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玛斜庙旅游攻略-修玛斜庙必玩景点

白小白
修玛斜庙

修玛斜庙坐落于印度奥里萨邦默哈讷迪河的修玛小村庄,临近萨姆巴尔普尔,是印度唯一倾斜的寺庙,也是世界上唯一倾斜的寺庙,主祭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湿婆。

没有人知道这座倾斜的寺庙是设计成倾斜的姿势还是由于建造失误而倾斜,有趣的是这个建筑是倾斜的,但是小尖塔和地面确是垂直的。这座世界上唯一的倾斜寺庙建造于1660年至1788年,关于寺庙倾斜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这座倾斜的白色寺庙非常的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淡雅、轻松的感觉,不像是普通寺庙的庄严之感。

Leaning Temple of Huma

必去理由:世界上唯一倾斜的寺庙

景点所在大洲: 亚洲【As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印度[India]

景点所在省、州:奥里萨邦 [Orissa]

董何明:建立献殿记/重修文公祠娲皇圣母庙南洞庙补修石堰碑记

(23)建立献殿记

【原文】

元夕诗云:“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火树银花者,即俗所讲烟火也。更乐一乡因立烟火社,非徒睹龙灯,观鹤焰,原以妥神灵也。我大东巷每岁上元节届十五,灯火交辉,锣鼓并响角觗场中,宛然笛愉宫调踏歌声里,时或曲按霓裳。咸赖主家轮流置备,以供烟火之敬。故往往搭棚,苦于烦费。今合巷公议,建立献殿三楹于东阁外。后靠圣殿,前对神丘。左镇北岸,右环东池。此诚血脉聚会团结处也。爰建献殿于此,庶乎暂费一时,而久省百世。每岁备烟火者,不苦于搭棚,而愈以妥神灵也。夫因序其事,以志之。

庚子科恩赐举人董其成撰附生江培滋书

道光二十四年三月

【译文】

唐代的政治家兼文学家,著名诗人苏味道在《正月十五夜》诗中写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自此以后这首五律的开首两句,也就成为吟咏元夕盛况的千古名句,影响深远。而,其中的“火树银花”就是我们俗称的焰火。我更乐乡素有在元宵节期间(正月十三至十六日)置办焰火的传统,故而专门成立有焰火社。这些并非仅仅是人们在节日里,观摩和赏玩绚丽各异的灯笼与流光溢彩的焰火,而是源自一种古老的安定神灵的祭祀盛典。

我大东巷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佳节期间,处处张灯结彩,阵阵鼓乐齐鸣。沉醉于欢快的传统表演场中的人们,伴随着悠扬的笛笙旋律,情不自禁地翩翩起舞。美妙的曲调犹似宋元时的九宫十八调,又像盛唐的霓裳舞曲。这些祭祀仪礼和娱乐活动的安排,全部依靠轮执主家承办,竭尽主家置备焰火的一片敬畏之心。所以往往要临时搭棚,这样不但辛苦,而且也造成浪费。因此,经过全巷公议,决定在东阁外建立献殿。于是一座三开间的殿宇赫然而立,鸟革翚飞,势踞形胜。后靠巍巍圣殿,前襟茫茫神丘。左镇森森北岸,右拥静静东池。这里确实是一处血脉相融,凝聚人心的好地方啊!毋庸置疑,决定在这里建立献殿,虽然一次性投资的花费大,但是从此结束了年年都要投资花费的弊端。从此每年承办焰火的轮执主家,再也不用发愁辛苦搭棚了。而更重要的是安定神灵的祭祀礼仪与活动,也有了一个安全的永久场所。故而作文以志。

(24)重修文公祠娲皇圣母庙南洞庙补修石堰碑记

【原文】

昔更乐旧有香首四人,经管池塘、庙宇、春祈秋报等事。历世皆然,永为旧规。道光二十九年村遭不测,耆社以散,香首未立,延迟数年。庙宇倒塌者居多,神像毁坏者益甚,村人目睹心伤,意欲邀人经理。因於咸丰七年,乡约傅玉成、赵多福并绅士,耆社与村众等同议。余四人充膺香首,以办祭祀。奈废缺已久,振兴尤难,欲兴工而难举,欲息肩而难辞。故又敦请维首李长春、江荣海、张正乾、赵际昌等,遍阅诸庙。惟南洞龙泉圣母庙,神山文公祠与娲皇圣母庙,其工为最急。故於七年六月间,将南洞庙兴工修补。维首李长春等日夜经营,不惮烦劳,未满一月将庙修讫,聊蔽风雨。不料又遇岁旱欠收,工难连举。延至九年七月间,将文公祠重修,娲皇圣母庙补修。花费钱文无处办,又于各巷维首二人,沿户收钱以完此工。故序其事,以志之。

邑庠文生江鸣绵撰侄耀南沐手敬书

咸丰九年十二月吉日立

【译文】

自古以来我更乐乡就设有香首四人。负责经营管理境内的池塘、庙宇及春祈秋报的祭祀等项事宜。历代沿袭,早已形成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道光二十九年时,全村遭受一次意外的非常事件。直接导致老社解散,新老香首的换届也无法进行,这种情势一直持续了好几年。所以庙宇倒塌颓败的很多,而神像毁坏脱落的程度更加严重。村民无不目睹心伤,故而纷纷议论,欲请能人出山主持局面。

于是,咸丰七年乡约傅玉成、赵多福等乡绅,老社与村民共同磋商、推举。我等四人当选,出任香首。正当筹办举行祭祀时,怎奈荒废已久,积重难返,中兴尤难,身处两难境地。如果动工障碍重重,而实难付诸实施;如果歇工息肩退避,又不容自我请辞。故而敦请维首李长春、江荣海、张正乾、赵际昌等先生巡视各庙,编制出各庙毁损程度一览表。其中南洞的龙泉圣母庙,神山的韩文公祠与娲皇圣母庙等三处最为紧急。因此於同年六月间,首先将南洞庙开工修补。维首李长春日夜操持,不辞劳苦,不到一个月的功夫就庙成工就了。总算是能遮风挡雨。然而想不到今年又逢天旱,收成不好,其余工程也就很难连续进行了。只好将修建工程拖延到二年后,即咸丰九年的七月间,才将韩文公祠重修,娲皇圣母庙补修。但是这些工程费用,却仍无着落。不得已只好请各巷的正副维首二人,分解摊派到户头,并亲自上门收钱,才得以完成这项工作。故而作序叙其事,以资纪念。

董何明 :笔名可月、曹重。更乐东巷人。长期致力于企业管理和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撰写专业技术管理学术论文及研究报告数十篇,分别在《文汇报》、《中国船舶报》、《河北企业》等报刊和省、部级专业会议和专题研讨会发表。其中获中国船舶总公司、河北省管理现代化成果一等奖、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同时,在报刊上发表报告文学、小小说、诗词、评论、杂文等数万字。先后出版了《企业配套改革探索》、《国企规章制度》、《董家圪节记忆》、《故墟长歌》等书。

启事

《故墟长歌》尚有部分存书,预购者请与本平台联系!

潍坊城隍庙开始大修 力求恢复古庙原貌

潍坊城隍庙在每一个老潍县人的心里,都有特殊的印记。这座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古建筑坐落于 潍城区城关街道城隍庙街以北、北门大街以东、向阳路以西,历史上曾热闹非凡、香火鼎盛,后来荒凉的模样让人唏嘘。为保护我市这一重要文化遗产,潍城区启动对它的修缮工程,力求恢复古庙原貌。4月13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几十名工人正在对古庙进行修缮。

城隍庙正在大修,四周围起围挡市民无法参观

4月13日,记者来到城隍庙看到,这里正在封闭施工,外面围着围挡,市民无法进入参观。与之前破败的城隍庙不同,如今城隍庙的主体框架已建起,前后共有三座大型建筑,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城隍是中国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神祇,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的守护城池之神。 老潍县的城隍庙可追溯的历史更久。据史料记载,明洪武三年(1370年)规定州、府、县祭祀城隍神, 潍县遂建起城隍庙,原占地超2700平方米,临街有屋三间,中间是庙门,左右两间均有塑马。门前左右有中军亭,跨街东西各有木牌坊,上悬横匾,东书“福绥黎庶”,西书“保障金汤”。

今年八十多岁的丁先生家住城隍庙社区。他说,据传原先进入城隍庙门后,有影壁墙,正中是甬道,东西两侧是廊房。廊房内有传说中的十八层地狱,有青面獠牙的小鬼和锯解、挖眼等酷刑泥塑像群,形象逼真,阴森可怖。再往前走,有过厅三间,然后到正殿大院。大殿端坐着城隍爷泥塑像,白面长须,官袍乌纱。再往后是后殿,殿中有城隍爷木雕像。后殿厢房中有泥塑少妇,侧身睡在炕台上,盖着红绫被,人称“卧奶奶”,是城隍爷的夫人。

当天,记者在城隍庙里走访看到,城隍庙主要的建筑主体还在,但西廊房有缺失,内部塑像不在,正殿内的城隍爷泥塑像、后殿的木雕像等不见了,也没有了塑马、中军亭。

浪漫传说引人遐想,名小吃让城隍庙声名远扬

当天,记者站在这座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古院中,看着青瓦红门,脑海中浮现出这座古庙辉煌时期的场景。

潍坊城隍庙是山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潍坊重要的文化遗迹。据史料记载,清朝时期,城隍庙与潍县衙门比邻而建。县衙设在城中心大十字路口以北,两侧有两条大街,左侧是胡家牌坊街,内有分管军事的武衙门;右侧是城隍庙大街,街中心便是城隍庙。

当时的城隍庙,庙宇雄伟高大,是老潍县的标志性建筑。农历正月庆新春、五月初一至初五,这里都会举办庙会,老百姓求雨、祈福、消灾,也会来这里祭祀。

而在有关城隍爷的传说中,“卧奶奶”的故事是潍县独有的。据传,有一次城隍爷出巡到西南关,一女子在门前观看,看到轿子里的城隍爷在对她笑,动了春心,相思而亡。其家人便在庙内塑了“卧奶奶”像。这个奇异的传说为潍县城隍庙增添了浪漫色彩。

更让潍县城隍庙声名远扬的是著名小吃——城隍庙 肉火烧。清末民初,城隍庙街上云集了一批肉火烧铺子,他们用原始的土炉子,烤出香喷喷的肉火烧,让人沉醉。2010年,城隍庙肉火烧制作技艺被列为潍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八方闻名。如今城隍庙肉火烧已是闻名全国的潍坊美食名片。

城隍庙碑被誉为“三绝碑”,是国家一级文物

说起潍县城隍庙,就不得不提 郑板桥。据史料记载,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时任潍县县令的郑板桥发起倡议,带头捐款重修城隍庙,并亲自撰文书写《新修城隍庙碑记》,令其门人司徒文膏镌刻于石,以记其事。《新修城隍庙碑记》思想价值极高,文中,郑板桥以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阐述了无神论观点,这在当时无疑是非常超前的思想。

据记载,这块城隍庙碑高1.9米,碑额为郑板桥独创的“六分半书”体,艺术价值非常高。碑文计20行,905字,通体为楷书。该碑因“文佳、书好、刻精”而被世人誉为“三绝碑”。郑板桥本人对此碑也很满意,曾在《刘柳村册子》中写道:“潍县城隍庙碑最佳,惜其拓本少尔。”

郑板桥新修后的城隍庙,东西两廊比原先高三尺,殿厦、寝室、神像、钟鼓重新加固粉刷,并在城隍庙大门外新建戏楼一座。郑板桥还亲自为戏楼撰写了两副对联,其一曰:“仪凤箫韶,遥想当年节奏;文衣康乐,休夸后代淫哇”;其二曰:“切齿慢嫌前半本,平情只在局终头”。中间横匾分别为“神之听之”和“惟德是辅”。寓道德教化于楹联之中,用心良苦。

郑板桥这次对城隍庙的修缮,将这座古庙推上一个新的高度。可以说当时的城隍庙较为完整地记录了明、清建筑形制,是研究山东东部地区明、清建筑的重要实例。那块城隍庙碑现安放在市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郑板桥纪念馆内存有潍县城隍庙碑记拓片真迹。

这是历史上第三次大修,力求恢复古庙原貌

据了解,潍城区启动的此次修缮,是城隍庙历史上的第三次大修。第一次大修在明成化二年(1466年),由县丞张杰主持。第二次大修即是在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由县令郑板桥主持。后来,由于战乱等原因,城隍庙逐渐破败,不复当年模样。

近年来,为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潍城区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在2014年编制了《潍城城隍庙保护方案》,潍城区文化和旅游局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进行了城隍庙文物本体修缮工程、2019年组织实施了城隍庙消防工程。

今年,潍城区又启动城隍庙的修缮保护和展陈工程。如恢复城隍庙庭院内的整体设计,假山、碎石、石碑、匾额等力求恢复原貌。全部完成后,还将进入布陈阶段,将诸如城隍爷、“卧奶奶”等塑像陈列其中,并将原有的各类陈列补充完整,力求修旧如初,恢复城隍庙原貌。

在现场负责施工的专家介绍,此次修缮城隍庙,将恢复古庙西耳房,整修大殿与后殿之间的院落地面,恢复几处旧房亭,恢复东庑、古庙院墙、月台和古庙甬道,并在古庙前建一处广场。修缮完毕后,能基本恢复古时城隍庙的大致模样。

城隍庙社区居民张先生说,前些年城隍庙破败不堪,到处是断壁残垣。“那时只能凭借古人留下来的文字和传说来想象城隍庙的旧日辉煌。近几年,潍城区开始修缮城隍庙,很让人欣慰。”张先生说,希望通过此次修缮,还原旧时城隍庙的模样,为后人留下念想,传承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

(文庙)泉州文庙:累朝捐修,曾为兵营(上)韦力撰

关于泉州文庙的历史,该文庙文保处的黄子红所撰《海滨邹鲁,千年文庙》一文所写颇为详尽,该文称泉州文庙“占地约8255平方米,为东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文庙建筑群”。对于其建筑风格及文保级别,此文中称:“是宋代中原文化和闽南古建筑艺术的有机结合,建筑风格在全国现存孔庙中罕见。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根据《泉州府志》的记载,此文庙始建于唐开元末年,当时请宰相张九龄题写了“鲁司寇庙”的匾额。五代时期,又改名为宣圣庙,但当时该庙只是祭祀孔子的场所,并未建造学宫,而此庙的地址处在泉州衙城之右。

泉州文庙周围的环境

北宋太平兴国初年,郡守乔维岳将宣圣庙迁到了崇阳门外的三教辅,此地即为现在的泉州文庙所在位置。然在大中祥符二年,郡守高惠连将文庙迁到了育才坊。100年后,即大观三年,郡人柯述向郡守建议将文庙迁回三教辅,自此之后,该文庙一直处在现在的位置上。泉州文庙文保处所编的《泉州府文庙碑文录》的编辑说明中有如下简述:

泉州府文庙初称“鲁司寇庙”,在衙城右(今泉州六中一带),创建于盛唐,五季改称“宣圣庙”。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迁今址,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徙育材坊(今庄府巷泉州酒店一带),一百年后于大观三年(1109年)还复旧地,至今已有1270余年。

大成门

宋绍兴七年,泉州文庙建成了左学右庙的格局,《文庙碑文录》所作《泉州府文庙修建大事记》中写道:“知州刘子羽主持重建左学右庙,利用没收甘泉庵财产,命僧人释惠胜等鸠工市木;具体工程委托州学教授戴纬、提举市舶司监舶务张瑾负责。增旧基高二尺余,庙之中为先师殿,殿前为东、西廊庑。学之中前为明伦堂,后为议道堂。明伦堂前东西为正己、上达等十二斋。先师殿、明伦堂之南各有方池。学池前为藏书阁,廨宇庖廪一应齐全。又赎回庚门(今泮宫门楼一带)旧地,辟门西向。门内凿长河,浚青草池,疏通巽流(俗称八卦沟),架设石桥,以纳潮汐。是年闰十月动工,明年三月竣工。里人、主管江州太平观张读为记。”

关于此文庙在元、明、清三代的情况,黄子红于文中写道:

元代以来,历任地方官员继续修葺扩建。元大德三年(1300)修明伦堂,十年修大成乐。至治元年(1321)筑杏坛于棂星门南。至正间(1341—1368)造大成乐,铸礼器,筑石桥于方池。明洪武八年(1375)重修明伦、议道两堂及两庑斋舍等。二十三年重建杏坛于庙南,三十一年殿圮,知府重修。

永乐初(1403)葺两庑,重建棂星门。永乐、正统间(1403—1449),曾振、王浚、陈祚等先后修明伦堂,建会馔堂、米廪、宰牲所,辟射圃等。天顺、成化间(1457—1487)“以学门西向非宜,增建庙门南向”,洋宫门仍予保留。又建护学祠、会讲堂、祭器库、府学号房50间。嘉靖三年(1524)改建议道堂为教授厅,建训导廨。购庙前址为总门,迁河沟南面民房辟路;六年“作二桥跨河(濠沟),设庙门学门于河外“。三十五年建尊经阁;四十年改泮池为圆,如古泮宫之制;四十五年于明伦堂前建育英门。

清代顺治、康熙、雍正间(1644—1735)均有修葺。乾隆二十六年(1761)全面修葺,并将大成门内外皆易以石,作“金声玉振”两门石匾,移建崇圣祠于殿东,重建尊经阁。至此,府学规模最为宏敞,其范围东至百源川池,西至中山中路,南临涂门街,北达打锡巷。其总体由孔庙和府学两大建筑构成,并附以乡贤名宦诸祠。

大成殿

对于这段叙述,《文庙碑文录》一书中有不少的碑文能予以佐证,比如元代大德十一年刊刻的《加封大成至圣文宣王诏》碑,该文以皇帝的口吻写道:“盖闻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明;后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法。所谓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仪范百王,师表万世者也。”

可见当时的皇帝对孔子的教化之功是何等之推崇,该文中是这样形容孔子的价值:“大哉先圣!世莫得名,非孟子金声玉振之言,后世何以尽尊称之美?非韩子日月江海之誉,后世何以极形容之妙?”

繁复的彩绘

严禁击打

然在此后的岁月中,泉州文庙因为自然环境的原因,遭到过多次毁坏,而当地的官员都努力将其恢复起来,以此显现对于儒学教化的重视。比如明初立于泉州府学的《重建泉州府学杏坛记》碑中写道:“泉为滨海大郡。郡学庙之南,有杏坛焉,岁久颓圮,夷为隙地,章荒没垣端,封洽之功莫继,迄今有年矣。洪武庚午春,御史缙云钟道元按事至泉,首谒学宫,士子指以相告。道元披草芜,经陟遗址,顾瞻左右。”

看来在元末时,泉州孔庙内建有杏坛,但因缺乏维修而倒塌。洪武二十三年,御史钟道元来到泉州,他首先去视察学宫,由此而看到荒草中的杏坛遗址,面对此况,钟道元感慨说:“今夫浮屠、老子之宫,棲神之宇,金碧辉映,游息之居,潭潭秩秩,岁益月增,修葺相继,日懼不足,矧肯废其旧贯乎?且郡学,圣人清庙所在,士子来游来歌,谈道德礼乐于斯,以陶吾民,匪浮屠外就燕益于天典民彜者可拟其万一,而弗遑修葺有若是者,何哉?今虽未遑改作,宜仍其旧而新之,然后为无废前功。”

四配

看来在明初,泉州地区建造有数量不少的佛寺和道观,钟道元看到那些建筑建造得金壁辉煌,并且历代都有整修,这让他更加感慨杏坛之废,于是他:“乃抽私帑以资营度,陶大甓、伐大木,构亭以覆坛上。”

钟道元自掏腰包恢复了杏坛,可见他是一位愿为文化作出贡献的好官,而在他之前,同样有能像他这样为文庙作出贡献的官员。元末周大初所撰《重建泉州府学记》中讲到:“岁己卯秋八月,飓风大作,发屋拔木,震惊百里,而大成殿洎尊经阁皆为所仆。”

此处所提到的己卯,应该是元至元五年,这年八月,泉州刮起了台风,将大成殿、尊经阁等全刮倒了,郡守胡公器带领众官员来视察灾情,转天他就准备修复损坏的文庙,但手下人告诉他文庙损坏得太过严重,重新恢复恐怕要花大笔的银两。

胡公器说他也知道这种情况,但他觉得恢复文庙乃是职责所在,于是:“遂咸抽俸币,以资经始,悉召诸耆寿以告之。于是,郡人黄胜生、王得渊首任伐材运甓之费,宋曾宣靖公亮之裔孙孟熙董其役,泉郡、永事二帅府,若阴威童侯真、张侯勋、沈侯瑾、邱侯遇、洪侯远、幕宾张宏、抚军徐智、翟荣,与大郡之士庶知澧义者,咸输己资以佐,方外之士亦皆向化而乐助焉。”

胡公器捐出自己的俸禄作为文庙修复资金,他的带头作用使得当地很多人捐钱捐物,终于使得文庙恢复了起来。

到明代中期,泉州又刮起了台风,文庙再次被毁,蔡清在其所撰《重修府学记》中写道:“弘治癸丑岁七月三日,泉境内大风,拔木发屋,城垣仆者且七八,所在如败荷,或曰:‘飓’也。府学旧贯号壮固,值是亦多所摧毁。翼日,太守李侯与贰守罗侯首诣学,环视之曰:‘凡境内风所摧,皆吾责也,而此其在所先矣。’即规画工货所出,以命医学训科薛仁董共事。凡建大成殿下两庑十有五间,明伦堂下两序十有三间,戟门外傍门二座。两庑、两序间数元不止此,此惟于共摧甚者更之。势使联合于其旧贯,可仍者仍之,其摧而未甚者修之而已。”

明弘治六年,巨大的台风把泉州城的城墙都刮到了七八成,文庙建造得虽然坚固但也有些毁坏,转天李太守和罗太守就来到了府学视察,李太守明确地说凡是泉州境内被摧毁的房屋,他都有责任恢复起来,但对于文庙的恢复要放在首位,于是他立即组织人将文庙所毁之处恢复了原状。

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