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旅游攻略-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必玩景点

猫猫爱游玩
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

在繁华的静安寺地区愚园路上,坐落着一幢率先运用建筑整体加固推移技术的砖木结构的洋房,这就是当时上海工人运动和地下党的杰出领导人刘长胜的故居,也是中共中央上海局的秘密机关之一。1992年,故居被列为上海市革命纪念地。

刘长胜同志的珍贵遗物给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增添了含金量。逼真的“四一二-政变”,“76号魔窟水牢”微型场景,在声、光的作用中一下子把人带入了-之中。烈士的遗言、遗物生动再现了中共上海党组织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精神。荣泰烟号、丰记米号等看似不惊人的地下党机关秘密联络点,激发游客深入探求我党革命成功的奥秘。丰富的史料、精心的设计,使得刘长胜故居在上海有着独一无二的参观价值。

地点:静安区愚园路81号邮编:200040

电话:62155939传真:62155939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上午9∶00—11∶30(11∶00停止入馆)下午13∶00—16∶30(16∶00停止入馆);周一馆休

公共交通:15、20、21、37、40、57、76、93、94、921、136、830、825、927、轨道交通2、7号线

赤色火种——中共抚顺党组织早期斗争史简明版

我们战胜了多少苦难,才得到今天的解放!——《歌唱祖国》歌词

一、艰难起步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后,《新青年》等杂志流传到东北,促进了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在抚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共产党在抚顺的活动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抚顺中共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是以抚顺工人阶级的产生和不断壮大为阶级基础的。1924年10月,抚顺八大矿的2万多名矿工举行的联合大罢工,声势浩大,震撼了整个辽宁大地。1927年末,抚顺产业工人已由1907年的1143人,发展到42179人。

党在东北的早期组织工作,主要由李大钊(1889-1927)领导的中共北京地委、北京区委及后来的北方区委负责。1923年底,中共北京区委派陈为人、李震瀛到大连陆续工作了一年多,先后发现和培养了杨志云(1899-1975)、关向应(1902-1946)等多名工人运动骨干。

1926年年底,杨志云作为第一个来抚顺传播火种的共产党员,多次到抚顺筹建中华工学会(当时由党领导的工会组织)支部,未能成功。

1927年10月中共满洲省临时委员会成立后,作为党活动的中心区域之一,省临委职运书记王立功负责开辟抚顺工作,王立功、王仁斋、杜省吾、唐宏经等共产党员先后到抚顺开展工作。

陈为人烈士

1928年8月上旬,满洲省临委派苏振久到抚顺,建立了中共抚顺特别支部,简称抚顺特支。8月下旬,中共满洲省临委书记陈为人亲自来抚顺巡视,了解情况,指导抚顺的宣传与组织整顿工作。

二、奋力前行

1928年11月,中共满洲省委派王鹤寿来抚顺“任书记职”,即担任中共抚顺特支第一任书记。为了提高工资,缩短劳动时间,改善劳动条件,特支领导工人开展了多次小规模的斗争,这些斗争都取得了胜利。12月23日,满洲省委自成立以后遭到第一次重大破坏,王鹤寿与省委成员同时被捕,中共抚顺特支也随之不能工作。苏振久被派重回抚顺,负责了抚顺特支的工作。

1929年6月24日,中共满洲省委改组了抚顺特支干事会,由关世杰、王振祥、范青组成新的特支干事会,关世杰为书记。抚顺特支作了分工,关世杰的工作以矿区为主,同时深入到其他地方指导工作;王振祥到古城子运输系当挂钩工人,从事古城子的工人活动。此外,机器厂、发电所等也有特支的同志做党的地下工作。

同年6月,在共产党员韩恩贵的领导下,福山铁工厂成功地开展了一次罢工斗争,取得了胜利。1929年7月“中东路事件”发生,关世杰在散发省委的《告满洲民众书》时被发现,遭到日本宪兵队追捕,暴露了身份,又加上重病,被调回奉天。

关世杰调走后,1929年7月中旬,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刘少奇派杨靖宇来抚顺,担任了抚顺特支书记。杨靖宇在抚顺期间化名张贯一,领导特支以“八大坑、南满大厂、发电所为中心”开展工作,在矿工中组织了互助储金会、“兄弟团”,开办了一所工人学校,还“注意农村运动,尤其近邻农村”。1929年8月初,日本人在抚顺煤矿大量裁减工人,杨靖宇带领工人举行大罢工,到8月19日取得了罢工斗争胜利,大大增强了党在工人中的威信。

青年时代的杨靖宇

在隐藏特支内部的特务范青帮助下,抚顺日本警察署得到了杨靖宇、王振祥等人的线索,8月30日,杨靖宇等10余名党员和工会会员被捕,抚顺特支和工会遭到了第一次严重破坏。杨靖宇被捕后,面对酷刑,始终没有泄漏半点党的机密,被抚顺日本警察署以“治安维持法违反犯”罪名引渡给抚顺中国法院,辽宁省高等法院判处杨靖宇一年半徒刑,关押到辽宁第一监狱。在狱中,杨靖宇继续坚持斗争,直至1931年4月刑满,杨靖宇才出狱。

中共抚顺特支被敌人破坏后,9月27日,满洲省委主要成员、候补常委任国桢到抚顺巡视工作,原中共山东省委委员王永庆(又名王占元)到抚顺,担任了抚顺特支书记,领导抚顺“继续不断的爆发了或酝酿着许多斗争”。1930年3月王永庆调到大连任特支书记。

1930年4月,中共满洲省委派杨一辰来抚顺任特支书记,特支委员有王全武、王东轩和袁果。杨一辰到抚顺后,按照满洲省委的指示,积极发动群众开展斗争。带领特支成员到南花园、古城子和一些厂矿,冒着随时有可能被逮捕的危险,散发传单,张贴标语。抚顺工人的斗争情绪更加高涨,怠工、罢工和骚动遍及抚顺矿区。

1930年4月12日,中共满洲省委遭到破坏,抚顺日本宪兵队根据叛徒提供的线索,开始在抚顺大肆捕人,到5月9日,有刘景增等16名党员和一批工人同志被捕,杨一辰因当时在沈阳得以幸免,但抚顺被捕的同志,在敌人的残酷刑讯面前坚贞不屈,无一人招供。敌人无奈,只好把他们全部释放,刘景增等人出狱后,继续坚持斗争。

5月上旬,抚顺特支由刘景增担任特支书记,原特支成员袁果调走。5月底,日本警特又在抚顺大肆捕人,新建的抚顺特支的大部分党员和赤色工会会员被逮捕,抚顺党组织遭到第二次大破坏。

1930年6月,中共满洲省委派张干民来抚顺开展工作。7月重新组建了中共抚顺特支。这届特支由张干民任书记,郝金贵负责工会工作,李鹤年为宣传委员,朱东山负责农村工作。

三、“武暴计划”

1930年8月10日,李立三左倾路线指导下的中共满洲总行委提出了《满洲省委以抚顺为中心的地方暴动的具体计划报告》,计划以抚顺为中心“组织政治同盟罢工,准备武装暴动,夺取政权,建立抚顺地方苏维埃,建立红军。”8月底,中共满洲总行委派李爱民(化名赵发财)到抚顺负责团的工作,满洲总行委巡视员陈德森到清原、柳河等地巡视工作时,又从清原县抽调多名党员到抚顺,以加强力量。

为了配合“武暴”计划,抚顺特支首先加大舆论宣传工作力度,用仅有的一台油印机,油印了大量传单标语,布置给党员、工会会员到工矿、街道及一些公共场所去散发张贴,号召群众团结起来,开展大罢工,实行武装暴动,建立苏维埃政权。

同时抚顺特支积极组织工人武装,于1930年9月建立了一支10多人的工人纠察队。这支队伍在党和工会的领导下,不时打击进行破坏活动的敌人。中共满洲总行委多次派从事军事工作的傅维钰、包元民等人到抚顺检查和指导工作,并在省委秘书长廖如愿的家里开办了一个军事训练班,秘密培训抚顺工人学习军事技术。

9月7日,抚顺工人联合会大会在万达屋召开。10月15日,抚顺工人联合会创办了机关刊物——《抚顺工人》,抚顺工人有了自己的舆论和宣传阵地。

1930年10月,中共六届三中全会纠正了“左倾”路线错误,取消了全国总起义的冒险计划,恢复了党的各级组织和正常工作。

1930年11月9日,满洲省委职委书记林仲丹(原名林育英,林育南、林彪的堂兄,又名张浩)化名陈子真,来抚顺传达纠偏精神,11月11日下午,当林仲丹乘火车返回沈阳时,重新混入党内的特务分子范青在抚顺火车站将林仲丹指认给日本警察,林仲丹在列车上被捕押回抚顺。当晚,日本警特人员由范青带路,破坏了抚顺县委机关,满洲省委特派员杨一辰及抚顺县委张干民、李爱民等人被逮捕,抚顺地下党组织第三次遭到严重破坏。

林仲丹、杨一辰等人被捕后,被关押到日本警察署,进行严刑拷打,分别审讯。林仲丹等大义凛然,毫无惧色,与日本警察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敌人利用从范青那里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多次想用引供骗供来获取党的机密,但均未得逞。

1942年张浩(林仲丹)在延安病逝时,毛泽东亲自抬棺执绋

12月25日,被捕人员被引渡到中国抚顺县公安局。1931年3月14日,辽宁省高等法院开庭宣布,林仲丹、杨一辰等4人以所谓“煽动工潮”等罪名被判刑。1932年1月,日寇筹划成立伪“满洲国”,实行大赦,党组织花300块大洋,买通监狱翻译官,将林仲丹营救出狱。

四、屡仆屡起

中共抚顺县委被破坏后,中共满洲省委和团省委于1930年12月7日派3位同志来抚顺,组成中共抚顺临时特支,恢复党的组织,领导抚顺地区斗争。可惜的是,目前我们尚不知道这几位同志的名字。

1931年 “九一八”事变,中共满洲省委和抚顺党组织站到了抗日斗争的最前沿。12月,中央巡视员罗登贤代理中共满洲省委书记,改由奉天特委领导沈阳、大连、抚顺、清原、本溪等地党的工作,并调南满特委书记武怀让(当时化名吴福敬)来抚顺负责党的工作。

武怀让烈士

1932年8月,中共奉天特委领导下的抚顺特支再次组建,桑兰廷担任了抚顺特支的负责人。

1933年1月,刁和卿担任了抚顺特支负责人,特支共有6名党员。

1933年4月11日下午,在叛徒桑兰廷的出卖下,抚顺日本宪兵分遣队包围了设在千金寨铁道南李万富煎饼铺后院的中共抚顺特支机关,逮捕了刁和卿,抚顺党组织第四次遭到了破坏。

这一时期,尽管中共满洲省委一直计划在抚顺建立支部,建立煤矿工会,抚顺临时特支的同志也为之努力,但由于日本帝国主义残酷镇压工人运动,而抚顺特支的力量又过于薄弱,虽然所组织的斗争有一些局部的胜利,但中共满洲省委准备在抚顺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均难以进行。

五、英勇牺牲

1936年初,中共南满省委为了加强城市工作,杨靖宇派张佐汉到抚顺县做党的地方工作,8月再建了中共抚顺支部,1937年4月改组为中共抚顺县委,张佐汉任书记,王绍纯任组织部长,周鼎仲任宣传部长,张贵恒负责抗日救国会工作。县委把工作重点放在抚顺八大矿、制油厂和一些重要的产业部门。共产党员周鼎仲、王恒庆、冯世贤等多次到煤矿讲演时局问题,发动煤矿工人开展反日斗争。

为配合抗联三师在抚顺农村的武装抗日斗争,中共抚顺支部及县委加强了农村工作。张贵恒利用身在伪县公署工作的有利条件,先后把9名党员分配到搭连、望花、抚西、河清、章党及方晓等6个村任职,利用合法身份影响群众,为抗联一军三师传递情报,为伤病员治病送药。

1936年至1937年春,中共抚顺县委多次配合三师到抚顺城郊的马金庄、佟家坟、头二冲等地开展游击活动,给抗联运送给养及药品。抗联三师攻打搭连嘴子“集团部落”,在西征归途袭击抚顺城南关日伪据点,都有抚顺县委的配合。

1937年10月4日,由于叛徒苏振久的出卖,抚顺特支党员及进步群众31人不幸被捕,抚顺党组织遭到第五次大破坏。12月4日,坚强不屈的张佐汉、纪儒林、王绍纯等13名共产党员在沈阳小河沿英勇就义。

奉天小河沿

从1928年8月到1937年12月,中共抚顺地方党组织坚持了10年持续不断的艰苦斗争,在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下,党多次派出最坚强的共产党员来抚顺工作,杨靖宇、王鹤寿、杨一辰、张佐汉就是他们中的优秀代表。

尽管这其间有党内错误路线的多次干扰,有叛徒内奸的多次出卖,有内外敌人的血腥镇压,但这些共产党人始终以前仆后继的斗争精神,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了一个光明的新中国而英勇奋斗。

永州四中组织学生参观永州党史军事陈列馆

永州四中组织学生参观永州党史军事陈列馆

红网时刻9月30日讯(通讯员 陈芳乐 王彪)9月29日,永州四中组织学生来到永州党史军事陈列馆,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接受党史学习教育,缅怀革命先烈。

在陈列馆内,同学们怀着敬仰的心情先后参观了序厅、永久展厅、临时展厅、多媒体厅四个展厅,展厅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和一件件满载历史痕迹的文物吸引同学们纷纷驻足观看。在永久展厅,解说员声情并茂的介绍了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等板块内容,使大家了解到了永州地区各个时期的党史军史、红色故事和英模人物,感受到了在峥嵘岁月里永州地区革命先辈为党的事业作出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

此次的红色永州展览馆之行,给四中学子带来了一次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和革命精神洗礼,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在心中厚植了爱国主义情怀。

红色历史耀闽中 红色地名话“下垞”——莆仙党组织创始人陈国柱故乡述略

在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有一块蕴藏着深厚人文底蕴,展示文化华彩的红土地——“下垞村”,这里是中共莆仙党组织创始人陈国柱的家乡。

“下垞村”位于九华山麓,距镇中心16公里。境内有莆田二十四景之一的“九华叠翠”、九华山摩崖石刻、苦竹寺等旅游、文化景点。村落面向九华山主峰,倚山而建。四周山清水秀,环境优美。远处,一座座山峦连绵起伏,山势雄伟挺拔,群峰耸列接天;近处,脚下溪水潺潺,绿树滴翠。陈国柱故居就坐落在山村中间,故居前面是旧时莆田通往福州的山区古驿道。

陈国柱(1898-1969),字继周,参加革命后更名为廖华。

陈国柱的一生,是追求革命真理的一生。他自幼聪敏,刻苦好学。从大山深处走出的他,早在哲理中学读书时,就接受新思潮影响,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为寻求革命真理,他南下厦门,北上上海,如饥似渴地阅读马列著作和进步刊物。在上海大夏大学学习时,自觉接受共产党的领导,1925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陈国柱的一生,是为播撒革命火种而奔走的一生。“国有干城扶赤帜,民之喉舌发洪钟”。这是郭沫若亲书题联,联句形象描绘了陈国柱的革命人生。1925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同年底奉中共中央指示,回莆田发展党员。1926年2月,陈国柱在莆田哲理中学钟楼主持召开会议,成立了中共闽中第一个地方组织——莆田党团混合支部,陈国柱任书记,陈天章任组织委员,陈德来任宣传委员,直属党中央。闽中地区第一个党组织的建立,犹如寒夜里亮起一盏灿烂的指路明灯,在莆田社会当时黑暗的情势下,点燃了革命的熊熊烈火,在闽中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陈国柱的一生,是为革命理想而奋斗不已的一生。他投笔从戎,带领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共同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谱写出一曲曲壮丽的理想信仰史诗。他曾任中共莆田特区委书记、中共仙游县委书记等。其后一生戎马倥惚,呕心沥血投身革命事业。直到1951年,调中央文史研究馆任办公室主任兼政务院参事,1954年起任国务院参事,1969年8月逝世。

陈国柱才华横溢,在旧体诗词上有较高造诣。他以诗言志,“同赴国难,雪我国仇”的诗句,抒发出他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爱国主义之情;“蹑螳螂,捕螳螂,飘忽金丸出紫囊,真叫黄雀扬”诗词,彰显出他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

陈国柱,是莆田大山里走出的一个骄子,是兴化平原上引领革命的一个红色旗手。与陈国柱革命人生联系在一起的有多处具有风骨华章的地名,这些地名蕴藏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符号,彰显着独特的个性与魅力。

1、下垞村。下垞村为陈国柱故乡诞生地。陈国柱曾在家乡发展一些进步群众参加革命,在他的影响下,村里解放前先后有30多位革命先烈加入到英勇救国的队伍中,并成为解放全中国和建设新中国的中流砥柱。在陈国柱的带领下,闽中地区也涌现了一大批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不怕牺牲,百折不挠,顽强斗争的革命英烈,为闽中赢得了“红旗不倒”的赞誉,谱写下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2、陈国柱故居。陈国柱故居前连九华叠翠,后拥古竹禅寺,这里既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是省级党史教育基地。故居两边墙面挂有郭沫若、苏华、柳亚子、叶恭绰等人的题词。这里2000年公布为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公布为莆田市第二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0年被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授为第二批省级党史教育基地。2017年公布为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3、农民协会成立旧址。旧址位于下垞村王西自然村。1926年11月,陈国柱也回到家乡下垞村发动农民,并在白漈灵宫成立农民协会。从此,下垞村农民协会以白漈灵宫为秘密活动据点,组织农民开展“二五减租”和抗捐、抗税斗争。1964年夏,陈国柱子回乡时曾特地来到白漈宫灵宫,向乡亲讲述历史,强调白漈灵宫具有文物古迹和革命遗址的双层重要价值,嘱咐乡人要保护好。

4、闽中游击队驻地旧址——苦竹寺。苦竹寺位于下垞村头垅自然村,建于唐会昌年间,为千年古刹。陈国柱在家乡下垞村发动农民,曾在苦竹寺开展农民协会活动。1946年至1948年春,中共闽中地委书记黄国璋和莆田工委委员张坤、林汝梁等先后率领游击队在这里秘密活动,发展游击队员。

所有上述多处地方,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时期,虽然偏居一隅,但都蕴藏着红色文化的密码,有着内在的涵养与说不完的红色故事。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陈国柱投身革命时,先辈们凭着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战胜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为的是人民的翻身得解放。而如今,下垞村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贫穷落后的山圪垯小村落,如今通水、通电、通路、通邮、通讯、通天燃气,家家户户小洋楼,教育卫生样样棒。该村还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

下垞村,百年来所沉淀积累的人文历史造就宝贵的地域文化精神,正焕发出新的魅力,向着更高水平的发展迈出铿锵步伐。这里每天都有一批批参观者前来瞻仰,聆听革命往事,传承红色基因。还有一批又一批党员们在陈国柱的铜像前,面对鲜红党旗庄严宣誓,集体重温入党誓词,大家纷纷表示:要以革命先辈为榜样,高举红色火炬,传承红色精神,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莆田市志》,莆田市地方志委员编、方志出版社出版,2001年。

【2】《百年莆田》,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8月

【3】《莆田市地名志》,方志出版社,2012年

【4】《闽中人民革命史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

【5】《莆田市行政区划地图集》,莆田市民政局主编、福建省制图院编制,2015年

【6】《莆田市地名录》,莆田市区划地名办公室编,2020年11月

来源:莆田妈祖文化研究院翁卫平

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