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崔永平皮影艺术博物馆旅游攻略-北京崔永平皮影艺术博物馆必玩景点

乌鸡哥哥
北京崔永平皮影艺术博物馆

位于通州区马驹桥金桥花园。由原北京皮影剧团团长崔永平出资主办,2004年对外开放。展馆面积约250平方米,展览分制作工序介绍、皮影艺术展示、皮影历史资料等内容。博物馆有藏品3万余件,展出1万余件,包括明、清、民国、抗战时期的皮影作品,河北、山东、四川、陕西等地不同特点的作品以及崔永平自己设计制作的部分作品。

\

北京崔永平皮影艺术博物馆经北京市文物局核准注册,于2004年4月22日开馆,由原北京皮影团崔永平先生与其夫人出资主办。位于北京通州马驹桥金桥花园16楼四单元,展览场地250平方米。博物馆展出三万余件珍藏品,其中包括明、清、民国、抗战期间、河北、湖北、山东、四川、陕西、山西、甘肃、青海等地不同特点的作品以及崔永平先生自己设计部分作品。展览包括制作工序、皮影艺术展示、皮影历史资料、演出道具、剧本及皮影的表演技术。该博物馆的建立填补了北京乃至全国尚无类似博物馆的空白,对于继承和保留我国这一古老的民间文化艺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一间自住的两居室、两间租来的邻家两居室、大大小小和零零散散的各式皮影外加一个叫崔永平老人的一腔热情支撑着中国唯一的一个,世界惟一的一个皮影博物馆——中国皮影博物苑。在2004年之前,一直没能在它的发源地———中国———建立起专门的博物馆。这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惭愧而遗憾的。偏偏有一位与皮影结缘的人,不畏艰难地,担当起建立皮影博物馆的重任,倾其所有,矢志不渝。这个人名叫崔永平,他的私人博物馆叫作“北京崔永平皮影艺术博物馆”。

信息来源: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看曲江 | 皮影艺术博物馆——玩转非遗文化

皮影文化,应该被更多人看到。11月27日,拥有200多件国宝级陕西东路皮影藏品的西安市明清皮影艺术博物馆,从原址正式迁入西安音乐厅北侧。在大唐不夜城的璀璨光晕下,接受着来自世界各地游客的观赏与赞美。

国宝

进应该与市民更近一些

提起皮影,也许很多人对它的印象只局限于影视作品中一笔带过的画面、旅游景点贩售的塑料纸片,但这些都是刻板印象带来的偏见。

从汉代开始就在这片黄土地上生生不息存在了几千年的皮影,本身就有跨越时代传达美的巨大能量。

皮影艺术涵盖音乐、戏剧、曲艺、技艺、建筑精华于一身,汲取了中国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宋寺院壁画等多种手法与风格,制作与雕刻要经过制皮、过稿、雕刻、上色、熨平、装订、联结等24道工序。这些皮影艺术最精华的部分都被西安市明清皮影艺术博物馆好好收集、珍藏。

西安市明清皮影艺术博物馆原址已落成4年有余,收藏国宝级陕西东路皮影200多件,是精品中的精品,展现了清代鼎盛时

期皮影艺术的魅力。这里,不仅仅是一个收藏物品的展馆,更是连接每个人,是所有市民共同拥有的文化共享空间。

本次迁址至西安音乐厅,将原先较为偏僻的馆址迁至临街场馆,目的就是为了方便更多的游客进馆参观,也使得这数百间国宝皮影,与市民的距离更近一些。

不仅能看

还能“跳进”皮影世界

让皮影与市民更近一些,不仅仅市迁馆这么简单。

西安市明清皮影艺术博物馆联合陕西大剧院,将传统皮影戏进行了全新演绎,原创制作了沉浸式互动皮影秀《皮影笑传》并搬上舞台。

陕西大剧院将传统皮影戏剧《三打白骨精》、《阎王乐》,与时兴的脱口秀形式做结合,为观众们打开一个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新世界。

《皮影笑传》由皮影国家级非遗继承人坐镇,联合西安本土超火爆的单口喜剧厂牌“唐蒜铺子”,著名青年导演胡若楠及团队执导,又有中国戏曲学院舞美教授吕钦老师联手中国一流多媒体艺术家丰江舟,将传统皮影世界用270°投影巨幕全景呈现,打造人在戏中游的沉浸感。在传统艺术与潮流文化之间进行一次跨界对话,原汁原味的国粹艺术+欢乐的脱口秀交相辉映,让皮影在捧腹大笑间镌刻脑海。

国庆黄金周期间《皮影笑传》已经进行了多场演出,日日盛会,场场爆满,收获了许多观众朋友们的好评。11月27日,《皮影笑传》也正式开启第二轮演出,将作为常驻演出每天与观众们见面。

除了沉浸

还能将“潮牌皮影”带回家

11.27日的迁馆仪式上,一组充满国潮风格的皮影周边产品,引起了现场观众的目光。

为了让皮影成为一个普通人也感兴趣的摸得到的东西,拉近它与人们生活之间的距离,西安市明清皮影艺术博物馆联合八宝稀饭,以皮影为灵感制作了一系列周边产品。

他们从皮影博物馆镇馆之宝《闹龙宫》中取样,把东海龙王、孙悟空、水晶宫等元素,制作成了年轻人们喜爱的“水晶龙宫”鞋盒、“虾兵蟹将”文件夹、“皮头士”鼠标垫以及“东海志异”扑克。

从传统中来,到新锐中去。将陈列在橱窗中的皮影文物,以另一种新潮的面貌,与年轻人沟通,让更多的年轻人以他们熟悉的设计语言,了解到我们的国宝,本身就很潮。

打破传统皮影文化与现代潮流的藩篱,让更多的人看见,更多的人参与,是西安市明清皮影艺术博物馆任重而道远的目标。

11月27日起,集参观、演出、潮品为一体的西安市明清皮影艺术博物馆,和200余件珍贵皮影国宝,正期待你的关注。

END

文字:赵 曦

校对:小 楠

致敬守护 |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考古传递理性,艺术激励创新

【搜狐文化】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在展柜中解封历史的场所,还是我们记录当下、探索未来的一种方式。在这里,空间在重组,生活在调色,年龄、身份不再被界定……2020年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搜狐文化特别策划了“致敬守护”系列,选取九家各有特色的博物馆,讲述馆与人的相遇,致敬他们的坚守。愿你推开那扇门,凝视,聆听,由此了解过去,观映未来。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大学博物馆,为北京大学成为世界顶级大学提供文化支撑,在学校教学、科研和成果转化中发挥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培育北京大学学生的艺术素养、科学精神、国际视野,是展现学校教学科研成果与学校风采的展示窗口与文化交流平台。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奉行“考古传递理性,艺术激励创新”的理念,始终为校内师生与校外公众提供活跃思想的展览活动,体现深度人文关怀,关注前沿学术课题。建馆近30年来,陆续举办多个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及社会影响力的考古学特展,如“花舞大唐春:何家村遗宝精粹特展”、“秦与戎:秦文化与西戎文化十年考古成果展”、“权力与信仰:良渚遗址群考古特展”、“千山共色:丝绸之路古代文明特展”等;同时每年还推出“吉莉安·赛克勒女爵士国际艺术家展览项目”,遴选国际范围内优秀的当代艺术家,促进全球文化交流与互鉴;馆藏西方版画成就中国最为完整的西方艺术典藏系列之一。在这里,古今融汇、文明交流,考古与艺术并举,为校内外观众提供高水平的文化盛宴。

“动人心漩——马家窑彩陶纹样的当代性探索展”展厅,拟蛙蚊彩陶与当代艺术装置对望

“千山共色——丝绸之路古代文明特展”展厅,汇集新疆地区出土70件组珍贵文物

“权力与信仰——良渚遗址群考古特展“展厅复原展示反山20号墓及随葬品

“十九世纪的吟游诗人——馆藏德拉克洛瓦版画展”展厅,将西方大师版画与同题材中国古代文物对比

延伸阅读:荐展 | 新文化的曙光:五四时期北大学人群像

来北京西藏文化博物馆看《夏鲁寺汉藏艺术展》,四环边感受西藏文化的悠远

在北京的北四环边儿上,有座很显眼却很少有人关注的建筑 —— 西藏文化博物馆。

老远就能感受到浓浓的藏式风格,在周围的高楼大厦里显得格外突出。

西藏文化博物馆是北京唯一的西藏主题博物馆。整个博物馆占地2万多平米,从2007年开始兴建,2010年3月正式开馆。

馆内陈列大量文物、档案、音像和研究成果,展示了源远流长、独具特色的西藏文化与历史发展。

前几年来参观的时候看得不是很仔细,最近想再来发现因为疫情闭馆了。今天惊喜地看到又重新开放,赶紧预约了一下。

今天这篇先来写写博物馆近期的临展 ——《元代夏鲁寺汉藏艺术展》,另外《藏传佛教活佛转世专题展》和《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特展》会写在以后的文章中。

这个展览在博物馆三层的第六展厅。说实话在这之前我一点儿也不了解夏鲁寺。

一句话介绍夏鲁寺:

夏鲁寺位于西藏日喀则市甲措雄乡,因元代汉藏合璧的建筑和11-14世纪壁画而闻名,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记得刚上初中的时候,遇到一位很喜欢西藏的语文老师,她口中的西藏是那么神秘、那么美。大概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心里就埋下了对西藏文化的生之向往。

虽然我们的西藏之行一直没能成行,但这些年却从没忘记年少时的梦想。

夏鲁寺特展从历史、建筑、壁画三个方面,展示了不同民族在这些领域的交流与融合。

【夏鲁寺的历史:中央管辖,夏鲁扩建】

11世纪初,夏鲁寺由介尊·喜饶迥乃创建,寺院事物由介氏家族执掌 13世纪,元朝在西藏划分十三万户,介氏家族管理夏鲁万户

因与掌管西藏地方政权的萨迦昆氏家族联姻,介氏家族从而获得元朝中央政府的格外礼遇和大量封赏 夏鲁万户长扎巴坚赞利用元廷赏赐的金银财务,对夏鲁寺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延请著名学者布顿·仁钦珠担任该寺堪布,负责宗教事务

这是布顿·仁钦珠厘定的大菩提塔量度图,收录在18世纪西藏造像量度画本《白琉璃》中。

惊叹于佛塔的比例,完美无缺,精确到极点,严谨的几何平面给人的观感非常舒服协调。

还有这些珍贵的手抄经书与精美的木雕夹经板,在经文的流通性之外,更赋予了强大的艺术性,极具感染力。

【夏鲁寺的建筑:汉藏合璧,融合典范】

夏鲁寺建在夏鲁河谷开阔地带 11世纪初建时,夏鲁寺只有四个佛殿

13世纪末至14世纪晚期,经过四次扩建,建筑规模逐步扩大,形成了由主体建筑、附属建筑等寺院建筑以及居民区组成的建筑群,占地面积9.5万平方米。

寺院建筑呈方形分布,居民区呈梯形分布,整体形制像“升与筛子”

作为主体建筑核心部分的主殿建筑是西藏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汉藏合璧式元代寺院建筑,也是中国古代汉藏建筑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

这个单元中有对古建筑构件的详细介绍和图解,真是意外的惊喜和收获。每一种古建构件都从藏式和汉式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具体有斗拱、托木、柱子、门窗、木雕彩绘和琉璃构件等。

展厅正中陈列着一个大号的斗拱模型,并且标注了每一种木构件的具体名称,蹲在这儿一一对应地看了半天。能感觉布展挺用心的。

【夏鲁寺的艺术:兼收并蓄,不朽丹青】

夏鲁寺壁画以绘制精美、题材丰富、保存完整而著称于世。 这些绘制于11-14世纪的珍贵壁画遗存,是藏族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

风格多样的夏鲁寺壁画反映了西藏艺术对不同文化艺术的吸纳与融合,同时展现了元代汉藏艺术文化交流与演进的历史一隅。

即使展厅里陈列的是印刷品,也在第一眼看到的时候感到震撼。壁画上的建筑、人物、天宫场景都描绘得细致入微。

特别是菩萨的面部表情栩栩如生,带着神秘而沉稳的微笑,有种让人瞬间静下来的力量。

除了壁画,展厅里还展示了夏鲁寺的刺绣及唐卡艺术,有不少珍贵的展品。

这件展品名叫《锦缎刺绣八仙柱幡》,创作于19世纪。

展厅里最无价的宝贝是这几件来自于13世纪和15世纪的唐卡,是集宗教与艺术于一体的珍品。

隔着玻璃只能努力凑近,感受每一种颜色呈现的效果。开裂和褶皱中浓缩着厚重而悠远的历史,想象僧人创作它们之时怀着怎样的虔诚与期待。

《大威德金刚唐卡》,13世纪 / 布、矿物质颜料

《无量寿唐卡》,13世纪 / 布、矿物质颜料

《大幻金刚曼荼罗唐卡》,15世纪 / 布、矿物质颜料

《释迦牟尼佛唐卡》,15世纪 / 布、矿物质颜料

最后再来看几尊佛像和佛塔,大多为合金铜或铜鎏金材质。

《夏鲁寺汉藏艺术展》从一个侧面为我们呈现了元代大一统格局下,西藏文化与内地文化的相融相生,互相影响借鉴。

感兴趣的朋友非常推荐来现场观展,亲临体验的感受是文字和图片无法代替的。

因为神秘,所以吸引;因为神秘,所以探究;因为神秘,所以向往。

轮回没有使他更坏,涅槃没有使他更好;

它未曾生,它未曾死;

它未曾解脱,也未曾迷糊;

它未曾存在,也未曾消灭;

它毫无限制,它不属于任何类别。

----敦珠仁波切

- FIN -

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