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新古槐公园旅游攻略-固新古槐公园必玩景点

王小贱
固新古槐公园

河北省涉县固新村有一棵古槐,号称天下第一槐。这棵老槐树高29米,树围1.7米,冠幅直径19米,树龄约2000年左右。树旁立有石碑,刻有“天下第一槐”五个醒目大字。由于年代久远,目前树干、主枝已大部分枯朽,仅东南方向有约占全树五分之一的上部保留一个主枝及部分侧枝仍继续生长延伸,形成覆盖面积半亩之多的新树冠。这株古槐,虽屡遭大自然的侵袭和战火的摧残,历尽千年沧桑,但仍以其旺盛的生命力茁壮生长着,实为罕见的珍贵活文物。

据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涉县志》载:“古槐树,邑有三,皆植自唐宋。一在故县镇,十大树围,枝叶扶疏,状类蛟龙。”另据固新村《古槐碑记》载:中州胜地古槐着派溯沙侯国(即涉县)属地也,高入云霄,世人罕见。乃中华灵秀之钟,民族之骄也。槐寿几何,有待于考,但有民间佳话盛传;一曰大明正德(公元1506—1521),初业立村,已有千年古槐之说;二曰战国时期,秦兵攻赵东进路过于此,曾歇马饮食;三曰唐代邑翁在此修道,德高好弈,有“先天古槐,后世小仙”之语。据此推究,古槐当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

古槐被人们供奉为“仙树”。传说:“光绪之年,大闹饥荒,村人粒粟无存,古槐则大开“槐仓”,日间,饥民采尽绿叶,一夜间,新叶重生,比昨日更盛,救得全村人性命。古槐主干仅丈余,西北老枝早折,折处朽而成洞,主干树皮多处也不复存在了。历经风雨剥蚀,日啮月啃,裸露出的木质都裂成一扇扇不规划的巨形板块。但春夏之交,树头返青苍茂,乡人染疾,仍有求医于槐者,树上时挂“有求必应”、“神槐赐福”等匾额,香火不断,村人引以自豪,更把不满成年子女,锁在树下,让槐仙看管,以求平安。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乡人自发捐资保护古槐,古槐是清漳河畔的文明史的见证。古街、石板路、祠堂、古民居、古水渠,以千年古槐为主题的旅游已形成了规模化的小景区。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河北省邯郸市涉县固新镇固新村

乘车线路:涉县乘开往固新镇的班车可达。

名古屋新观光景点RAYARD久屋大通公园,公园和商店合体了

想要来一趟名古屋自由行,除了市区逛街购物,还有哪些方便又能呼吸新鲜空气的自然景点?推荐大家造访「RAYARD久屋大通公园」,这是一座邻近名古屋车站的自然公园,结合了绿地和商店,让大家在用餐及购物的同时还能感受满满芬多精能量!

▋与东京原宿「MIYASHITA PARK」同为姊妹公园

2020年9开幕的「RAYARD久屋大通公园」,是日本知名建设公司三井不动产都市更新计划的其中一环,并且与日前刚开幕的东京原宿「MIYASHITA PARK」同为RAYARD系列的姐妹公园,地点邻近名古屋车站及荣市区,游客抵达名古屋之后便可直接安排此地作为旅游第一站。公园内规划有感受名古屋新魅力的「SYMBOL区」、日常生活新体验的「COMMUNICATION区」、沿着森林小径漫游的「URBAN RESORT区」以及拥有广大天然草坪的「学习森林区」四个部分,24小时免费开放入园,所有人皆可在此享受美食与饱览名古屋铁塔及公园景致。

公园24小时免费对外开放

旅人可以随时坐在绿油油的草坪上感受蓝天白云的美好时光

RAYARD久屋大通公园除了有多样化的购物及美食之外,更进驻了名古屋第一家PEANUTS Cafe,除了提供限定餐点也会贩售周边商品,即使不能朝圣东京「史努比博物馆」也没关系,趁着前往名古屋也能好好体验史努比的可爱魅力!

名古屋第一家「PEANUTS Cafe」

公园内任何角落都能欣赏到名古屋的代表性建筑物名古屋铁塔

RAYARD久屋大通公园日文名称:レイヤード ヒサヤオオドオリパーク(RAYARD Hisaya-odori Park)详细地址:名古屋市中区丸の内3丁目、锦3丁目营业时间:公园24时间开放(部分设施入夜后不开放)/餐厅、饭店11:00~23:00(暂定)公园区域:SYMBOL ZONE/ COMMUNICATION ZONE/URBAN RESORT ZONE/ 学习森林 Zone

虽然RAYARD久屋大通公园离车站及闹区近,想要在公园散散步、感受一下在地住民生活氛围的话,很推荐把公园安排进未来的行程里喔!

会理石榴公园 古城新景观

□特约记者 冯建国 本报记者 李国华/文 东方/图

“真的让人大开眼界,没有想到一个石榴主题公园能够融合文化、产业、景观等,给游客耳目一新的感觉,也让我们对会理的石榴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在不久前举行的第三届会理石榴节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石榴公园是赞不绝口。

石榴节期间,这里成为人气最旺盛的地方,不论是在公园内举行的石榴产品展示,还是公园内盆景造型等,都给游客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西南商报记者了解,该公园由会理县供销社报经会理县委、县政府批复,由下属企业金榴果品公司在城区投资建设,并于石榴节前顺利开园。石榴公园的建成,弘扬了会理石榴文化,延伸了石榴产业链,展示了会理石榴风采,成为第三届会理石榴节的参观景点,不仅成为一个休闲观赏的好去处,更为会理这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川滇之交的古城增添了一抹亮色。

石榴古树

盆景石榴遥相呼应

“这是一棵啥子石榴树喃,看上去好像有些年岁了?”“这盆石榴上结出的石榴能不能够吃哦?”一走进石榴公园,游客们兴致倍增,疑问不断,不少人掏出手机拍个不停。

公园内石榴盆景造型精美、千姿百态,石榴古树苍古雄奇、清秀古雅。假山、亭子、福洞、水车、古磨、小溪等景点与石榴古树和盆景石榴遥相呼映,像一幅立体的画,像一首无声的诗,生机勃勃、美不胜收。

会理石榴公园以石榴古树、石榴盆景为建设主体,移栽百年以上石榴古树100多株,大小石榴盆景近2000盆。金榴果品公司从县内各石榴产区和国内其他石榴产区,收集各类优良品种石榴的老树、根雕和盆景树共38个品种。高薪聘请全国知名的石榴园艺技师和园林技师打造石榴盆景和园林。

石榴文化展示大厅陈列了石榴根雕艺术品,石榴相关书画作品,介绍了会理石榴产业发展情况,石榴产区分布情况,石榴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特别是石榴节期间,会理全县各石榴合作社更是将这里作为展示的舞台,向大家展示出各自优良的石榴品种,游客还可以现场品尝。而石榴深加工做成的葡萄酒、白酒、茶叶等,更是让游客大开眼界。

会理县供销社主任魏庆德介绍,供销社一直将石榴公园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多次协调相关部门,落实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工程建设,保障了工程按设计要求顺利推进。通过半年时间的加班加点,终于在9月12日举行的第三届会理石榴节前正式开园,也成为了石榴节上一个重要的参观景点。

助力景区

打造提供休闲去处

“开园这几天,我每天都要到这里去转上两趟,越看越觉得看不够。”会理县居民彭小容兴奋地说。西南商报记者也在现场看到,不少会理市民更是全家出动,在公园内逛个不停,还不时在自己看中的石榴盆景前合影。

石榴公园位于会理县文化桥至西河桥段,总投资达800多万,面积达150亩。石榴公园依托周边良好的环境,以仿古生态型面世,主打植物为石榴,公园外行道树也都换成了上百年的老树。同时,邀请了全国知名书画家书写32幅字画,从全国书画家不同的角度来认识石榴,公园内还栽植各类常绿背景树,游人可在石榴林中穿行小桥流水。园内还建有仿古亭和仿古走廊,充满“意趣”,吸引了不少当地市民和游客争相拍照留念。

石榴公园的打造,弘扬了会理石榴文化,也让更多的市民和外地游客了解了古老的会理石榴文化,为会理撒县建市和4A级景区增添新的亮点。

据石榴公园负责人詹有桐介绍,石榴公园打造分为古亭和走廊,展示的是会理的古城特色,同时还有水车和水碓等会理农村古时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工程。石榴盆景园林这一块填补了会理石榴没有石榴盆栽的空白。

浙江新增一古城遗址公园 历史“新解”盘活2500年

八亩墩遗址。 童笑雨 摄

中新网湖州12月9日电 (童笑雨)一朝“越”千年,故园始启封。12月10日,安吉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揭开神秘的面纱,正式开园。

这是个拥有2500年历史的遗址公园,东周、秦朝、两汉、三国、两晋在这里交汇;这是个考古大学堂,在八亩墩遗址旁体验考古,在博物馆里开展研学,历史与现代兼收并蓄。

博物馆内展出的文物。 童笑雨 摄

“去博物馆和遗址公园不应该是‘走马观花’式游览。”谈及安吉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定位,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委副书记罗福娣说,这应该是一个集考古体验、遗址展示、文化旅游、农田休闲、艺术活动于一体的综合体。

以不同景观述说古越故事

刚下安吉北高速,便被眼前的苍茫景象所吸引:连绵起伏的群山,浅灰色建筑静静矗立,再往前走,是广袤的田地和摇曳的狼尾草,不远处是考古体验区和一个个规整的探方。

这是安吉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的一景,它以具象方式,呈现历史的一个个横截面。

安吉古城遗址今位于浙江省安吉县北部,2001年正式开始保护性考古发掘。经过20年的考古调查和发掘认定,安吉古城始建于战国时期,是越国的重要城邑,秦时为鄣郡郡治。

2013年,安吉古城遗址被列入浙江首批考古遗址公园,并与龙山越国贵族墓群合并,建成近三千亩的考古遗址公园。

“整个公园的规划设计在于呈现遗址2500年历史的苍茫之感。”安吉古城遗址博物馆工作人员李强说,这是一座“建在田野上的博物馆”。

竹林夹道、苍劲的松树林、山间清澈的溪流和一望无边的油菜田组成了其特有的风貌。庭院内,原石桥面、苍老的松树无不讲述着遗址所在地的久远与苍茫。

现场展出的文物。 童笑雨 摄

有了公园景观构筑起的初步印象,再步入安吉古城遗址博物馆,图文并茂的展板结合直观的文物和视频,古越人的生活缓缓呈现。

据悉,博物馆内展出了安吉古城及周边出土文物近千件套,通过读城、读墓、读物等多重角度,带领观众走进安吉历史与越国文脉交汇融合的奇妙空间。

“八亩墩的出土文物都能在这里看到。”循着讲解员骆乐的目光,能看到各类出土文物,如瓷瓮、瓷碗等。骆乐说,这些出土器物虽然如今看着“其貌不扬”,但在2500年前,它们都代表了当时的最高工艺水平。

除了文物展示,在遗址公园内还设有安吉考古图书馆。这是中国首家以考古为主题的图书馆,藏书万余册,包含考古类、历史文化类、遗址公园类等专业书籍。

博物馆里的图书馆。 童笑雨 摄

以数字科技传播古越文化

一个遗址公园,一座博物馆想吸引大众目光,靠的不仅是简单的陈设,还需要现代科技的加持。走进安吉古城遗址博物馆,处处可以看到数字技术的影子。

在一处展柜前,原本透明的玻璃变成了一块可触摸、可互动的大屏。只要点开相关字样,就能跳出碳十四的介绍和测定方法。

“这是一个寓教于乐的互动装置,能让参观博物馆的学生了解更多文物知识。”李强说,他们想打造一个从单向到互动的知识传播链,让文物知识贴近现代。

除了考古知识灌输,展厅里还设置了多个互动装备。如“陶瓷之间”互动游戏,观众在屏幕上选择一件出土文物,随即就能进入到下一个页面。页面上旋转着多个现代器物,选择与文物功能相同的器物,就能通关。

诸如此类的互动体验,博物馆里还有不少。

博物馆里播放视频,以多媒体方式让观众了解相关历史知识。 童笑雨 摄

为了让观众了解八亩墩遗址的历史,现场还有视频展播,以多媒体的方式带领观众穿越2500年;扫描展品旁边的二维码,就能获得语音讲解,了解文物相关情况;观众只要站在书模型前,做出左右挥动手臂的动作,前面的电子书会随着手臂的挥动进行前后翻页,了解古越历史。

不仅是看得见的数字互动,在不起眼的地方,科学技术也在守护着这一历史文化胜地。

据李强介绍,遗址公园的重点墓葬区如八亩墩、九亩墩遗址,都有摄像头实时监控。若发现不文明、违规现象,屏幕上就会弹出警报,通知工作人员前去处理;闭馆后,遗址公园就会进行布防,通过红外线监控馆内情况。

以多样活动打造“考古大学堂”

事实上,安吉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魅力不止限于公园的空间范围,而是向远方流淌,向历史延伸。

罗福娣划了重点:我们不但要把古越故事讲好,还要持续不断地讲下去,挖掘下去,打造“考古大学堂”,学以致用。

依托深厚的历史文脉和成熟的旅游市场,自遗址公园建设以来,安吉县文体旅游局探索创新模式,引入社会力量浙江绿城服务集团参与文物保护利用。

社会资本的参与,激活了“沉睡”的文物资源,催生了一系列主题旅游产品。

其中,最受欢迎的当属研学项目。据介绍,其依托考古博物、新劳动教育、户外探索、红色教育等资源,推出了青少年研学体验课程。

如在博物馆内开辟了研学教室,推出了“古越古城1日生活研讨会”,让孩子围绕“古越国人的1日生活”这一课题,在博物馆内开展调查研究,分析古时饮食、交通、通讯、器具等变化,复原古城人民的一天。

安吉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拥有八亩墩这一王陵级大墓。在研学活动中,学生将扮演考古学家的角色,实地探访,通过墓葬的位置、布局、结构及随葬品摆放位置、器类等信息解读分析墓主人族属、身份等信息,破解八亩墩古墓之谜。

除了研学,遗址公园还推出了农耕文化体验园和帐篷露营地等设施。

“引入第三方企业运营,不仅能有效缓解政府投资文物保护的财政负担,还能在相对保守谨慎的文物保护利用领域引入先进管理人才、市场经验和竞争机制,为遗址保护传承利用注入新鲜活力。”罗福娣说。

在她看来,这一模式不仅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无形之中也传播了历史文化。而令她欣慰的是,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到安吉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来“打卡”,不仅是来参观、研学体验,还有人来此拍婚纱照、露营以及举办音乐会、开发布会和分享会。

数据能说明遗址公园的火热程度:2021年前8个月,遗址公园共接待游客4.2万人次,第三方公司实现旅游收入590万元人民币。

12月10日,遗址公园迎来正式开园。罗福娣想在遗址公园里引入当前火热的“剧本杀”,推出考古文创产品。“哪怕做一杯咖啡,也要是和考古相关的。”同时,与周边旅游、文博资源形成强势互补,填补安吉县文化考古旅游项目空白,助推文旅融合发展。

她说,文化自信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她希望,通过这些项目,让更多孩子了解中华文明,了解中国的历史,唤醒古越历史。

文|中国新闻网

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