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铁路博物馆旅游攻略-瑞典铁路博物馆必玩景点

米酒妈妈
瑞典铁路博物馆

瑞典铁路博物馆位于瑞典耶夫勒地区,是一个全面展示瑞典铁路历史的国家博物馆。在全国范围内铁路设备和相关资料收集的基础上,该博物馆被赋予了收集、保护和展览有关瑞典铁路历史知识的使命。

在1915年,瑞典国家铁路局在斯德哥尔摩开始了铁路博物馆。在1942年,在斯德哥尔摩北部的Tomteboda火车站增建了一个放置火车头和车厢的大厅。在1970年,瑞典铁路博物馆迁至现在所在的耶夫勒地区,博物馆占用了两码的旧火车轨道和几栋大型建筑,包括两个机车棚和一个大的车间,总面积达16000平方米。

在瑞典铁路博物馆,您能看到最古老、最重、最快和最漂亮的机车引擎,这里收藏了世界上最棒的老火车,其最古老的可以追溯至19世纪末期。馆内共收藏了100个火车头、150节车厢以及整个火车的其他零部件等,此外,馆内还展示有一些工具、仪器、模型、陶器、纺织品和艺术品,这里有历史上各个时期的铁路图片,是纵览瑞典铁路历史的好去处。

Swedish Railway Museum

必去理由:瑞典最大的铁路博物馆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瑞典[Sweden]

景点所在省、州:耶夫勒堡省 [Gävleborg County]

景点所在城市:耶夫勒 [Gävle]

杭州铁路博物馆·知青纪念馆开馆!

2018年12月21日,钱塘江畔,美丽的白塔公园内,杭州铁路博物馆·知青纪念馆揭开其神秘的面纱,迎接各界嘉宾的到来。

白塔公园所在地闸口是一处充满历史记忆的文化场所。

1907年建成通车的江墅铁路是浙江省第一条铁路,它的始发站正是闸口白塔,浙江铁路百年发展史由此开始;50年前,1968年12月21日,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满腔热血的杭州知识青年正是在这里告别亲人,乘坐火车奔赴边疆,开始了一段上山下乡的知青岁月。

而今,在闸口站这个充满铁路元素、饱含知青回忆的地方,杭州铁路博物馆·知青纪念馆开门迎客,一面为了怀念过往历史、重温记忆深处的激情与感动,另一面为了拥抱未来岁月,为杭城魅力城市建设增添亮色。

杭州铁路博物馆·知青纪念馆两馆的总面积近1200平方米,其中铁路博物馆约530平方米,知青纪念馆约650平方米。整个馆的格局基本由上下两层组成,一层主要是铁路博物馆的展陈区,二层则为知青纪念馆展区。

杭州铁路博物馆的展陈总体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

序厅从世界上最早的蒸汽机火轮车“旅行一号”引入,以世界历史上铁路的发展史为序,引申到中国第一条营业铁路上海吴淞铁路。

第二部分

以杭州铁路事业的发展为脉络,全面梳理了江墅铁路、杭江铁路、浙赣铁路、钱塘江大桥等历史,勾勒了其间汤寿潜、张静江、茅以升等一大批仁人志士为铁路事业的发展所作出的种种努力。

第三部分

以铁路车站、机务与机车、铁道车辆、行车信号等几个方面全面介绍铁路的技术发展史,从铁路的发展细节上讲述由绿皮火车跨越到高效便捷的高铁时代的历史。同时,馆内充分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展现铁路的百年发展史,除序厅两侧电子屏以外,馆内多处还设置了游客互动屏,游客在参观途中可以点击屏幕按钮,观看影片、照片等,丰富观展体验。

知青纪念馆的展陈以杭州知青离开家乡奔赴边疆为主线,一路跟随知青过“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并以“家书”、“包裹”、“探亲”等版块呈现知青在异地他乡的思乡之情。

以插队落户方式进驻农村的知青,则成为当地农村教育和医疗的主力军,纪念馆以“民办教师”和“赤脚医生”这一接地气的板块来展示知青为当地所作出的贡献。

知青馆的陈设布展主要以生活场景的复原为主,让观众在参观途中跟随知青的生活情景融入其中,通过对展品细节的呈现来体味知青年代所特有的那种记忆与感情。

本微信图文资料来自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学习!

走进海南铁路博物馆探寻琼岛铁路沧桑史

走进海南铁路博物馆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厚重的史书。当再次走进海南铁路博物馆,看着一列列老火车,思绪犹如一阵轻风,穿越历史的烟尘,把我们带进了那个岁月、那个年代、那段回忆之中……

海南铁路博物馆于2008年建立,位于东方市八所镇滨海路,是海南铁路总公司旧址。博物馆分为室内馆和室外馆,展示海南铁路史料和曾经运行的列车,重现海南铁路一段段过往的历史,揭示日军侵华的残忍暴行,它展示了海南铁路人艰苦奋斗的创业历程,记录了海南铁路发展历程的沧桑岁月。海南铁路博物馆是海南规模最大、史料最丰富、最具史迹教育的铁路博物馆,它向我们开启了一扇了解海南铁路沧桑巨变历史的窗户。

海南铁路梦,寄托了很多先贤志士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宏伟愿望。从张之洞、孙中山、宋子文,直到王震、李富春、周恩来等,都曾对海南修建铁路有过宏大构想和重大贡献。清代名臣张之洞是最早提出要筑铁路至海南腹地的人,孙中山在其著名《建国方略》中记载要修建海南铁路。

海南铁路博物馆内陈列了大量珍贵史料和建设铁路遗留下来的器械工具,突出反映了日寇为掠夺海南资源而在海南犯下的罪行。展品中有日军掠夺海南铁矿所使用的P35、P37铁轨及配件,日军侵占海南的铁矿石标本,日军侵占海南所使用的“41年日本产电弧焊接机”等。

海南铁路博物馆内陈列的老物件,有蒸汽机车风笛、蒸汽机车头灯、蒸汽机车拱砖、抬轨工具、旧铁耙等等实物,在时光的洗刷下存留了下来,不仅是一种对过往时光的纪念,更是对当时铁路个工作者的艰辛不曾忘却。

这个红色圆形饼状的叫“响墩”,它是铁路信号中的听觉信号 ,是一种紧急铁路信号装置,它通过火车碾爆产生巨响,以提醒司机紧急停车。响墩与火炬、信号旗、信号灯一样,都是铁路运行中必不可少的信号警示工具。

海南铁路博物馆室外馆有海南最早使用的老火车、特殊公务车、货运车、抓煤机等老一代火车。有“美龄号”和罗马尼亚制造的ND2型内燃机车,还有1939年日本制造的K3矿石车、1940年日本制造的吊车、1965年武汉制造的S11守车、1970年齐齐哈尔制造的抓煤机、1986年山西大同机车厂制造的建设型蒸汽机车及遗存下来的各类珍贵铁路文物。

“美龄号”——承载一段珍贵的历史

在海南铁路博物馆后院,有一节特殊的公务车——“美龄号”。此车曾是原国民党元首蒋介石的专用车辆,蒋介石夫人宋美龄曾乘坐过此车,并被命名为‘美龄号’。这节车厢是一辆墨绿色外壳、上下启动车窗的老式客车。车旁的文字介绍称:“这台公务车,车号GW97380,原产地日本, 制造时间昭和16年(公元1941年)。据介绍,原铁道部所属的中国铁道博物馆,一度想把这台"美龄号"从海南运回北京保存,但最终没能如愿,因为海南人舍不得失去这一段珍贵历史文物。

1986年制造的建设型蒸汽机车

这是我国第一台自己设计的干线机车。车号为6499的建设型蒸汽机车,机车全长29.18米,1986年于山西大同机车厂制造,曾担负石碌至三亚214公里客货车牵引任务。2003年5月正式停运,是海南铁路史上最后一台停运的蒸汽机车,从此海南铁路正式结束蒸汽时代。

1984年罗马尼亚制造的ND2型内燃机车

从罗马尼亚进口的ND2 型内燃机车,为1984 年制造,它是海南铁路史上第一批干线内燃机车,它见证了海南铁路步入内燃时代。

K3型矿石车

这台印有“禁止出岛”字样的K3型矿石车,车长11米、高2米,载重30吨。它是1939年日本侵占海南岛时,修建铁路开采矿石开始投入使用的,是日本掠夺我国海南岛资源留下的历史铁证。

Z15型抓煤机

此台抓煤机是1970年由我国齐齐哈尔车辆厂制造,型号为Z15型,车号为1184。于1987年配属原海南铁路总公司,担负着给蒸汽机车装煤及卸煤渣工作。2003年5月随着蒸汽机车停运而退出历史舞台。

1940年日本制造的天车

如今,它们的外壳虽被新上过色静卧在此,且然静听之,竟是向人们诉说一段段历史与往事!

海南铁路博物馆内的一件件展品、一张张图片,反映了海南铁路厚重的历史。虽然车轮不再转动,汽笛不再回响,但每一个老旧的蒸汽机车,每一根斑驳的铁轨,都曾见证了海南西部老铁路的艰辛岁月,它用独特的方式记录着历尽沧桑的海南铁路史。

图文来源:天涯社区 作者:羚羊2009

视频制作:东方旅游委 东方广电

金华市铁路博物馆以及铁路文化公园进展

昨天下午,婺城区城投集团组织相关专家对金华市铁路博物馆整改方案进行内部讨论研究。就铁路博物馆缺乏历史纵深感、生活印记不明显等问题提出通过布置鲜明铁路元素、讲好伟人故事、制作回忆录、口述历史等方式来提升铁路博物馆的整体文化内涵。

昨天晚上,婺城区城投集团工程部加班加点,日夜赶工,组织相关施工单位对金华市铁路文化公园2号地下室第一根围护桩进行混凝土灌注并计划今晚完成14根围护桩施工。

来源|浙中指挥长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