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丁洞旅游攻略-唐丁洞必玩景点

猫猫爱游玩
唐丁洞

唐丁洞距离琅勃拉邦约25公里,是位于湄公河左岸的一系列山洞,分为上下两层,以洞内的微缩佛像雕刻闻名于世。这些佛像雕刻有侧卧着的,沉思的、宣传佛法的等等动作,神态不同,姿态各异,因此也称该洞为千佛洞。它是湄公河灵魂的象征,也是该地最著名的旅游景点。通常,游客会乘船沿湄公河前往,沿途欣赏湄公河两岸美景,途中也可上岸参观酿酒村、织布村。

Pak Ou Caves

必去理由:当地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景点所在大洲: 亚洲【As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老挝[Laos]

景点所在省、州:琅勃拉邦省 [Luang Prabang Province]

景点所在城市:琅勃拉邦 [Luang Prabang]

望洞庭——唐·刘禹锡

01

诗词背景

青年时代的刘禹锡,梦想治国平天下,仕途上的一帆风顺,让他二三十岁时便位极人臣。

随后便与数名有志之士合计,搞了个大事情:永贞革新,梦想恢复唐王朝的兴盛,誓要彻底瓦解藩镇和宦官手中的权力。

结果只是螳臂当车,宦官权贵以及手握兵权的藩镇军阀一反扑,不仅逼迫皇帝禅位,还将他们纷纷贬官。

刘禹锡、柳宗元等八人均被贬为边远八州的司马,是轰动一时的“二王八司马事件”。

刘禹锡瞬间从人生巅峰跌到了谷底,之后他被贬长达23年之久。

被贬期间,落魄的刘禹锡在一个秋夜,路过洞庭湖,望着湖面的平静与秀美,有感而发,拿笔写下了这首——《望洞庭》。

诗题《望洞庭》意为远望洞庭湖。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02

字词释义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03

句子翻译

04

诗词赏析

首句描写湖水月光交相辉映的景象。

“和”字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面。

第二句描绘了波澜不惊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

“镜未磨”三字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有一番朦胧美。

最后一句将湖中山变成了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远远望去如同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放入了晶莹剔透的银盘里,惹人喜爱。

全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将千里洞庭尽收眼底。

真可谓是独出心裁,将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啊!

唐山印记|唐山新华道上有个一百多年的火车隧洞,至今仍在使用!

(如今唐山新华道下的铁路隧洞——达道)

唐山矿一号井北侧百余米处,有一处保存完好、至今尚在使用中的隧洞——达道。

达道建于1899年,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人们也称它为百年达道。现在,百年达道已成为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内“中国近代工业遗存”重要景观。如今,许多年轻人都不太清楚,新华道下面还有跑火车的隧道!

达道,取通达之意,由时任中国铁路公司总工程师、开平矿务局总工程师英国人克劳德·威廉·金达设计。净高5.7米,宽7.65米,洞长65.1米(这个数据是现在实测的数据,不是最初建成时的数据),为拱形砌券式隧洞结构,洞口上方正中所镶石碑上刻“达道,光绪己亥二十五年四月初四,开平矿务局”。

(达道建成之初时的影像,左面靠土壁者为金达)

(达道碑记)

达道是为运当年西山矿(唐山矿附矿,凤凰山公园北面西北井处)之煤而建。当时两井之间相隔一条东西向的广东街(即今新华道),遂在广东街路基下开凿了这条南北走向的隧道式桥洞。关于建设方法,一说为采用掏挖方法开凿,但从最近发现的历史老照片看,采用爆破式大揭盖开凿,然后砌碹建设的可能性更大。达道从地基到券顶全部为条型料石券拱而成,坚固无比,虽历经百余年,特别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考验而丝毫无损,时至今日,下面仍在通行火车,上面行驶汽车。

近年来,曾有媒体记者称百年“达道”是中国最早的铁路公路立交桥的报道,说历经三个世纪仍在使用。此报道曾在各大网络媒体上热传。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太准确,第一,达道是洞不是桥;第二,最早的铁路公路立交桥是唐胥铁路上的西桥,即1881桥(已弃用);第三,目前仍在使用的中国最早铁路公路立交桥是唐胥铁路上的东桥,即1882桥(双桥里东桥)。因此说,不论是桥还是洞,达道都不占先。但达道是目前还在用,且保护完好的中国近代工业遗存。准确的说法应称之为“达道是目前仍在使用的中国最早的铁路隧洞”。

2004年,台湾的中国铁路史研究者吴小虹先生来开滦与我交流,也非常想到达道现场考察一番,笔者犹豫了一下,找了个借口婉拒了,但向他介绍了达道修建的历史情况,并给了他一张达道的照片。我之所以没有带他到唐山矿内去,是因为他不是通过有关方面介绍来的,而是个人作为访问学者来的,笔者对他又不熟悉,不清楚他对海峡两岸关系的立场。吴小虹先生于2005年在台湾出版了《重回清代台北车站》一书,这本书出版后不久,他就给我寄来一本。吴小虹在书中介绍了唐胥铁路的历史地位和达道。他在介绍达道时,是和台湾狮球岭隧洞相比较而介绍的,最后结论为狮球岭隧洞是“货真价实,全中国的第一座铁路隧道”。至此,我读懂了吴小虹先生是一位热爱中国历史的正直学者。

2008年,英国的皮特、佛兰克和日本的藏重信隆三个人来唐山。这三个人都是研究中国铁路史多年,并有学术著述出版的专家学者。特别是皮特,他研究金达多年,对金达在开平煤矿工作的历史也相当清楚。我在和他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他手中握有大量中国铁路史的资料和老照片。由于是第一次见面,皮特没有同意我当时翻拍他带来的照片,但承诺,经取得金达家人同意后,可以给我发过来一些照片。那一次,我带他们到达道现场参观,并介绍了即将在这里建设“中国近代工业遗存”三大景观游览区。他们很惊讶百年达道还在用,而且还保存完好,纷纷在此拍照留念。皮特回去不久,即給我传过来一批照片,其中就有达道建成之初,金达站在达道旁的珍贵照片。这张照片是从达道的南面拍摄的,金达倚身靠在左侧的石壁上,左脚抬起也贴在石壁上,双手自然放在双胯处,面朝向摄影者,摆了一个悠闲的姿势。金达的左侧,有两个工人推着车在运砖,右侧有一个工人蹲着干活,他们的脸也都朝向摄影者。在达道的上方,也就是唐山矿北墙外露着10个超这里张望的脑袋。从画面上看,达道刚刚建成,周围还没有收拾利索,圆木、方木、石渣、砖垛还在旁边摆放着。这张照片最重要的信息是显示了当时达道的宽度在3米左右。达道口成u型,上边最宽处比底部宽半米多。

(1920年,达道的影像资料)

1920年,西山矿因被淹弃井后,达道的作用开始弱化了,随着开滦铁路铁轨换重轨工程的开始,达道的双线又变成了单线。达道建成到本世纪初,除了运煤以外,也成为往唐山飞机场运送油料、粮库运粮的必经之路。如今,用作唐山矿煤车的编组调度。达道建成通车已经117年了,百余年来,达道见证了开滦发展的风雨沧桑和辉煌。

2010年8月31日,世界工业文化遗产委员会中国代表,北京大学教授阙维民曾到开滦实地考察了“中国近代工业遗存”,他对达道作出了如下评论:“该遗迹作为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发源地,其作用和价值怎么形容也不过分。”

(图文来源:唐山风物)

你点的每个好看,我都会更爱你一点

资兴唐洞街道:高山瑶岭迎客来

红网官方帐号

湖南卫视《万物复苏》摄制组在罗仙岭拍瑶民生活。

红网时刻3月31日讯 (通讯员 李铁南 盘范辉 龙子非)3月28日,海拔1000米的资兴市唐洞街道罗仙岭上,不少来自城区的游客利用周末时间游览资兴古八景之一的“炉峰袅烟”,观看漫山遍野的高山红杜鹃,采摘山上独有的野生蕨菜小笋,好不惬意。迷人的自然风光和瑶族独有的“抖墙屋”也迎来了湖南卫视纪录片《万物复苏》摄制组。“茶坪罗仙岭是资兴瑶族聚居的山岭,传承着瑶族的原生态文化,我们瑶胞一直在守护着。此次湖南卫视进山拍片子,我们要原汁原味地展示资兴瑶族的瑶山美食、民俗风情以及瑶胞沐浴党恩的生活故事。”茶坪瑶族村村民、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赵光舜介绍说。

坐落在海拔1000米的罗仙岭上的茶坪瑶族村,是唐洞街道唯一的少数民族村。受国有煤矿长期采煤影响,该村水源枯竭,地表开裂,屋基下沉。2010年10月,该村享受国家采煤沉陷区集中安置政策,455户640人分两批搬迁到唐洞街道田心社区瑶族新村,过起了“城里人”的生活。

茶坪瑶族村举办传统节日“起春节"。

从山上搬到了山下,唐洞街道立足深厚的文化底蕴,发挥民族特色的优势,做好三篇文章促瑶村发展瑶胞致富。

做好山上发展文章。在罗仙岭上,引导开发了500亩金银花基地、500亩高山有机茶基地、6000亩南竹基地和2000只黑山羊养殖基地,成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解决本村劳动力就业150人,人均增收近5000元。

做好山下文旅融合文章。充分挖掘和传承瑶族文化,引导农户发展瑶家农家乐,制作瑶家土酒、药膳等特色食品,加工包装瑶家土蜂蜜、干蕨、干笋等土特产,经常性举办瑶族传统节会和文旅活动,有效助推瑶俗风情体验旅游产业发展。该村全年接待市内外游客3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100万余元。

做好服务就业引导文章。结合市“一户一产业工人”培训工程,采取“请进来”(请库管局、农业局、瑶族文化协会专业人士传授技术)和“走出去”(组织去广东、广西“瑶乡”学习“上刀山下火海”、竹器编织)方法,组织村民开展劳动技能培训,拓宽致富门路。近年来,共培� ��劳动力500人次,引导进城入园进企务工220人,人均年收入达3万余元。

如今,茶坪瑶族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省级文明村、省级卫生村、省级民主法治建设示范村、省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村。瑶民的人均纯收入由搬迁前的4200余元到现在的18700余元,八年翻了4番多。

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