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条岭自然保护区旅游攻略-阴条岭自然保护区必玩景点

瑞文妹
阴条岭自然保护区

阴条岭自然保护区是神农架原始森林的余脉,平均海拔1900m,为重庆市内唯一一片原始森林。

保护区内植物种类达1500多种,有多种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且含有大量珍稀濒危物种,常见有银杏、珙桐、腊梅、崖柏、 红豆杉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5种,是难得的“天然物种基因库”。林区内茫茫林海,无边无际。是重庆市内森林旅游、科考探险旅游的最佳目的地。

阴条岭自然保护区是神农架原始森林的余脉,幅员面积12万亩,其中原始森林8.7万亩,平均海拔1900m,为重庆市内唯一一片原始森林,主峰阴条岭海拔2796.8m,是重庆市最高点,被称为“重庆第一峰”。保护区内植物种类达1500多种,有多种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且含有大量珍稀濒危物种,常见有银杏、珙桐、腊梅、崖柏、 红豆杉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5种,是难得的“天然物种基因库”。“头顶一颗珠”、“七叶一枝花”、“文王一支笔”、“江边一碗水”等奇花异草随处可见 ,金雕、白熊、白狐、金钱豹、小熊猫等30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禽异兽出没林间。林区内茫茫林海,无边无际,云蒸霞蔚,打虎坪、公母泉、万蛇山、丢命坨、舍命滩、阎王鼻子、鬼门关等景点令人心惊胆颤,更有“野人”之谜、兰英寨等让人心驰神往,被称为“三峡第一园”。是重庆市内森林旅游、科考探险旅游的最佳目的地。

探索阴条岭的神奇与奥秘!走进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科普馆

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重庆市巫溪县东部,地处渝、鄂两省交界处,是神农架原始森林延伸至重庆的部分,属秦岭山系,东接大巴山,南连巫山,总面积22423.1公顷,平均海拔1900米,区内有“重庆第一高峰”——阴条岭(海拔2796.8米)、“重庆第一深谷”——兰英大峡谷(谷长100余公里,谷底最窄处仅13余米,平均深度1500余米,最深2400余米)等著名景点。

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其丰富的植物种群、多样的植被类型和原始的生态环境,而被誉为 “天然物种基因库”、“三峡的生态明珠”,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生态旅游等方面均具有较高价值。据最新调查结果显示, 保护区内有大型真菌种类83种,维管植物3595种,其中国家重点野生保护植物32种,如南方红豆杉、珙桐、大果青杄等;有3个植被型组,11个植被型,48个群系,森林覆盖率达64.37%;有昆虫830种,脊椎动物334种,其中川金丝猴、金钱豹、云豹、林麝、金雕等国家级、市级重点保护动物69种。

2012年,阴条岭升级为国家级保护区,包括大官山和白果两个林区,拥有重庆市内唯一一片原始森林和无污染的高山草场。阴条岭既是大巴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核心区域,也是秦巴山地及大神农架生物多样性关键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科普馆

依托于保护区资源优势建成的 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科普馆,坐落于通城镇张家垭子口,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可以俯瞰兰英大峡谷全貌,建筑设计面积约400平方米,是一座介绍生物多样性知识、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专题性质的科普展示馆。

全馆以 “重庆之巅 灵之秘境”为展示主题,共分为 “印象序厅”“重庆之巅 善利生灵”“原始环境 生态完整”“物种珍稀 遗世独存”“生态文明 万象更新”“观景廊道”六大展区,详细展示出阴条岭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情况及发展历程。

全馆多借助声、光、电的多媒体手法,结合生境场景还原,动静相结合,进行多元化、立体化的展示,有助于让观众深刻认识到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密切联系,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走进科普馆一起来探索阴条岭的神奇与奥秘。↓↓↓

一、印象序厅

主要展示保护区的自然风貌特征。

形象墙

采用阴条岭原始森林的抽象金属树型剪影,结合片石山型立体造景元素,镜面材质映射人与自然交融、和谐共生的视觉感受,新颖别致。

右侧大屏

为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监测系统,通过该系统能够 实时监控林场内的消防安全动态信息,目前已实现对24个监测点位信息的滚动播放,未来规划70个以上点位,将实现全覆盖、无死角监测。同时,该系统还可以 实时观测记录野生动物的活动影像,当摄像头感应到野生动物时会自动采集影像,实时传输到数据中心。

二、“重庆之巅 善利生灵”展区

主要 从宏观科普角度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定义、价值,突出阴条岭地区的 独特性和重要性。

展柜

采集自阴条岭的代表性地质矿石标本,有白云岩、页岩、蜂窝岩等。

大巴山南生态明珠

通过显示屏播放关于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情况和优越的地理环境条件等方面的科普短片。

三、“原始环境 生态完整”展区

折面墙展示阴条岭地区四种不同的生态环境( 森林、灌丛、草地、湿地),地面是一个互动感应投影,与墙面内容联动,以 影像投影的沉浸展示方式,分别模拟出阴条岭的四种生态环境特效,通过设置感应点,走到哪一部分内容前,便触发该场景内容的互动,能够身临其境感受阴条岭多样的生态系统。

四、“物种珍稀 遗世独存”展区

全馆重要展示区域。

真菌的世界

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型真菌种类有83种。

模拟还原各种真菌真实的生长环境,展示菌类的具体特征和价值,此外,还将其中显示屏的动画内容融入场景之中,数字化展示丰富空间形式,动静结合。

(植物界的“活化石”珙桐。)

仿真树

两棵仿真树,红豆杉和珙桐。

秘境植物

以标本为主,按照用途分类展示(药用植物-观赏植物-食用植物-蜜源植物-工业原料植物)。

全息透明屏

(左为“巫溪铁线莲”,右为“巫溪虾脊兰”)

近年来,在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了 两个新物种:巫溪虾脊兰、巫溪铁线莲。为便于更直观的了解,展墙特别镶嵌全息透明屏,通过三维建模剖析解构 两个新物种生长结构,此外还可以在该区域查询新物种以及其他植物资源的详细信息。

壁龛

展示采集自阴条岭内的特有珍稀植物的浸润标本,主要植物有 “头顶一颗珠:延龄草、江边一碗水:八角莲、七叶一枝花:重楼文王一支笔:疏花蛇菰 ”。

生灵之旅造景

还原生境地貌,在该场景中可以观察到水下的鱼类,有白甲鱼和峨眉后平鳅;两栖类动物,有大鲵(娃娃鱼)、黑斑侧褶蛙;爬行类动物,有尖吻蝮、竹叶青蛇。

(阴条岭野生动物黑熊、黄喉貂、红腹锦鸡、中华鬣羚、小麂红腹角稚等。)

互动魔镜墙

通过竖向矩阵触摸屏动态图标滚动放置各种各样的动物资料,随机点击一张感兴趣的动物图片,即可显示相关科普信息, 可以对自己喜欢的动物点赞,也可以播放聆听该动物的叫声。

此外还有各种珍稀植物蜡叶标本、信息翻板,各种鸟类、兽类和 关于神秘的野人传说的展示。

五、“生态文明 万象更新”展区

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巫咸古国的一部分,巫咸古国的文化有其独特性,《山海经》记载大宁河一带巫咸国时,曾有“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穑,食也”的描述,意思是说当地人不事纺织却有衣穿,不种庄稼却有粮吃,因为上天给了他们取之不尽的宝藏——盐泉,也就是如今的宁厂盐业遗址。宁厂古镇位于秦巴山区内的重庆市巫溪县,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是我国早期制盐地之一。

展柜

实物展品反映生活在阴条岭的人类活动遗迹。

时间大事记墙

通过图文灯箱、壁挂模型、短片等形式,展示阴条岭的自然风貌、重要发展历程及保护区的总体规划、旅游规划。

六、观景廊道

在该区域可观赏兰英大峡谷的壮丽景色。

珍贵的自然资源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该区域还特别设置展示墙介绍阴条岭 守林护林时代楷模的光荣事迹,弘扬林业工作者爱岗敬业、奉献一生的伟大精神。

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科普馆已于2021年5月20日正式开馆。科普馆将成为保护区对外宣传的窗口,和全县宣传教育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重要场所,开展自然科普、文化旅游的民生工程。未来,阴条岭将在重庆乃至全国自然保护区体系内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力争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资料来源: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总编/邹永武 编审/冉春轩 责编/汪大喜

编辑/唐晓洪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微信号:巫溪发布( cqwxwx)

微博:@巫溪发布

巫溪事,巫溪发布

在看点这里

陕西摩天岭自然保护区晋升为摩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17年7月12日,国办发(2017)6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黑龙江盘中等17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的通知》,批准陕西摩天岭自然保护区晋升为摩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陕西摩天岭自然保护区是2002年8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动物及其栖息地为主,兼有保护森林生态类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是在原陕西省汉西林业局上南河林场基础上成立的,位于秦岭南坡中段的留坝县境内,海拔950~2602米,总面积8520公顷;其中核心区2804公顷,缓冲区2510公顷,实验区3206公顷。保护区地处我国南北气候、植物区系、动物区系交汇过渡的秦岭山脉,蕴藏着种类丰富、数量众多的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是我国秦岭大熊猫、羚牛分布的西南边缘区域,也是陕西秦岭多种珍稀野生动物、植物分布的边缘地段,在秦岭大熊猫等珍稀动植物和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及种群壮大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保护区成立以前,国内科研人员和美国密歇根洲立大学的研究专家们共同对秦岭的卫星照片进行分析对比,惊奇地发现,秦岭山脉中最绿的一块版图就在摩天岭自然保护区。经过现场实际布点调查核实,印证了卫星照片上所看到的景象。这意味着,摩天岭自然保护区是秦岭山脉中最绿的一个皱褶。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和扎实工作,保护区内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的数量逐年增加和活动范围扩大,野生大熊猫的数量稳中有升,栖息地得到更好保护。相信不久的将来,摩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必将成为“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中一颗璀璨明珠。

省汉西林业局供稿

大自然巡礼 | 海南鹦哥岭国家及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系列 第133期

导语

自然保护区是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些自然保护区保护着我国70%的陆地生态系统种类、80%的野生动物和60%的高等植物,也保护着约2000万公顷的原始天然林、天然次生林和约1200万公顷的各种典型湿地。同时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生态学、地质学、古生物学及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有利条件,为环境的监测和定位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

海南鹦哥岭国家及自然保护区

推荐理由

海南鹦哥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省中南部,保护区是海南第一大河流南渡江和第二大河流昌化江的主要发源地。为海南省陆地面积最大的保护区。也是海南陆地保护区的中心枢纽,是海南岛的生态核心。就海南全岛而言,其生物物种具有较为典型的代表性,是海南重要的种质资源库。

保护对象

热带雨林及其生态系统

资源状况

动物资源 植物资源

保护区类别

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

1981年,海南黎苗族自治州林业局划南开林区、鹦哥岭、斧头岭为重点保护林区,总面积为28万亩,划为国有水源林进行全封保护,建立了南开、青松、元门3个林业站,加强森林保护工作。

1992年海南省林业局保护站计划筹建南开省级自然保护区。

2004年6月,由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组织评审同意建立海南鹦哥岭省级自然保护区。

2004年7月海南省政府批准成立了海南鹦哥岭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50464公顷,为海南森林类型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2007年5月完成与五指山、琼中、白沙、乐东四市县的生态公益林管理权交接。

2008年8月,鹦哥岭保护区GIS数据平台基本建立完成。

2014年12月23日,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鹦哥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岛中南部,东经109°11′27″~109°34′06″,北纬18°49′30″~19°08′41″,地跨白沙、琼中、五指山、乐东、昌江5市县,总面积50464h㎡,南北宽约33km,东西长约39km,区内最低海拔170m,最高海拔1812m。

海南鹦哥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这里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2~27℃,大于或等于10℃的积温为8200℃,最冷的一月份温度仍达17~24℃,年光照为1750~2650小时,光照率为50%~60%,光温充足,光合潜力高。

植物资源

鹦哥岭地区是华南地区面积最大且连片的以热带雨林为主体 的天然林分布区,保护区的保护对象是保护热带雨林及其生态系统。

根据2003~2005年的科学考察报告和之后的补充调查结果,鹦哥岭自然保护区有从湿润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典型常绿阔叶林、落叶季雨林、半常绿季雨林、山地雨林、热性常绿针叶林、山顶常绿阔叶矮曲林的完整垂直谱带,并零星分布有热性竹林、典型常绿阔叶灌丛。区内截止到2005年已记录了乡土野生维管束植物2017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野生保护植物4种、国家二级重点野生保护植物25种,列入国际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二的植物147种。

动物资源

保护区共记录到脊椎动物5纲35目109科328属481种,其中发现并命名鹦哥岭树蛙新种1种、海南新记录属3属、海南新记录种2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5种,分别为圆鼻巨蜥、蟒蛇、海南山鹧鸪、海南孔雀雉、云豹,二级保护野生动物49种,包括水鹿、虎纹蛙、灰喉针尾雨燕、蓝背八色鸫、银胸丝冠鸟、猕猴、中国穿山甲、黑熊等,有2种和39种分别列入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和附录Ⅱ,这些物种受到国家法律和国际公约管制;分别有57种和31种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评价易危或以上等级的物种,而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关注。

树蛙

圆鼻巨蜥

保护区记录到各种昆虫109科1508种,其中海南特有种26种,中国新记录属13个、中国新记录种17个、海南新记录属44个、海南新记录种117个。至今已发表科学新属2个、新种17个。

国家一级保护物种金斑喙凤蝶和国家二级保护物种鞘翅目的阳彩臂金龟、白尾野蟌、黄蓝扇山蟌及丽拟丝蟌三个物种符合IUCN蜻蜓专家组的优先保护准则。有41种蝴蝶被中国红色物种名录评价为不同的濒危等级;10种蝴蝶被中国珍稀昆虫收录。另外,中华鲎蜉和海南巨黾都是极为珍稀的水生昆虫。

金斑喙凤蝶

海南孔雀雉

海南孔雀雉:是珍稀濒危雉类之一,雄鸟体长50-67厘米,体重456-710克;雌鸟体长33-52厘米,体重460-500克。雄鸟头上常具羽冠;脸部多少裸出;体羽松软;一般呈褐或灰褐色,散布以皮黄色细点,两翅及尾还具金属光泽的眼状斑;

栖于1500米的山林及竹丛中,常单独或成对活动。若受惊扰,即行遁去。很少高飞到树端,而钻入稠密的枝桠间。夜间栖息在树枝上。食物几乎都是昆虫和蠕虫。为中国特有种,属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鹦哥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性、稀有性、濒危性和代表性较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资源、维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鹦哥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海南第一大河流南渡江和第二大河流昌化江的主要发源地,是海南省重要的水源保护地。

来源:环保科普365

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