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红军渡旅游攻略-金沙江红军渡必玩景点

王婧伊
金沙江红军渡

楚雄元谋·金沙江渡口红色旅游景区龙街渡口位于云南元谋县江边乡龙街村,金沙江中段,地处元谋县北部,海拔898米,距县城32公里,优越的地理和自然条件,使它成为古代南丝绸之路“灵关道”上的七大渡口之一。龙街渡不仅是川滇沿江百里商贾往来的主要渡口,还是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地。蜀汉时诸葛亮曾在这里渡江,七擒孟获。1935年,金沙江红军渡,金沙江红军渡简介,金沙江红军渡-楚雄州元谋县金沙江红军渡旅游指南

红军抢渡湘江战场旧址传扬红色文化

邓文德在文甲洞“红军堂”介绍红军途经此地的历史。新华社记者朱丽莉摄

新华社南宁7月9日电(记者朱丽莉、黄勇贤、翟翔)中国广西北部的桂林兴安县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85年前,红军长征途经此处发生的湘江战役,给这座小城增添了红色气质,红军的故事至今仍在当地流传。

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以来壮烈的一仗,也是关系红军生死存亡的一场战役。1934年11月,中央红军进入广西抢渡湘江,在灌阳新圩、全州脚山铺及兴安光华铺英勇狙击国民党桂军和湘军。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最终渡过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构筑的第四道封锁线。战役结束后,红军从长征出发时的8.6万人减少至3万余人。

如今,写着“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的石碑矗立在当年的红军指挥所遗址旁,不远处的界首渡口河面碧水无痕。当年红军战士使用向百姓借来的门板搭成浮桥在此渡过湘江,如今这里建起了公路大桥。

红军长征突破湘江。新华社记者朱丽莉摄

溶江镇新文村党支部书记邓文德站在文甲洞“红军堂”内,他面前的石磨及生锈的铁锅、铁铲和大扒锅,是当年留下来的。“当年打仗,一些村民躲避起来,一位刚生产不久的农妇离不开家,也无人照顾。红军在此休整期间,竟安排了战士为产妇煮饭做菜、熬鸡汤。”邓文德说。

邓文德介绍,1985年,新文村开始组建红色文物保护小组,至今收集红色文物120多件。村民将每年12月3日定为“新文村中央红军文化节”,这一天全体党员重温入党宣誓、重走村里的红军路,并举办红色文艺晚会。

“红军有理想信念,他们处处为群众着想。我们现在也不能忘本,忘记就错了。”82岁的兴安县溶江镇佑安村村民徐昭英说,父母及村里老人时常提起红军的故事,这深深影响着她的家庭,3个儿子有2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说到激动之处,徐昭英还唱起了红歌,热泪盈眶。感念红军战士的付出和牺牲,她主动搬到山里守红军墓,至今已有几十年,“我把红军当成亲人来守护,坟墓的杂草哪天我拔不动了,就让儿子孙子来拔”。

徐昭英讲述自己守墓的初心。新华社记者朱丽莉摄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村坚守红色文化、谋求向前发展,用实际行动来感谢红军战士。”佑安村党总支部书记曾昭磊介绍,全村1350人共有党员59名,年轻人参军入伍的热情也很高。

邓文德介绍,十几年来,新文村的乡亲种过毛竹、罗汉果、百香果等,不少人靠种果富了起来。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多栋两三层高的水泥楼房依山而建,周围尽是绿油油的果树。

当地还兴办红色旅游。兴安人曾建华开设了休闲山庄,推出的多款红军套餐,包括野菜火锅、树根炒蛋等,深受欢迎。他聘用了厨师及服务员共33名,大部分是周边贫困村民及水库移民。

“平时员工经常表演红色歌舞,目前正计划推出一些小型情景剧演出,我希望红色文化可以形成更广泛的传播。”曾建华说。

红歌唱响金沙江畔 扬帆筑梦新时代

大江东去浪涛尽,金沙江畔景色美。4月的长江第一湾东北侧香格里拉市金江镇红色文化广场响起嘹亮的革命歌曲,当地汉、纳西、傈僳、白、苗、彝、藏等各民族群众欢聚一起,载歌载舞,纪念85年前红军长征经过金江镇,同时庆祝中国共产党金江镇第三次代表大会、金江镇第三届妇女联合会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建立人民政权 曾经是穷苦人的梦想

85年前的1936年4月25日,红二、六军团在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萧克、王震等首长的率领下,长征来到了金沙江西岸丽江石鼓,在当地两岸群众的帮助下,18000人北渡金沙江进入香格里拉市金江镇、上江乡,筹粮休整,与雪域高原各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并庄严向各族群众承诺“我们一定会打回来,一定带领穷苦人民过上好日子”。

在红军精神的激励下,1938年,张文耀等在金沙江东岸的下桥头、格鲁湾一带掀起了“杀贪官、安人民、打富济贫”的农民起义。

1949年2月,中共滇西工委成立中共金江特区工作委员会,带领金沙江东岸人民开展武装斗争,推翻国民党政权,争取建立自己的政权。经过地下党组织艰苦开展工作,1950年1月5日,中共中甸县金江特区工作委员会和中甸金江特区人民政府在兴文村礼都村成立,从此,当地人民有了自己公开的人民政权。

盼月亮、盼星星,盼了14年,1950年5月,当年的红军打回来了,金江人民迎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42师官兵,并协助解放军翻越海拔4568米的雅哈雪山,解放雪域高原。1950年5月12日,中甸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全县人民从此得到解放,逐步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阶段。

“红色革命火种在金江境内薪火相传,并不断指引着后来人前行的步伐。我们把红军革命精神转化为脱贫攻坚的动力,继承坚韧不拔、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谱写了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的华丽篇章。”金江镇党委书记陈永生说。

在党的领导下,金江镇发生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巨变,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最近五年,金江镇党组织建设、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生态保护等多方面成效明显,累计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54.73万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271.21万元,年均增长20%;贫困群众人均收入从2015年的2058.1元上升到16527.2元;粮食播种面积累计达0.23万公顷,粮食总产量累计达1531.68万公斤。

产业兴旺 “江南水乡”焕发新活力

从长江第一湾香格里拉市境内向北而行,宽敞的金江公路一直向北延伸,红桃绿柳掩映着85年前的红军渡口,一座座汉白玉石雕刻的红军纪念碑耸立在金沙江沿岸,村村寨寨通水泥硬化路,家家户户通电、通水、通网络,农村基础设施日新月异,村容村貌整洁而美丽,夜晚太阳能路灯扮靓了村庄,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金沙江边,各类富民产业蓬勃发展,人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兴文村天吉一组村民熊正华说:“以前,我们村只有坑坑洼洼的便道,家家户户生产生活条件都不好。党和政府实施精准扶贫后,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用电、吃水、看病就医等各方面得到了改善。村里有了软籽石榴、烤烟、猪牛等养殖产业,群众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在各级党委政府关心支持下,我于2020年1月14日成立香格里拉顺特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向当地村民收购农村烤烟杆、玉米杆、困山木、废弃烂木板,加工生物质燃料,用于烤烟燃料或者家庭生活取暖。”金江镇车轴村满库一组村民姚元福说:“过去,烤烟杆、玉米等堆积田边地角,一年半载不能腐化,如果焚烧,容易引发火灾,而且影响生态环境。公司收购这些废弃物,生产高效节能环保燃料产品,还为村民提供了务工岗位,增加了收入。目前,公司产品供应烟农160多户,带动农户10户参加生产,其中3户是建档立卡户。”

来到金江镇党委政府驻地,宽敞笔直的大街上人来车往,各类商铺和商品琳琅满目,交易之声此起彼伏,市场一片繁忙景象。新建成的沿江环镇大道绿树成荫,高楼大厦逐渐崛起,拓宽了当地居民的发展空间,大棚蔬菜成片开发、高原青稞一望无际、金黄的大麦即将丰收,美丽富饶的香格里拉“江南水乡”焕发生机活力。

当前,全镇干部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军精神,围绕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牢记初心使命、依法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作为,依托“一带”长江经济带、“一路”昆明—丽江—香格里拉—滇川藏大通道、“一廊”金沙江红色文化长廊、“一园”香格里拉金江花园、“一品”金江品牌的建设,奋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平安的新时代新金江。

(来源:永远的香格里拉)

金沙水拍云崖暖——红军长征过昆明的随想

再次诵读毛主席的七律《长征》的时候,两万五千里长征已经是八十多年前的往事。那是一场人类史诗般的壮举,承载着我们那绵延不断,更是不能割断的情思,八十年并不遥远,红军战士在长征中表现出来的坚忍不拔和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至今仍会让我们热血沸腾,长征路上的红军将士们留下了可歌可泣的长征精神时刻激励着后人。历史承载着我们的过去,蕴含着对于未来的启迪,今天的我们正在从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也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这个历史过程既有阶段性,又有继承性。

1935年4月下旬,中央红军从昆明的东北部过境,一年后的1936年4月初红军二、六军团(红二方面军)也从此经过,共涉及嵩明、寻甸、富民、禄劝等地,其中的寻甸、禄劝两县更是民族自治县。此地属滇中高原之山区,雄峰高耸、深谷纵横,山路崎岖。当年红军将士们在此艰苦跋涉、英勇奋战,并与居住于此的汉、彝、回、苗等各族人民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红军长征两次过昆明期间,一方面突破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转战千里;另一方面巧妙地利用了蒋介石与龙云之间的矛盾,对云南地方实力派和滇军上层开展了成功的统战工作,为红军取得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红军长征两次过昆明期间,向昆明地区的各族人民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主张,在边疆各族人民中播下了革命的火种,红军在寻甸境内,广泛宣传革命道理,把“打土豪、分田地”“红军是工农自己的军队”等革命标语书写在墙壁上,将其缴获的上万尺的布,数千斤食盐和粮食及其他财物分发给贫苦农民。特别是在民族团结方面做出了杰出的榜样,严格遵守当地民族风俗,尊重群众宗教信仰,坚持民族平等,在过寻甸柯渡时,朱德总司令亲自接见了当地回族同胞,向他们讲解党的民族政策。红军宣传员在墙壁上写下了“红军绝对保护回家工农群众利益”等大幅标语,深深感动了当地回族群众,当即有10余名回族青年报名参加了红军。红军转战中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深得各族人民的拥护,也给昆明各族人民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对昆明和云南的革命斗争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使得昆明各族人民进一步认识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自觉投向人民的解放运动。

红军长征两次过昆明,留下了大约30多处革命遗迹,涉及到今天昆明市范围内的五华、盘龙、东川、富民、嵩明、禄劝、寻甸等多个区县。其中包括红军长征中巧渡金沙江的禄劝皎平渡;红军先烈牺牲的禄劝九龙的红军洞,富民西山村的救护红军伤员纪念碑等,为今天的我们留下了学习、教育的红色基地。

一直以来,我们把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称作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这是恰如其分的。然而,气势的宏大,只不过是红军长征史魅力的冰山一角。因为,那是生命写就的历史,鲜血染红的征途,精神铸就的丰碑,是一种激情和理想在燃烧、在实现中的雄伟和壮丽。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最基本的思想内核。长征的胜利是矢志不渝革命精神的胜利。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也证明:伟大的理想必定产生伟大的动力,坚定的信念必然激发不懈的追求和坚强的努力,所以,长征精神具有巨大的凝聚向心的力量、感召激励的力量。长征体现了中华民族无惧吃苦,不惧艰难的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英雄主义;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这正是“金沙水拍云崖暖”的真实含义。

红军一切为了群众,又很好地依靠了群众。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许多难以想到的困难,都是依靠地方群众的帮助解决的。人民是革命的母亲。当前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时候,特别是现在要在全省率先脱贫奔小康,要把“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的要求落到实处。中国共产党是现代世界最积极、勤奋的执政力量,不仅在忙今天,也从来没停止过筹划未来。协调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的独特表达。中国共产党没有自身的党派利益,因此可以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就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宣告那样:“这条道路既不是‘传统的’,也不是‘外来的’,更不是‘西化的’,而是我们‘独创的’,是一条人间正道。”因此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发挥党的领导的核心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立场,坚持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凝聚共识,在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发挥优势作用、创造优良业绩。这是责任与担当,这也是一条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实现人民福祉的正路。不忘初衷的坚持,长期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杨善洲、高德荣为榜样,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正是“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真正含义。

红军来到昆明,留给昆明的最大的财富就是进取精神和奋斗精神,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作者:汪叶菊 单位:昆明市政协)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