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那古城旅游攻略-萨那古城必玩景点

好知乎
萨那古城

萨那古城位于也门首都萨那的东部,坐落在也门共和国西部海拔为2350米高的高原盆地中,同时又地处穿越也门山脉的主要交通线上,与非洲之角遥相呼应,红海与印度洋在此处汇聚在一起,这一区域是古代阿拉伯人生活的心脏地区。这里气候宜人、四季如春,素有“阿拉伯明珠”、“春城”的美称。

萨那古城是伊斯兰阿拉伯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且整个古城内的建筑都保存得完好无损,整座古城看上去宛如雕塑和绘画作品一样美丽,风韵无限。在七世纪和八世纪期间,此城变成了伊斯兰教的重要传播中心,其中的政治和文化遗产包括106座清真寺,12座哈玛姆寺和6500间会所,全部建于11世纪前,萨那城的多层塔和庙增添了景点的美丽。

宣城古城,那些消失的古建筑(四)

石 巍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269期

宣城古城,肇始于战国,设郡于西汉,先后为丹阳郡、宣城郡、宣州、宁国府的治地,晋桓彝建子城,隋王选筑罗城,南唐林仁肇更筑新城,延续二千三百余岁,地址未有变更。城内古迹众多,然物换星移,沧海桑田,所留遗迹,雪泥鸿爪。近代以来,咸同兵燹、八年抗战、文革浩劫都使得城内古迹蒙受灾难,近二十余年的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更使得古城风貌不再,现据各种文献资料及知史老人回忆,将城内那些曾经存在,但已经消亡的古建筑梳理如下。

寺 观

古宣城城内宗教氛围浓厚,有许多寺院和道观,这些寺观多依山傍水,环境清幽。规模较大的有:

景德寺位于城内阳德街,今开元小区处,是宣城历史最古老,也是等级最高的寺庙,封建政府府一级管理佛教的机构僧纲司即设在寺内。始建于西晋。晋名永安寺,唐改大云寺、开元寺,宋以后称景德寺,环境清幽,历代文人颇有吟咏。杜牧、汤显祖都曾寓居这里,明代大儒泰州学派罗汝芳任宁国知府时,在这里创办志学书院,亲自讲学,慕名而来者极多,使宣城成为当时江南学术中心之一。民国时存地藏殿和铁佛殿,铁佛殿有宋代铁佛像一尊,高丈余,1958年大炼钢铁时被砸毁。寺内外还有一些小庙,如吕祖庙、万佛楼、三皇宫等。民国时庙宇被国民党用作临时监狱,庙前广场是市民游乐和赌博的场所。解放后,大殿被拆除,后建为宣州影剧院,现建为开元小区。

兴国寺 兴国寺位于城北凤凰山上,今小九华和老三中处。原名延庆寺,唐咸通六年建。宋太平兴国五年,改名兴国寺。寺内有唐建木塔一座,远近闻名,故民间又称为木塔寺,其旁之巷名木塔寺巷。建炎四年,有叛军戚方围攻宣州,因兴国寺木塔高耸,若被叛军占据,可从塔上窥探城内虚实,知州李光决定毁掉木塔,令人将柴草填入塔内,纵火焚烧。就这样,木塔被烧毁,此后兴国寺虽然没了木塔,但木塔寺的名字却流传了很久。元代,廉坊使卢挚重修。明洪武中立为丛林。后多次重修,到咸丰十年兵毁。民国时期建为小九华,恢复佛教活动。

抗战后在兴国寺原址新建的小九华

天宁寺天宁寺在城北黄金山下,南临道岔河。创建莫考,明天启中重建。后相继重修。乾隆时期,建龙王殿于寺内,为祷雨之所。寺庙规模较大,有房屋三十余间,抗战前有十几名和尚。1922年宣城历史上著名的马铁匠起义就是在这里准备的。抗战中被日军炸毁大半,抗战后,将宣城师范迁至此处。

民国时期的天宁寺

玄妙观在西鳌峰,今信访局和文景苑处。始建于唐,初名紫极宫,宋大中祥符中改名天庆宫,元大德中改名玄妙观,清代,因避康熙帝讳改作“元妙”。封建政府府一级管理道教的机构道纪司设于此观。元初,观额“鳌峰”二字为吴潜之子吴琳手书。道观楹联曰“鸟语碎风声,鳌背听来句句奏成仙乐谱;苔纹皱石蹬,风头望去层层写就锦云笺”。清末毁于战火。

东岳观在北城墙内,今状元府小区处。道教庙宇,供奉东岳大帝。灵霄宝殿规模较大,抗战中被毁,庙前有戏台,中间有大院,民国时作为露天剧场,站着看戏。解放后为二营部队驻地。

祠 庙

祠庙是古代祭祀的场所,除了祭祀祖先的家族性祠堂外,还有许都祭祀公立的神祗和历史名人的祠庙,古城内著名的祠庙有:

宁国府文庙 位于老宣中南部。今尚存泮池、泮桥。文庙四周有围墙环绕,东西各有两座石牌坊,东牌坊在今旱桥东头,刻有“德配天地”四字,西牌坊在今自来水公司门口,刻有“道贯古今”四字。中轴线上依次是影壁、泮池、棂星门、戟门、大成殿、明伦堂等建筑。旧时,官府要员和府县学生常来这里祭孔。先师大成殿在宣中大门内操场处,抗日战争前前殿倒塌,抗战中全部被毁。1995年宣城中学修建教学大楼,在此处出土了文庙龟跌。

宣城县文庙位于今长塘小区与绿宝小区南侧。过去有泮池泮桥,石牌坊,六角亭,大成殿,尊经阁等建筑。六角亭象征笔筒,牌坊是笔架,泮池是砚台。民国时曾作为宣城县图书馆使用。后又为宣城女子中学、宁属六邑公立初级中学校址。

县文庙笔筒亭和牌坊

宁国府城隍庙 位于今敬亭山庄处,南与县文庙,东与旌德会馆相邻。规模很大,三进院落,房屋三十余间。山门飞檐重叠,门前大石狮一对。门上有“敕封宁国府城隍庙”金匾。院落里植有古柏十余棵,殿内供奉有宁国府和府属六县(宣城、南陵、宁国、泾县、旌德、太平)城隍神塑像,还有反映因果报应故事的壁画。旧时有四月十五出城隍(抬城隍巡街)的风俗。民国时庙前常年有乞丐聚集。此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被拆除。

关帝庙宣州城内有四处关帝庙,一在鳌峰(今龙首塔西),宁国府主祭,并祭岳飞,又称关岳庙。一在北门朱衣巷,开元寺后,宣城县主祭。一在北门月城内,宣州卫主祭,一在南门月城内,宁国营主祭。鳌峰关帝庙位于今老年大学处,规模最大,庙墙红色。庙后还有仙姑,庙旁有一古井,名龙井,旧时祈雨、玩龙灯都要去井边做汲水状。

杨泗庙在北门外大街迎春旅社处,庙下是石砌拱形涵道,俗称桥上庙,供奉水神襄阳王杨泗将军牌位,庙建于明天启年间,庙门对街有戏台,每年六月六作会,唱目莲戏。民国时,庙里常开设酒店,旧时用碗喝酒,按碗收钱,所以多有扔碗到河中者。此庙解放后逐步被拆除。

解放后杨泗庙残存的房屋

陵阳庙在今谢朓楼北,木直街广场处,祭祀南宋初年,怀抱万民册投水为民请命的宣州知州张果。张果后被神化为陵阳山土地神。殿宇宽大,民国前期,这里曾为宣城最早的电影院。

双忠庙 在东门外老汽车站西北角,内有东平王殿和许公殿,祭祀唐代将军张巡和许远。张巡(708--757),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至德二年(757),安史之乱叛军十三万南侵江淮屏障——睢阳,他和许远等数千人,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死守睢阳,杀伤敌军数万,有效阻遏了叛军南犯之势、遮蔽了江淮,为唐朝战死。唐王朝也追封其为东平王,江淮百姓受其恩惠,纷纷立祠祭拜。宣城的双忠庙俗称鱼骨庙,传说屋梁是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从浙江带来的一根鲸鱼骨修建的。东平王殿门前对联云:“令狐、尹奇不幸而有子孙,今日试登双庙,下拜先生,将置祖宗何地;禄山、庆绪悍然其无君父,当年即破孤城,效忠乱贼,曾邀富贵之几时。”抗战中,庙被焚毁。

靖献祠旧址在宁国府学之东,今老宣中食堂北面。是宣城人为纪念靖难死节的明朝礼部尚书陈迪而建立的专祠。陈迪,字景道,宣城麻姑山西村人,建文中为礼部尚书,靖难之役中,因不臣服明成祖朱棣,与六子七孙一同戮于东市,夫人管氏也同七个孙子及众家眷被逼上吊而死。成化二十年(1484),郡守陈纪于陈迪故居址立祠,并立衣冠冢。嘉靖十三年(1534),兵部主事李默在府学东隅,建立起祭祀陈迪的专祠,前后四进,有正堂、浩然堂、大节坊等建筑,祠成,郡中学者私谥之曰“靖献”,因名祠为靖献祠。崇祯中,朝廷又追赠陈迪太保衔,谥曰忠烈。

二烈清风祠在鹿巷口,今锦城路与龙首路交叉口。祭祀元末两名烈女。一为纪氏,一为胡氏,为长枪军所掳,誓不受辱,遂被贼所害。后人为其立祠纪念。

宋文信国公祠 在城北宛陵驿,今北门盐库处。祭祀南宋文天祥,明天启中建。

徐烈妇祠 在迎春巷东,今老汽车站以西至粮食局宿舍一带。祭祀明末徐烈妇。万历时期,徐烈妇被豪绅汤一泰绑架逼婚,不从,遂投池自尽。全身上下的衣裳,都用针密密地缝着,看不见一点儿的肌肤。时值盛夏暑热,竟然没有一只苍蝇叮上去。后人凭吊曰:徐女被摄。不贻羞容。投池以死。上下密缝。万历年间,知府陈俊题请于督学御史陈子贞,操江都御使耿定向,在城东专门为她建立了一个祠堂,表扬她的节烈。不久,督学御史熊廷弼,出按宣城,反其事,毁掉祠堂,后贾继善又恢复祠堂,崇祯元年,巡按御史田惟嘉将此事上报朝廷,复祠名曰“不泯香名”。事见毛奇龄《重建宣城徐烈妇祠碑记》。

衙 署

宣城自古为皖南政治中心,历代建有多处衙署。这些衙署建筑严格依据封建王朝的等级和规制,处处彰显着古代制度和礼仪。

丹阳郡署在今宣州市场处。西汉元封中建。设施较为简陋,多夯土建筑,有简易的篱笆墙,以阻挡附近山越人的围攻。西晋时期,丹阳郡迁至南京,另在宛溪河西陵阳山建宣城郡。原郡署废弃。唐宋时期为宣州学宫的所在,北宋时期,华丽冠诸郡,有学宫,谶松阁等建筑。元代毁于兵。

宁国府署 在今府山头广场,陵阳山冈之上。汉代丹阳郡衙署在今大东门外。晋以后移治到陵阳山上,先后为宣城郡、宣州、宁国府衙署所在地。作为宣城行政中心长达一千七百年。衙署占地二百余亩,包括今府山广场、市博物馆以及市中心医院的一部分,南到今宣中体育馆处。四周有围墙环绕,东面是陵阳山断崖。衙署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为更鼓楼、保厘牌坊、硕门、仪门、石箴亭、知府大堂、正心楼。中轴线两旁各类楼阁、厅堂、池石、园囿甚多,著名的谢朓楼就位于府署东北。民国中被毁,府衙前院建为大操场,后院创办安徽省立第八中学,后并入省立四师。

宣州卫署 明代包括今丽晶国际和轻贸商城一带,清代分出大部分为宁国营衙署。明初为织染局,后为宣州卫署。宣州卫明代为军事机构,卫署占地较大,到清代仅为漕运机构,原战守职责为宁国营取代。

皖南镇署 在今丽晶国际处。清初为宁国营署。咸丰后,新设立的皖南镇总兵亦驻此处,民间俗称镇台衙。民国和解放后曾为宣城县政府办公所在地。

宣城县署 在今十字街实验小学处。元代为蒙古万户府。明代改为县署,一直沿用到民国,县政府迁移至镇台衙,故址于1948年为宣城一小使用。

会 馆

会馆是旧时的同乡会组织,多由工商界人士组织创办,成为同籍人士互助、聚会及调停矛盾的处所。宣城旧时商业繁华,会馆颇多,著名的有:

江西会馆 位于北门吊桥外,今东头湾菜场附近,又名万寿宫。有戏台。大门对联云“江河归大海,西北有高楼”,正厅对联云“漫起故乡情,有九派钟灵,一楼毓秀欣;欣为名地客,有三峰耸翠,二水拖蓝”。

江西会馆草图

旌德会馆 位于今供销大厦处。坐西朝东。抗战结束后作为私立复旦中学的校址。是宣城规模最大的会馆,会馆内有厅堂、有戏台、有花园,是宣城城内一处规模很大的徽派建筑。大门前悬挂对联云“胜境别开临府邑,故乡共话忆沙城”,大厅内亦悬挂多幅对联,其中有吕凤歧的长联“聚首叩联欢,二百里远水遥山,但凭杯酒灯前,乡关宛在;髫龄曾赴试,廿余载桑田沧海,惟问江城画里,今昔如何”,江树畇的长联“劫火满江南,惟兹会馆犹存,把酒登堂,极目见众鸟孤云,落虹明镜;征车来塞北,笑我乡音未改,班荆道故,关心是凫山旧雨,鹊岭春风。”戏台上亦悬挂对联“别馆接莲池,谱来杨柳双声,古府翻成新乐府;故乡忆栗里,听到鹧鸪一曲,天台疑是紫云台;月榭坐飞觞,三雅三升,记得桑柘影斜,社酒昔同乡饮醉;风亭听弄笛,一声一曲,唱到栗黄香近,里歌原合土音操”。

太平会馆 位于老人武部处,今府山汉宫坊处。

泾县会馆位于岗子头,今四小对面。又名李傅二公祠,纪念泾县历史上两位名宦。大门悬挂对联:“故乡望不远,胜境总相亲。”入内正厅亦有对联:“公事公言,人在异乡堪托足;同心同德,情为故里总关心。”

庐和会馆、河南会馆 均在东鳌峰小盘谷,今宣中北大门内。庐和会馆大门悬挂对联:“庐阳毓秀,和气生财。”正厅亦有对联:“君是故乡人,应知道孝肃忠廉,霸王豪气;我成异地客,都为了陶朱事业,端木生涯。”河南会馆大门悬挂对联:“河洛多名士,宛句似故乡。”正厅亦有对联:“客里多愁,近郭常登名胜地;座中有酒,相逢都是故乡人。”

福建会馆位于别士桥巷内,名天后宫。

安庆会馆 位于贤孝里巷内,今中医院附近。

(作者系宣城市文物局综合科科长,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制作:童达清

宣城古城,那些消失的古建筑(三)

石 巍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268期

宣城古城,肇始于战国,设郡于西汉,先后为丹阳郡、宣城郡、宣州、宁国府的治地,晋桓彝建子城,隋王选筑罗城,南唐林仁肇更筑新城,延续二千三百余岁,地址未有变更。城内古迹众多,然物换星移,沧海桑田,所留遗迹,雪泥鸿爪。近代以来,咸同兵燹、八年抗战、文革浩劫都使得城内古迹蒙受灾难,近二十余年的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更使得古城风貌不再,现据各种文献资料及知史老人回忆,将城内那些曾经存在,但已经消亡的古建筑梳理如下。

牌 坊

牌坊,辞海上的解释是“一种纪念性的建筑物。一般用砖、木、石等材料建成,上刻题字。旧时多用于庙宇、陵墓、祠堂、衙署和园林前,或街道路口,用以宣传封建礼教、标榜功德。例如,贞节牌坊、功德牌坊等”。牌坊按修建意图分类,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建筑物牌坊,包括衙署、庙宇、陵墓、园林前的牌坊,这一类的牌坊主要起到场所提示作用,相当于大门使用。宣城古代这一类的牌坊如府学棂星门、府署保厘牌坊、名人墓前的神道坊等,现存的敬亭山古昭亭坊也属于此类。一类是表彰牌坊,主要有四种,一是科举牌坊,用来表彰科举考试中式之人,或因子孙为官而受封赠的。一是功德牌坊,用来表彰急公好义、周济民困之人,一是百岁坊,用来尊老的,旧时敬亭山北巷口桥就有一座清代修建的百岁坊。一是贞节坊,用来表彰妇女中贞孝节烈之人。

宣城明清时期,崇文重教,儒风习习,故牌坊所建尤多,民国时期,常任侠在日记中记载“城内的牌坊很多,雕镂石刻,颇为精工,狮子人物龙凤之象,皆浮雕也。”至建国时期,城内尚存多处牌坊。此后,由于1958年的大炼钢铁运动,许多牌坊被砸碎成石粉,作为炼铁材料,1966年的破四旧运动,亦毁坏了许多牌坊。现据各种史料及老人回忆将城内诸牌坊梳理如下:

保釐牌坊为宁国府署之前门,即今宣中北大门内。保厘意为治理百姓,保护扶持,使之安定。出自《书•毕命》:“越三日壬申,王朝步目宗周,至于丰,以成周之众,命毕公保釐东郊。”此坊为木质,四柱三间。嘉靖中,通判李默建。后知府罗汝芳重修,易名“承宣”。清代复名保釐。民国初年,建省立四师时拆除。

文庙牌坊宣城旧有府县两座文庙,庙内皆有牌坊。府文庙正门棱星门旧在泮池之前,即为一处四柱三间的石牌坊。另东西两侧(今鳌峰路上),对应两座石坊,分别书“德配古今”、“道贯天地”四字,1966年破四旧被毁。

徐太夫人专坊即小东门贞节坊,光绪八年(1881)建,位于小东门城内正街,坐西朝东,正对小东门城门。地在古三义阁之下,羊市巷之西,作三滴水石坊,上奉旨横额题曰:“旌表诰封资政大夫周世德原名世楠之妻诰封夫人徐氏专坊”傍承四柱,下承石趺,基址巩固,彪炳千秋。(见照片,并图)坊址及前后左右地基,系光绪十年(1883)契买耿汉臣屋三间,暨基地一业,汤春林地基一业,耿可寄羊市巷拐角基地一业,计五契,以为建立专坊基址。该坊于1955年时被拆除,石料修建府山头烈士陵园纪念碑。

上四牌坊位于十字街,又称世美坊,为一座木质牌坊,四面上层,分别书“世德,忠孝,诗伯,尚书,名历三朝,人联数族,宣城大姓梅、吴、贡、徐四氏各有一面,其中镌刻梅氏名人的一面书“诗伯故里”四大字,吴氏的一面书吴潜等有声名者十八日。该坊始建年代不详,明万历十九年(1591),知府萧良誉、知县刘仕瞻,共同捐俸修建,每面列的名人数人,以彰显他们对家乡的功绩。建造这座牌坊用掉筒瓦一千块,大瓦一万块,兽头八个,马鞍砖一百二十块,猫头一百四十个,滴水瓦一百四十块,加之辅材和工钱,总计花费白银五十六两,事见《宛陵梅氏宗谱》。

下四牌坊亦在十字街,又称尚书坊,原为众姓牌坊,万历中改为徐元太之专坊,后经知府萧良誉劝谏,改为尚书坊,除南京刑部尚书徐元太外,增加宋吏部尚书吴璞、元礼部尚书贡师泰、明礼部尚书陈迪、工部尚书秦逵四人。《宣城吴府宗谱》、及徐元太《贻萧良誉书》中。

状元坊在南门城内元宝街与狮子巷路口,即今南天宾馆处。明弘治戊申年(1478)正月建。坊当吴府南门。崇祯七年(1634),吴氏后裔吴伯与重修,一层题额曰“二相旧第”,二层题额曰“世哲”。坊下添置石狮一对。此坊毁于上世纪50年代。

棠棣联芳坊在状元坊之西。弘治七年(1494)六月,巡抚王如、巡按吴裕、知府范吉、知县方溢为成化庚子科举人吴宗儒、弘治壬子科举人吴宗周兄弟立。正德四年(1509)孟冬,巡按黄如金、知府惠隆、知县田忠修。万历乙酉年(1585)夏又重修。

孝行坊额曰“旌表生员吴宗周孝行之门”,在吴氏宗祠门前。明弘治五年(1492),巡抚何鉴,巡按王鉴、史益、吴裕,知府范吉,同知叶光,通判马麟、颜禄寿,推官燕忠,知县方溢奉旨建。万历元年(1573),巡抚张桂胤、董尧封,巡按朱文科、谢廷杰,知府王嘉宾,知县姜奇方重修,将其移至祠之右,跨出入路。

世德坊 在吴府北门。正德十三年(1518)六月巡抚张津、巡按陈轼、知府杨凤、知县周廷用建。最上层有同知魏浚书“世德”二字,横梁北面书“宋太师魏国正肃吴公旧第”,南面书“元江东招讨使吴公琳里居”。嘉靖丙申年(1596),光禄寺丞与山公请于知县吴悌重修。隆庆辛未年(1571),巡抚海瑞、巡按刘世曾、知府锺一元、知县李东井重修。

桥梓联芳坊在府治正南,府学后面,今宣中北大门内。嘉靖二年(1523)五月,巡抚李充嗣、巡按陈实张浚萧鸣凤知府胡东华知县施正为成化庚子举人吴宗儒,正德丙子举人吴大本父子立。嘉靖四十四年(1565),巡抚周如斗、巡按王如正、耿定向、知府沈志言知县黄应麟重修。

吴宗周进士坊在北门外,今别士桥附近。弘治十二年(1499),巡抚彭礼刘准、巡按沈世良李绍庆、宋漳、陈琳,知府刘廷瓒,知县王璠,为弘治丙辰进士吴宗周立。一面题“金榜题名”,一面题“玉殿传胪”。隆庆年重修,将八字放一面,另一面书“敕赠户部员外郎吴文常”。万历十九年(1599)三月,郡守萧良誉偕同知吴朝宗、通判郑子俊、推官朱吾弼、知县刘士瞻又重修,一面题云“累朝列署——为国子监博士吴原颐,宋左丞相潜之元孙,户科给事中吴让颐之子,户部员外郎吴文常让之子”,一面题为“三世专城——为江西临江府知府吴宗周,文常之子,丙辰赐第,进阶亚中大夫,河间府吴桥县知县吴礼卿,宗周之孙,河南汝州知州吴诏相,宗周之曾孙,进阶奉议大夫”。后郡丞永嘉王光蕴公又将“三世专城”改为“历世专城”。

鸿渐天逵坊在西察院直街(今丽晶国际前的叠嶂路上),嘉靖庚申年(1560)六月,巡抚翁大立、喻时,巡按黄乔、周如斗、王宗舜、周京,知府方逢时、知县杨旦,为戊午科举人吴诏相、崔惟植、俞仲瓒、梅一科、饶大英、张克家、郑钦七人建。鸿渐天逵四字为越陈崔书。

上应台光坊在西察院直街与宣州卫横街的路口(今丽晶国际前的叠嶂路上),万历乙巳年(1605)八月,巡抚曹时聘,巡按曹楷、杨宏科、朱吾弼,知府史起钦、知县卢维屏为癸卯科举人吴伯敬、沈有则、郑极祥建。四大字及列名小字为上元丘义民书。

神皋登俊坊在西察院直街与锦城街口(今叠嶂路与锦城路交叉口),万历四十年(1612),巡抚徐民式、提学熊廷弼、巡按徐应登、知府余士奇、知县邓良知为壬子科举人汤必选、吴伯与、吴伯敷、徐宏谟、管一堂、吴元玺、杨应华、谭学鹍八人建。崇祯四年(1631)重修。

南国名儒坊在吴氏宗祠之右,崇祯癸酉(1633)春,巡按迟公大成为吴玉相、吴伯与建。首层题“崇祀乡贤”,次层题“历宪四省”。

陆家牌坊在魁星巷北巷口。题名不详。

贤孝坊在北门孝义巷口。题名不详。

江城如画坊在城北凉亭塘进山道上,一门两柱,柱下立有石狮一对。横梁正面书“江城如画”,背面书“敬亭在望”。民国专员兼县长周君南建,1958年被毁。

宣城古城,那些消失的古建筑(二)

石 巍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第267期

名人府第

宣城古为江南名邑,宋代以来人文荟萃,诸多官宦人家先后于城内建立宅邸,宅邸内除屋宇楼阁外,还有园林水榭,极富地方特色。较著名的有:

城南吴氏故里 位于南门内,北至西坂头(今国购广场),东至珍珠河(今状元路)南、西均至城墙。北宋时,吴氏宣城八世祖洙公自水东白马山迁居南门城内,世代繁衍,南宋时期,诞生了一门三进士的吴柔胜、吴渊、吴潜父子。其中吴潜状元及第,官至宰相。至明清时,吴氏在此聚居,称为南门荡吴家,或吴府吴氏,有田地、水塘、祠堂、宅邸、牌坊等。

吴氏宗祠 堂号绥禄,明弘治二年(1489)建,在吴村东(今市财政局处),规模较小。明嘉靖丙寅(1566)另建于村中(今商之都北侧),隆庆丁卯(1567)建成。前后四进,前门堂五楹,后享堂五楹,后轩厅五楹,为五间祠,中祀吴氏名宦,挂明知府范吉所书“名宦祠”牌匾,供奉吴氏历代名宦52人。左为双节祠,挂建宁魏浚手书匾额,祀宋龙泉知县吴宝信及饶氏夫人。再左为贞节祠,祀节妇20人。右为孝子祠,挂宣城吏部麻溶手书匾额,祀临江知府吴宗周等3人,再右为义烈祠,祀吴士期等守义死节5人。最后为寝楼五楹,挂知县姜台公手书“永思堂”匾额。中为百世不迁祖宗神龛二十四尊,左昭右穆,历代考妣神主也供奉这里。咸丰中,毁于战争。光绪六年(1880),在原基础上恢复后两进,及轩厅五间祠和后进寝楼。祠堂内悬挂楹联多幅,享堂楹联为民国庚申(1920)黄时敏撰,中为“一肩立弟友子臣注脚正肃遗规叹观止矣;三献话高祖父源头延陵华胄文在兹乎?”两旁为长联一副“紫阳理学阐彝传,自衮绣赐堂名,忠勤颁楼额,大官大邑,熙绩无疆,下逮逸民忧国,烈士匡王,莫非道统;丹陛谏书成往事,幸专坊光日月,旧第护风云,卜世卜年,遗休未艾,上溯乔梓交辉,壎篪兢爽,罔不瓣香。”五间祠内有光绪辛巳(1881)年方蕙撰联一副“声名标异代,有状元有宰相,师师更有儒宗,贤萃一堂,百世下犹仰精灵留梓里;宦业著四朝,为孝子为忠臣,济济皆为循吏,祀隆各地,千载中何多奖誉表枫宸。”寝室有明知府罗汝芳楹联“念尔祖一本自出,昌厥后奕叶重光。”该祠堂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拆除。

徐大司寇府第 在大东门内朱衣巷,原宛陵影剧院一带。为明代邑人、南京刑部尚书徐元太的住宅。徐元太,字汝贤,号华阳。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知魏县,擢吏部主事,迁顺天府尹,巡抚四川,平判定边。万历中,累官南京刑部尚书。此处原为景德寺的一部分,嘉靖中,知府罗汝芳于此建志学书院,专心讲学,后被张居正禁毁。徐氏趁此机会买下此地,兴建住宅,“周遭数百亩,缭以崇墉,冠以朱堂,回廊复阁,窈窕殊绝。启宅傍为园,园有邱有沼,有亭榭台馆,有略彴(山间溪流中用以渡人的踏脚石)四五,沼傍立太湖石,石色深黝,嵌空玲珑。环水面曲折成磴,道上有竹柏松木舌,嘉花美植,参天蔽地,参差摇曳于云际,文禽翠羽,四时朝暮鸣耳舌不觉,水中鱼自得,与绿阴红亭相映射。草丛盘石,花覆履綦,真尘寰中绝境也。”(袁启旭《中江纪年诗》)六十年后,徐氏衰败,明清易代之后,宁国营守将住入徐府,并将西半部份卖给汪某。汪某后来又以五百两银子卖给淮北某常监司。府第至此支离破碎,逐步沦为民居。

汤司成府第 在豆腐巷,今珍珠塘小区处。为邑人南京国子监祭酒汤宾尹的住宅。汤宾尹,字嘉宾,号睡庵,别号霍林,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榜眼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万历中,汤宾尹于城内建造住宅,奉养双亲,名之为南陔园。汤宾尹去世后,汤家败落,为仇家所,诉讼不断,住宅逐渐被卖。陶奭龄《悲敬亭》记载:“郡之仇家与其门生故人争起瓜分之,无寸椽尺土之遗,内子至归养于沈氏。敬亭宛溪之间,几如蛮髦。”

徐银台府第 在镇前街南,今供销大厦一带。原为邑人、通政使徐元气住宅。徐元气,字汝和。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官刑部员外郎。出守兴化,寻移成都,迁云南左布政使,擢山东左布政使,仕终通政使。徐氏没落后,宅邸为刘仲斗买去,刘仲斗,字祖梦,万历戊戌(1598)进士,官至湖广副使。刘氏居此时,将此建设的即为奢华,万历二十七年(1599)失火焚毁,事见黄尊素《书宛上事》。清代以其地建为旌德会馆。

小东门文峰梅氏故居 在小东门外凤凰桥东。自明嘉靖以后,文峰梅氏裔孙梅守德、梅守和先后买地于此,建立住宅。梅守德,字纯甫,号宛溪,嘉靖二十年(1541)举进士。历任台州推官、户部主事、山东学政、云南参政。梅守和,字季方,号镜水。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官至主广西右布政使。梅守德的住宅称宛溪草堂,建藏书楼,曰天逸阁,阁三层,阁下为秋水斋,又有东壁楼、玄白堂等。至守德子鼎祚时,藏书甚富,为江南名楼。鼎祚孙朗中时,黄宗羲曾于此阅书。有园,曰书带园,梅朗中诗文集即以此为名。梅守和住宅为平绿阁,至守和侄孙梅清时更名天延阁,其诗文集即以此为名。乾隆以后,梅氏衰败,基业被子孙贱卖无存。

西门孙家花园 在宝城门内,今麻园小区,为明末清初水阳河东孙氏父子进士孙襄、孙卓的住宅,后仍为孙氏所居。建国后为部队所有,经改建,不复其貌。孙襄,字惠可,号仍云,崇祯七年(1634年)进士,历任广州、衡州司理,户部、兵部主事,明亡后,任吏科左给事中,父丧还乡。顺治八年(1651年),上疏于朝,减宣城黄连之赋十之八,民困以苏。孙卓,字予立、号如斋,康熙十八年(1679年)己未科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康熙二十二年(1683),奉命册封安南,赐正一品服。行至粤西全州暴病而卒,年三十六。

北门孙家大院 在拱极门外别士桥南。始建于明末清初石山孙氏十世孙楚庵公时,到其孙慎庵公时,勤于治家,经济宽裕,孙家大院得到扩建,规模气象声望遂重于一城。东朝北门大街,西靠道岔河,前店后寝,前后五六进。由于家境殷实,慎庵公次子孙廷相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得以例捐为中书科中书,既而又加捐为贵州石阡府知府。廷相的侄子孙源潮,字达孚。乾隆四十六年(1781)进士,知宝应县,教养兼施,后迁高邮州,立义学,赈恤水灾,捐设粥厂,施医药,民甚感之,后为海州知州。致仕归。道光三年(1823),高邮大水,难民逃荒至宣城,过其门,焚香高呼“孙青天”。解放后,孙家大院被分为多户使用,经多次改建,破败不堪。北门改造中全面拆除。

拆除前的孙家大院山墙

(作者系宣城市文物局综合科科长,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制作:童达清

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