骨多而普遍。墓葬中的男女都佩带着金银首饰、松绿石珠、玛瑙珠等,证明当时的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已经很发达了。墓葬中男女的装束、发饰、发具等,都表现了古代游牧民族的一种风俗习惯。联想其发达的畜牧业,这里很可能是古代羌族部落的生活遗迹。

火烧沟,是玉门市清泉乡一个古老的地名。因其地沟壑纵横,山峦起伏,而山沟山峁又多呈火红色,所以人们将其地命名为火烧沟。1976年,玉门市清泉公社计划修建公社中学,并将建校地址选定在了公社以东的一片古墓群上,该古墓群就坐落在距公社驻地只有几百米的火烧沟。修建计划付诸实施后,当破土动工、平整地基的命令一发,施工队伍很快地便在距地表不深的地方挖出了一些石制器具、陶罐和铜制品。当时的施工队伍和公社领导并不知道这是一个古文化遗址,所以工程照常进行。为了争取时间,早日完成修建任务,施工队还开来了推土机,把一些凸起的墓葬推平。在推土机作业和人工开挖地基的过程中,大多数的出土文物被破坏,少量完好的文物,被人们因好奇而拿去争相传看。

幸运的是当时有几个兰州下乡知识青年正在清泉乡插队落户,其中有名男知青无意中到了施工现场。当他看到那些支离破碎的陶罐后,马上想到自己的一个亲戚是搞考古的,曾给自己讲过许多考古学方面的知识,自己也见过许多从其他地方发掘出来的文物。而眼前这些支离破碎的陶片,都应该是些珍贵的文物,可却遭到了如此大的破坏,实在有些可惜。于是捡了一些,拿回到了知青点。

不久,这位家在兰州的知识青年回家时,把这些陶罐带回了兰州,并把它们送到了在考古队工作的亲戚那儿鉴定。考古队的那位同志一看,便断定这是一些年代非常久远的文物,立即将此事报告了省文物考古队。过了几天,省文物考古队便派人下来实地查看。得到了情况属实的报告后,省文物考古队便报省文化厅批准,正式组织人力前来玉门发掘。于是,甘肃6大古文化遗址之一的火烧沟遗址发现了,这是建国后甘肃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

从遗址的发掘情况看,整个遗址主要是墓葬群,而墓葬又分上中下3层。最上面的一层,离地面约30到100公分;处在中间的一层,离地面约1到2米;最下面的一层,基本都在2米以下。考古工作者对上中下3层墓葬进行了清理,共出土了312座古墓。据考古专家推断和碳同位素测定,处在上面的一层,主要是魏晋墓和汉代墓;处在中间的一层,多数是汉代墓;而最下面的一层,为新石器时代后期的墓葬,距今约3700年左右,约与夏代同时。因此,火烧沟遗址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它的第三层。专家们认为,这一文化遗址基本属于齐家文化类型,但有些方面又很独特,便因其地命名为"火烧沟文化"。

火烧沟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锄、刀、斧、镰、锤和磨盘等农具,这些农具大多数是石制器具,也有不少铜制器具,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工具已有较大进步。在许多陶器和棺木中,贮存着栗粒和植物种子。在部分墓坑中,还出土了制作精美彩陶方杯、人形陶罐等酒器。酿酒业的出现,是农业有相当发展的标志,这说明在当时的玉门已经有了较为发达的原始种植业。

火烧沟遗址的墓葬中,用大量的羊作随葬品,出土了大量的羊头、羊骨,并伴有猪骨、牛骨、马骨和狗骨。其中第277号墓用羊多达44头。这一情况说明当时玉门的畜牧业是相当发达的,而且是最主要的经济门类。

火烧沟遗址中,还出土了20多个彩绘陶埙。埙体呈鱼形,以交叉的双条黑线修饰表面,装饰简约,形体美观。张开的鱼嘴是吹孔,埙体上有3个音孔,能吹宫、角、徵、羽4个骨干音,有的埙还能吹出清角,说明当时至少已经有了以宫、羽为主的四音阶调式,陶埚已经发展成了相当规范的乐器。

火烧沟遗址墓葬的形式,大多是竖井带台的侧穴墓,墓坑大多都是东西方向,呈长方形,并且尸骨都是头东脚西,这显然体现了少数民族的一种葬俗。佩带金银首饰并用其作陪葬品,是火烧沟遗址的一大特点。在许多墓坑中,死者不论男女,大多佩戴金耳环。有一部分墓葬,无论男女,都在头部有一枚骨针,似为古人的椎发工具。鼻饮环,发椎结,耳垂金银铜宝,显然是一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联系我国古代典籍中夏商之时甘青大部分地区都是羌族活动场所的记载,可以肯定,在中原地区的夏代末期,在西北地区的火烧沟生活的,一定是古代羌戎部落的一支。

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