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地遗址旅游攻略-禄地遗址必玩景点

米酒妈妈
禄地遗址

【禄地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西南108公里处洛宁县陈吴乡禄地村。南北长800米,东西宽600米,总面积48万平方米。陶器为夹砂粗陶、细泥灰陶、磨光黑陶、夹砂红陶等。器型有鼎、鬲、盆、小口罐等。石器有石斧、石刀。含仰韶、龙山两种文化。

洛宁古迹之古建筑篇——③禄地遗址

禄地遗址 禄地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陈吴乡禄地村北,洛河南岸的二级台地上,北为宜故公路,南接禄地村,东邻洛南大渠,西至陈吴河东岸的断崖上。遗址西、北部边沿为高出公路约45米的断崖,整个遗址地势较平坦,遗址东西长360米,南北宽560米,总面积约201600平方米。遗址西北部边沿断崖上有大量袋形灰坑,坑深1—3米,整个遗址文化层厚约1—3.5米,包含物丰富,有夹砂灰陶、夹砂红陶、泥质红陶、磨光黑陶片等,纹饰有篮纹、细绳纹、方格纹等,能辨器形有罐、鬲、盘。从陶片器形上看该遗址为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遗存,为研究洛河流域龙山文化提供了实物证据。1963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禄地遗址

禄地遗址灰坑

时代的印记告诉我们,将走向何处。承古人之创造,开时代之生面。

来源:《洛宁古迹》

居延地区绿城遗址东南古耕地遗迹

居延地区绿城遗址东南古耕地遗迹*

齐乌云 远藤邦彦 穆桂金 堀和明 村田泰辅 魏 坚 唐自华

摘 要:在居延地区的环境考古调查中,基于引水渠的分布,初步推测绿城遗址东南一带为古耕地遗迹。本文通过疑似古耕地出土炭化农作物和田间杂草的鉴定和分析,出土小麦的年代测定,引水渠与上覆沙丘之间红柳叶的测年分析数据,以及古土壤发育及其横向延伸、具有较大范围和地形平坦开阔等特征,综合判断绿城遗址东南一带应为西夏时期的古耕地遗迹。这些引水渠和农田历经西夏和元代,一直被沿用至明代初期,当时主要种植黍、小麦、大麦等农作物。

关键词:绿城遗址;古耕地;灌溉渠;植物遗存浮选;碳十四测年

一、概况

居延地区因出土居延汉简而举世闻名[1](P1-15),居延地区的绿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达来呼布镇是额济纳旗政府所在地。绿城遗址坐落于达来呼布镇东南约45公里的一片荒漠地带。绿城遗址的先民居住在此地时,从祁连山冰川发源的黑河,横穿河西走廊向北,流经遗址所处居延三角洲(古绿洲),向东北注入被称为居延海(又称古居延泽)的湖泊中消失 [2](P1-9)。天鹅湖是在古居延泽西北端发育的小湖,目前天鹅湖因地下水补给和人工引水而保持小湖,但历史时期古居延泽及居延三角洲上的入湖河流均已干涸殆尽[3](P13-17),现已被沙化的古居延泽湖底沉积物及古居延泽西南岸的居延三角洲,已成巴丹吉林沙漠的西北边缘,但由居延三角洲分布的居延城、黑城、绿城等汉代、西夏、元代遗址来看,历史时期居延三角洲曾为水草丰美的绿洲环境[4](P57-65)。

绿城遗址分布在现已沙化的居延三角洲的中部一带,位居黑城遗址东南约13km处。绿城城址平面略呈方形,周长1205米,城垣夯土版筑,夯厚11~14厘米。墙基残宽3.5米,残高约2米。北城垣东部置门,有瓮城。城内西部有一座覆钵式喇嘛塔,已残。城内有已崩塌的类似土塔残址。南垣内侧有一渠道穿城而过。绿城遗址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曾出土青铜时代到汉、西夏、元代的遗迹、遗物[5](P63-68)。

图1 绿城向东延伸的引水渠及古耕地

图2 农田中的西夏元代房址及石磨盘

图3 石磨盘

在野外调查中,我们发现了绿城向东和东南方向延伸的引水渠及古耕地遗迹(图1)、农田中的西夏元代房址及石磨盘等农业用具(图2、图3),在Corona卫星影像中也能辨认出古河道、灌溉渠及古耕地遗迹,但我们仍需进一步了解这些灌溉渠、古耕地的使用年代和废弃年代,以及古耕地遗迹中种植了哪些农作物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野外考察中采集了一些相应的实验分析样品。

二、材料及研究方法(一)植物遗存浮选样品的采集

我们在绿城遗址东南引水渠旁边的疑似古耕地遗迹中,采集了30升土壤样品。因采样区沙化缺水,故将土样运到达来呼布镇进行了植物遗存的浮选。将浮选所获木炭,经阴干后带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利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其种子、果实进行了鉴定、拍照、统计和分析,试图获取有关农作物种类及人类活动方面的信息。采样地点的GPS数据为N41°43′38″、E101°18′05″。

图4 采样剖面

采样剖面距地表0~5cm为表皮风蚀扰土层,5~18cm为原始古耕地的暗色土壤。起初我们根据土质、土色,将古耕地剖面,勉强划分出上下两层(见上页图4),希望能够浮选出不同历史时期的炭化农作物;但因一般来说耕土层厚度通常至少有20cm左右,最终未能将其分出上下两层,均按一个地层单元来采集了一个样品。

(二)测年样品的采集

为了确定古耕地、引水渠的使用年代和废弃年代,我们采集了以下两种测年样品。

1.古耕地测年样品的采集

我们在绿城遗址东南古耕地遗迹浮选的植物种子中,采集了测年样品,对其进行了放射性碳十四年代测定(AMS法),以便了解古耕地和引水渠使用时期的绝对年代。

2.引水渠废弃年代样品的采集

我们在绿城遗址东侧,引水渠上覆沙丘(红柳包)底部植物残体中,采集了红柳叶子,对其进行了AMS法碳十四年代测定,以便了解引水渠和古耕地遗迹的废弃年代。

三、实验结果

我们对采集的样品进行了相应的实验分析,其分析结果如下。

图5 炭化小麦(扫描电镜照片)

(一)植物遗存浮选结果

在绿城遗址东南古耕地遗迹出土样品的植物遗存浮选中,发现了多种被炭化的植物种子和果实。下面一一介绍各类农作物及杂草类炭化植物的显微镜照片及其形态特点。

图6 炭化大麦(体视显微镜照片)

1.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Thell.)(图5),禾本科(Gramineae),农作物,大粒多,短细粒少。瘦果呈椭圆、长圆或卵圆形,腹面中央有深纵沟1条。胚着生于果实背面基部,位于腹沟相对的一侧,胚部呈斜切形,背面中央呈鈍棱状。

2.大麦(Hordeum vulgare L.)(图6),禾本科(Gramineae),粮食作物。大麦籽粒中间较宽,两端尖,呈长椭圆形。大麦内稃基部有一退化小穗轴,叫作基刺或腹刺。背面有细浅的皱纹和纵沟,腹面有相对较宽的纵沟。

3.黍(Panicum miliaceum L.)(图7),禾本科(Gramineae),粮食作物。籽粒呈球形和卵圆形,中部有明显的凹沟,背部隆起。凹沟自基部向上延伸至中部,为胚之所在的位置。腹面平坦,在基部有一凸起的种脐。侧面呈倒卵形,向基部方向变薄。胚部呈斜切形。

4.狗尾草(Setaria viridis (L.) Beauv.)(见次页图8),禾本科(Gramineae)狗尾草属,一年生草本,田间或路边杂草,野生植物,与农作物粟很类似,粟由野生狗尾草演变而来。籽粒呈椭圆或卵形,背部隆起,腹面平坦。

图7 炭化黍(体视显微镜照片)

图8 炭化狗尾草(体视显微镜照片)

5.苋属(Amaranthus sp.)(图9),苋科(Amaranthaceae),一年生草本,野生植物,田间杂草。

图9 炭化苋属(体视显微镜照片)

6.藜(Chenopodium album L.)(图10),藜科(Chenopodiaceae)藜属,野生植物,一年生田间路旁荒地杂草。8~10月开花,好氮植物,氮含量高的耕地及肥料堆周边,牧畜圈舍的周围群生。茎粗硬结实,高能达60~150cm。叶呈三角状,顶部带尖,叶边呈锯齿状。刚长出的叶背面有白粉密布。种子大小约1mm,球形。

7.打碗花属(Calystegia sp.)(图11),旋花科(Convolvulaceae),夏绿性多年生草本,野生植物,田间路旁荒地杂草。成长期为3~10月,开花期为6~8月。幼苗春天长出,茎在他物上向左卷的形式缠绕,长约1~2米。叶子为互生,哑铃型,长5-10cm。花淡红色,圆形,直径5~6cm,白天开花。一般不结果实,果实少见。

图10 炭化藜(体视显微镜照片)

图11 炭化打碗花属(体视显微镜照片)

8.白花草木樨(Melilotus albus Desr.)(图12),豆科(Leguminosae),二年生草本,野生植物,可作饲料、绿肥。

図12 炭化白花草木犀(体视显微镜照片)

9.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图13),葫芦科(Cucurbitaceae),攀缘草本,野生植物,药用。多年生草本,生长期为4~10月,开花期为8-9月。叶子呈五角圆心状,果实很大,成熟时呈黄色,因此被称为栝楼。在杂木林的边缘地带生长。

图13 炭化栝楼(体视显微镜照片)

10.貏草(Humulus scandens (Lour.) Merr)(图14),桑科(Moraceae)貏草属,幼苗始生于3~4月,8~10月开花。果实近球状。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草本,野生植物,沟边路旁荒地田间杂草,耐湿。

图14 炭化貏草(体视显微镜照片)

11.滨藜属(Atriplex sp.)(图15),藜科(Chenopodiaceae),一年生草本,野生植物,荒野杂草。

图15 炭化滨藜属(体视显微镜照片)

综上所述,在绿城遗址东南疑似古耕地遗迹的炭化植物中,除小麦、大麦、黍等农作物外,还出土了多种田间杂草,再加上采样点位置的地形平坦、暗色土壤大面积连续展布、并在其周边散布有树枝状引水渠及石磨盘、石碾子农业用具等综合判断,采样点位置应为古耕地遗迹。

(二)测年结果

1.炭化小麦的年代

对绿城遗址东南古耕地遗迹出土的炭化小麦,进行了加速器碳十四年代测定,对所得碳十四浓度值,进行了碳十三同位素分馏效应的校正,最后进行树轮校正后换算了公元年代。测年结果表明,出土小麦的碳十四年代为850±25aBP,树轮校正后的碳十四年代为公元1193年。自11世纪前半叶开始,居延地区被西夏所控制,1227年西夏被元朝打败,因此,出土的小麦年代属西夏时期,即绿城遗址东南引水渠旁边的古耕地遗迹应为西夏时代的农田。

西夏的党项族最初为游牧民族。建立王朝后,为了发展民族经济,努力学习了中原地区的先进技术。此外,居延地区汉代以来各王朝的生产方式,对该地区西夏先民的生业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参考经验。在西夏时期,西夏人将在战争中被捕汉人,集中到兴州和凉州一带,并将其部分战奴送到居延地区,使他们经营着农业耕作。党项人跟汉人学到了中原地区的农业技术。这些农耕技术和屯田区,后又一直被延用到了元朝时期。

2.引水渠上覆沙丘的形成年代

绿城遗址东侧引水渠上发育的沙丘底部红柳叶子的碳十四测年结果为390±35aBP,树轮校正后的碳十四年代为公元1475年,代表了引水渠和古耕地的废弃年代。公元1475年已进入明朝,因此,该年代数据说明了明代居延三角洲的农田已被废弃,大规模的水利设施也被废弃。

四、初步结论

在位居居延三角洲中部一带的黑城、绿城等西夏、元代的遗址旁边,很容易发现已经干涸的河流和带有灌溉引水渠的古耕地遗迹,已被沙化的遗址周边平坦地带,在西夏和元代是一个绿洲环境。西夏、元代的聚落中心——黑城遗址,位于居延三角洲的中部一带,大面积的耕地也分布在黑城、绿城、五塔寺一带,因此,西夏、元代的农业开发主要利用了黑河下游居延三角洲的中部一带,当时居延三角洲下部已开始沙化[6](P147-156)。

在居延地区的环境考古调查中,基于引水渠的分布,初步推测绿城遗址东南一带为古耕地遗迹。本文通过疑似古耕地遗迹出土炭化农作物和田间杂草的鉴定和分析,出土小麦的年代测定,树枝状分布的引水渠之间分布有多处西夏的房址,引水渠与上覆沙丘之间红柳叶的测年分析数据,以及古土壤发育及其横向延伸、具有较大范围和地形平坦开阔等特征,综合判断绿城遗址东南一带应为西夏时期的古耕地遗迹。这些引水渠和农田历经西夏和元代,一直被沿用至明代初期。植物遗存浮选结果表明,当时在居延三角洲中部一带,主要种植小麦、黍、大麦等农作物。据《居延故地》 一书,当时农作物以麦类和黍类为主,还有其他多种农作物。当时农田长势良好,谷粒较大[7](P22-23)。在西夏和元代,虽在居延地区已开始大面积农业耕作,但因这里属交通要塞,人口过多,当地粮食产量仍不够食用,每年从内陆运来大量粮食,以便解决当地人的温饱问题。

[参考文献]

[1]森谷一樹.漢代のエチナ、オアシス+蕟版資料からわかること [M].オアシス地域研究会報,2005,5(1).

[2]陈发虎,吴薇,朱艳,J.A.Holmes,D.B.Madsen,金明,C.G.Oviatt.阿拉善高原中全新世干旱事件的湖泊记录研究[J].科学通报,2004,49(1).

[3]瞿文川,吴瑞金,王苏民,张振克.近2600年来内蒙古居延海湖泊沉积物的色素含量及环境意义[J].沉积学报,2000,18(1).

[4]靳鹤龄,肖洪浪,孙良英,张洪,孙忠,李孝泽.最近1500年黑河下游东居延海变迁与环境气候变化[J].中国科学D辑,2003,33(增刊).

[5]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6]李并成.居延古オアシス沙漠化考[J].オアシス地域研究会報,2004,4(2).

[7]色音.居延故地[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齐乌云,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环境考古、植物考古及生物考古;远藤邦彦,男,日本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第四纪环境;穆桂金,男,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与生态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第四纪地质;堀和明,男,名古屋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第四纪环境;村田泰辅,男,日本大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第四纪环境;魏坚,男,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考古学;唐自华,男,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第四纪地质。

致谢:在野外考察过程中,得到了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政府和文物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原载原载《农业考古》 2019年第6期

新乐遗址景点地理位置 新乐遗址百科

1. 新乐遗址百科

河姆渡人是干栏式房屋,半坡人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它们各自的特点是:

一、干栏式房屋。

干栏式房屋构筑办法是用竖立的木桩为基础,其上架设竹、木质大小龙骨作为承托地板悬空的基座,基座上再立木柱和架横梁,构筑成框架状的墙围和屋盖,柱、梁之间或用树皮茅草或竹条板块或用草泥填实。

主要是两层建筑,下层放养动物和堆放杂物,上层住人。干栏式建筑可以防震等。

二、半地穴式

从地面下挖一个深约七八十公分的圆坑,直径1-2米左右,上搭木架,铺上茅草的窝棚式房子。在房基内部发现有柱洞、硬土地面、灶坑、斜坡门道或台阶。新乐遗址发现的一座房基面积较大,达25平方米,形状为圆角方形。

不同

1、河姆渡人居住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雨水较多,潮湿,干栏式房子使房子与地面隔离而达到有效的防潮。

2、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寒冷干燥,这种建筑有利于防寒保暖,与现在的窑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有一部分深入地下,不仅冬暖夏凉而且能抵御野兽的侵袭。


2. 新乐遗址照片

xīn lè yí zhǐ。


3. 新乐遗址历史

距今一万年前后,以磨制石器的使用、原始农业的产生、陶器的发明为标志,古人类跨入了新石器时代。 辽河流域境内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450余处,人类的足迹已经遍布 辽宁 大底。其中距今约8000年的 阜新 查海遗址出现的礼玉 和龙 崇拜观念,使 辽河流域率先进入文明起步阶段。龙做为一种被高度神化的动物形象,其起源与宗教祭祀相关。查海遗址大型龙形堆石位于聚落的中心,充分体现出其地位的尊崇。同时墓葬随葬精美玉器,也与通神有关。玉与龙的初现是辽河流域文明起步的重要标志。

新乐 遗址位于 沈阳 北郊的黄土台地上,距今约7000年。现在 沈阳 单独建有 新乐 遗址博物馆,改天我再单独去看看。

距今5000年前,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多元并进格局,加快了发展的进程。 辽宁 西部山区牛河梁遗址发现了红山文化规模宏大的“坛、庙、冢”三位一体的大规模的宗教礼仪性建筑群,以及女神像,彩陶和“龙、凤、人”为主题的玉器群更集中反映出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辽河文明曾先走一步,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女神头像出土于女神庙主室西侧,用黄粘土掺草禾塑成。大小接近真人,面部磨光并涂朱,五官比例和谐,微笑欲语,头顶有发髻或饰物,具有 蒙古 人种特征。尤其是双眼用玉石镶嵌,下唇贴蚌片代齿,更显神秘。“她是红山人的女祖,也就是中华民族的共祖。”


4. 新乐遗址百科介绍

寒假的一天,我,妈妈,大姨,� �小弟一起去新乐遗址参观。新乐遗址是沈阳历史文明的源头,是7000年前人类的家园。当我参观了新乐遗址的文物展区和遗址展区后,我就知道了新乐人是怎样生活的。给我最深的感受是:他们真的很聪明,很会使用工具。

首先,他们能制造工具。比如,用石头磨成磨盘和磨棒磨粮食。再比如,他们想出了不同的办法捕鱼、狩猎,可以用手抓鱼、用棍棒扎鱼、用渔网捕鱼、用箭射鱼;用石头砸野兽,或用弓箭射、用枪棒扎。

其次,新乐人能搭建半地穴式的房屋。他们用树枝、草和泥巴搭房顶,可以防雨雪,还可以在里面休息、开会。

再次,新乐人还制造了12个大小不同的、打磨精细的玉串珠。最小的玉珠子中间孔距仅为2毫米。玉串珠的出土标志着新乐人的精神生活已经跨入新的时代,开始对美有更高层次的追求。

最后是镇馆之宝——太阳鸟木雕艺术品。它是7000年前原始社会工艺品的代表之作,也被认为是氏族成员所崇拜的图腾信物和精神信仰。在馆内还修建了太阳鸟广场,将此艺术品放大,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更加金碧辉煌、具有魅力!

新乐人的智慧还体现在他们制造了打制石器、磨制石器、细石器和煤精制品等,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特色。我最喜欢半地穴式的房屋,因为它通过复原以前的建筑体现出来,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这次去新乐遗址参观,我知道了在很久很久以前古代的人都是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还会使用那些工具,我发现古代人真的很聪明


5. 新乐遗址介绍

清明开放时间:

  清明节假期4月3日—4月5日沈阳新乐遗址博物馆正常开放。

  开馆时间: 9:00

  停止入馆:16:00

  闭馆时间:16:30

  展览设置:

  常设展览“沈阳历史的源头--新乐遗址”

  “新乐遗址出土偏堡子文化 新乐上层文化文物展”

  “重温红色经典 感悟爱国情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电影海报专题展览”

  温馨提示:

  1、观众须在安检处扫健康码、行程码,出示身份证件进行登记。

  2、实行网络免费预约,实名预约参观。观众请在携程网实名预约,免费参观。

  3、免费预约成功的观众,请在预约时间段内到馆参观,刷身份证直接入馆。


6. 新乐文化遗址

东北及燕山南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总体上看:石器一般都有打、琢、磨三种;房址为方形半地穴式土木结构;手工业中陶器、玉器都很发达,尤其是玉器,红山文化玉龙被考古界誉为红山文化象征的"中华第一龙"。 农业、饲养业有很大的发展,农业主要为粟,饲养业主要对象仍为猪和狗。

重要的遗址有:内蒙古赤峰市< a href='https://qqx.com/aohanqi/' target=_blank>敖汉旗高家窝铺乡的赵宝沟村赵宝沟文化遗址、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郊的红山后红山文化遗址、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的富河沟门富河文化遗址、内蒙古敖汉旗小河沿乡白斯朗营子南台地小河沿文化遗址、北京东部的平谷区境内上宅文化、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北运河北岸黄土高台之上的新乐文化遗址。

其他的遗址还有:

内蒙古中南部和冀晋陕北部地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东南海生不浪村的海生不浪遗址、包头市东河区阿善沟门村东阿善文化遗址、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义井村西南的义井文化遗存、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到南口的公路南侧雪山村雪山一期文化遗址。

辽东半岛地区: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广鹿岛中部吴家村西的小珠山东坡上的小珠山下层、小珠山中层遗址、位于辽宁省东港市马家店镇三家子村后洼东台地上的后洼上层遗址、辽宁省新民市张家屯镇偏堡子村的偏堡子文化遗址;

吉黑地区: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西南25千米,松花江、嫩江汇流处沼泽地带的沙岗上的昂昂溪遗址、位于黑龙江省密山县大、小兴凯湖之间新开流以东1.5公里的湖岗上的新开流文化遗址等。

红山文化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郊的红山后的红山文化遗址而命名,是东北及燕山南北地区最富盛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代表,时间大约为前4700年–前2900年。以辽河流域中支流西拉沐沦河、老哈河、大凌河为中心,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它的遗存以独具特征的彩陶与之字型纹陶器共存、且兼有细石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红山文化的居民主要从事农业,还饲养猪、牛、羊等家畜,兼事渔猎。

在石器中烟叶形、草履形的石耜、桂叶形双孔石刀是富有特征的农耕工具,还有磨制和打制的双孔石刀、石耜、有肩石锄、石磨盘、石磨棒和石镞等。细石器工具发达,细石器中的刮削器� ��石刃、石镞等器物,小巧玲珑,工艺精湛。

红山文化石斧

红山文化的陶器以压印和篦点的之字形纹和彩陶为特色,种类有罐、盆、瓮、无底筒形器等。陶器中的泥质红陶和夹砂褐陶的盆、钵、罐、瓮等各有自身的装饰纹样,而横"之"字形纹和直线纹是红山文化具有特征的纹饰。其彩陶多为泥质,以红陶黑彩见常,花纹十分丰富,造型生动朴实。彩陶多饰涡纹、三角纹、鳞形纹和平行线纹。已出现结构进步的双火膛连室陶窑。

红山文化彩陶罐

红山文化彩陶罐

红山文化筒形彩陶器

红山文化筒形彩陶器

玉雕工艺水平较高,为磨制加工而成,玉器有猪龙形缶、玉龟、玉鸟、兽形玉、勾云形玉佩、箍形器、棒形玉等。其中出土自内蒙古赤峰红山的大型碧玉C型龙,周身卷曲,吻部高昂,毛发飘举,极富动感。

红山文化C型玉龙

红山文化玉蝉

红山文化玉龟

红山文化玉梟

红山文化玉猪龙

还发现相当多的冶铜用坩埚残片,说明冶铜业已经产生。房址为方形半地穴式,分为大型与小型。


7. 新乐遗址位于哪里

有新城子,新立堡,新民,高新区。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在此修火车站,建站当时,该地区尚未形成村落,因车站北面有新城堡村,西南面有九里沟子村,所以就取新城堡前两字和九里沟子后一个字,起名新城子。

沈阳市沈北新区原来是叫新城子区。1960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沈阳县,设立沈阳市新城子区,以沈阳县的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


8. 新乐遗址为什么叫新乐

开放了!凭身份证就可以。前几天刚去过,感觉没有什么意思


9. 新乐遗址属于哪个区

新乐市是河北省石家庄市代管的县级市,不属于其他区。

新乐市地处河北省西南部,是石家庄市县级文化经济强市,为河北省重要的经济、文化、政治县市之一。东西长37千米,南北宽22千米。

新乐市地处太行山东麓,属山前倾斜平原,地势西高东低,基本平坦,境内有沙河、木刀沟两条季节性河流。新乐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温日差较大。春季,气温回升较快,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干湿差异显著;秋季,日照充足,秋高气爽;冬季,雨雪较少,气候干燥。年平均降水量428.9毫米,常年平均气温12.2℃,平均日照时数2716.1小时,日照率61%。


10. 新乐遗址文物简介

新乐遗址博物馆位于沈阳市皇姑区,乘坐地铁二号线、公交车“新乐遗址”站即到,开放时间为(9:00-16:30),全票票价20元。新乐遗址是新石器时代(距今约7200年)的一处母系氏族村落遗址,是沈阳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址,也是沈阳最早的村落遗址。博物馆成列主要分为文物成列区� ��遗址区两个部分,参观游客极少,展厅区有定时讲解,该馆的镇馆之宝为“木雕鸟”,重点文物为“煤精”“斜口器”等。展出文物数量不多,参观时间一小时左右。门口有文创商店,主要销售饮品和新乐文创。周围餐厅较少,交通方便,距离沈阳北站、北陵公园很近。條萊垍頭


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