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屿木牌坊旅游攻略-竹屿木牌坊必玩景点

米酒妈妈
竹屿木牌坊

石牌坊之神木杏花滩

杏花滩又名单家滩,在神木县城南5公里的单家滩村,旧有摩岩石刻,古岫岩寺等明代建筑。因村多杏花,从清初开始称杏花滩。据称每当杏雨时节,花红叶翠,满眼烂漫,是为神木八景之一“杏花濯雨”。

神木古称麟州,是当年杨家将镇守的边关重镇。杏花滩是神木的一个文化名村,风景幽美,杨柳依依,小桥流水,樵歌牧唱,分外诱人。随着历代文人的吟咏,早已闻名遐迩。杏花滩在神木南郊,为古城游春踏青之盛境。三山围抱,遍植杏树,林中一小小古寺,名岫岩寺,现名白龙寺。寺边有文笔塔,文昌阁,内供孔圣神像牌位,周围立有近世文人及官员的诗刻碑林。山岩之上有摩崖石刻多处,惟南面山顶岩壁上“洗心”两个巨大的刻字最是醒目壮观。杏花滩从明清至今为神木境内著名的旅游胜地。迄今资料及传诵所知,明清至五十年代,咏赞神木风光名胜诗文,以杏花滩为最多,说明杏花滩及白龙寺确为五百年间最负盛名的旅游景观及佛事胜地,层次文明、高雅。并少植杏树、桃树、梨树和各类花草,形成了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和鲜明教育主题的游憩景观,是处高品位、有潜力、幽雅清净、独具特色的旅游场所,是人们春游和避暑的极好去处。史料载,康熙29年,神木同知陈昌国览胜杏花滩白龙寺,铸碑记述,有“游杏花滩”诗曰:“出城东看杏花开,花外盘桓酒数杯,转入桃溪春寺静,山光鸟语悦人来”。康熙33 年春,榆林东路道张衡游览杏花滩,有“游杏花滩”三律,并建“浩然亭”,增秀于白龙寺旁。康熙36年,帝王进兵宁夏,闻道杏花滩美景,遂生戎马中偷闲之趣,策马专程走访,并赐“杏花禅院”额于山门。杏花滩遍地生长着马兰、野麻,是上好的造纸原料,四季长流的溪水乃天然漂剂。于是杏花滩的村民农忙下田,农闲造纸,有的甚至弃农醉艺,一代接一代。康熙帝询问了纸农生计之艰辛,幽默地赞叹道:“此地皆为侯(公元114 年,汉安帝封蔡伦为龙亭侯,他发明的纸,人称蔡伦纸),可惜乃穷侯。”“尔等早种晚收(指一天完成制作到销售的全过程),时刻生金也。”这位重视经济开发的帝王,依据亲眼所见,欣然赐纸坊门口一联:“水池中鱼龙变化,竹帘上时刻生金。”至今为神木人传诵不忘。嘉庆6 年,神木知县王文奎,邀府谷知县狄燧、神木部使嵩英,神木同知苏尔登额等劝农至杏花滩,各有诗咏刻石留寺。道光年间,神木知县王致云等对杏花滩尤其表现兴致,多处吟留。民国14年,书法家王雪樵带领学生李文芳、温亮典等游杏花滩,其时白龙寺荒凉萧索,诗人心境相吊,留诗:“问山寻水汗漫游,绝无人迹亦勾留。可怜冷落岫岩寺,只有斜阳满树头。”道光《神木县志》记载杏花滩“春日杏花灿烂,游履纷纭,邑中胜景,以此为最。”

白龙寺为杏花滩又一美景。据《神木县志》记载,该寺建于明朝永乐年间。《重修单家滩岫岩寺记事》碑中说:“岫岩寺在县南十里,四面壁立,中通一径,蜿蜒而上,可以据险。右建白龙寺于山顶,故名。”传说明英宗正统年间复修白龙寺时因一狐狸将桩牌衔于山下,人们以为这是“天意”,于是将寺移建于山下,并改名“岫岩寺”。以后历任官民修葺保护,游人不断。寺旁的“浩然亭”,跨溪流,八卦形,四周围栏,朱绘彩饰,为文人墨客激发灵感,吟诗作赋的绝妙环境,也是郊游小宴的理想场所。过去游客将餐食从寺内做好,置盘浮入水中,顺流送至“浩然亭”前,别有情趣。诗人称之为“流觞曲水”。寺旁山崖上,寺院廊檐下,保留至今的有周岐“只在此山中”、陈昌国“枕流漱石”、张衡“浣云”、周文英“得声寓色”、薛堉林“恩同保赤”、陈璐“游杏花村和韵”三律、张祉繁“清流有声”、“与然仲茶话”,并留有古碑多块。杏花滩村内土地平展,畦垄如画,农舍依山傍水,小溪至村中流过。绿树掩映的农庄里飘出缕缕炊烟,田园风光中隐藏着忘尘脱俗的气氛,使游人如入仙境,如行画中。杏花滩之杏花在建国后农田基建中逐年毁损,已无旧前景象。

改革开放以来,杏花滩村民自力更生,因地制宜,恢复了传统的造纸工艺,以家庭为作坊,规模不大,全程手工;以废纸、破麻绳为原料,供应全县非公文书刊用纸,广有外销。男女皆能操作,有“家家碾玉浆,户户贴粉墙”之誉。这种原始的、高超的生财致富手段,长期以来在杏花滩村民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九十年代,幸有神木中学退休教师武绍文先生矢志于县域文化传统之发扬光大。从1994 年开始,将由清至今游客诗文题留尽数搜集,恢复并新建双面石碑43块,刻有古今诗文题辞60 多帧,建成杏花滩碑廊摩崖10 块,有山门石柱1对,题联4 副,纪念碑1 柱。新修杏花别墅,内建文宗堂、文渊亭、文源池、文渊塔等,并广植杏树、桃树、梨树和各类花草,形成了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品位,且幽雅清净、独具特色的旅游场所。杏花滩碑廊、摩崖的落成,将自然之景,融汇人文之华,给人们提供了一个高层次的文化活动场所和旅游环境。这样做数量少而内涵深,耗资小而意义大,不仅为神木又恢复一景,而且对两个文明建设和安定团结具有积极意义。

一年芳草绿,春风十里杏花香。杏花滩最美当属春天,杏花次第开放之时,满园杏花竞相绽放。枝头盛开的杏花,艳态娇姿,胭脂万点,繁花丽色,占尽春风。适逢休息日,来此赏花游玩的人络绎不绝,人们在这里赏花拍照,感受着春天的美丽。有的游客在岸边玩耍嬉戏,有的游客则在草坡乘凉赏花,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开心快乐地划着小船,让平静的湖面泛起了阵阵涟漪。到了秋天,枫树的叶子红了,火红火红的落叶在林间飞舞,翠绿的松柏矗立在门口,像是站岗的卫士。冬天里雪花在空中飞舞,放眼望去杏花滩白茫茫一片,风景宜人,使人流连忘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在神木县委、县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多方努力下,几经修缮,已成为市民修身养性之地。如今的杏花滩是更像是一座一流的现代化城市公园,必将为神木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增添一抹亮色。

台湾新竹 李锡金孝子石牌坊

据统计,台湾现存古石牌坊共15座,其中仅存的 唯一一座孝子牌坊是“李锡金孝子坊”。“李锡金孝 子坊”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系为旌表李锡金 事母至孝而建造的,是台湾现存古牌坊中唯一以孝 行获得旌表建坊的孤例。

李锡金,字谦光,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生于 福建晋江石獅永宁镇岑兜村,14岁时来到台湾谋生, 居住于淡水竹堑。李锡金自幼丧父,事母至孝,每遇 母亲有疾病,他“用药必谨,延医必慎,药必先尝,日 夜侍亲卧侧,衣不解带,甚至焚香乞以身代”。17岁 时,母亲也离开了人世。李锡金“佣于某商家”,想 到父母都已去世,自己无力为他修筑一个好坟墓,不 能很好地祭祀他们,因此毎到风雨天时,李锡金就 非常负疚不安。为此,他“泣告主人,请预给五年薪 金,为亲修坟。主人嘉其孝,许之”。长大后,李锡金与弟共同经商而家境日渐富裕。李锡金的伯兄因病早殁,李锡金主动承担起了抚养侄子的 责任,他抚养侄子如同亲子,延师课读,将他们培养成才。咸丰年间,艋舺分类械斗炽烈,蔓 延将及竹堑。李锡金就与郑用锡赴各庄竭诚劝导,终于平息了械斗。李锡金乐善好施,济 弱扶贫,家乡闹灾荒粮食歉收时,他就“办平粜”,抚恤有困难的乡亲。同时,他还修桥铺路, 捐资修建宗祠,还把部分家产用作公业,资助族中25岁以上的结婚者,造福乡里。其孝行义 德在邻里之间传为美谈,受到地方人士的广泛称赞。清同治四年(1865年)李锡金病逝,享 年80岁,受到同治皇帝的旌表,“诰封奉直大夫国学生”。光绪五年(1879年),当时的新竹 县生林鹏霄等人将他的孝行详细阐述,恳请官府为他的孝行义德建牌坊加以表彰。光绪六 年(1880年),福建巡抚勒方錡向朝廷提请旌表,入祀孝悌祠。光绪七年(1881年)光绪皇 帝恩准为李锡金建牌坊。光绪八年(1882年)十二月,“李锡金孝子坊”在新竹县城北门外 南子庄(今南雅街)建成。因年久失修,1961年冬由李锡金后裔移建于新竹市东区青草湖 明月湖路上。

“李锡金孝子坊”用泉州白花岗石与青斗石建造,为四柱三间三层,坐西南朝东北,坊高7.33米,宽6米。在明间坊顶脊背正中饰有葫芦宝座,两旁饰有鸱吻, 坊顶石梁刻有仿屋檐 的浅雕,坊顶与上额枋正中嵌有圣旨牌,圣旨牌两旁立有短柱各一,柱上刻有梅、兰、菊、莲 “四爱”图案。上额枋与中额枋间的匾额上刻有“孝子”两个楷书大字。中额枋与下额枋间 的匾额,正面中间刻有“李锡金坊” 4个略小一些的楷体字,两侧分别刻有“旌表新竹县原 籍晋江诰封奉直大夫国学生”、“大清光绪壬午年阳月”等小字;背面则刻有会请旌表立坊者 的名字。两块匾额两旁都饰有青斗石透雕花板,所雕图案为人物故事和加官晋禄。明间下 层的额枋上,正面刻有四龙一珠图案,背面刻有双凤双龙一珠图案。牌坊两侧次间上下额 枋间的花板上为透雕麒麟,下额枋上雕刻琴棋书画图案。雀替上雕刻有花草图案。牌坊四 根柱子的前后两侧都夹有葫芦状抱鼓石。石牌坊柱子的正背两面都镌刻有当时的福建按察使 司张梦元和钦点内阁中书王庆霖等人题书的旌表李锡金孝行的楹联,正面坊柱上题书:“孝 弟行鸿谟诏街双凤,子孙诒燕翼天锡十麟。”背面坊柱上题书:“八十年应母氏深心竹城驰 誉,一片石表人伦大道枫陛承恩。”

文章出自网

《江南百景图》木牌坊一般建在哪里

在江南百景图手游中木牌坊一般建都在哪里呢?具体摆放位置又是什么呢?不清楚的话,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江南百景图木牌坊摆放位置详解

我是放在桥口,作为每个功能区的入口。

所有娱乐设施圈堆在塔周围空地上。各园区严格区分,一律用树覆盖。

放墙角旮旯头或者给严大人。

我放在了城门口,一个大的加一个小的。

都拿去和严大人交换,摆白玉牌坊或者乌木牌坊。

知府门口放一个,上下桥,城门口。

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