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沟遗址旅游攻略-牛角沟遗址必玩景点

携程看看
牛角沟遗址

时代:旧石器时代

牛角沟遗址位于泾川县泾明乡白家村东庄社牛角沟泾河北岸的一条冲沟内,面积约7000平方米。

1976年发现。遗址采集有砍伐器、刮削器及动物化石等,并出土了人类头盖骨化石,包括一小片右额骨鳞部,右顶骨大部,较完整的右颞骨,枕骨大部和左顶骨一小部。人头盖骨化石在牛角沟高约40米的坡面台地内出土,1984年2月,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鉴定,是一个20岁左右的女性头盖骨,距今约5万年,被命名为“泾川人”。

“泾川人”在人类进化系统中处于晚期智人阶段,其所显示的人种特征与蒙古人种相符。泾川人化石的发现,证明在五万年以前泾川地区就有人类生存,填补了甘肃省人类化石发现史上的空白。对揭示该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面貌具有重要价值。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向东、南、西、北各延伸50米。

景观考古视角下的庙子沟遗址

过去的人们在遗址上不只是生活、抛弃物品、建筑房舍,他们还与周边的景观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景观考古学就要研究遗址周围的情况。若只把遗址看作地图上有限的圆点,信息量有限,而结合景观考古学来思考则要有意义得多。考古学家以多种多样的方式理解景观:第一,景观是一系列经济资源,或是遗址资源域/利用区域分析;第二,景观是社会的反映,这与复杂社会及国家的形成理论相关联;第三,景观是文化意义系统的表达, “景观”有两重含义,它不只是土地,还包括人们怎么看或精神上如何构建它。(【英】科林·伦褔儒、【英】保罗·巴恩主编,陈胜前译:《考古学:关键概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理论上说,景观研究跟考古学研究一样古老。文艺复兴见证了研究过去的考古学的兴起,同时也看到景观分析观点的出现,人们开始注意到古代遗迹的特征。例如,这种分析景观的方法用于新的调查技术以及当时的地图制作之中。16世纪到18世纪的学者就是这样,把我们现在称之为考古学、历史学与制图学等的诸要素结合起来,用于记录地形。(《考古学 :关键概念》)早在19世纪后期,皮特里弗斯在英国Cranborne Chase 地区的考古工作就已经注意到将考古发掘的成果置于一定区域性的复杂文化和生态环境背景中考察。最早在理论上对景观考古学产生影响的是20世纪60年代的人文地理学,因此早期考古对景观的研究更关注人地关系。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后过程主义考古学的兴起,景观考古学在理论和方法上都迅速地成熟起来,将景观看作是人类社会关系构成和运作的空间载体,并且在个体重复性的社会实践中不断被赋予具体的文化意义。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空间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主要手段的空间信息综合分析和应用技术开始广泛应用到景观考古学的研究中。(张海:《景观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南方文物》2010年第4期)

站在遗址向西北望

庙子沟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乌拉哈乌拉乡庙子沟村,其相对年代相当于中原仰韶时代晚期阶段,绝对年代为距今5500—5000年。遗址出土大量完整和可复原的陶器、石器、骨角器、蚌器,以及78具人骨和大量动物骨骼标本等。魏坚教授在《庙子沟原始聚落文明再探》一文中称,庙子沟遗址是“内蒙古中南部目前发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出土遗物最为丰富、考古学研究亦较深入的遗址之一”。景观考古学强调实地的考察与体验,唯有切身的体验才可能比较真实地理解景观的含义。我们有幸前往庙子沟工作站工作,因而得以切身体验遗址的景观。

遗址位于工作站北部不远处的山坡上,其整体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呈缓坡状。沿着缓坡走上去,就到了遗址所在的山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察右前旗人民政府所立的一通石碑,“庙子沟遗址”五个大字十分醒目,另一通石碑由内蒙古自治区所立,内容显示庙子沟遗址是国务院 2001 年 6 月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原有的围栏早已破旧,工人们正在设立崭新的围栏。

遗址所在的山坡不宜种植农作物,立冬前后,早已落叶凋零,草木枯黄。察右前旗所在的黄旗海地区,四周高、中间低,形成了多样性的经济生产结构,全旗以干旱、半干旱农业为主,适宜种植小麦、马铃薯、莜麦、胡麻等喜凉作物,还有谷、黍、甜菜等粮食和经济作物。庙子沟村主要种植玉米、胡麻、莜麦、马铃薯,养殖牛羊,工作站内种植了一些玉米、萝卜、南瓜、葱、果树(果实叫做金红苹果或者123小苹果)等。我们曾看到有人焚烧秸秆,将灰烬埋入土壤中,以增加土壤肥力,提高产量。这里地处生态交错带,环境敏感,气温、降水的变化都会影响农业的发展,有时投入与产出持平 ;若遇旱涝之年,投入与产出难成正比,并非位于城郊的庙子沟村也不适宜发展蔬菜大棚,农牧业收入有限,大部分人选择进城务工。庙子沟村现存2户人家,他们不久也将搬迁到附近的村庄生活。

在阅读考古报告时,我们并未留意庙子沟遗址究竟位于山的哪个坡,来到实地后才意识到遗址坐落在山坡的北面,南坡很陡峭,无法居住,位置的选择与白音长汗遗址与有些类似。此外,在遗址的遗迹分布图中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庙子沟房址的门朝东北方向开,北方地区秋冬季节多寒风,一般情况下,门多朝东南开。遗址选择的是山坡上相对平坦的区域,向西北望,约7公里外的黄旗海一览无余,水天一色,向北与东北望,视野极为开阔。遗址的东、西、南三侧均为小山丘,可谓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身处背山面水的环境中,大好山川尽收眼底,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庙子沟房址的门朝东北开。在这周围,视野这么好的地方就只有这里了。与白音长汗遗址类似,庙子沟遗址的选择也不能完全从农业社会的居址选择来理解,农业群体是不太需要瞭望的,除非为了安全原因,猎人却需要。可见狩猎在当时的生产活动中占有重要比重,是这一时期重要的生计方式。史前庙子沟人选择在这里居住,良好的瞭望视野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遗址所在区域山坡比较平缓,相对宽阔,可以容纳一个聚落,且南坡地势比较陡峭,有利于防卫。遗址所在的地方,曾经是交通要道,现在也是如此,208 国道在此地穿过,史前先民选择在这里建房子是有一些据守要地的意味。

站在遗址向东北望

庙子沟遗址山坡东侧的河沟宽约70米,深近10米,名庙子沟,庙子沟村即因此沟而名,庙子沟内常年有泉水,涓涓溪水由南往北傍村东而过,夏季水量大时,可北上注入黄旗海。人们居址的选择主要考虑生活资源的获取,史前庙子沟人可得黄旗海与泉水之利。我们快到山顶时,一只类似于雉鸡的动物在草丛中飞了起来,这里的野生动物不仅当代可见,遗址出土大量的动物骨骼,说明当时同样可以获取。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遗址中没有沟壑,而东西两侧的山丘均有沟壑,如此说来,古人选择居址时还是比较讲究的。

景观的意义可以是宏观的,也可以是微观的。遗址内的格局本身也能够构成景观,庙子沟遗址的房屋大体沿等高线成排分布,共7排,每排有6—10座房屋,排列相对有序。庙子沟聚落虽然不像兴隆洼聚落那样特别地强调秩序——聚落规模宏大、房屋大小有序,但其房屋布局具有一定的秩序,这样的房屋布局说明当时的人们在某种程度上对社会秩序的强调。另外,这里地形开敞,没有明显的防护设施,说明当时人们生活的景观相对和平。景观更多反映的社会内部秩序,这是一个内部有显著组织的社会。

庙子沟遗址具备开阔的视野,有相对充足的生活资源,而相对有序的房屋布局说明史前庙子沟人在某种程度上对社会秩序的强调。

(本文刊登于《大众考古》2020年11期 作者王红博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博士研究生 ;陈胜前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教授)

杂志精选|| 景观考古视角下的庙子沟遗址

◐◑◒◓◔◕

& 景观考古视角下的庙子沟遗址

◎文 图 / 王红博 陈胜前

过去的人们在遗址上不只是生活、抛弃物品、建筑房舍,他们还与周边的景观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景观考古学就要研究遗址周围的情况。若只把遗址看作地图上有限的圆点,信息量有限,而结合景观考古学来思考则要有意义得多。考古学家以多种多样的方式理解景观:第一,景观是一系列经济资源,或是遗址资源域/利用区域分析;第二,景观是社会的反映,这与复杂社会及国家的形成理论相关联;第三,景观是文化意义系统的表达, “景观”有两重含义,它不只是土地,还包括人们怎么看或精神上如何构建它。(【英】科林·伦褔儒、【英】保罗·巴恩主编,陈胜前译:《考古学:关键概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年)

理论上说,景观研究跟考古学研究一样古老。文艺复兴见证了研究过去的考古学的兴起,同时也看到景观分析观点的出现,人们开始注意到古代遗迹的特征。例如,这种分析景观的方法用于新的调查技术以及当时的地图制作之中。16 世纪到 18 世纪的学者就是这样,把我们现在称之为考古学、历史学与制图学等的诸要素结合起来,用于记录地形。(《考古学 :关键概念》)早在 19 世纪后期,皮特里弗斯在英国Cranborne Chase 地区的考古工作就已经注意到将考古发掘的成果置于一定区域性的复杂文化和生态环境背景中考察。最早在理论上对景观考古学产生影响的是 20 世纪 60 年代的人文地理学,因此早期考古对景观的研究更关注人地关系。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后过程主义考古学的兴起,景观考古学在理论和方法上都迅速地成熟起来,将景观看作是人类社会关系构成和运作的空间载体,并且在个体重复性的社会实践中不断被赋予具体的文化意义。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空间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主要手段的空间信息综合分析和应用技术开始广泛应用到景观考古学的研究中。(张海 :《景观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南方文物》2010 年第 4 期)

站在遗址向西北望

庙子沟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乌拉哈乌拉乡庙子沟村,其相对年代相当于中原仰韶时代晚期阶段,绝对年代为距今 5500—5000 年。遗址出土大量完整和可复原的陶器、石器、骨角器、蚌器,以及 78 具人骨和大量动物骨骼标本等。魏坚教授在《庙子沟原始聚落文明再探》一文中称,庙子沟遗址是“内蒙古中南部目前发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出土遗物最为丰富、考古学研究亦较深入的遗址之一”。景观考古学强调实地的考察与体验,唯有切身的体验才可能比较真实地理解景观的含义。我们有幸前往庙子沟工作站工作,因而得以切身体验遗址的景观。

遗址位于工作站北部不远处的山坡上,其整体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呈缓坡状。沿着缓坡走上去,就到了遗址所在的山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察右前旗人民政府所立的一通石碑,“庙子沟遗址”五个大字十分醒目,另一通石碑由内蒙古自治区所立,内容显示庙子沟遗址是国务院 2001 年 6 月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原有的围栏早已破旧,工人们正在设立崭新的围栏。

遗址所在的山坡不宜种植农作物,立冬前后,早已落叶凋零,草木枯黄。察右前旗所在的黄旗海地区,四周高、中间低,形成了多样性的经济生产结构,全旗以干旱、半干旱农业为主,适宜种植小麦、马铃薯、莜麦、胡麻等喜凉作物,还有谷、黍、甜菜等粮食和经济作物。庙子沟村主要种植玉米、胡麻、莜麦、马铃薯,养殖牛羊,工作站内种植了一些玉米、萝卜、南瓜、葱、果树(果实叫做金红苹果或者 123 小苹果)等。我们曾看到有人焚烧秸秆,将灰烬埋入土壤中,以增加土壤肥力,提高产量。这里地处生态交错带,环境敏感,气温、降水的变化都会影响农业的发展,有时投入与产出持平 ;若遇旱涝之年,投入与产出难成正比,并非位于城郊的庙子沟村也不适宜发展蔬菜大棚,农牧业收入有限,大部分人选择进城务工。庙子沟村现存 2 户人家,他们不久也将搬迁到附近的村庄生活。

在阅读考古报告时,我们并未留意庙子沟遗址究竟位于山的哪个坡,来到实地后才意识到遗址坐落在山坡的北面,南坡很陡峭,无法居住,位置的选择与白音长汗遗址与有些类似。此外,在遗址的遗迹分布图中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庙子沟房址的门朝东北方向开,北方地区秋冬季节多寒风,一般情况下,门多朝东南开。遗址选择的是山坡上相对平坦的区域,向西北望,约 7 公里外的黄旗海一览无余,水天一色,向北与东北望,视野极为开阔。遗址的东、西、南三侧均为小山丘,可谓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身处背山面水的环境中,大好山川尽收眼底,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庙子沟房址的门朝东北开。在这周围,视野这么好的地方就只有这里了。与白音长汗遗址类似,庙子沟遗址的选择也不能完全从农业社会的居址选择来理解,农业群体是不太需要瞭望的,除非为了安全原因,猎人却需要。可见狩猎在当时的生产活动中占有重要比重,是这一时期重要的生计方式。史前庙子沟人选择在这里居住,良好的瞭望视野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遗址所在区域山坡比较平缓,相对宽阔,可以容纳一个聚落,且南坡地势比较陡峭,有利于防卫。遗址所在的地方,曾经是交通要道,现在也是如此,208 国道在此地穿过,史前先民选择在这里建房子是有一些据守要地的意味。

站在遗址向东北望

庙子沟遗址山坡东侧的河沟宽约 70 米,深近 10 米,名庙子沟,庙子沟村即因此沟而名,庙子沟内常年有泉水,涓涓溪水由南往北傍村东而过,夏季水量大时,可北上注入黄旗海。人们居址的选择主要考虑生活资源的获取,史前庙子沟人可得黄旗海与泉水之利。我们快到山顶时,一只类似于雉鸡的动物在草丛中飞了起来,这里的野生动物不仅当代可见,遗址出土大量的动物骨骼,说明当时同样可以获取。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遗址中没有沟壑,而东西两侧的山丘均有沟壑,如此说来,古人选择居址时还是比较讲究的。

景观的意义可以是宏观的,也可以是微观的。遗址内的格局本身也能够构成景观,庙子沟遗址的房屋大体沿等高线成排分布,共 7排,每排有 6—10 座房屋,排列相对有序。庙子沟聚落虽然不像兴隆洼聚落那样特别地强调秩序——聚落规模宏大、房屋大小有序,但其房屋布局具有一定的秩序,这样的房屋布局说明当时的人们在某种程度上对社会秩序的强调。另外,这里地形开敞,没有明显的防护设施,说明当时人们生活的景观相对和平。景观更多反映的社会内部秩序,这是一个内部有显著组织的社会。

庙子沟遗址具备开阔的视野,有相对充足的生活资源,而相对有序的房屋布局说明史前庙子沟人在某种程度上对社会秩序的强调。

(本文刊登于《大众考古》2020年11期 作者王红博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博士研究生 ;陈胜前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教授)

投稿邮箱:dzkaogu@163.com

邮发代号:28—448

官方淘宝店:populararchaeology.taobao.com/

● 扫码关注我们 ●

张沟遗址和洪岭寺遗址:散落先行区境内的商周文明

文物名片

01、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张沟遗址

张沟遗址位于济南新旧动能转先行区孙耿街道张沟村东北70米处,遗址地标暴露部分南北长49米,东西宽47米,面积约2303平方米。遗址上覆盖着黑土,四周长满了松树,遗址北部还有一排30米左右的杨树。远远望去十分优美壮观,当地人称为“冢子”。20世纪70年代,当地村民在此挖出一个秦代灰陶鼎。1979年,考古人员又在此发掘出商周时期的陶器标本多件,青铜剑一件。

2013年12月,张沟遗址被济南市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02、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洪岭寺遗址

洪岭寺遗址位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太平街道东坡涯子村东北约300米处,现存高台,东西长50米,南北宽40米,高出地面1~2米。从遗址中发掘出土的文物标本有灰陶、褐陶2种陶器及红陶鬲足、鬲口沿,还有石刀残片、骨匕残片等。据考古学家分析,洪岭寺遗址属商周文化遗址,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据记载,早年此处有洪岭寺,后被烧毁。

2013年12月,洪岭寺遗址被济南市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01、遗址有“传说”

01、“张沟遗址”传说

张沟遗址位于孙耿街道办事处张沟村东北70米处的一个高地,当地村民称之为“冢子”。由于其年代久远,经过代代相传,这里便被赋予了“神秘”的“民间色彩”。

张沟遗址和邝冢遗址一样,因为历史感、年代感而被当地百姓添加上了很多“神秘色彩”。这些没有经过历史考证的传说就这样靠着口耳相传一代又一代的传了下去......

听村里的老人说,过去每逢三月初三人们都会来张沟遗址这里赶庙会。高跷队、玩旱船、烧纸烧香的男女老少有很多,非常热闹,特别是逢年过节来冢子上玩的人也特别多。此外,当地百姓传言,此地“神通广大”能驱散“来历不明的阴晦之物”,此冢子还能助百姓“心想事成”。于是,这里便成了人们祈福还愿的地方。

后来,随着人们思想意识的提高,加上土地整改,来这里的人越来越少,此地周边也被百姓用来种田。除了遗址仅存的高台,其余四周都已是茂盛的庄稼地。直到文革结束后几年,考古人员来此挖掘,因其出土文物才被再次重视起来。

02、“洪岭寺”传说

位于先行区太平街道东坡村东北约230米处的洪岭寺遗址被当地百姓称为坡涯子冢子,(东坡村与西坡村本是一个自然村,村名就叫坡涯子)。这处流传到现在并不起眼的田间高地同样有着民间口耳相传的“神奇故事”。

据当地百姓相传:当年洪岭寺遗址这里有一座寺庙——洪岭寺,香火旺盛,附近十里八庄的善男信女常来此祈福还愿,庙里的僧人也是越聚越多。到了后来,人们发觉很多年轻的女子来寺院烧香拜佛后却不见了踪影,于是便报告了官府。

官府接到报案后,当即派兵包围了洪岭寺。经过搜查,很快找到了那些失踪的女子。原来这些女子都被僧人绑架在寺内,并关押起来。查明真相后,官府大怒,处决了为非作恶的首犯,并烧毁了寺院并强令其他僧人还俗。从此,这个寺院变成了一堆瓦砾。

由于年代久远,史料匮乏,该传闻是否真实已无从考证。但是中国历史上曾有几次大规模的灭佛运动,其中最近的一次是五代时期的后周朝,后周一朝,兴起于951年,960年灭国,包括现今山东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在那个时代都属于后周,后周的第二个皇帝周世宗柴荣执政时,曾在后周朝范围内大举灭佛。据《旧五代史》记载,所谓世宗灭佛确切地说是限佛,并不是全部拆毁寺庙、强令所有僧尼还俗,而是拆除了一部分,保留了一部分,对普通人出家做僧尼规定了详细的条件。目的是减少寺院僧尼的不断增多对社会生产发展的日益阻碍。因此,洪岭寺也极有可能是在这次灭佛运动中被销毁的。不管洪岭寺最后消失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该寺庙曾经香火旺盛后,又致倾颓应是一种事实。

《旧五代史》

无论是张沟遗址传说还是洪岭寺遗址传说,归根结底还是“传说”,没有历史可以考证,它的流传靠的是百姓的代代传承。如果说传说是虚无缥缈的彩云,那么遍布眼前的古老遗址,则是可以震撼人心的历史见证。遗址里发掘出土的文物则印证了历史,也为后人认识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证资料。

02、遗址有“文物”

01、“张沟遗址”出土文物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考古专家来先行区孙耿街道办事处张沟村进行过2次考察,村内组织了8人对遗址进行挖掘,挖出了2米宽、3米长、2米深的大壕。经过现场考察,发掘出土了青铜器剑、陶器、陶瓷碗、陶瓷罐、陶瓷片、香炉等文物,现已存入原济阳县文化馆。除此之外还有古老的大青砖块,长60公分,宽30公分,上边带有花纹,很是精致。经专家评估,此遗址属于商周文化遗址。

张沟遗址出土的陶罐

02、“洪岭寺遗址”出土文物

新中国成立后,文物部门对洪岭寺遗址进行了探沟挖掘,出土了大量文物。根据出土的文物分析,洪岭寺遗址属商周文化遗址,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当时挖掘出土的文物有灰陶、褐陶两种陶器,以及红陶鬲足、鬲口沿;另外还有石刀残片、骨匕残片等。

洪岭寺遗址出土的陶片

洪岭寺遗址出土的陶片

现如今的洪岭寺遗址

考古专家对两处遗址发掘出土的文物进行了评估研判,将遗址历史追溯到距今三千多年的商周时期。发掘出土的文物让我们认识了不一样的张沟村和坡涯子村,也让我们感受到这两处遗址的“悠久历史”。

03、遗址有“历史”

01、遗址“溯源”

无论是张沟遗址还是洪岭寺遗址,据考古专家分析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可以将遗址追溯到商周时期。遥想三千多年前,这里就居住着“繁衍生息”的人类,就已经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三千多年前,这里就开始了早期的“人类文明”......试想,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这里也是一片繁忙,一片欣欣向荣,一片生生不息。

现如今这两处并不起眼的“遗址”,曾是古老文明的发源地,也曾是商周时期文化的重要代表,更是人类发展足迹不可逾越的重要部分。

时至今日,这里已经没有了曾经的繁华与壮观,但其现存的高台和围挡圈起的高地依旧诉说着曾经“博大精深”的千古文明,而考古人员在此发掘出土的文物更是曾经“辉煌”的历史实证。周边被三千年风雨洗涤的黄土地,见证了三千年历史的起起落落,目睹了这古老文明由盛转衰再到后人发掘的整个历程。三千年沧桑巨变,不变的是古老文明的延续,不变的是曾经辉煌的历史,不变的是一代一代黄河北岸人民的初心和坚守,不变的是人们对商周文化的敬仰和对那个时期的新奇和热爱。

02、“走进”古老的商周文化

商周时期(约公元前1600—公元前256年),古通常分为商朝(约公元前1600—约前1046年)、西周(约前1046—前771年)、东周(前770—前256年)三个时期。商周考古是中国考古学的一个重要阶段。商周时期出现了比较完善的文字制度,进入了文明的历史时期。创造了灿烂夺目的青铜文化(最为著名的是司母戊鼎),并进而完成了由青铜时代向早期铁器时代的转变。

司母戊鼎

《左传.桓公十一年》:"师克在和,不在众。商周之不敌,君之所闻也。"后用"商周"比喻两者难以匹敌。由此可知,商周时期包含了两个朝代即:商朝和周朝。商朝是原夏之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帝国后建立。经历17代31王,末代君王商纣王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而亡,周武王建立西周,定都镐京。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雒邑(成周),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

商汤画像

周武王画像

文字——金文

商周时期使用的文字是金文。商朝又称殷、殷商(约前17世纪—约前11世纪)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

政治制度

商王朝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国家机构。中央分设管理政务的卿事寮和主持祭祀的太史寮二大机构。地方用侯、邦伯加强各地的统治,还有大批宫廷侍卫。同时商朝王室还掌握有大批武器和军队,贵族还设立了残酷的刑法和监狱。另外,还使用宗教观念来巩固其统治地位,商王甚至自称是“上天”在人间的代表(即“天子”的观念),把神权和王权结合起来。

武器配备

商朝军队的武器装具,据考古发掘和甲骨文记载,主要有战车、弓、箭、戈、矛、刀、斧、钺、干盾、矢镞、头盔、甲胄等,其中戈、矛、刀、斧、矢镞、头盔等是用青铜铸造的。河南安阳侯家庄1004号商王陵墓内有大量武器出土,其中有70捆矛,每捆10个,说明商朝对于武器的存放可能有一定的制度。

科学发展

天文:商代日历已经有大小月之分,规定三百六十六天为一个周期,并用年终置闺来调整朔望月和回归年的长度。商代甲骨文中有多次日食、月食和新星的记录。

数学:商代甲骨文中有大至三万的数字,明确的十进制制,奇数、偶数和倍数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计算能力。

光学:商代出土的微凸面镜,能在较小的镜面上照出整个人面。

关于商周文化的历史知识还有很多,我们能展示的也仅是这伟大古老文明的一星半点。但张沟遗址和洪岭寺遗址属于商周文化遗址的事实却是毋庸置疑的。如果不是考古人员的伟大发现,我们是万万不曾想到这片茂密的庄稼地属于曾经辉煌的商周时期。这两处没有生命的遗址,却是真切的历史见证者和参与者,它们用自己的“执守”“保护”着历史,“保护”着沉睡在地下的商周文明。

04、遗址有“情感”

无论是张沟遗址还是洪岭寺遗址,渐渐远去地是历史的年代感,逐渐淡化地是民间代代流传的“遗址故事”,但百姓对这些遗址的敬重之情却丝毫没有缩减。

现如今,遗址四周都被大量农田包裹,但原址的方圆数里依旧被朴实的农家人用围栏挡了起来。站在高空俯瞰,这两处万亩良田里的“方框”格外“扎眼”,虽然都是绿色的植被包裹,却依旧能够层次分明的看出这两处隔离的区域,这是百姓对历史的敬畏,是百姓对历史的瞻仰,是百姓对历史的缅怀......

远眺洪岭寺遗址

黄河以北,450平方公里的先行区代管区,有着悠久的历史,璀璨的历史文化。境内的一座又一座遗址,是历史参与的痕迹,更是历史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遗址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岁月的“洗涤”越发地沉淀下古老的墨迹,在黄河北这片万亩平原里熠熠生辉。

黄河北岸,我们的祖先以伟大的创造力、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凝聚力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历尽磨难,从远古走到现代,从蒙昧走向文明。现有的遗址已经没有了曾经的辉煌和繁华,历史的痕迹却依旧存在。三千多年来,先行区的百姓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路,用勤劳和勇敢铸就了属于自己的文明。这两处散落在先行区境内的商周遗址,也见证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巨变,像极了饱经风霜的“老人”,默默无闻的“守护”着自己的“儿女子孙”......

来源:乐活先行区

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