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代小红楼旅游攻略-百代小红楼必玩景点

猫猫爱游玩
百代小红楼

百公司建于1921年,占地面积约192平方米,建筑面积480平方米,属荷兰式建筑风格的独立花园住宅。建筑为假三层砖木结构,北立面中部表面用石材,南部阳台双柱支撑,方形门窗,清水红砖外墙,俗称小红楼。

小红楼是东方百唱片公司亚太地区总部,也是中国唱片业的诞生地。1935年,上海电通影业公司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在这里灌制,1949年9月2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定本曲为国歌。2005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市优秀历史建筑。

地址:衡山路811号

开放时间:因修缮,暂停开放

门票:免费参观

红色百城丨红色小镇半塔的“时代蝶变”

“老百姓听讲罗司令要借衣裳,那肯定又要打胜仗……罗司令说,群众一针一线不能拿,必须赔偿没商量……”傍晚时分是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半塔镇大刘郢村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在村新四军二师文化园广场上,两名身着新四军服装的红色文化志愿者正声情并茂地为群众们表演快板节目《罗炳辉司令赔衣裳》,精彩的表演引得观众掌声连连。

“我们创新形式,广泛摸排业余文艺爱好者、民间艺人,组建红色文艺轻骑兵志愿服务队,用通俗易懂的百姓语言、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走村入户进行表演,为乡村振兴增添精神动力。”半塔镇文化站站长王祖道告诉记者,淮调《少奇同志在半塔》《半塔革命歌曲联唱》、诗朗诵《烽火再现》、民间旱船《子母灯》等文艺节目特别受欢迎,有的还拍摄成视频,在“云”上传播,效果很好。“地道的家乡话,配上快板,革命故事就活起来了,通俗易懂,很接地气,我们都爱听。”村民朱明星一边摇着蒲扇一边高兴地说。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半塔镇。图片由滁州日报社提供

半塔镇是皖东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丰富。抗日战争时期,半塔是皖东重要的抗日革命根据地,是新四军第五支队在津浦路东的后方所在地,著名的半塔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刘少奇、张云逸、罗炳辉、徐海东、方毅、张劲夫等都曾在这里战斗和生活过,留下了许多新四军浴血奋战及军民心连心、一家亲的故事。

请老新四军战士、党史专家走进校园,为孩子们讲革命战争年代的故事;在乡村建设中融入革命历史元素,让群众行走在老区随时随地可以感受到曾经的峥嵘岁月;不断丰富“皖东烈士陵园”的布展内容和手段,让参观者更好的了解、学习革命历史;扩建新四军二师烈士纪念林、新建新四军主题文化园区和红色文化街区、红色公园、少奇楼……多年来,革命老区半塔注重红色基因的传承,积极创建“红色小镇”,推动老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半塔镇如今农村居住环境。图片由滁州日报社提供

如今的半塔发生了“时代蝶变”。干净整洁的村道、错落有致的房屋,独特的文化院墙,一应俱全的健身广场……仲夏时节,漫步在皖苏边界的半塔镇白云村,一股新时代美丽乡村的新气息扑面而来,让人流连忘返。“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我们的环境变得更好了,水更绿了,天也更蓝了,老百姓的生活也更惬意了。”半塔镇党委书记张在兵介绍,近年来,半塔镇积极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陆续实施了道路沿线整治提升、江淮分水岭国家风景道、“田家大院”“来安·幸福里”等建设项目,打造了北涧村万亩碧根果基地、罗庄村1.5万亩葡萄产业园,以及脱水蔬菜加工、稻虾共作、油桃、精品苗木等特色农业产业,百姓收入年年攀升。

记者发现,红色小镇的工业经济发展也势头强劲。2020年,面对疫情和经济发展的压力,半塔镇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7.67亿元、财政税收3035.7万元。在半塔镇白云村工业集中区滁州越合机械制造科技有限公司内,为汽车和地铁生产配套产品的近百台机器轰鸣,工人穿梭其间,一派忙碌的景象。公司总经理曾宝兵告诉记者,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以及对接大江北的深入融合,他把企业搬到滁州半塔,看中的就是半塔良好的区位优势以及革命老区群众的勤劳淳朴。“公司年产值2000多万元,税收100多万元,周边近100名群众在公司就业。”曾宝兵说。

“作为来安县北部门户和对接南京江北新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半塔区位优势明显。未来随着滁天高速、235国道开工建设,时空距离还会进一步拉近,区位优势还将进一步放大。”张在兵介绍说,随着越来越多的长三角地区企业落户,半塔镇新型建材、机械制造、农产品深加工、商贸旅游业将会不断提档升级,助力该镇建成来安县对接大江北建设的“第二桥头堡”。

短评

接续奋斗勇争先

从半塔保卫战发生地跃升为红色小镇,再到来安县对接大江北建设的“第二桥头堡”,半塔这片光辉而厚重的土地,持续发生着历史性巨变。回首百年奋斗路,革命老区精神正是促进半塔巨变的源源红色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的每一段革命历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走好新长征路的精神加油站,我们要挖掘好、继承好、发扬好。

奋斗没有终止符,一代接着一代干。我们要永远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弘扬光荣传统,凝聚起磅礴力量,接续奋斗勇争先,奋力谱写新华章。

来源/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

一审/文静 二审/琳宇 三审/朱浩宇

美编/翟永红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兴安日报》官方微信

□关于对旗县市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换届及盟直部门单位拟任干部进行公示的公告

□关于对旗县市人大政协领导班子换届拟任干部进行公示的公告 □打造属于兴安人民的“诗和远方” □兴安盟这几处景区入选“内蒙古网红打卡地” □严明换届纪律“十严禁”

许昌这座百年小楼,深藏一段红色历史……

95年前,党的火种在许昌大地播撒:1924年秋,许昌第一个党小组——中共长葛小组成立;1925年,许昌第一个党支部——中共石固南寨支部委员会成立;1926年11月,中共许昌第一个县委——中共许昌县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

如何讲好党的故事?就是要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谆谆教导,切实承担好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的政治责任和历史责任。

百年小楼,深藏一段红色历史

9月23日上午,长葛市石固镇中心小学大门向里约30米处,有一座青砖青瓦的老房子,屋里用十分厚实的木板搭成了小楼的第二层。从外表看,这座房子是最普通的“三间瓦房”。

“丁零……”下课铃声响起,几个正上学前班的孩子蹦跳着来到老房子前玩耍。几个五六岁的孩子对老房子十分好奇,趁着下课的时间趴在老房子低矮的窗户上向里张望。

从1925年到1926年,这座小房子作为许昌地区第一个党支部、中共豫陕区石固南寨支部委员会的办公用房,见证了那时长葛的革命活动。

小楼整体为砖木结构,坐东朝西,两层总面积约90平方米,二楼用横梁加木板铺设。小楼内现在还有两个柜子、一桌一椅,据说是当时石固南寨党支部办公用具。

“这所学校是1918年建成的,已经101年了。这座小楼也有上百年历史,是许昌市文物保护单位,前段时间刚刚被修缮,屋子里的陈设还是原来的样子。”石固镇南寨东街村村委会主任王保增说,这几天,他学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许昌地区第一个党支部成立的地点,他们有义务担负起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的责任,打造红色品牌,让广大青少年学生接受红色熏陶,将对党忠诚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星星之火,开始在许昌大地燎原

许昌地区第一个党支部成立后,起到了一呼百应的效果,使党组织在许昌遍地开花。

1925年年底,中共豫陕区委派张景增、肜德忱来许加强党的工作,先后建立起中共碾上村支部、中共戴庄村支部和省立许昌十四中学支部。

1926年11月,肜德忱从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回到河南,受上级指派到许昌县开展党的工作。他根据中共豫陕区委的指示和许昌县党组织的发展情况,在县城衙前街张鸿镇家建立了中共许昌县地方执行委员会,辖碾上村、戴庄村、长葛、省立许昌十四中学4个党支部和石固南寨党小组。

1927年6月,中共河南省委建立后,改中共许昌县地方执行委员会为中共许昌县委员会,委员有肜德忱、戴善同、陈子林、丁明道、谢梅村。肜德忱任书记,戴善同、陈子林、丁明道、谢梅村分别负责组织、宣传等工作。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许昌诞生的第一个县级领导机关。

1926年4月,长葛党组织逐渐发展壮大,党员由原来的10多人发展到20多人,在中共豫陕区委的帮助下,建立了中共长葛县支部委员会。中共长葛县支部委员会建立后,积极开展农民运动,在许多地方建立了农民协会,为以后的农民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共长葛小组活动旧址,是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属于长葛市教体局管理,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38年春季,上级党委为加强襄城县地区的工作,由武汉和东北救亡总会派来党员同志,经舞阳特委介绍相继来到襄城县。这时,襄城县中共党员已有20人左右。襄城党的地下组织自1938年建立,至1942年中断,后于1943年恢复工作,经过连续近十年的革命活动,在襄城县人民群众中撒下了革命的种子,不仅用不同形式给国民党反动派和封建地主阶级以打击,而且在1947年解放初期,在配合解放军清剿散匪、收缴枪支等方面均作出了很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南首先来到大别山革命老区,缅怀革命先烈,告慰革命英灵,让我们这些老同志非常感动。”我市离休干部、新四军老战士张怀德激动地说,“总书记强调要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我们要不忘历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把先辈们的英雄故事讲给大家听,讲给年轻人听,激励人们坚定不移跟党走。”

讲好党的故事,与时代同频共振

讲好党的故事,是每一个党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是新时代赋予每一个党员的神圣使命,是提高思想觉悟、提升党性修养的具体途径,更是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一项工作内容。

9月19日,许昌市委党史研究室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集中学习研讨中,全文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9月16日至18日在河南考察有关报道,研究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措施。

下一步,许昌市委党史研究室将加强红色基因库保护利用工作,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分类推进保护利用,启动第二批市级党史教育基地评审工作;积极参与党史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纪念设施建设维护,参与指导基层开展红色旅游、建设乡村(社区)党史场所等工作;积极推进“许昌党史网”升级改造,着手开通党史微信公众号;在做好日常宣传工作的同时,加大在网络上发声的力度;扎实开展“六进”活动,进一步将宣传工作向基层倾斜,传承红色基因,讲好许昌故事。

襄城县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王中合告诉记者,对于总书记提出的讲好党的故事,他们已经进行了部署,规划了以襄城革命烈士纪念馆、毛主席视察襄城纪念馆、龟山襄城县党支部成立遗址为重点的红色教育基地路线,用心、用情、用力讲好故事,让人民感受党所走过的道路,理解党的成长过程,把党的故事说到人民心坎里。

“我们还开展了党史巡讲‘五进’活动,让更多的党员群众重温党史。”王中合说,他们要用心讲好党的故事,全面深入诠释初心和使命,激发情感共鸣,引导各行业、各领域基层党员守初心、担使命。

许昌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丨张铮

内容来源丨许昌报业传媒集团

安徽千年古村,百年代代相传的小吃走红,外地游客来了必吃

灵山村位于徽州区呈坎镇东南灵金山南麓,始建于唐,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徽州方氏聚居的古村落之一。灵山村风光秀美、人杰地灵、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摄影、休闲、探险考察的最佳场所,黄山市百佳摄影点之一。

灵山虽处山腰谷地,却是个有田有稻的地方,其生产的大米,曾作为贡品呈送朝廷而闻名。灵山贡米因日照时间短、生长周期长,而米质柔软,清香扑鼻,令人食欲大增,由此米做成酒酿,其味尤甜,故而灵山酒酿便成了当地特产。

在当地有着代代相传的酒酿近年来已经成为灵山村的招牌小吃,酒酿严格来说就是蒸熟的江米(糯米)拌上酒酵(一种特殊的微生物酵母)发酵而成的一种甜米酒在我国全国各地称呼不同又叫醪糟、酒娘、米酒、甜酒、甜米酒、糯米酒、江米酒、酒糟。这里家家户户都会制作酒酿,并有专门为酒酿制作的酒酿饼。

当地的酒酿吃法以将糯米汤圆煮开之后倒入至做好的酒酿中。这样可以使酒酿不至于过酸发苦。

软糯的汤圆和酒酿搭配,酸甜软糯可口之极。汤圆也不止一种馅料,除了传统的黑芝麻馅料之外,还有花生馅和玫瑰红糖馅料。作为徽州地区的古村落之一,灵山村每年也会迎来不少外地游客,他们不仅欣赏到了古村落的,也会慕名前去尝一碗灵山酒酿。

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