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山摩崖造像旅游攻略-朝山摩崖造像必玩景点

伊秀妹妹
朝山摩崖造像

朝山摩崖造像位于沂南县双堠镇南石门村东山,年代为清,类别为古石刻。朝山摩崖造像是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朝山摩崖造像,朝山摩崖造像简介,朝山摩崖造像-临沂市沂南县朝山摩崖造像旅游指南

山西盂县上文村摩崖造像

山西盂县上文村摩崖造像

《文物世界》 2019年03期 梁育军韩利忠

摘要:上文村摩崖造像位于山西省盂县上文村南2.5公里的石佛山近山顶处。现存唐高宗时期摩崖造像13组24龛,以及题记十品。造像以单体佛造像为主。应当属于净土宗信仰的遗迹。该摩崖造像虽规模不大,但题记较多,特别是有明确纪年,非常珍贵,对唐代早期佛教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上文村地处山西省阳泉市盂县西部,隶属西烟镇。该镇西接阳曲县,东隔盂县最高峰平塔梁与苌池镇交界,南、北分别与东梁乡、西潘乡相邻。上文村南2.5公里处有山名曰石佛山,前瞰乌河四季不绝,东(梁)夫(城口)公路沿山脚顺河而下(图一)。石佛山并不陡峭,近山顶处有一条长约30多米的石灰岩质崖壁,高不过3米,有计划地开凿了13组佛龛,自西向东编号如图二,下面分别介绍如下。

一、摩崖造像

(一)1号龛

圆拱龛,没有龛楣。龛高86、宽67、深35厘米。双像立于低坛基,基与龛同宽,高9厘米。像高68、肩宽20、座高9厘米。双像面部均残,馒头状高肉髻,两颐丰满,颈粗且有三条横纹,上身内着僧祇支,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袈裟右侧下摆提搭左臂,下身着裙,长及脚踝,跣足立于莲座上。左像右手屈肘上举作无畏印,左臂横抬,掌心向外,指向下,施与愿印;右像左手屈肘上举,掌心向外,右手下垂抚腰侧,作无畏印。龛壁及坛基的琢痕宛然。龛之左右两侧有题记(图三,1、2)。

右侧题记(第一品)∶

大唐上元三年岁次景子十一月乙丑朔三日丁卯□并阳曲县/赵仙乡义丰村骑都尉前校尉□□俊□妻张妹娘/子息堪子妻皇甫邢张张女颜容孙男行斌妻张男长/开长避开贵女秋娥孙男行氓妻口庆孙男行会孙女/妙光孙女妙海合家敬造石像一双上为天皇天后下/为法界众生愿□苦解/俱成正觉凹

左侧题记(第二品)∶许行斌为身愿造石像一双普/为法界众生供伺供养

(二)2号龛

尖拱尖楣龛,梁尾向内翻卷。龛高 26、宽 18、深4厘米。像高19厘米。佛头部残;内着僧祇支,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结踟趺坐于高座上,双手相拢于腹部,不露手。袈裟下摆呈U形,衣纹褶皱分明,呈泥条状突起。龛壁琢痕明显。座高6、宽14厘米(图四,1、2)。龛下有题记(第三品)∶

□□□□□□/□妻王男海□/妻杨孙男阿郎/女善光女善英/女令环女将见/合家供养

(三)3号龛

圆拱尖楣龛,梁尾向内翻卷,西距2号龛7 米。务高24、宽18、深4厘米。像高 18、肩宽7厘米。佛高肉髻,面部残,形象和佛装与2号鑫相近(图五;1、2)。周壁琢痕犹在。座高5.5、宽13厘米。龛下有题记(第四品);

上元元年九月/太原县人郝玄太/妻王上为皇帝/陛下师僧父母普/为法界众生合/家大小供养佛/时贾玄□供养

(四4号龛

尖拱尖楣龛,西临3号龛。龛高68、宽 56、深17厘米。拱头有火焰宝珠,龛梁尾向内翻卷,无龛柱。一铺三身造。主尊高38、肩宽15.座高24厘米;两侧菩萨高 40厘米,莲座高13厘米。主尊高肉髻,面部残,颈部阴刻二条横纹,内着僧祇支,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结珈趺坐于八角束腰须弥座上,左手上举,手心向外作无畏印,右手置于膝,残,袈裟下摆覆腿。须弥座上层是仰莲,束腰部分阴刻力士弓身向上扛托。两侧有胁侍菩萨,面部均残,高发髻,颈部阴刻二条横纹,胸际雕乳房线,披巾自双肩绕前,垂于身侧,上裳下裙,腰系带,裳下摆呈如意形,衣裙贴体,跣足立于有梗莲座上。左侧菩萨右手持莲蕾,左手下垂握拳,臂戴钏;右侧菩萨左手持如意,右手持一物下垂,臂戴钏(图六,1、2)。

龛外左右两侧有力士龛,立面长方形,上面二角呈圆弧状,顶近平,高28、宽 18、深4厘米。造型基本对称,只是左侧力士残损严重,右侧力士头部及右臂残,但在头部都保留下两端上翘的幞脚。从右像看,力士头戴幞头,身着甲衣,腰束带。左手上举握拳,似持物,右手向后甩,左胯向龛侧微挺(图六,3、4)。

龛外右下方有小龛,14厘米见方,凿一蹲狮,面向主龛,头部残,前半身挺立,似在守卫着主龛。龛右侧有题记(第五品),但被力士龛打破,所以在龛的上下左右都有题记,少的才留有2个字,从而判断是题记在先,后开的力士龛。

咸亨五年八月廿日□仙乡义丰村佛/弟子邢天护妻弟男行师为亡母师妻/王田……□男德讃/妻……德□庆德俭/男……兰孙女弘/父母女伐/……陛下师/僧父母及□□眷属法/界众生俱登□□/佛弟子合家供养一心侍佛□□□/慧□□法华薄并□□

主龛上方也有题记(第六品),但大部漫漶,仅可断续辨识。

……见□子□/□□母身求□/□□养育与若/明溪慈母奉/颌疲倦当生之/□□盛恭广□生/子二三形容憔悴/□□□难可□/大成人降/乞父□不□……妙恭□□□□/男德□雨□□□□/会德澄□□□□/□德□重□□□妹/□□神娥上为天皇/天后下为师僧□□/六亲□□□□/俱登政觉佛弟子/合家供养佛时/□母□晋/□闻哀□父□□□……

(五)5号龛

圆拱尖楣龛,右侧邻力士龛。龛高70、宽52、深26厘米。拱头有火焰宝珠纹,梁尾向内翻卷,无龛柱,左侧崩毁,疑为后世所毁。一铺三身造。主尊高32、肩宽13、座高24厘米;两侧菩萨高38,座高12厘米。主尊佛面部残,肩部较宽。左手上举,作无畏印,右手残,倚坐于束腰须弥座上。佛内着僧祇支,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袈裟下摆披覆座前。左右胁侍菩萨,头部均残,颈部有三条横纹,双手合掌,跣足立于有梗仰莲座上。上裳下裙,腰系带,披巾自双肩绕前由腋下垂身侧,菩萨装与4号龛的菩萨无异 (图七,1、2)。

龛外左下角有小龛,为一蹲狮,与4号龛右下角相呼应,大小、形制相近,应为一组。

(六)6号龛

位于5号龛之左,圆拱尖楣龛,梁尾向内翻卷。龛高39、宽33、深8厘米。造像高 14、肩宽 10、座高12厘米。佛首残,颈部有横纹,双手相拱,结踟趺坐于高坛基上。内着僧祇支,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衣纹贴体,质感分明(图八;1、2)。左侧有题记(第七品)∶

大唐上元元年岁次甲戌九月丁未朔十八日甲子合邑婆/一人敬造阿弥陀佛成上为 皇帝陛(应为陛下为法界众生/共成佛道郭通母薨张小奴母庞王金□达妻韩皇甫弁母/贾许廓妻郭张孝妻王陈方妻邢许堪妻张王感妻/郭邢师妻王郭胡妻刘刘愿妻王赵文惠妻皇甫盖护/妻张郝毛妻王王君□妻李合邑人供养佛时/张□惹张□□贾玄□□□斌并供养王师妻郭惠母□师□/妻□□□□□妻张李玄妻张赵堪妻许

(七)7号龛

位于6号龛之左,圆拱龛,顶近平。龛高16、宽12、深2.5厘米。坛基与龛同宽。像高9.5、肩宽5、座高 3厘米。佛面部及上身残,应是高肉髻,结禅定印,结踟趺坐,衣襟覆腿,衣纹呈"U"形(图九,1、2)。下有题记(第八品)∶

惟大□仪凤口口□/佛弟子景安妻口□/张盖伏口慧弟伏/兴敬造石像一躯□阿女/妻张兴妻王神感神义/神敬神亮□佛子合家供养

(八8号龛

位于7号龛之左5米,圆拱圆楣龛,梁尾向内翻卷,龛顶近平。龛高 36、宽31、深6厘米。像高22、坛高6、宽24厘米。佛首残,从痕迹看应为高肉髻,溜肩,双手作禅定印,结踟趺坐于低坛基上。内着僧祇支,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袈裟下摆覆腿,呈"U"形圆弧状,衣纹疏朗贴体(图一○,1、2。

(九)9号龛

位于8号龛之左 94厘米,圆拱尖楣龛,龛顶近平。龛高18、宽14、深3厘米。造像高 16厘米,风格与7号龛相近,衣襟下摆处理草率。坛基与龛同宽,边界阴刻线不明显,高2厘米(图一一,1、2)。龛右侧有题记(第九品)∶

仪凤二年九月十二日/达上为天皇天后七铺父师□妻口口□□/名哲像正口口□妻□

(十)10号龛

位于9号龛之左28厘米,圆拱龛,龛顶近平。龛高45、宽42、深14 厘米。像高 27、肩宽11、座高14.5厘米。佛首毁,身材健硕,颈部有横纹,左手施无畏印,右手抚膝,结踟趺坐于八角束腰须弥座上。佛内着僧祇支,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袈裟下摆覆腿,座上层是仰莲,下层是浮雕夜叉托举莲蕾,夜叉斜躺地上,右手撑地,左手及头部托盘状物;龛下方有9.5厘米见方二龛,分凿相向蹲狮,残损严重,仅具轮廓(图一二,1、2)。龛右侧有题记(第十品)∶

仪风二年十月六日/□道及男口齐惠口/见存父母法界众生/妻胡男小□妻乔男口/妻杨宝男仁义仁□/摩子妹菩萨合家眷属□□

(十一)11号龛

位于10号龛之左3.24米,尖拱尖楣龛,两侧线刻方形龛柱,梁尾向外翻卷。龛高46、宽 39、深5 厘米。像高30、肩宽11,座高11厘米。佛首残,颈部有两条横纹,双手作禅定印,结踟趺坐于高坛。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袈裟下摆覆腿(图一三,1、2)。坛高10、宽24厘米。

(十二)12号龛

位于11号龛之左2.86米,圆拱龛。龛高46、宽40、深12厘米。造像高28、肩宽9、座高14.5厘米。风格与10号龛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12号龛下方两个9厘米见方的蹲狮龛之间有一个供养人小龛,7厘米见方,供养人双手合什胸前,似为跪姿(图一四,1、2)。

(十三)13号龛

西距12号龛50厘米,圆拱形龛,左上角崩塌。龛高50、宽18、深3厘米。佛像面部残损,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结踟趺坐,袈裟下摆覆腿,衣纹疏朗厚重。高座两角有一相向蹲狮,昂首翘尾(图一五,1、2)。

二、结 语

(一)关于造像的特征及认识

上文村摩崖造像开凿时间较短,也比较集中。十品题记中有纪年者6品∶咸亨五年八月、上元元年九月、上元三年十一月、仪凤、仪凤二年九月、仪凤二年十月,都是唐高宗的年号。其中咸亨五年八月吗、上元三年十一月P正值改元当月,或许开凿时间恰好处在改元之前,或许有政令传达的滞后性,乡野民间仍使用原来年号。但矛盾的是,上元三年十一月题记中已有"天皇、天后"敬语,但纪年却未用仪凤元年;而该称呼是在改元仪凤之际同时宣布的,皇帝称天皇,皇后称天后。由此推断,至少上元三年十一月的造像是在改元仪凤之后完成的,究其原因,或许是民间工程的不严谨使然。

上文村摩崖造像有13组24个小龛,其中16 个圆拱龛,6个圆拱尖楣龛,2个尖拱龛;8个龛饰龛楣,均为尖状龛楣。仅11号龛有龛柱。造像组合以单体佛造像为主,一铺三身和一铺双身在数量上不占优势;分别有2龛、1龛。除1号鑫外,佛均为结踟趺坐,高肉髻,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袈裟下摆覆腿,衣纹多呈"U"形。佛座均较高,素面方形座稍多于束腰须弥座。单体像均为禅定印,组合像(包括一铺双身、一铺三身或座下有狮子龛者)都是无畏与愿印。菩萨仅出现4 尊,基本相近,形体修长,上裳下裙,跣足立于有梗莲座上,区别只是持物不同。局部仍保留一些早期特征,如龛上部有火焰宝珠等。

根据佛龛题记和具体特征,应是先开凿的3、4、5、6号龛,之后以它为中心,有计划地向两边发展。4号龛右下方有一蹲狮,与之相向的另一蹲狮在5号的左下方,说明在开凿之初是把4、5号鑫作为整体来考虑的,至于在 4号龛两侧的力士,这本不在当初的规划内,因为右侧力士把原有的题记打破了。在4号鑫右上方和6号鑫左上方各有一个长方孔,应为搭建某种窟檐类建筑而凿,说明其有别于他鑫的重要性。随后开凿的是1号鑫,再次是9、10号龛,期间在这些龛之间穿插开凿了其余小龛。从开凿者的规划来说,龛之拱和楣的形制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似乎有点随意。

(二)造像题材

因为题记中没有太多的线索,并且造像的头部多被毁,对于判断造像组合,从而对推断宗派等带来困难。第6品题记当中记其主尊是阿弥陀佛,可知这一龛是西方三圣。以它为标准去比较,2、3、7、8、9、10、11、12、13号龛是相近的,佛均结踟趺坐于方座或莲座上,施禅定印,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袈裟下摆覆腿呈"U"形,这一点与龙门石窟唐代造像中阿弥陀佛基本特征是一致的4。似可大胆推测这些相近的造像也是净土宗崇拜的结果。另外5 号鑫的主尊是倚坐佛,按李裕群先生对驼山石窟题材研究的结果,倚坐佛者应为弥勒佛曰。净土宗认为人们生前多行善事,常念阿弥陀佛名号,命终之时即可往生阿弥陀极乐净土,于莲花中化生。其修习简便易行,从而得以广泛流行,更加盛行于民间。唐代净土信仰的流行,使龙门石窟开凿了许多阿弥陀洞。此际,距离上文摩崖造像 80公里外的晋阳阿弥陀净土宗信仰最为流行回,周边的信仰和造像风气势必会受到影响。这一点更可从来自太原县、阳曲县的功德主得到佐证。

(三)造像背景

唐朝开国以后,以道教为国教,抑佛扬道,到唐高宗时,因武则天之母杨氏为隋代观王雄之后,加以武周革命时,尝藉佛教教义,以证明其政治上. 特殊地位之故,对佛教重加提倡而渐趋于兴盛。反映在存留的遗迹上,这一时间段的石刻造像比较多。上文摩崖造像6品题记有明确的开凿纪年,全部是唐高宗时期,最早的纪年是咸亨五年(674 年),最晚的是仪凤二年(677年),期间相隔仅四年时间。能在短时间内使这里形成一个颇具规模的弘法场所,一方面与这里的佛教传播基础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这里当时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上文村所处的乌河流域在唐代一度设乌河县,是一个区域性的政治、经济中心。《旧唐书》卷三十九地理二0?!;

"北京太原府,隋为太原郡。武德元年,改为并州总管,领晋阳、太原、榆次、太谷、祁、阳直、寿阳、盂、乐平、交城、石艾、文水、辽山、平城、乌河、榆社十六县。贞观元年(627),省乌河。"

乌河故城在盂县西50公里之凌井村,又名抚城。当为今阳曲县之东凌井村一带,距离石佛山大约27公里,而上文村在乌河流域是比较突出的。该村在宋一明的相当长的时间里,真可谓人文荟萃,举人进士代不乏人,仅张氏家族就有十三世二十七人登科进士;这里传为宋代理学大师程颐、程颞的母亲——侯氏之故里,附近有多处与二程有关的遗迹。由是观之,上文村的"尚文"之风以及宋元以来文风鼎盛应该有长久以来深厚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村南文昌阁保存乾隆十三年碑刻一通,碑文记述上文村"唐元时人文辈出,载诸盂志,济济可考,诚可谓文运之极盛也"。人文、经济都很繁盛,所以在这里出现一处宗教场所也就不奇怪了。

1号龛的双像并立及题记和8号龛的题记说明武则天的政治影响已然路人皆知,连远离政治中心的小小造像也要为她祈福禳灾。显庆五年(660年),高宗李治因患风眩,目不能视,遂下诏武后协理政事。麟德元年,则天从参政步入执政,"黜陟生杀,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人虽在幕后,却操控了朝廷实权。上元元年(674年),高宗号天皇,皇后号天后,天下人谓之"二圣"。自此,武后逐渐从幕后走向前台,唐朝权柄,尽在武后则天掌握之中回。所以佛教造像就出现了双像并立,受人膜拜的情形,民间石刻题记中也有了天皇天后的称呼。

上文村摩崖造像规模不大,但因为题记较多,特别是开鑫造像的明确纪年,是非常珍贵的,对于唐代初期佛教造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山西石窟寺及摩崖造像概况

山西是石窟寺、摩崖造像保存较多的省份,共发现283处,石刻及造像碑遍及全省各地。

山西石窟寺的开凿始于北魏,至唐代时达到极盛,宋、元、明、清历代也均有开凿,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石窟造像艺术序列,呈现出自公元5世纪以来中国佛教石窟造像艺术的清晰脉络。北朝时期的大型石窟多以皇家的实力兴造,小型的窟龛和造像则多为民间和地方所造,遍及当时佛教的流行区域。现存石窟主要分布于晋北、太原、晋中、吕梁和晋东南,以大同云冈石窟和太原天龙山石窟为代表。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武州山,为中国三大石窟之一。始凿于北魏和平年间,主要洞窟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分东、中、西三区,现存洞窟45个,附属窟龛207个,造像5.1万余尊。雕造技法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以来石雕艺术的优秀传统,创造出云冈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直接影响到孝文帝迁都后洛阳龙门石窟的造像,进而影响了敦煌的北魏石窟,对隋唐以后中国雕塑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石窟于2001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天龙山石窟开凿于东魏、北齐时期。东魏石窟为一组形制相同的双窟,窟平面方形,三壁三龛式,窟顶雕有大莲花和飞天,人物造型秀骨清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北齐时期的洞窟前均雕凿仿木结构形式的前廊,造像也一改北魏、东魏时期的清像秀骨风格,而注重人物健壮肌肉结构的写实。此外分布于晋中和晋东南等地的北朝中小型石窟和摩崖造像,大多开凿于北魏迁都洛阳期间,对于研究北朝石窟的发展演变和传播路线具有重要意义。

隋唐时期的石窟大多分布在北朝佛教信仰的区域内,在山西共发现87处,主要分布在太原、晋中、临汾和晋东南地区。太原天龙山石窟是唐代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天龙山唐代石窟共15窟,西峰第9窟为唐代诸窟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位于天龙山石窟的中心。造像神态安详,装饰华丽,尤其是菩萨娴娜多姿的造型,代表了盛唐艺术的典型特征,学界称为“天龙山样式”。

宋元时期山西保存的石窟有30多处,规模一般较小。较有代表性的洞窟有太原龙山石窟、交口千佛洞石窟及清徐香岩寺、交城竖石佛窟龛。太原龙山石窟,为国内稀有的道教石窟,开凿于金元之际,由道教全真派道人宋德方主持开凿,现共存9窟,有三清、天尊及玄门列祖等石雕造像65尊,技法较多继承了传统雕造艺术,具有庄重浑厚的风格。

明清时期,开凿石窟的活动在全国已很少,但山西仍在继续,为石窟艺术写下了精彩的尾声。明清石窟和造像主要分布在临汾和晋东南地区,较有代表性的有平顺金灯寺石窟、平定冠山明代夫子洞石窟。金灯寺石窟开凿于明嘉靖、隆庆及万历年间,共存大小洞窟14个,其中最大的为水陆殿,窟内四壁雕刻连续的水陆道场浮雕画,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冠山的夫子洞是一座罕见的儒教石窟,开凿于明嘉靖年间,共3窟。主窟内雕有孔子及弟子颜回、曾子像及石案1方,雕像神情凝重,手法朴素洗练。

山西境内保存汉代至明清时期的摩崖造像和石刻也十分丰富。最具代表性的有三门峡栈道题刻、中条山东汉铜矿题刻、和顺蚕儿崖造像、孟县千佛崖造像、祁县石佛崖造像、霍州千佛崖造像及吉县挂甲山摩崖石刻等,佛教造像风格与同期的石窟寺造像相似。

境内发现的造像碑及石雕像以北魏、北齐及隋唐最多,分布于全省各地。造像碑以雕刻石像为主,大多以佛教和道教为题材,铭刻内容多为造像发愿文、造像者的官职、籍贯和姓名,是研究当时宗教艺术、宗教史的重要史料。著名的有沁县南涅水出土的石刻造像,高平县博物馆馆藏千佛造像碑,陵川千佛造像碑等。北朝统治者为巩固其地位大兴佛法,修建寺庙,许多优秀的石雕作品得以流传下来,保存于后代的寺院中。北魏早期的石雕像,装饰朴素,手法洗练,造型具有浓郁的西域色彩。北魏晚期至北齐时期的石雕像逐渐与中国传统的雕刻艺术相结合,成为地道的中国雕刻艺术。隋唐时期的石雕更注重人体结构的比例,人物形象丰满,形神兼备,具有盛唐艺术的风范。

(原载:国家文物局主编:

《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上)》第18-19页,

中国地图出版社2006年12月;标题为网编所加)

山西省石窟寺及摩崖造像图

(《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第88、89页)

补记:我们对“二普”、“三普”数据以及相关调查简报、报告等进行了初步统计,山西全省已经记录或报道的石窟和摩崖造像不少于425处,其中石窟239处,摩崖造像186处。根据我们在田野调查中掌握的情况,还有大量石窟和摩崖造像未被记录和报道,面临较为普遍和严重的破坏风险,进行全省范围的石窟和摩崖造像普查并采取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保护措施已经迫在眉睫。

山西省石窟寺及摩崖石刻分布图

(山西省文物局编:《山西文物地图集:

山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总汇(光盘版)》

中国地图出版社2012年11月)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北朝考古

直接点击以下文字链接,阅读推荐内容:

如翚斯飞——山西唐代建筑上的斗拱

山西发现唐代千佛崖摩崖造像及窟前遗址

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