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堂旅游攻略-大雅堂必玩景点

乌鸡哥哥
大雅堂

大雅堂始建于北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距今916年,系北宋丹棱名士杨素(南宋史学家李焘的岳祖父)为实现黄庭坚弘扬诗圣杜甫的现实主义诗风而建。堂内珍藏黄庭坚手书杜甫两川夔峡诗诗碑300余方,历时3年建成。黄庭坚欣然题名“大雅堂”,并作《刻杜子美巴蜀诗序》和《大雅堂记》叙其事。为此,大雅堂被后人称为“诗书合璧”的人文遗韵名噪华夏,成语“不登大雅之堂”典出于此。

大雅堂,雅集黄书墨宝,荟萃杜诗碑林,后毁于明末战火,碑碣无存,然而世代相传,遐迩闻名。2011年,中共丹棱县委、县政府应文化强国的号召,顺民众崇扬大雅文化的呼声,广集民智,作出了纪念性重建大雅堂的决定,于2011年8月动工兴建,2014年1月25日建成开放。

大雅堂坐落于面积500亩的大雅堂公园内,占地面积60亩,其中核心区占地面积23亩,建筑面积3900平方米。内设一主殿和八大展厅。馆内采用传统现代多种展陈艺术手法展现杜甫的“诗”、黄庭坚的“书”、杨素的“义”,再现千年大雅堂诗书文化。

大雅文化是兴县之魂,其精髓在于雅。《诗经》云:“雅者,正也。”从孔子、屈原、杜甫到当下,雅代表的始终是关注民生,心系天下的人文情怀,体现的是忧国忧民的浩然正气。因此大雅就是象征最为正统的华夏之声,在当下,弘扬大雅文化就是弘扬中华文化的正能量,就是弘扬华夏正声。“有容乃大、和美为雅、刚毅自强、奋勇争先”是新时代丹棱大雅文化的核心理念。通过大雅堂的建设,复兴丹棱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使唐宋诗书文化与当代和谐文化有机地融为一体,鼓励今人学习先贤,扬千年大雅文风。

大雅堂建设始终按照“人民性”、“时代性”、“艺术性”、“经济性”、“可持续性”五原则进行设计、施工建设和管理。大雅堂的建成,迅速带动了丹棱文化产业发展,有力促进了丹棱文城一体、景城一体和建设品质之城。目前大雅堂正在积极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逐步成为丹棱文化产业发展中心,成为丹棱文化新名片。

信息来源:丹棱县旅游局

欧洲周边游:扎达尔老城,希贝尼克,圣雅各布大教堂,大英博物馆

扎达尔老城

扎达尔是克罗地亚第五大城市,也是南下的第一座海港城市,拥有独一无二的“海风琴”和“向太阳致敬”,夕阳西下,那里有最美的日落。扎达尔老城是罗马时代的城市结构,有带着塔楼的城墙和城门,城市的中心有广场、教堂和神庙,在外围也有圆形的露天竞技场,这个城市外形保留到了今天。老城中心的遗迹很集中,最有名的圣多纳图斯教堂建于公元9世纪,罗马风格建筑,圆形大厅的大圆顶被两层高的拱顶画廊环绕,教堂旁边的塔楼是城市的制高点,上午10点后可以登顶俯瞰城市全景。顺着教堂旁边的遗迹,可以找到前往“海风琴”和“向太阳致敬”的沿海主路。海风琴(Sea Oragn)的设计师尼古拉·巴西奇因从小生长在海边,喜欢听海浪拍击岩石的声音,后以此为灵感设计了海风琴。

希贝尼克

一座完全由克罗地亚人自己建造的惬意小城,很多人因为它的圣雅各布大教堂和圣尼古拉斯要塞前来,却可能因贪恋海边慵懒的日光浴和当地人舒缓的生活节奏而忘却了来此的目的。

圣雅各布大教堂

圣雅各布大教堂(也称为圣詹姆斯大教堂、希贝尼克大教堂)是一座建于1432年的哥特式建筑,后期又被托斯卡纳的建筑师改建为文艺复兴风格,共耗时1个半世纪。教堂曾于90年代的战争中遭到破坏,现已恢复原貌,2000年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教堂外墙墙裙上的人头像装饰,刻画了71个别具一格的人物表情,这是哥特式艺术和文艺复兴艺术的成功融合。

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文物和珍品,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

行走沈阳│三大教堂不可错过,古朴典雅各具魅力

教堂,总给人一种安祥、神圣的感觉,鸽子在晨光中扑棱棱地从哥特式建筑屋顶飞下来,蔷薇花萦绕着长廊的栏杆,教堂里的神父,低头默默陈述着圣经,座下的人们在祈祷着命运。沈阳,一座有故事的老城,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一些充满异域风情的教堂都点缀着这里的风景。百年时光匆匆而过,虽经过时代更迭、历史变迁等因素使得这些灵魂圣地毁伤无数,可幸运的是,至今仍有几处存留。这些老教堂使得沈阳这座城市更有韵味,展现了独特的城市魅力。行走在沈阳,今天为您盘点沈阳最不可错过的三大教堂,一同走进离神最近的地方,感受老建筑的圣洁与沧桑。

1.小南天主教堂

小南天主教堂虽然没有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名气大,但是美丽程度一点都不差,整体建筑格局沿袭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形式,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

小南教堂堪称中国十大教堂之一,也是沈阳最具代表性的欧式风格建筑~沈阳周边各地想来此拍摄婚纱照的情侣数不胜数,独特的欧洲风情确实拍成婚纱照非常漂亮~

行走在盛京│小南天主教堂,沈阳唯一的哥特式建筑

2.东关基督教堂

东关基督教堂,位于沈阳市大东区东顺城街三自巷八号,是一座具有一百二十年历史的宗教活动场所,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古老、人数最多的新教教堂。

该教堂经历过战争的洗礼,教堂现今所保留的大礼拜堂主体复建于1907年(1900年毁于义和团运动)和二十世纪90年代经过两次扩建后的新教堂(1992 年进行了扩建 ,1998 年又建了一座附堂),为西式青砖建筑,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

行走沈阳│东关基督教堂:东北地区最古老的新教教堂

3.西塔教堂

全称基督教会西塔教堂,教堂位于沈阳和平区市府大路33号(原市府大路二段十七号),亦称“沈阳市基督教西塔教会礼堂”。该教堂旧址始建于1917年,2012年经过维修恢复了原貌,虽然目前已经不再作为教堂使用,但其建筑规模和建筑风格却仍然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现在使用的西塔教会是与教堂旧址毗邻的一栋六层楼高的新式教堂,外观和现代常见的楼房差不多,镶嵌着灰白色的瓷砖,只有第六层的楼窗和一楼出入口上方(占据三层楼高度)的拱形窗,还有楼顶的十字架,让人一眼就看出这里是教会。

此外,还有北关教堂、铁西基督教堂等经历的城市拆迁改造的,原建筑都已经不复存在了,新教堂更大程度上提供了宗教意义而非建筑意义;而诸如西塔图门路上的沙俄东正教堂是否为真正的东正教堂其实存在争议,毕竟据有关资料记载该建筑主要是供人们祭奠沙俄阵亡亡灵的,如同殡仪馆的公祭堂,跟教堂是不能混淆的两个概念,只是在这里按照官方说法称为“东正教堂”。所以,如果你不是一名虔诚的信教群众,小编是不推荐去的。

最后,读了这么久觉得还可以就订阅关注一下呗!

【版权声明】:本文原创,转载请务必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如涉及版权问题或者寻求合作,请私信或者联系作者QQ543593104。欢迎推荐各种资讯,让我们一起用文字和图片分享给更多的人。作者已开通今日头条、一点资讯、企鹅号、微博等主流自媒体,欢迎关注微博@大辽之宁。

原驻法国使馆马燕生公参访问港中大(深圳)并在“博雅讲堂”开讲

原驻法国使馆马燕生公参访问我校

并在博雅讲堂开讲

12月10日,原中国驻法国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马燕生先生应邀访问我校。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教授会见客人,并介绍了我校国际化工作战略规划和进展情况,马燕生公参对学校创建后各方面取得的瞩目成就表示赞叹,并向徐校长介绍了法国及欧盟高等教育发展的情况,未来将结合自己多年的驻外工作经历为港中大(深圳)的国际化发展贡献力量。

会后,徐校长为马燕生先生授牌,聘请他担任学校 “全球事务资深顾问(Senior Advisor on Global Affairs)”。大学协理副校长施雅德教授(Prof.Jesús SEADE)、人文社科学院副院长王立弟教授和学术交流处处长柯常青等出席了会见。

REC

马燕生先生做客博雅讲堂,为同学们做主题演讲“如何成功留学并成为国际化精英人才”。马燕生先生从法国和欧盟的国际学生流动情况切入主题,讲解国际化精英人才需要具备的四要素:中国情怀、国际视野、专业扎实、复合复语,随后畅谈了成才之路。马燕生先生在讲座中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要肩负起以“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的使命,为“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让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做出贡献。讲座结束后,不少同学们意犹未尽,就成功留学、如何平衡职业学习和学术学习的关系、如何成为一名外交官等的话题,与马燕生先生交流互动。

人文社科学院副院长王立弟教授为马燕生颁发“博雅讲堂”纪念证书

此次讲座也是我校2018年 “海外学习行前教育系列活动”之一。2017-2018学年,我校共遴选并派出约550名同学赴海外参加交流、交换和暑期学分课程学习。2018-2019学年的海外学习项目正在陆续发布,项目数量和项目种类大幅度增加。“海外学习行前教育系列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同学们提前做好海外学习规划,并在跨文化交流沟通、行前心理调适、在外特殊情况应对等方面进行准备。

Former Minister Counsellor conferred as CUHK-Shenzhen’s Senior Advisor on Global Affairs

Mr. Ma Yansheng, former Vice President of 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and Minister Counsellor of the Chinese Embassy in France, visited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enzhen on December 10, 2017. President Xu Yangsheng received him. Prof. Jesús Seade, Associate Vice President for Global Affairs, Prof. Wang Lidi, Deputy Dean of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and other representatives from CUHK-Shenzhen attended the meeting. Mr. Ma Yansheng was conferred on the title of “Senior Advisor on Global Affairs” during the meeting.

Mr. Ma Yansheng delivered a themed lecture at Liberal Arts Education Colloquium. He talked about how to make the most of your study abroad experience and how to evolve into an international elite? In his speech, topics on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France and Europe Union, four elements of an international talent and the approach to becoming an international talent are discussed.

He encouraged students to work hard to combine tradition with modernity, and to bring together China and the West. He also wish students would contribute to bringing China and the world closer and to making China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world.

Ma Yansheng delivered a lecture at Liberal Arts Education Colloquium

The lecture is a session of the “Pre-departure Briefing Series for Overseas Study Programs”, which is organized to help students to make better plan and preparation for their future overseas study.

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