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地雷博物馆旅游攻略-柬埔寨地雷博物馆必玩景点

吴迪
柬埔寨地雷博物馆

柬埔寨可以说是一个地雷之国,当年中越苏支持的红色高棉和美国支持的朗诺政府交战,双方都在柬埔寨的地下埋下了很多的地雷,至今的柬埔寨,仍然有大约600万颗地雷埋于地下,让人岌岌可危。

柬埔寨地雷博物馆坐落于暹粒省,据说这个博物馆是由当地的一个排雷专家阿基•拉(Aki Ra)建立于1997年,向人们讲述地雷的历史,经他手所排的地雷据说超过50000多个。在排雷的过程中他看到的触目惊心的血腥,以及同胞之间的互相杀戮,因而他决定自筹经费开设地雷博物馆,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到战争以及地雷带来的危害。

虽然博物馆不是很大,但却给人印象深刻,让人可以了解到排雷的复杂工序和地雷造成的巨大危害。在博物馆的门口摆放有多个大炮,感觉这些大炮就像是守护着博物馆的挺拔战士。之后会看到一个地雷亭,小亭子内满是地雷,大小不一、样式各异。由于地雷众多,馆内还展出用地雷制成的地雷艺术品,除了地雷外,馆内还展出有头盔、迫击炮、0以及内战时期的各种武器,深得游客欢心。

Cambodia Landmine Museum

必去理由:柬埔寨最让人潸然泪下的博物馆

景点所在大洲: 亚洲【As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柬埔寨[Cambodia]

景点所在省、州:暹粒省 [Siem Reap Province]

景点所在城市:暹粒 [Siem Reap]

暹粒柬埔寨国家陶艺博物馆值得去吗?

柬埔寨国家陶艺博物馆柬埔寨最大的陶艺博物馆,展品以富有高棉文化色彩的陶艺为主。可从机场乘坐突突车前往。

暹粒吴哥国家博物馆值得去吗?

吴哥国家博物馆共8个展厅,有很多精美的文物,攻略上很多说用时1个半到2个小时,个人感觉稍稍仔细一点参观也得2个半小时的样子。展厅内有不少视频可以看,可选中文,不过如果遇到其他游客正在观看,只能等待他们看完才能选择语言。另外语音讲解器某几个序号无法找到对应的展品序号,但讲解十分清晰,推荐使用。一圈参观下来,加深了对之前知识的记忆,也对吴哥历史及艺术有了更多认识。

吴哥国家博物馆,印象最深的是有着四个手臂的毗湿奴,还有可自己选择播放语音的介绍厅。其实只要你静得下心又有时间,你可以再化3美金弄个耳机,到一个点听一个介绍,也算是对佛教、印度教知识的大恶补。

我也是看了大家的推荐,特地在到达的第一天,在大范围参观寺庙前,先行拜访了吴哥国家博物馆。虽然像我这种到此一游的访客没有那么多历史知识,不懂那么多艺术,也记不住那么多专有名词和专业术语,但是不得不说,对于我这种去之前来不及做功课且不跟团队没有导游的人来说,先参观一下博物馆是极其明智的。

岳阳平江石牛寨地质博物馆,你听过?

石牛寨地质博物馆位于石牛寨旅游区(国家4A级景区)迎宾区,为石牛寨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的占地面积为633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440平方米,展示面积为4200平方米,总投资达到1904万元。平江石牛寨地质博物馆的馆藏有:

百里丹霞的微缩版

首先给大家讲讲微缩版的百里丹霞,此模型能够让游客更全面的认识到壮观的石牛寨,让你了解石牛寨的每个细节,体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微缩版的百里丹霞是根据石牛寨的真实地貌制作的,因为很多时候游客即使站在石牛寨最高处,也只能看到其中的一小部分丹霞面貌。即使愿意花时间,没有个十天半个月也是逛不完整个百里丹霞的。而通过看微缩版的石牛寨,对石牛寨一目了然,还会发现你脚下站的地方是如此的美妙。

实景拍摄的百里丹霞是不是比模型更让你震撼呢?

百里丹霞的“前世”

天地万物都有它存在的意义,都有属于它的发展史,石牛寨百里丹霞虽然是庞大地球上微乎其微的一小部分,可是它的发展史也是随着地球的地壳运动,才有了沧海桑田般的变化。

先来看看地球的基本结构,此图是博物馆有关于地球基本结构的展示模型,供人们更详细了解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星球。

地壳运动都是起源于地球内部的激烈动荡。加上外部作用,使得地表地貌发生改变。

石牛寨丹霞地貌完整的形成演化过程

1、在白垩纪干热气候下形成的,当时流水从幕阜山等地携带大量的泥砂石块在盆地堆积,形成厚厚的白垩系红层,成为丹霞地貌的物质基础。

2、丹霞成景过程起始于古近纪,主要发育于第四纪。古近纪初,地壳上升。气候转为湿热,内流堆积盆地转变为外流侵蚀地区。

3、新近纪晚期以来,地壳不均匀抬升,断裂活动加剧,红层中形成多组节理,为丹霞地貌的形成提供了构造和动力条件。

4、流水沿着节理裂隙不断下切,溯源侵蚀和侧蚀,加上重力崩塌,风化剥蚀等各种地质作用,终于造就了公园内千姿百态的丹霞地貌景观。

博物馆的“明星”标本

此物有个小名叫月光宝盒,其所属品种绿柱石主要产于花岗岩伟晶岩中,但是也见于砂岩、云母片岩中,经常和锡、钨共生,绿柱石是个大家族,其中闻名珠宝界的祖母绿就是它家族的。

鸿运当头就像夜空中的一簇火焰一样成为整个展览馆最耀眼的宝物,其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或文石。一眼看去是不是有点像海中的红珊瑚?

百花齐放不仔细看还以为是孔雀开屏呢?此种矿石天然莹亮透绿,其主要成分是绿荧石和紫荧石。因此在光的照亮下会显得特别通透。

千年银杏标本,银杏因生长缓慢,寿命极长而被称为“公孙树”,古有云:“公种而孙得其食”。银杏树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最古老的裸子植物,是世界上十分珍贵的树种之一,因此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

文章来源:http://www.shiniuzhai.com/news/xianlu/713.html

赣州地质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赣州分馆)正式开馆啦!

由我司设计施工的赣州地质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赣州分馆)已经正式开馆。赣州地质博物馆位于上犹县梅水乡,依山而建,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 2390平米,总建筑面积 4520 平米,布展区域面积约 2790 平米。

为展示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我司在设计上突出了教育与休闲娱乐两大功能。展馆内部分设六大展厅“序厅--赣州印象”、 “我们从哪里来--地球与生命演化厅”、“美好生活的基础--矿物与岩石厅”、“和谐家园--赣州自然资源与地质环境厅”、“大美上犹--上犹奇峰异石厅”和“辉煌矿业--赣州特色矿产资源厅”。此外,还设置了一个临时展厅、科普教育厅。

在展馆的序厅中,以赣州名山小武当山为创造背景的浮雕,通过加入汉、隋、唐、宋等历史事记、名人典故及赣州当地古建筑,展现赣州独有的历史文化。

位于地面中央直径九米的彩绘地图,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着赣州独特的人文魅力。

在地球与生命演化厅中半球模型配合演绎视频动画,生动直观的向参观者展示着地球的形成与板块演化。

恐龙世界

以白垩纪时期为背景,用背景画和实景塑型的方式,将整个空间融为一体,加入恐龙模型,再现白垩纪时期繁盛的恐龙世界,让参观者可以获得身临其境的观看体验。

景观雕塑螺旋图表现生命的演化

参照原始人山洞造景,再现晚期智人窑洞生活的情景

展示“赣南第一峰”齐云山和附近城镇村落整体地貌的静态沙盘

投影与场景相结合的方式,演示两江交汇的秀美景观

在上犹奇峰异石厅中的湿地场景,用会昌湘江国家湿地公园为参照制作,加入十多种珍贵鸟类标本,使得场景更加生动自然。

最大限度还原客家建筑,使参观者可以最直观的观察客家文化

世界钨都小剧场

重新造景,再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红军发动群众在赣州市于都县铁山垅矿山开采运输的场景。

全国岩盐矿产资源分布沙盘

通过沙盘可以看到全国地形地貌以及全国大中小各规模的盐矿分布

亚克力造型柱填充不同类型的岩石矿产粉末

让观众可以直观形象地观察赣州特色矿产资源

赣州地质博物馆的设计与施工是我司暨中国地质博物馆、浙江地质博物馆、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龙岩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等地质博物馆后的又一大地质类项目。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司地质自然类博物馆项目成绩斐然,在业界拥有良好的信誉和口碑。未来,我司也将一直秉承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水平售后的原则,继续深耕展览行业,为打造更多精品工程、放心工程,贡献力量!

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