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子城遗迹旅游攻略-米子城遗迹必玩景点

陈伟杰
米子城遗迹

米子城遗迹坐落在日本中国地区鸟取县米子市,是米子市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尤其是春天樱花盛开的时候,这里便成了樱花的海洋,吸引着大批游客到此参观游览。

相传米子城最早是由战国武将吉川广家于天正19年(1591年)建造的四重堡。之后,庆长6年(1601年)由骏河国来米子的伯耆国城主—中村一忠建造了五层的天守阁,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山阴第一城。然而,1632年中村家衰败,米子城成为了鸟取藩的家老(指日本江户时代幕府或藩中的职位,仅次于幕府将军和藩主)的附属,明治初期以极低的价格被出售,之后被拆解。虽然现在的现在米子城只剩下残垣断壁而成为遗迹,但游客依旧可以从残存的城垣中看出其昔日的繁华,而且周围已经建成凑山公园,一直被市民所喜爱。

游客从凑山公园的山路拾级而上,来到海拔90米的山顶,向北而望,是米子的市区,雄大的日本海;向西是湛蓝的中海;向东则可遥望优美隽秀的大山,360度全景一览无遗。

Remains of Yonago Castle

必去理由:米子市最知名的景点

景点所在大洲: 亚洲【As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日本[Japan]

景点所在省、州:鸟取县 [Tottori Prefecture]

景点所在城市:米子市 [Yonago]

考古重大发现!内蒙古沙梁子古城、北京箭扣长城、清平堡都是长城相关遗迹!

6月8日上午

国家文物局发布了

2021年第二季度考古中国的

三个重要项目的新发现和新成果

分别涉及

内蒙古自治区沙梁子古城遗址、

北京箭扣长城、

陕西省靖边县清平堡遗址

均为长城相关遗迹

沙梁子古城

沙梁子古城

是汉代最靠近长城的一座边城

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小黑河镇沙梁子村西北

面积约11万平方米

2019~2020年

考古队基本确认其平面形态和布局

并揭露一座大型建筑基址

使用面积近1800平方米

同时发现一排

被夯土台基叠压的储存粮食的窖穴

出土了数量较多的粟、黍颗粒

该建筑最有可能是一座粮仓

为长城防务提供粮草及武器补给

这是我国首次

在北方长城沿线地区

发现和发掘的粮仓建筑

这一重要发现

填补了汉代边城研究的空白

北京箭扣长城

北京市怀柔区箭扣长城的保护和修复

持续多年

自2018年以来

北京大学和北京市文物研究所

联合对箭扣长城151~154号敌台

进行了考古发掘

考古队使用

电子全站仪与实时动态测量技术

利用数字化系统

跟踪记录对长城本体的干预情况

对修缮过程中的现场信息加以可视化

实现考古清理和修缮工作的过程管理

清平堡遗址

陕西省靖边县清平堡遗址

西距明长城约10公里

根据相关文献

清平堡始建于明成化年间

清康熙时期平定噶尔丹之后废弃

清平堡废弃后即被黄沙掩埋

城内遗迹保存较好

建筑格局非常清晰

是国内非常罕见的

保存原貌的明代长城营堡

是长城文化研究的重要实证材料

同时

国家文物局介绍

今年7月

即将在中国福州举办的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

将中国长城的保护状况

列入“精选”板块

这也表明了世界遗产委员会

对长城保护工作的高度认可

- THE END -

来源:CCTV-13《新闻直播间》

责编: 小 白校审:乐 儿

点亮“赞”和“在看”

为考古人员点赞!

10万平方米“粮仓城邑”遗址被发现,就在老冢镇旁边的村子!

都说上下五千年,

周口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距今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

更是中华文化发祥的重地

光是在太康发现的遗址就不计其数

毛庄陶母岗遗址

王集方城遗址

太康通满寺遗址

太康文庙

高贤寿圣寺

近日,在太康老冢镇旁边的四通镇时庄

就发现了一个中国目前发现的年代

最早的用于粮食集中存储的“粮仓城邑”,

28座分布集中形制多样的夏代早期粮仓遗址在四通镇时庄被发现。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用于粮食集中存储的“粮仓城邑”,为研究早期国家的粮食管理和赋税制度等提供了绝佳的实物材料。

28座仓储遗迹集中分布在时庄遗址一处面积约5600平方米的人工垫筑台地上。考古人员在仓储遗迹底部检测出粟、黍类作物的成分,以及用于地面铺垫或编织物的芦苇类植物成分。“此外,土壤中也检测出黍素成分。结合仓储遗迹的建筑形制,判断其性质为粮仓。”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时庄遗址项目负责人曹艳朋说。

从整体布局上看,该台地外围有宽浅的围沟,中间是一座具有居住功能的连间房,28座粮仓围绕在房子外围。此外,在该区域发现的同时期遗存以粮仓遗迹为主,极少见灰坑、陶窑、墓葬等其他类型的遗迹。“说明这个聚落布局结构清晰,功能单一,因此我们推断时庄遗址是一处以储粮为主要功能的特殊城邑。”曹艳朋说。

通过对遗迹中的木炭进行碳十四测年数据显示,上述遗存的年代为距今3700到4000年左右,均已进入夏代纪年的范围。“相当于中原地区的‘新砦期’阶段,即文献记载的‘太康失国、后羿代夏’的夏王朝早期。”曹艳朋说。

“这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专门用于粮食存储的城邑,说明当时可能存在一套较为完整和严格的粮食收储和管理制度。”曹艳朋说。根据以往的考古发现,同类性质的遗迹还可见于杞县鹿台岗、偃师二里头、偃师商城等地,但以时庄遗址的发现年代最早、最为集中、功能和结构最为清晰。

在曹艳朋看来,“粮仓城邑”的出现,说明中国早期国家已经开始对聚落功能进行专门划分。“这对重新认识早期国家的粮食储备管理、社会组织结构、管理水平和国家治理能力等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曹艳朋说。

时庄遗址位于四通镇时庄村,2019年7月开始发掘,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目前相关发掘研究工作还在进行中。

老乡们

你们村子发现的有古代遗址吗?

你知道有关它的来历吗?

欢迎评论区普及

让老乡都了解一下你们村的文化

涨涨见识

泉港这个宋代城隍庙所在地的村子,不仅有着千年古城遗迹,还有令人向往的山水村庄生活...

2017年1月22日

第[49]篇文章

在泉港有这么一个地方

一个被遗忘的宋代古县城

一个民风淳朴的革命老区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青山绿水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历史和现代的交汇融合

千年古县有遗迹

古城遗迹

在古县,尚有不少迹象可以证实古代曾在此建城。

位于古县自然村西向略靠北近4里的寨山山颠,

地名叫“城内尾”。城内尾顶端有“城门”、“官厅”称。

在古县与下麟尾间白鹭岭下与下麟尾的许厝,

早时留有一段城墙,用条石和块石垒了数丈长。

城墙是封建社会的象征,

一直到了清末还没人去动它,

辛亥革命后,城墙石材陆续被许厝人拿去当建材。

早时还传闻,社仔岭是西门,石湖岭是南门,

雪岭(即世岭)是北门,这些名称、遗迹、传闻,

都充分证实古县确曾建过城,

而且是东西长、南北窄。

甚至有众多史料记载古县宋朝时就曾建县

明朝嘉靖理学名臣,张岳纂修的《惠安县志•建置》

中记载:“吾邑……开元以后属晋江,

至宋乃自为县也。然今县北龙窟岭,

下有古县遗址,市廛私滹,与今治所颇相类。”

明著名方志学家,何乔远的《闽书•方域志》中记载:

“龙窟岭下有古县遗址,市廛名号,多类今县。

宋太平兴国间,崔令移县处也。”

更有甚者,在古县和涂岭交界处

蚁山上发现了商周遗址

遗址发现于1985年贝丘狄,属“遗址”

年代在公元前2300—公元前1000年左右

属于新石器晚期

石冠洞

石冠洞位于古县村下麟尾

(又称下龙尾、霞龙美)自然村,

所谓石冠就是耸立于小山丘上的

那方高约五丈的巨大岩石,

它犹如一顶巨帽扣戴在山头而得名。

这小山就是宋代惠安古县城的城隍庙所在地。

至今这里仍保存着一座像土地庙似的

并不起眼的小庙,俗称石冠社,

庙内奉祀“社公”,即社稷神。

自唐朝以后,凡置县设郡的地方,

都建有城隍庙,奉祀护城之神。

据史载,宋代初年析晋江县东北十六里置惠安县。

初时惠安古县城就建设在石冠洞西面那片村落周围,

即就在古县村的地方,城隍庙就建设在石冠洞边

宋代时下麟尾村前面还是一片宽阔的海面,

舟橹欸乃,澳口分布于塘头、龙田、坝头等地,

成就了繁华的海港商埠。至宋太平兴国六年以后,

知县崔知节觉得古县官署低洼潮湿,

不够大气,遂迁建县城于螺阳。

后人就在这曾经建设县城城隍庙的地方延续奉祀“社公”。

石冠洞前修葺一新的石冠洞庙宇,

门额上写着“石冠洞天”四字,此庙原称“清水庵”,

历代均有女尼修持,因年久坍塌,

近年由乡人集资重修。

在重修庙宇时出土了许多珍贵的文物,

有历代的砖、瓮、陶、太平年间的铜币、

明代的砚等物件,

均珍藏在乡人信徒的家里。

其中有几件由玉石雕成的出土文物更为弥足珍贵:

一尊高约1尺的棕灰色宋代观音佛雕像,

一方重约半斤重的宋代铜镜和一枚古色古香的宋印,

一只犹如“四不相”的奇兽、一只似龙非龙的佩物,

一粒如恐龙蛋的石头。

其中还有一只底部刻着“明”字的瓮,

用它装谷物经年不腐不霉,堪称奇迹。

从这里出土的其它文物均为宋、元、明代的物品,

惟独没有发现清代以来的文物,

可见自从明代之后,这里已逐渐荒废。

石冠洞前,凉风习习,

苍翠的古木掩映着这座古代的城隍小庙,

显得幽雅别致。小庙右侧有座小石屋,

其底下的岩石上还存有宋、元、明各朝代的题刻,

什么时候如拆去石屋,

自然会露出其原来的自然风貌和历史遗迹。

据说在石冠洞北坡下从前有一浑然天成的石眠床,

曾经有多位皇帝莅此驻足观赏,并留下诗文名句,

墨迹题词,至今还有个别上了年纪的老人

仍然能念出几句当时题刻石上的诗文。

令人向往的山水村庄生活

古县溪

明代《惠安政书》记载:“证果东溪。

郡志发源定光寺后山,过横山桥,

为下庐溪,与真如之水会而南流,

至林田溪,古县溪,陂头桥,入添崎港。

林田即龙田,陂头即坝头也。”

古县溪是坝头溪流经古县的一条支流

其流域贯穿整个古县,沿岸一片秀美风光

“夹道修篁接断山,小桥流水走平田”

用这句话来形容最是贴切不过

古县溪上建造的连心桥

连接的是河岸两边的人们

更连接着古县的现在与未来

古县溪旁一片绿油油的农田保护区

在溪流的灌溉滋润下生机勃勃

都说坝头溪是泉港的“母亲河”

那么,古县溪便是古县的“母亲河”了

古县小学

古县小学位于霞仁尾石冠洞西侧

近邻涂岭、南埔三镇

与泉港的名胜旅游景点坝头仙公山青狮洞

涂岭蔡襄读书“优虎胜景”处紧挨

创建至今已有八十余载的古县小学,

曾先后荣获“泉港区素质教育合格校”、

“泉港区教学常规工作管理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在大象农业的全力支持下

古县小学组建了前黄镇首支校园足球队

换上了崭新队服的队员们显得特别精神

在老师的指导下,这些小球员们情绪高涨

在球场上展现他们活跃的身影

充分利用广阔的校园草坪优势

发挥古县少年刻苦努力的精神

不仅可以增强体魄,培养学生们的运动兴趣

还可以为推进足球进校园做一个很好的示范

努力成长的你们

汗洒操场的你们

是古县未来的希望

更是泉港未来的希望

平安文化主题公园

位于石冠洞旁的平安文化主题公园

是村民们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

这里坐看古城隍庙—石冠洞

遥望远处商周遗址—蚁山

一年四季,古县村皆可呈现出一幅“美丽田园画”

今年,古县正是以其特有的景色风光

入选了泉州市特色村镇考察名单

如此风景美不胜收

秋风起,三角梅和朱瑾花风中飞舞

似乎在为今天古县的崛起而欢呼庆祝

大象农业一日游

村中的主干道,一排排大象农业标志语

在这里,你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

感受到来自一座小村庄的宁静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清幽的早晨,开始大象农业一日游

第一眼就可以感受到

被授予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大象农业的风范

干净整洁的村道,古县溪流水潺潺,

村中房前屋后绿树成荫,

整齐划一的绿色农业大棚

一年四季,无论春夏秋冬

在做好安全措施的前提下

参加大象农业组织的活动

早上悠哉地在溪边垂钓

尽情享受淳朴的田园风光

中午可以约上三五个小伙帮在这里划船

可以竞争比赛,也可以单纯划行,随心而动

还可以参加大象农业举办的葡萄采摘节

不管是热恋中的小情侣,还是甜蜜的一家三口

都可以一起参加,感受不同的生活乐趣

午后,玩得尽兴之余肯定饿了吧

就可以顺势在农家乐品尝当地美食

尽享这里的风土人情

古县宫

位于古县村委会旁的古县宫

修葺一新,犹如现在的古县

褪去曾经羞涩的外衣

开始展现她华丽的蜕变

一到重大节日这里就灯火通明的戏台

莆田戏、歌仔戏等各种戏剧轮番上阵

老人们看戏的专注、长辈的家长里短、孩童的欢呼

幻化成一幕幕精彩的夜间繁华

旧村委会改造成的休闲活动中心

不管是节假日还是日常

都可以约上三五伙伴来这里打球运动锻炼身体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

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节日

流传最广的莫过于王维的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于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

这一天,就在古县村委旁举办敬老爱老送温暖活动

为村里的老人们送来一份浓浓的节日祝福

让人敬仰的革命传奇人物

在这个历史悠久的村庄

不仅有说不尽的小城故事

还有那不为人知的革命英雄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或许这是对他们最好的描写,也是他们给予我们

温暖一生的故事,炮烙一生的记忆

“自由勋章”获得者李温平

李温平,1912年出生于前黄镇古县村

幼时便聪慧过人

1937年正当他在密歇根大学撰写博士论文之际

中国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七七”卢沟桥事变

在日寇的狂轰滥炸下,祖国河山百孔千疮

他毅然决然回国,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李温平(左三)与中美技术人员研究抢修方案)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1938年,李温平担任修建滇缅公路的总设计师

1945年1月,中美筑路人员在缅甸会晤。

右二为李温平,右三为美军上校Robert F Seedlock

滇缅公路的迅速建成令国际社会惊讶,

各国传媒争相报导。

英国《泰晤士报》发表文章赞叹道:

“这只有中国人才能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做得到。”

美国总统罗斯福也说,有修滇缅公路这样的精神,

中国不会亡国。

1945年4月,因"协修中印公路著有功绩",

李温平获国民党军委会颁发的陆海空一级奖章一枚;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

国民政府又颁发给李温平抗日胜利勋章一枚。

另外,美军总部也奖给李温平一面锦旗,

杜鲁门总统授予美国自由勋章,存于五角大楼。

1946年,由美国总统授予李温平等

4名中方工程技术人员铜质"自由勋章"

这是美国政府向民间人士颁发的最高勋章

1986年李温平先生将其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

(1984年,李温平和罗伯特.薛德乐将军在美国)

一九七九年李温平担任国家建材总局总工程师,

并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及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

一九八四年,李温平获准赴美,

在一个特殊的授勋典礼上与老朋友薛德乐会面。

这时薛德乐不是上校,而是将军了。

中国“高压氧”创始人李温仁

李温仁博士, 泉港区前黄镇古县村人,

他不仅是古县的骄傲,更是整个中国的骄傲

在全国首先开展8种手术:

1946年腰交感神经切除术治疗闭塞性脉管炎。

1954年全胃切除后食管十二指肠直接吻合术。

1956年胰岛细胞瘤切除术。

1957年横结肠代食管术治疗全胸段食管切除(为了癌肿)。

1963年用心包膜片扩大右心室狭窄的流出道。

1964年创建亚洲第一痤(世界第三座)医用高气压手术治疗舱并

1981年研制成平板式变温器。

1984年用Mustard's手术矫治心脏大动脉转位。

李温仁作为中国高压氧创始人

1982年曾获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

授予“高水平国际学着”荣誉

其业绩录于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和

美国的《世界名人字典》中。

英勇烈士林清水

林清水,福建省惠安县山腰乡古县村人。

1925年11月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

1949年4月参加革命,

不久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军70师208团二营副班长,

同年参加了解放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

随所在部队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

于1952年9月赴朝作战

1953年6月在朝鲜夏季反击作战

275高地的战斗中牺牲

当夜幕逐渐降临

黑夜拉开了序幕

村民们也踏上回家的归途

伴着青山绿水,还有心中对家的温情

连心桥边的垂枝红千层

正随风摇曳的花朵,富含朝气

秋风习习,阳光微醺

古县悠久的历史面纱终将掀起

看千年历史与现代文化交织

带我们领略不一样的泉港风景

(注:文中部分史料摘取自《古县遗址初探》、《泉港文史资料》)

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