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巴拉考古遗址旅游攻略-祖巴拉考古遗址必玩景点

瑞文妹
祖巴拉考古遗址

祖巴拉考古遗址坐落于卡塔尔西北部的北部区,距离卡塔尔首都多哈105千米,这是一处闻名世界的考古遗址,于2013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祖巴拉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曾是一个繁华的沿海采珠小镇和交易港口,是波斯湾18世纪至19世纪保存最完好的、最大的商业小镇。可惜的是这个繁华的小镇于1811年被摧毁,在20世纪早期完全被遗弃。祖巴拉考古遗址是卡塔尔最丰富的考古遗址,面积可达400公顷,由外墙、内墙、隔离墙、城堡、宫殿、目的、清真寺、街道庭院等组成,为了解曾经当地人们的生活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也是了解20世纪在发现石油和天然气之前祖巴拉社会历史和经济历史的最佳去处,吸引着世界各地考古学家的到来。

Al Zubarah Archaeological Site

必去理由:2013年最新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景点所在大洲: 亚洲【As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卡塔尔[Qatar]

景点所在省、州:北部区 [Madinat ash Shamal]

纳巴泰文明的独特见证:沙特阿拉伯 • 玛甸沙勒考古遗址 & 穆斯林的朝圣之路:吉达,通往麦加的门户

和我们一起 看文明 知中国 走世界

西亚

14

玛甸沙勒考古遗址

Al-Hijr Archaeological Site

(Madâin Sâlih)

玛甸沙勒考古遗址(Madin Slih,又称Al-Hijr,或Hegra)是第一个在沙特阿拉伯登记的世界遗产。过去称作Hegra,现在则是约旦佩特拉古城南部纳巴泰文明最大的保存遗址。它拥有可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世纪期间的、保存完好的坟墓和被装饰过的外立面。此处遗址也以前纳巴泰时期的50份铭文和一些洞穴壁画为特点。玛甸沙勒遗址承载着纳巴泰文明独一无二的见证。

纳巴泰人(Nabataeans,又译纳巴提人),是在约旦、迦南的南部和阿拉伯北部一带活动的古代商人,著名的犹太历史学家弗拉维奥·约瑟夫斯(Titus Flavius Josephus,公元37年~100年)把叙利亚和阿拉伯边界、幼发拉底河至红海的地区命名为“纳巴泰”——从此纳巴泰成为纳巴泰人在绿洲的居住地和名字的来源。

◎ 玛甸沙勒考古遗址是第一个在沙特阿拉伯登记的世界遗产,见证了来自亚述、埃及、腓尼基以及希腊化时期的各种各样的装饰与建筑风格在当地的相互影响与碰撞。

就遗址的所在地而言,玛甸沙勒位于纳巴泰文明影响范围内的南方,它的完整性不但显而易见,而且保存完好:陵墓的建筑和装饰被直接刻进砂岩,其中111处坟墓遗址(94处被装饰过)和水井是纳巴泰建筑成就和水力技术的杰出样板。

玛甸沙勒考古遗址见证了来自亚述、埃及、腓尼基以及希腊化时期的各种各样的装饰与建筑风格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碰撞,以及一些古老语言(Lihyanite、犹太法典、纳巴泰语、希腊语、拉丁语)在碑文中的存在。

除此之外,玛甸沙勒考古遗址也见证了纳巴泰使用大量在岩石中开凿出来的人造井这一农业技术的发展。这些井如今依然在使用。

玛甸沙勒古城也是古典时代晚期国际商旅贸易的见证。

◎ 就遗址的所在地而言,玛甸沙勒位于纳巴泰文明影响范围内的南方,它的完整性不但显而易见,而且保存完好:陵墓的建筑和装饰被直接刻进砂岩。

吉达,通往麦加的门户

Historic Jeddah, the Gate to Makkah

吉达坐落于红海东岸。从公元7世纪开始,它就被确立为印度洋贸易航线上的一处主要港口,把货物运往麦加。它也是由海路前往麦加的穆斯林朝圣者的门户。这两个角色见证了这座城市向多元中心的发展,形成独特的建筑传统,包括19世纪晚期由城市商业精英建筑的塔状房子,融合了受漫长贸易线及其所在地的工艺影响的、红海珊瑚建筑传统。

吉达反映了红海建筑传统的杰出影响。一种对红海两岸的城市影响极为普遍的建筑风格,只有为数不多的遗迹在沙特阿拉伯王国保留下来。这种风格以19世纪晚期被城市商业精英建造的、被大型木质罗山(Roshan)装饰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塔状房子为特点,以及低珊瑚石房子、清真寺、堡垒(ribat-s)、露天剧场和小型公共广场——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空间。

◎ 吉达,清真寺,一位阿拉伯男人正在阅读《古兰经》。由于坐落于红海东岸,吉达在把货物运往麦加的同时,也成为由海路前往麦加的穆斯林朝圣者的门户。

历史上,吉达是一个渔村。在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历史上第三位哈里发奥斯曼·伊本·阿凡(Othman ibn Affan,公元577年~656年)把吉达任命为麦加的官方港口后,吉达就在那些乘船到达阿拉伯的穆斯林朝圣者心目中扮演着一个象征性的角色。这种与穆斯林每年的朝圣之间的紧密联系赋予吉达一种世界主义的人口构成:亚洲的穆斯林、中东和非洲的居住者和工人,促成城市的发展与繁荣。

吉达反映了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并引进了连接欧洲与印度、亚州的蒸汽船之后,印度洋海上贸易的最后繁荣。这一繁荣为商人们带来了巨额的财富,他们建造了装饰极尽奢华的房子,并带来了露天剧场和清真寺的发展。此外,海上航行船只的增长允许越来越多的朝圣者到麦加朝圣,导致了专门为这些朝圣者提供的膳宿的日渐增长。

◎ 吉达,阿尔巴拉德老城区,当地独特的建筑传统融合了受漫长贸易线及其所在地的工艺影响的、红海珊瑚建筑传统。

%20

本文节选自《文明》2017《“一带一路”上的文明记忆》珍藏版

%20

全球首次%20视觉展示

%20

2017《“一带一路”上的文明记忆》珍藏版

%20

444页全彩高端印制

%20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前夕,《文明》杂志全球首发《“一带一路”上的文明记忆》珍藏版,全方位、多视角展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精彩纷呈的世界遗产与文化。

%20

《“一带一路”上的文明记忆》珍藏版精心选取“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具有代表性的世界遗产与文化,采用国际化的传播方式和设计理念,通过约10万精炼文字和近400张充满视觉冲击力的图片,全球首次用视觉方式整体呈现这些国家的世界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历史景观。

%20

《“一带一路”上的文明记忆》珍藏版内容丰富、图文经典,极具历史意义和收藏价值。每本售价:198元,邮费8元(本市)、12元(外埠)。

%20

%20

或点击链接,进入微店

%20

文明杂志社订阅方式

邮箱:Lou8001@126.com

编辑部邮箱:civilization@vip.sina.com

杂志订阅热线:010-67112221转8033

手机订阅:15601276050 联系人:温志荣

微信订阅网址:

文明杂志网址:

门市订阅:

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90号新裕商务大厦407室(地铁5号线磁器口站十字路口东南角、地铁7号线磁器口站G东南口)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00

%20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和图片版权归《文明》杂志所有,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标明“转载自《文明》杂志”。

%20

如转载者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联系微信客服邮箱:84754005@qq.com。

%20

延伸阅读

瓦迪•道卡的乳香树和什斯尔、阿尔巴厘德港口的商队绿洲遗迹,都表明乳香贸易在阿曼繁荣了很多个世纪,是古代和中世纪是最重要的商业活动之一。

伯利恒主诞堂和朝圣路线的普世价值,在于它与一个伟大宗教的诞生地的联系;主诞堂的构造把基督教在过去1500年里在政治和灵魂方面的超常影响联系并反映出来。

艾尔•祖巴拉定居点的布局和城市结构,在20世纪石油和天然气被发现之前,提供了深入了解波斯湾城市生活、空间组织和社会经济历史的洞察力。

文明杂志社限量推出1000套“人类的文明记忆·世界遗产(Ⅰ和Ⅱ)”珍藏版。该套珍藏版包含两册,分别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中国世界遗产》与《“一带一路”上的文明记忆》。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信商店,开始订阅《“一带一路”上的文明记忆》珍藏版吧!

考古学・阿巴坎宫殿遗址

Abakan Gongdian yizhi

阿巴坎宫殿遗址

Ruined Palace at Abakan City

南西伯利亚地区汉式宫殿基址。位于今苏联哈卡斯自治州首府阿巴坎市(今俄罗斯哈卡斯共和国阿巴坎南)以南 8 公里。年代约当公元前后。1940 年发现,1941、1945、1946 年由苏联考古学家 C.B.吉谢列夫等人主持发掘。

该遗址为研究汉匈关系提供了重要资料。

宫殿为四阿式重檐建筑,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 36 米,南北宽约 24 米。中央有方形大殿,面积244 平方米。周围发现 15 个较小的房间,宫址东南角毁损部分当另有 4 间,共计 19 间。大殿正南的房间当为过厅或前堂,其余房间分布在过厅与大殿的东、西两侧和大殿北侧。大殿南面有一门与过厅相通,其余三面各有两门通往内室。 屋顶用板瓦及筒瓦覆盖,房檐有圆形瓦当,上有反印的汉隶八分体“天子千秋万岁常乐未央”吉语。墙壁为木骨泥墙,厚约 2 米,壁面饰以斜方格纹和之字纹的方形陶版。草泥的地面下有石砌烟道通至屋内火炕,地面某些部位有很厚的红烧土,这是室内添置火盆的痕迹。

宫殿中出土有椭圆形绿玉小瓶、红色珊瑚小珠、青铜铺首及火候颇高的轮制陶片等汉代器物。还发现环首铁刀、穿孔铁斧和青铜带扣等典型的塔施提克文化的遗物。此外出土有本地的缸形器陶片及沟纹和波纹陶罐残片,后者与贝加尔湖沿岸出土的匈奴人所遗陶器残片相似。据中国文献记载,公元前后这一地区为匈奴族活动地区。吉谢列夫等人推测此宫是公元前 99 年李陵降匈奴后的宅邸,中国学者郭沫若等对此表示怀疑,周连宽并论证其可能是王昭君的长女须卜居次云的居所。(莫润先)

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 ・正文 ・A》

相关链接:

“最北方的汉式宫殿”及其历史解读

仰韶遗址:考古百年改变国人对祖先的认知

8月,“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圣地”——仰韶村遗址时隔40年后再次启动发掘。

“1921年仰韶村遗址第一次发掘,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也证实了中国存在非常发达的远古文化,对当时盛行的‘中华文明西来说’产生强烈冲击。”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说,一百年来,考古学深刻地改变了国人对祖先和历史的认知。

仰韶村坐落在豫西渑池县一块黄土台地上,三面环水,仰首即可看见巍峨苍茫的韶山,所以得名“仰韶”。村里至今保留着一座老旧的小院,除了部分房屋坍塌,大致还保持过去的模样。一百年前,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来考察时就借住在这里。

“父亲给我大姐讲过,有个外国人在家里住过,还邀请他去过北京。”房子的主人、79岁的仰韶村民王二保说。

仰韶文化博物馆内,一张安特生在仰韶村的老照片引人注目。照片上除安特生和助手之外,还有两名本地人,其中一个就是王二保的父亲王兆祺。安特生在《黄土儿女》一书中记述,当时王家家境较好,有空余房屋,他先后住了43天。

从1918年起,安特生因为听说当地有古生物化石,便和助手数次来到仰韶村,采集到大量石器、陶片和骨器,由此他敏锐地做出判断:仰韶村是中国远古时代一处重要文化遗址,极有必要进行一次科学的考古发掘。

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1921年10月,安特生带领袁复礼等中国学者到仰韶村,正式开始发掘。历时36天,开挖17处发掘点,出土了大批精美陶器、石器和少量骨器、蚌器等珍贵遗物。

专家学者经过研究论证,一致认定了安特生的最初判断:这里是中华民族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文化遗址。按照考古惯例,以首次发现地仰韶村命名为“仰韶文化”。仰韶村这个普通的小村庄迅速名扬天下,成为中外学术界向往的“文化圣地”。

“‘仰韶文化’是中国出现的第一个考古学文化名称,为探索中国史前文化开辟了广阔前景。”刘海旺说,它不仅证明了中国在阶级社会之前存在着非常发达而且富有特色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使所谓的“中国无石器时代”理论不攻自破,而且强烈冲击了“中华文明西来说”。

从此以后,考古学在中国正式发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迎来科学的揭秘时刻。一百年来,随着殷墟、良渚、陶寺等一大批文化遗址的发现,中国考古学在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及发展过程、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中华文明的世界贡献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

“考古学提供了大量第一手资料,让民众了解‘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了解我们的民族、国家、文明是如何从历史走到今天,为今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这样评价考古的价值。

“在即将迎来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之际,启动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可谓恰逢其时,意义深远。”刘海旺说,仰韶文化是中国考古学发展的见证,考古学理论的发展、方法的进步大都与其发掘研究相关,期待中国考古在下一个一百年能有更多收获。

(来源:新华社)

注:权威媒体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图片和视频及作者来源,如遇侵权必究。

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