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氏义庄旅游攻略-汪氏义庄必玩景点

读书行事
汪氏义庄

汪氏义庄位于山塘街480号,道光七年(1827)汪士钟创建。现存屋宇四进,即头门、仪门、享堂、堂楼,均为三开间,外檐列桁间斗拱。临街原有栅栏,现仅存石望柱。

享堂硬山顶,后勾连搭卷棚顶,面阔11米,进深七檩14米,扁作梁,前置一枝香椽轩廊,后设船棚轩。堂楼下两壁有碑石七方,立于清道光六年(1826),有陆元书汪氏义庄碑记、江苏布政使给汪氏义田帖、汪氏迁吴宗祠并置义田碑记等。

汪氏义庄现已依照原貌修复。享堂作前硬山后卷棚勾连塔屋顶,扁作梁,前后翻轩。堂楼下两壁共有碑七方,包括《汪氏义庄碑记》(阮元书)、《江苏市政使给汪氏忠义田贴》、《汪氏迁吴宗祠并置义田碑记》等。

林氏义庄:两岸历时最久的民间慈善机构

林氏

林氏义庄

福建龙海市角美镇杨厝村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老村庄,是福建省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国家级点文物保护单位“林氏义庄”就坐落在这里。

林氏义庄位于杨厝村过井社,三座并排两进大厝,配左右六列对称护厝,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15亩多,是个具有典型闽南风格的庄园。

东南广播记者探访林氏义庄

林平侯的故事

林氏义庄管理负责人林清福接受东南广播记者采访

林氏义庄管理负责人林清福讲述,林氏义庄始建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由台湾林本源家族创建,创始人叫林平侯。1776年,莆山社林姓第十四世孙林应寅迁居台湾淡水兴直堡新庄街。其子林平侯16岁时入台,一边读书,一边在米店掌管书算,深得东家信任。凭借数年累积的薪酬和东家的借款,林平侯独立开业经营稻米。由于经营得当,林平侯积累了丰厚产业,成为家族的创业人。

1806年,林平侯出任桂林同知,后升为柳州府正堂。不久,引疾告归台湾旧居。1818年举家远迁大科坎(今桃园县大溪镇),致力从事农业开发。林平侯招工筑陂凿圳,开垦大片荒地,每年收获数万石稻米。1823年,林平侯又招揽工人,拓垦淡水平原,还出资打通淡水通往葛玛兰(今宜兰)的三貂岭,以利开发葛玛兰。

林氏义庄

林平侯一生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在台湾倡修淡水文庙及东海书院,捐修郡城贡院、考棚及义仓,仅在淡水就购置6处“学田”,每年收租140石,均用来奖励和资助淡水学生。

在台湾垦殖致富之后,念及故乡乡亲贫苦,林平侯仿效宋范仲淹义庄之法,于1819年耗巨资在过井社兴建林氏义庄,花两年多时间建成。他将在淡水海岬近600亩水田充做本族义田,年收谷1600石,按年寄回林氏义庄赈贫。

走进林氏义庄大厝,前进用来会客,后进为本源家族在祖地的家庙“永泽堂”。前后进中间的墙上镶嵌着道光元年正月立的《永泽堂林氏义庄》碑文,碑文镌刻着清代书法家吕世虞书写的小楷,工整精美,内容为办庄宗旨和赡赈条规:“福建台湾府北路淡防厅徐为置立义庄叩恳详咨立案等事嘉庆二十四年七月二十二日据漳州府龙溪县童生林国栋呈称:窃栋父林平侯弱冠来台寓居治下兴直堡新庄街,克勤克俭置田业,迨强壮之年力图报效,遵例捐纳同知……”

林氏义庄碑文

根据赡赈条规,林氏族亲、贫乏之家,每年供食米棉花,嫁娶丧葬,都给资金。例如男的每年给三丈棉布(每年冬至发给),女的每年给三斤棉花(每年立春发给)令其自己纺织;男十一至十六岁,每年给一丈五尺棉布;有服之亲娶媳妇,给银200两,嫁女儿给银10两,赡给有定额,男女不遗漏。林氏义庄赡赈历经百年不变。

林氏家谱

1844年,林平侯无疾而终,享寿79岁。林平侯生有五子:国楝、国仁、国华、国英、国芳,分别以“饮、水、本、思、源”为记。分家时,排行第三的国华与排行第五的国芳移居板桥,共同创业,合称“本源”,这便是著名的台湾板桥“林本源家族”的由来。

林维源

林维源

林国华生三子:维让、维源、维德。林维源是林氏义庄第三代庄主。清廷于甲午战败,割让台湾予日本,台湾军民抗日,林维源捐银100万两资助抗日,随即携家眷回到厦门,病逝后葬于角美莆山故里,距离林氏义庄不到1公里。

林尔嘉

林尔嘉

林维源之子林尔嘉,字菽庄,1895年随父亲离开台湾来到厦门。林尔嘉是第四代林氏义庄庄主,每年由台湾运来的赈济米谷,须先运到厦门经他检验,然后运往义庄分发。直至1937年抗战爆发才终止。

林氏义庄

从1821年至1937年,林氏义庄历经116年,在林家祖孙四代的主持下成为两岸历时最久的民间慈善机构。如今,每年清明节,来自海峡对岸的林氏后人都会来到林维源墓园扫墓,感念先祖厚德。过井社村民也会自发前往,感念其义举。

【完】

文字:黄月慧

图片:康龙滨、郑亚裕

视频:郑文智、康龙滨

后期:陈 伟

排版:黄月慧

编辑:郑韶风

通讯员:罗敏

供图:漳州台商投资区社会事业管理局

AM585东南广播

扫一扫关注我们哦

你 “在看”我吗

兴义刘氏庄园,一座贵州地方军阀的“大观园”

兴义刘氏庄园,位于黔西南州首府兴义城南的下五屯街道办事处,是中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屯堡式地主军阀建筑群。由中西合璧的大小13座四合院组成,占地70亩,为民国初年在贵州政坛显赫一时的督军、省长刘显世和游击队军司令、滇黔边务督办刘显潜的故居。摄影/黄华

兴义刘氏庄园又称永康堡,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咸丰同治时期初具规模,随着刘氏家族的不断壮大发迹,建筑也不断扩大。到民国期间,又大兴土木,使庄园成为贵州省最大的庄园。摄影/黄华

从兴义刘氏庄园门口两旁雕工精湛的石狮子可以感觉到,刘氏庄园里的雕塑应该是一大特色。摄影/黄华

兴义刘氏庄园门口的那对石狮子虽然都有些残损,但神态依旧。摄影/黄华

这组刘氏庄园门口石狮子基座上的浮雕带有神话色彩。摄影/黄华

这组刘氏庄园门口石狮子基座上的浮雕应该是奔牛。摄影/黄华

这组刘氏庄园门口石狮子基座上的浮雕似乎是奔马。摄影/黄华

这组刘氏庄园门口石狮子基座上的浮雕也带有神话色彩。摄影/黄华

“家庙”两字说明,刘氏庄园景区里的这个庭院应该是当时的祠堂。摄影/黄华

这组是家庙庭院里柱子上的浮雕。摄影/黄华

这组是家庙庭院里柱子上的浮雕。摄影/黄华

这组是家庙庭院里柱子石础上的浮雕。摄影/黄华

这组是家庙庭院里柱子石础上的浮雕。摄影/黄华

家庙里大门上的狮型门扣。摄影/黄华

家庙里正中悬挂着孙中山像及“天下为公”等标语。摄影/黄华

家庙里展出的鸦片烟工具。摄影/黄华

家庙里展出的木插屏,很有当代抽象艺术的感觉。摄影/黄华

家庙里展出的狗头型雕塑。摄影/黄华

家庙里展出的刘氏庄园创建人在清末做团练时用到的大刀。摄影/黄华

家庙里展出的刘氏庄园创建人办团练时用到的流星锤。摄影/黄华

家庙里展出的刘氏庄园创建人办团练时用到的木雕人头剑。摄影/黄华

家庙后身是忠义祠。摄影/黄华

这是在忠义祠(不确定)里展出的刘氏后代名人的一些物件。摄影/黄华

忠义祠东面的小小鱼池。摄影/黄华

鱼池边围栏上的动物雕塑栩栩如生。摄影/黄华

鱼池边围栏上的动物雕塑经历岁月神态依旧。摄影/黄华

家庙东侧的八间房,实际上是刘氏庄园创建人办团练时驻扎兵勇的地方,通过这个展厅能了解到清末地方团练的一些情况。摄影/黄华

八间房中的这间团勇房实际上是兵勇的集体宿舍。摄影/黄华

八间房东侧北面是当时的滇黔边务督办刘显潜的督办府。摄影/黄华

督办府内的庭院和正堂。摄影/黄华

督办府正堂门口柱子石础上的浮雕。摄影/黄华

督办府正堂门口柱子石础上的浮雕。摄影/黄华

督办府正堂门口柱子石础上的猴子浮雕。摄影/黄华

督办府正堂门口柱子石础上的浮雕。摄影/黄华

督办府正堂门口柱子石础上的浮雕。摄影/黄华

督办府南侧斜对面是轿厅和炮楼。摄影/黄华

轿厅估计是用来停放刘氏庄园建造者的官轿的。摄影/黄华

轿厅内的老物件,说不上来作何用途。摄影/黄华

炮楼内展出一些刘氏办团练时兵勇们使用到的练武装备。摄影/黄华

炮楼内练武用的石锁。摄影/黄华

督办府后院的景象。摄影/黄华

督办府后院里一处已经废弃的房子。摄影/黄华

八间房北侧的花厅。摄影/黄华

花厅内展示的是“自救军刘总司令就职典礼”时的场景。摄影/黄华

兴义刘氏庄园的某面墙上,还保存着文革时期留下的痕迹。摄影/黄华

这是与现在的刘氏庄园一街之隔的刘氏庄园老宅所在地。摄影/黄华

刘氏庄园老宅内的兴义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室。摄影/黄华

这是刘氏庄园老宅里的戏台,从门楣的两条雕龙可以看出,刘氏庄园创建人有自封为王的想法了。摄影/黄华

刘氏庄园老宅门额上悬挂的是当年国民政府军政部长、兴义老乡何应钦题赠的“克缵前绪”金字匾额。摄影/黄华

探访两岸历时最长的民间救济机构——林氏义庄

福建省漳州台商投资区杨厝村过井社内有三座并排的两进大厝,砖木结构,四合院构造。这处建筑始建于清嘉庆年间的老屋叫林氏义庄,曾是两岸历时最长的民间救济机构。至今,村里的乡亲对其义举仍感念不已。据林氏义庄管理负责人介绍,林氏义庄由台湾林本源家族创建,创始人林平侯在台湾垦殖致富后,“念乡亲贫苦,仿范仲淹义庄之法”,置良田为养赡基金,赈助贫苦族人。林氏义庄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建的。从义庄的基建、施赈,至人员配备,均由林平侯亲自主持。林氏义庄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为林氏义庄正门。

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