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共二大和平民女校旧址旅游攻略-上海中共二大和平民女校旧址必玩景点

霞姐
上海中共二大和平民女校旧址

平民女校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培养妇女干部的学校,旧址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32号A(今上海市老成都北路7弄42-44号)。

为了“养成妇运人才,开展妇运工作”,党组织在1921年年底先后两次以“中华女界联合会”的名义在报纸上公开刊登招生广告,于1922年2月创办了平民女校。女校的校务主任(即校长)先后由李达、蔡和森担任,协助办校的先后有王会悟(李达的夫人)、向警予等人,党的领导人和知名人士-、李达、陈望道、邵力子、沈雁冰、沈泽民等常来这里授课。学生有30多人,较著名的有:王剑虹、王一知、丁玲、钱希君等。女校设置语文、数学、英文、物理、化学、以及经济学、教育学、社会学等课程,并经常轮流请教师轮流就妇女运动问题做讲演。张太雷、-也曾到学校介绍俄国革命和建设情况。平民女校实行半工半读,在校内设置成衣组和织袜组,对外制作衣服和销售产品。在党的领导下,学生们还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工人运动。1922年底,1923年初,学校因经费拮据等原因停办,部分学生后来转入上海大学或上大附中学习。

平民女校为党和革命培养了一大批妇女干部,在妇女运动史上留下珍贵的一页。1984年5月,这里被定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9月,被上海市妇联命名为上海妇女教育基地。

景点位置

中国上海黄浦区成都北路7弄30号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开展平民女校体验式参观活动

■记者 邢蓓琳

本报讯 3月5日下午,“石库门里学党史,巾帼力量展风采”平民女校体验式参观活动在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举行。市妇联副主席孙美娥、市妇联组织部部长孙红岩、市文化和旅游局传媒机构管理处处长张枝俏等出席活动。

活动中,“全国三八红旗手”“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最美空嫂”吴尔愉和中国亚太EAP高级顾问、上海市妇联特邀心理专家、上海电视台知名栏目专家嘉宾主持林贻真受聘担任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志愿服务工作顾问。学员代表获赠二大文创学习用品。

当天的平民女校体验式参观活动共包括党史课《辅德里内听党课》、文化课《石库门里绽芳华》和劳作课《小课堂中觅书香》。学员们一起“走进辅德里”,通过参观兼具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的纪念馆,回眸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的峥嵘岁月,从一段段气壮山河的历史中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从弱小走向强大的辉煌历程。坐在当年平民女校的课堂里,学员们分别聆听了吴尔愉和林贻真两位巾帼志愿者带来的文化课程。两位老师分别结合自己经历,分享了改革开放40周年里的沧桑巨变。劳作课上,时尚花艺品牌总监梁莉详细讲解了压花的前世今生,并传授了压花书签的制作技艺。学员们通过劳作,静心感受女校中曾经激荡着的追求独立、自由与创新的精神,更加坚定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信念。

记者了解到,平民女校创办于1922年,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所培养妇女干部的学校。平民女校虽然成立仅不到一年,但却培养出了丁玲、钱希均、王一知、王剑虹、秦德君等一批著名的妇女人才。在革命年代艰苦的岁月里,女校学员们从未放弃过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通过半工半读的方式实现自身价值。此次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充分利用场馆资源,推出平民女校体验活动,就是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优秀女性能够从这里汲取力量,继续发扬平民女校自立自强的优良传统,绽放更美丽的自己。据悉,该项体验课将一直持续到3月底,有意参加的单位与个人可进行预约。今后,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也将积极利用自身阵地优势发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激发爱国热情,培育民族精神。

“初心讲堂”: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第二讲开讲 东华大学党组织走进“平民女校”聆听“巾帼的黎明”

东方网记者张力韵11月12日报道:在辅德里这条意蕴悠长的石库门里弄里,藏有一处革命旧址——平民女校。近百年前的春天,这里创办了我们党培养妇女干部的第一所学校,来自天南地北的一批勇敢女性挣脱封建礼教,走进全新课堂,投入革命洪流。

11月12日上午,“初心讲堂”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的第二讲课程开讲。来自东华大学党组织50多名党员参加了本次讲座,近距离了解近百年前一群心怀理想、追求真理的女性在平民女校学习、生活,并最终走上革命道路的动人故事。

本次课程邀请到《巾帼的黎明——中共首所平民女校始末》一书的作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青年创作委员会委员、上海作协创联室副主任杨秀丽(笔名:杨绣丽)带来讲座《巾帼的黎明——中国共产党第一所培养妇女干部的学校:平民女校》。杨秀丽老师从女性的创作视角出发,畅聊上世纪20年代初,一群年轻女子在那个风雨激荡的岁月里什么样的机缘让她们来到上海,如何走进平民女校,又如何以这里为起点开启自己不凡的人生轨迹。

课程结束后,部分女学员来到平民女校旧址展厅,体验了一节特殊党课——由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的工作人员排演的沉浸式情景党课《起点,巾帼的觉醒》。学员们走进百年前的平民女校课堂间,跟着女校的“校务主任李达先生”一起开启时空之门,对话百年前妇女先驱。党课分为三个板块:“聚是一盏灯”、“心是一团火”、“亮是一道光”,通过模拟课堂、角色扮演等方式,让观众感受到仿佛时光倒流、穿越历史,由此及彼,达到心与心的共鸣。

初心讲堂是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作为指导单位,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利用上海丰富的红色资源和学思践悟新思想的实践资源作为生动教材的党员教育新载体。接下来今年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还将推出两节党课,通过一人讲授、二人访谈以及多人表演等方式为基层党员带来更丰富的课程体验。

线上和平 | 让红色记忆永不褪色—中共中央北方局旧址纪念馆

和平区位于天津市中心

虽然区域面积很小

但却拥有大量旅游资源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

我们将通过网上“云游”的方式

带您走进和平区的各个景点

用心和眼睛,领略和平的文化魅力

近代天津风云变幻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

救国救民的共产党人

展开了艰难又壮烈的革命斗争

在如今的和平区

还留有他们奋斗过的痕迹

今天我们就走进这栋小洋楼

看一段令人心潮澎湃的革命历史

中共中央北方局旧址纪念馆

纪念馆位于和平区黑龙江路隆泰里19号,该房建于1915年,为里巷式结构的二层楼房。1936年3月至1937年2月。刘少奇同志任北方局书记时曾在此居住并办公。2004年,旧址经过修缮和复原,于2005年正式对外开放。纪念馆内主要包括以照片、资料为主的图片陈列和以场景实物为主的复原陈列两部分,通过丰富的史料,真实再现了那段革命的光辉历程。纪念馆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序厅、惠兴德成衣局旧居复原陈列厅以及第一、第二、第三展厅。

中共中央北方局旧址纪念馆

序厅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为了适应不同地区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先后在全国设立了十几个中央地方局。序厅展厅两侧的照片便是当年中共中央长江局、南京局、南方局的旧址照片。

在序厅中间,你能看到一副中国地图。在地图最上端有一座宝塔,它象征着革命圣地延安,地图下面有代表天津的解放桥和海河,中间中国地图呈现红色区域的就是当年中共中央北方局所管辖的范围。

惠兴德成衣局旧居复原陈列厅

惠兴德成衣局是于20世纪30年代初,在隆泰里19号开设了一间裁缝部,专门制作中式服装。1936年春天,刘少奇来津后,以南开大学“周教授”的身份居住在惠兴德成衣局楼上,在这里主持北方局的工作。

第一展厅

这一部分主要展现了从1924年中共中央北方局首次建立到1935年间,随着革命形势曲折艰难的发展。

1924年12月7日,中共中央北方局第一次在北京成立。1927年,受“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影响,北方区委组织遭到严重的破坏。同年5月,中央常委会议决定成立中共顺直省委代替北方区委,继续领导北方党的中心工作。

1927年11月11日,中央决定撤销北方局,顺直省委继续领导北方党的工作。1928年3月和6月,刘少奇和陈谭秋先后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来津,指导顺直省委的工作,整顿北方的党组织。1935年,建立了以河北省委为基础的中共中央北方局,时任河北省委书记高文华出任北方局书记。1935年,在北方局和河北省委领导下,北平各校学生数千人举行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对帝国主义,史称“一二九”运动。为了声援北平学生的爱国运动,天津10余所学校5000多名学生,也举行游行,随后与北平学生一起南下深入民间宣传救国。共同掀起全国抗日救国的新高潮。

第二展厅

1936年春,为了贯彻瓦窑堡会议精神,中央派刘少奇到天津主持北方局的工作。刘少奇抵津后,改组了北方局,刘少奇任书记,彭真为组织部长,对北方局之前的状态进行了整顿。

1937年2月下旬,刘少奇率中共中央北方局领导机关迁至北平。1937年8月,刘少奇到达太原,并在那里重新组建中共中央北方局,继续领导北方地区抗日斗争。

第三展厅

第三展厅还原了当时刘少奇曾经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刘少奇严格按照中央的规定,生活上极为简朴。并且在这里从容领导北方人民开展了一系列的抗日救亡运动,树立了党在白区的工作典范。

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以及新中国的成立,北方局逐渐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1945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决定撤销北方局,至此中共中央北方局完成了历史使命,这个充满了艰辛、热血的地方也随着战争的落幕归于平静。

如今的中共中央北方局旧址纪念馆

早已告别了风起云涌

如今的它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是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这里丰富着海河沿岸的文化内涵

为各位游客重温那段历史

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