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龙坡遗址旅游攻略-平谷龙坡遗址必玩景点

都豆瓣
平谷龙坡遗址

龙坡遗址位于平谷县夏各庄乡安固村东200米处,是西周至战国时遗址。龙坡遗址在一处面积约1200平方米的三层台地上,文化层高达10米。1977年在遗址东500米处曾出土一面铜镜、一件青铜剑和陶器多件。

平谷平谷

阳谷:景阳冈龙山文化遗址现貌

你知道阳谷有龙山文化遗址吗?

今天小编带你去看看

近日有网友投稿反映,阳谷景阳冈龙山文化遗址现貌,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大棚所在地就是遗址处

景阳冈龙山文化城遗址位于张秋镇景阳冈村以西。197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吴汝祚首先在此发现了景阳冈遗址。1979年,聊城地区文物工作者对该遗址进行了选点试掘。

该城址1977年12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第一提名奖,2001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破碎的古代生活器皿

张秋镇是阳谷县所辖十五个乡镇、三个办事处中的文物大镇。全县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4处,而张秋镇就占有18处之多,仅镇驻地就有8处。翻开阳谷县文物管理所有的档案记录,从1968年至今,全县征集、出土、入藏文物2000余件,而绝大部分出自张秋。

张秋亦是文化名镇,明清时期即建有文庙和安平书院,以及专门刻印,经营书籍的保华书局。木板年画畅销京津及东北各地。过往的达官显要及文人墨客,多在此驻足会友,题诗作画,留下许多佳作及文坛诗话。至今流传的文化艺术门类,也明显的存在着南北文化交融及运河影响的痕迹。

平顺荐福寺遗址出土的佛教石造像及龙门寺部分造像

平顺荐福寺遗址出土的佛教石造像及龙门寺部分造像

《文物》 2004年11期 崔利民 刘林 宋文强

山西省平顺县位于太行山南端,长治市东部,其东南与河北、河南交界。平顺境内古代建筑众多,数量居长治地区之首。荐福寺遗址位于平顺县西南30公里的北社乡东禅村。

荐福寺遗址出土的11件石造像,包括佛头像、单体佛坐像和背屏式佛坐像。5件底部有题记,其中包括4件纪年题记。除1件为细砂石质外,其余均为青石质。现分述如下。

细砂石佛头像(PGS:56)佛头高27厘米(图1)。磨光高肉髻,佛面清秀,双耳垂肩。

青石佛头像(PGS:53)佛头高17厘米(图2)。头光大部残缺,像磨光高肉髻,丰丰圆,眉间凸起圆点状白毫。双目低垂,鼻翼略宽。辱线轮廓清晰,面容端庄恬静。

青石佛像(PGS:54)残高32厘米(图3)。佛像腰下残缺。磨光高肉髻,大耳垂肩。面略丰圆,面含微笑。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右臂上曲于胸。

青石佛坐像佛连座残高32.3厘米(图4)。佛颈以上残缺。外着袒右肩袈裟,结跚跌坐于长方形仰覆莲束腰须弥座上。右手扶膝,左手置于胸前。袈裟下摆覆盖佛座。须弥座束腰四角有力士侧首蹲踞扛座。

唐垂拱二年青石弥勒坐像(PGS:9)连座残高57厘米(图5)。佛像颈上及左肩残缺,左手残。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右手抚膝,左臂曲肘于胸,跣足倚坐于束腰座上。袈裟轻薄贴体,衣纹清晰。底座正面阴刻发愿文10行,计50字。铭为:“夫金人入梦救苍生于菩提宝镜长悬俱登正觉垂拱二年二月二日牛君干为七生父母敬造弥勒像并二菩萨闻者皆得成果。”铭侧线刻一人,头戴樸头,穿圆领束带袍跪坐于地,于捧一枝莲蕾(图6)。垂拱二年为公元686年。

青石佛倚坐像(PGS;1)连座残高56厘米(图7)。头光大部残缺,圆形双重,上饰卷云纹。佛面丰圆重颐,高螺髻,大耳垂肩。长眉弯曲,眉间有圆点状白毫。唇线轮廓清晰,面相端庄。颈部二节蚕纹。袈裟贴体,左肩有花形带勾。左手抚膝,右臂上曲于胸。双腿下垂,跣足坐于长方形束腰仰覆莲须弥座上。须弥座四角有圆柱支撑,三面有兽头。正面兽头嘴中伸出二枝莲蓬,弯曲向上以承佛足。兽侧二人作跪拜状。

唐调露二年青石弥勒坐像(PGS:3)连座残高52.4厘米(图8)。头光大部残缺,高螺髻。佛面丰圆重颐,双耳垂肩,弯眉垂目,眉间圆点状白毫。嘴角内四,唇线清晰。颈部二节蚕纹。袈裟轻薄贴体。左手置膝,右手置于胸前,跣足倚坐。座束腰四角长柱支撑,座前一朵卷叶莲花,卷叶两侧伸出莲蓬以承佛足。长方形底座正面及两侧阴刻发愿文19行,计55字。铭为:“惟大唐调露二年四月廿六日佛弟子牛师褒清信女牛匡儿姐妹五人等上为天皇天后及七代先亡复为阿孃(娘)敬造弥勒像一区合家供养”(图9)。该像雕刻风格与PGS:1相同。调露二年为公元679年。

乾封二年青石佛坐像(PGS:5)通高42厘米(图10)。圆形头光,磨光低肉髻。佛面长圆,双唇微合,面带笑容。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腰中结带,结珈趺坐于长方形束腰须弥座上。左手抚膝,右手置于胸前,五指微伸。造像雕刻较粗糙。底座正面及侧面阴刻发愿文12行,计29字。铭为:“乾封二年十二月廿三日弟子广口敬造像一口上皇帝下及□廿成佛口”(图12)。

靳皈国造青石佛坐像(PGS:6)通高38.7厘米(图11)。舟形背光。佛波发高髻,面相长圆,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左手抚膝,右手置胸前,结跚吠坐于方形仰覆莲束腰须弥座上。底座正面及两侧阴刻发愿文12行,计26字。铭为:“佛弟子勒皈国及姐为法界普及沧生又为亡父每敬造石像一区”。字迹似与PGS:5相同(图13)

咸亨4年青石彩绘佛坐像(PGS:2)通高50厘米(图15)。舟形背光,佛波发高髻、面带微笑。颈部较粗,线刻二节蚕纹。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结珈趺坐于长方形台座上。左手抚膝,右手上举胸前。背光用蓝红二色彩绘缠枝莲花,佛体涂红黄色,彩绘现已部分脱落。长方形台座正面阴刻发愿文12行,计64字。铭为:“惟大唐咸亨四年四月廿三日佛弟子清信女罗绫并现在男师褒李宜为亡男师度师则师合等敬造像一区愿亡者早得生天现在者与法界同归此果俱升正觉”(图14)。咸亨4年为公元673年。

背屏式一佛二菩萨青石造像(PGS:4)残高40.5厘米。背光尖部残。右胁侍菩萨腿残。舟形背光,顶部二侧有勾云纹。主尊磨光高肉髻,颈部二节蚕纹。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结珈趺坐于圆形束腰须弥座上。袈裟下摆覆盖佛座。左手抚膝,右手上举胸前。左右胁侍菩萨束高发髻,戴臂钏。颈饰联珠纹项圈,肩部帔帛下垂。腰束带,下着薄裙,串珠状嘤珞由肩部斜挂至膝。跣足立圆形台上。

龙门寺位于平顺县东北65公里的石城镇源头村北。该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创建于北齐、历代皆有修缮。现存最早的建筑是建于五代的三间配殿,遗存时代最早的造像是3件唐青石菩萨头像。1977年收藏于县博物馆内,现一并介绍如下。

青石菩萨头像(PGS:58)头高38.2厘米(图16)。束高发髻,额部束带,正中雕宝相花。

青石菩萨头像(PGS:56)头高38.5厘米(图17)。束高发髻。额与顶部束带中心各雕宝相花一朵。

青石菩萨头像(PGS:60)头高5。厘米(图18)。面形长圆,脸颊丰满,额心有圆圈状白毫。高髻。束带以上仅雕半朵宝相花,其余尚为毛石,似未雕完。

荐福寺始建年代不详。这次出土的11件石造像,从题记看大多为唐代作品。一件细砂石佛头像,似为较早的北朝作品,其造型与山东临胸明道寺北魏王延造像主尊像(SLF:68)相似。背屏式一佛二菩萨像(PGS;4)与山西壶关清凉寺遗址出土的麟德元年像相似。4件有纪年题记的均为唐代之作,依次为乾封二年(667年)、咸亨四年(673年)、调露二年(679年)、垂拱二年(686年)。其余未刻纪年题记的造像,从造型和雕刻风格看应属同期遗物。

龙门寺菩萨头像作为同一地舅唐代作品,可与荐福寺造像相互参照对比。

荐福寺与龙门寺造像皆有残损,被毁原因或与唐武宗会昌灭佛有关,长治地区唐代佛教造像以往发现极少,尤其是出土的造像,见诸报道的仅壶关清凉寺遗址出土的一批,雕刻风格与这批佛像有许多相似之,处。荐福寺与龙门寺造像,为进一步研究当地唐代佛教及造像艺术,提供了有价值的实物资料。

世界恐龙谷遗址

  世界恐龙谷景区(一期)是一处以 “中国云南禄丰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内石阶级的恐龙化石埋藏遗址为依托,按国家AAAAA旅游区标准而建的,集科普科考与观光娱乐为一体,以“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为目标的科普旅游基地和恐龙文化旅游主题公园。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将在这里 走进恐龙王国,穿越侏罗纪世界,解读地球生灵的兴衰演化,共享留存地球的亿万年世界奇观。

  

一大主题:依托中国禄丰世界级恐龙大遗址而营造的恐龙文化主题公园。 二大定位: 一处震撼世界的恐龙大遗址,一个真实再现的侏罗纪乐园。 三大亮点:大遗址(遗址现场、恐龙化石精品及装架恐龙展示、恐龙大本营、科考营地) 大场景(景观大门、侏罗纪大场景) 大乐园(时空飞船、侏罗纪嘉年华、梦幻剧场)

四大功能: 观光猎奇(观世界奇观、赴亿年之约) 科普体验(现场科考体验、解读地球故事,探求生命奥秘) 高科技娱乐(丰富的互动参与项目、多彩的科幻娱乐活动)文化休闲(特色餐饮、特色购物、恐龙文化产品)

品牌形象: 神秘 震撼 科普 快乐

品牌标志语(主题词): 等你两亿年 欢聚恐龙谷!

“世界恐龙谷”景区由“恐龙遗址科考观光区”和“侏罗纪世界旅游区”两大区域组成。

  

“恐龙遗址科考观光区” 面积约为35000平方米,由“恐龙大本营”、“中国禄丰恐龙大遗址“和“科考营地”三大区块组成。

“侏罗纪世界游览区”面积约为65000平方米,是一处自然山谷地貌,整个山谷由 “重返侏罗纪”、“侏罗纪历险”、“阿纳休闲观光带”、“侏罗纪嘉年华”四大游览区块组成。

  

世界恐龙谷门票门市价:120元

同程网预订价:110元

预订不需要在线支付的,到景区付钱取票就可以咯。

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