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尼玛蒂遗迹旅游攻略-迈尼玛蒂遗迹必玩景点

白小白
迈尼玛蒂遗迹

迈尼玛蒂遗迹位于孟加拉国首都达卡约70公里处,据说是建于7世纪到12世纪之间的一座非常著名的佛教文化中心,也是现在达卡地区最著名的宗教旅游景点之一。迈尼玛蒂遗迹是一个包括50多个零散的佛教寺庙建筑群,这些寺庙全部都用烧砖建造而成。在这50多个佛教建筑中,尤以萨尔版威赫拉寺(Salban Vihara)、库特拉姆纳寺(Kotila Mura)和查帕塔姆纳寺(Charpatra Mura)最为重要。

萨尔版威赫拉寺面积170平方米,规划相当完整,现在在寺庙附近不远处还修建了一座博物馆,用于收藏在迈尼玛蒂遗迹中挖掘出来的各种赤土陶器、铜像、钱币、珠宝、舍利塔上凸出的佛教-等珍贵文物。库特拉姆纳寺包含一座象征佛祖、达摩和僧伽的舍利塔还有三颗据说是“佛祖的宝石”。查帕塔姆纳寺最重要的发现是四个皇家镀铜的发令牌,其中有三个属于钱德拉(Chandra)统治者,另外一个属于印度后来的一位君王。

Mainimati Ruins

必去理由:达卡地区最著名的宗教旅游景点之一

景点所在大洲: 亚洲【As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孟加拉国[Bangladesh]

景点所在省、州:达卡专区 [Dhaka Division]

景点所在城市:达卡 [Dhaka]

古城尼什的历史遗迹

尼什为塞尔维亚尼沙瓦州的首府,是仅次于首都贝尔格莱德、诺维萨德的第三大都市,同时也是塞尔维亚南部最大的城市。从历史上讲,它曾是它一度归属的不同国家的中心。该市古名纳伊斯,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和康斯坦提乌斯三世出生在那里。由于它具有战略意义的地理位置,在古代就被认为是连接东西方世界的重要通道。在过去曾被特洛伊人、色雷斯人、伊利里亚人、凯尔特人、罗马人、匈奴人、阿瓦尔人、拜占庭人、塞尔维亚人、保加利亚人、土耳其人、匈牙利人和奥地利人征服过。不同民族对尼什文化遗产的影响,体现在当地建筑多样性、饮食、艺术、音乐和生活方式当中。

尼什是欧洲和巴尔干半岛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千年古城所遗留的名胜古迹和历史遗址众多,城市中随处可见纪念碑和历史人物塑像。

1999年5月7日,尼什与贝尔格莱德一样,也遭到了北约的空袭,有14名市民犠牲。蓝顶圆亭是追悼那次空袭中的遇难者纪念碑。

布巴涅纪念广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一个万人坑。

“红十字”集中营为二战中纳粹德国建立的集中营。

集中营外的小广场有座纪念为解放尼什而献身的英雄们的纪念碑。

尼什古堡为巴尔干半岛中部保存最完整的土耳其城堡,建于1723年,古堡下就是被湮没的罗马古城。

指挥塞尔维亚军队抗击奥斯曼入侵者的著名将领辛杰利奇将军的纪念碑

这个“骷髅塔”是世界上唯一一座用真正的人头骨作成的塔。1809年塞尔维亚人民反抗奥斯曼帝国,起义军领袖辛杰利奇率领1.6万名起义军将士在尼什城外与4万土耳其军队进行了大决战。起义军方面有4000人牺牲,而土耳其军队损失更为惨重,有1万人阵亡。由于兵力相差悬殊,起义军最终在决战中失败。战后土耳其军队把近千名塞尔维亚阵亡将士头颅砍下,筑成一个骷髅塔,威吓塞族起义军,这就是今天的骷髅塔。早先的“骷髅塔”是建在露天野外的,没有任何遮盖。一些阵亡塞尔维亚将士的家属偷偷地把自己亲人的头骨从塔上偷走,加上几十年的风雨侵蚀,塔上的骷髅越来越少。到1878年塞尔维亚获得彻底解放的时候,塔上总共还有58颗头骨,人们在塔上加盖了一座教堂式的建筑物予以保护,这就是旅游者今天所看到的“骷髅塔”。 如今,它不仅是尼什的旅游纪念地,更是塞尔维亚民族不屈的象征。

走出“骷髅塔”,外面阳光明媚,一派美好秋色。和平来之不易,值得珍惜。

超小众景点曲登尼玛|她被遗落在世界尽头

曲登尼玛景区位于日喀则市岗巴县昌龙乡境内。“曲登尼玛”一词,源于藏语“多吉曲登尼玛”意为“金刚石和太阳塔”。“曲登尼玛”既是一座寺的名字,同时也是一座冰川和一条湖的名字。

据藏文经书记载,公元八世纪中叶,莲花生大师应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之请,到西藏传播密教,返回印度时途经曲登尼玛,在岗巴县的确姆约姆钦和康钦甲布雪山脚下的山洞里修行,当地有个牧羊人拜他为师。不久,周边渐渐修建起了牧人塔、牧妇塔、蕃王塔,并取名为“多吉曲登尼玛”,意为“金刚石和太阳塔”。后来人们习惯称“曲登尼玛”。

曲登尼玛寺|海拔最高的尼僧寺院

曲登尼玛寺海拔5100米,藏传佛教宁玛派尼僧寺院,是世界最高的尼寺。这也是岗巴县最早的一座寺庙,始建于吐蕃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曲登尼玛寺面积不大,两层楼的经堂、佛殿为典型藏式建筑。经堂内供有莲花生大师及两位妃子泥塑像。佛案前供有一块青石,石头上有深深凹下去的孩童脚印,据说这是该寺某高僧8岁时留在这块石头上的。他修成密功大法,可以站在此石上数日不动,于是便留下了深深足印。

西侧神殿的西南角有一陷入地下的修行洞,洞口半封闭,看进去不足两平米,洞内壁上有一尊雕刻的佛像和一张石床。据寺内尼僧介绍,此地非常殊胜,是历代高僧的修行洞。

曲登尼玛神泉|能治病的甘露

由曲登尼玛寺走三四里路程,便会在山腰处发现一股清澈的泉水。传说该泉水是莲花生看到人间疾病太多,便在曲登尼玛山腰用手杖捅出这眼泉水,是赐给人类医治百病的甘露。

据藏文经书中说,此泉水能治360种急性病和420种传染病。当地群众说,喝了曲登尼玛矿泉水对肠胃病、眼疾、妇科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鉴于这种神秘的传说和记载,曲登尼玛矿泉水很受崇拜,每年春秋时节。都有大批来自昌都、日喀则、江孜、昂仁等地的群众扶老携幼前来朝佛、沐浴,饱饮“甘露”,临走时还带走很多水治病。有的人甚至把水作为珍贵的礼品馈赠亲友。

曲登尼玛观相湖|来世今生的秘密

曲登尼玛寺的侧背后,四条雄伟的山脊之间,夹持出了三方碧水,即叫金、银、铜的三个湖,它们分别在冰川的东、西、南三个方向上。金湖叫东圣湖,银湖叫西圣湖。东圣湖和西圣湖就是闻名遐迩的曲登尼玛观相湖。

据说,有缘之人在湖边静坐,心无杂念之中,可以从碧蓝的湖水中看到自己来世的显影。

曲登尼玛冰川|世界的尽头

环曲登尼玛湖边的石块走到湖岸的对面,便可抵达曲登尼玛冰川。曲登尼玛冰川体量并不大,但它是为数不多的可以近距离观看的冰川,而且十分精致。高耸在视线最高点的是雪峰山尖,北坡雪线之上是粒雪盆,两侧脊刃之间是冰斗,冰川盘亘其间,海拔落差好几百米,冰舌末梢有着明显的断裂面,暴露出冰川年轮的纹理。冰碛湖散发着静谧而寒冷的气息,蓝得十分纯粹。

每年十月份之后,湖面上都会漂浮着形态各异的冰块。冰川表层下面,经过充分挤压和重结晶的冰川冰才真正彰显极寒之美,那些幽蓝色、翡翠色的冰洞、冰隧道和冰裂缝让人着迷,充满着诱惑。

冰川的后面是巍然耸立的雪山,湖边风化的岩石如一座神塔守护着这一方神圣的土地,在这里,仿佛有世界尽头之感,甚至让人疑惑是否已经置身另一方圣境。

本文为玩转西藏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所包含的文字和图片版权均来属于原作者和摄影师,转载需经过原作者同意!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若未经同意随意转载就版权问题必追究其法律责任!

玩转西藏欢迎各类广告品牌合作,发邮件至113808338@qq.com获取更多信息。

▌来源:日喀则旅游

▌编辑:玩转西藏【主编:肖枫】

http://lyfzt.xizang.gov.cn/

西藏旅游网

http://lyw.xizang.gov.cn/

喜欢,那就点

塔克拉玛干沙漠尼雅遗址、精绝古国寻踪(图)

2019年6月4日,我们中国探险协会和田万方乐奏旅游集团共同组成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探险首秀团,经过了前2天沙漠越野车的艰苦跋涉,为了探秘尼雅遗址之精绝古国,来到了和田地区民丰县红旗村,做第2次进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准备。因为这是离尼雅遗址最近的民居。

我们住进了村里的民宿。团员被分到两家,我和马辉、王方辰、图尔洪、张志忠共住一个大屋。屋里面有两个大炕,非常宽敞。梁子、詹尼和两个女工作人员住我们隔壁,她们的房间也做餐厅用。

这家房东对我们非常热情,端水、端饭全是一个老大爷,妇女们都在其他房间忙着做饭,虽然我们语言不通,但我们相处气氛很融洽。晚饭是拌面,同时桌子上还摆着馕、馓子、油糕等食品,任你随时享用,我们吃了个肚圆。

饭后,我们来到村口,观看村民们的精彩演出。这是树林里的一片开阔地,地上铺了一个长地毯就当舞台了。这个村的文化活动搞得相当不错,他们有自己的文化流动车,有成套的音响和灯光设备。男乐手在面对观众的地毯外边坐一排,女演员站在后排。遗憾的是,我们的位子离舞台太远(中间隔着往来的车道),所以只能远远的欣赏节目,也无法参与其中。村民的节目都是“非遗”项目,如《高山麦西来普》及古典维吾尔族舞蹈和民歌。总之,演出还是挺精彩的。当然,也有我们没想到的惊喜,不仅可以一边看节目,一边喝啤酒,居然还能就着一米长的红柳穿的大羊肉串。之前,我们在老乡家已经吃了晚饭,没肚子再吃这么美味的食品了,但我还是扎扎实实地吃了一串,因为真的好吃。节目演完了,接着放电影,原说放《最后的沙漠守望者》宣传片,结果放的是新疆科学院拍的一部有关克里亚人的记录片。

6月5日清晨,本来说8点出发,结果不知道什么原因拖到9点半才出发。出发前图总给大家讲了话,中心意思是要爱护环境,保护生态。车队做好进沙漠的准备,仍然是给汽车轮胎放气,一切准备停当,我们再次向大沙漠挺进。这次的沙漠行程是沿着干枯的尼雅河道走,路边不时有枯死的胡杨,而不见芦苇了。

我们寻觅的尼雅遗址,位于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境内红旗村以北20公里的塔克拉玛干南缘沙漠中。东西向7公里宽,南北向25公里长,散布在尼雅河古河床沿线。为两汉魏晋时期精绝国遗址。上世纪初,英国人斯坦因在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南缘尼雅河畔发现了一座古城遗址,并从这里挖掘出封存了千年的各种珍贵文物12箱之多。当这些文物被带回英国时,使西方学者大为震惊,尼雅遗址因此被称为东方“庞培城”。 斯坦因的东方之行成果确凿的证明了“东方庞培”并非虚妄之谈。斯坦因在1901年、1906年、1913年和1931年,曾经四次到塔克拉玛干进行地理和考古探险活动,足迹遍布尼雅,安迪尔、楼兰和罗布泊。如果单从考古成果方面评价,他的确取得了比较辉煌的成就。但是,在当时考古手段已经比较完善的社会背景下,斯坦因采取了雇佣大量民工悬赏挖掘的手段,给文物遗址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在当时旧中国知识界的普遍反对之下,于1931年5月被南京政府电令出境。

20世纪50年代末,新中国考古学者在当时极为困难的条件下,逐渐展开了对尼雅遗址的调查研究工作。1959年2月,史树青先生一行深入尼雅进行遗存清理和文物采集。1959年10月,新疆博物馆李遇春率10名考古队员在遗址区进行了9天工作,提供了相对比较完整的发掘资料。60年代以后,由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的原因,尼雅考古工作未能继续。直到80年代,这项发掘工作又开始恢复。1980年12月,新疆博物馆与和田地区文管所合作,对尼雅进行遗址调查和清理发掘,又发现了一批有价值的文物。从80年代末期开始,由日本净土宗僧侣小岛康誉先生与新疆自治区文化厅合作,对尼雅遗址进行了长达5年的系统调查,该项调查仍在继续。其间,新疆考古研究所也在该地区同步开展工作。从80年代末开始的对尼雅遗址进行的科学和系统的调查,对于提高人类的历史文化素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经考古发现,在1700年前的公元三世纪,发源于昆仑山脉吕士塔格冰川的尼雅河经此向北延伸,那时这里还是一片繁荣的绿洲。尼雅遗址是汉晋时期西域"丝绸之路"南道上的一处东西交通要塞。尼雅河下游尾闾地带。其间散落房屋居址、佛塔、寺院、城址、冶铸遗址、陶窑、墓葬、果园、水渠、涝坝等各种遗迹约百余处,是新疆古文化遗址中规模最大且保存状况良好又极具学术研究价值的大型遗址之一。

我们途中停了两次车,据介绍,当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在这里看到了小房子,而判断里面有大型遗址。

再走了大约1个小时沙路后,我们终于在连绵起伏的沙漠里找到了尼雅遗址的中心位置--一座古佛像和周围的村民住宅遗址。这里还有一个护林员的地下房子,里面很大,有6间房子,房子里有床等生活设施。据了解,这个护林员每半个月进来一次,查看遗址周边情况。我们中午就在这里安营扎寨了。

参观开始前,我们先进行了一项公益活动,用了20分钟的时间把周边的垃圾捡了起来,准备集中后带出沙漠。

在当地文物局官员的引领下,我们对佛像遗址群进行了参观。

尼雅遗址规模宏大,遗址中心标识物是一座佛塔,塔周围流散分布着组成的聚落、冶作坊遗址群、墓葬等。该遗址是塔克拉玛干现存最大的遗址群,它对汉晋时期丝路南道邦国以及丝路的人文地理变迁的研究,有着重要价值。尼雅遗址以地理坐标为北纬37°58ˊ20.7″,东经82°43ˊ27″的佛塔为中心位置,其范围南北约20公里,东西7公里。沿尼雅河呈南北向细长形状。东西北三面环绕着高大的金字塔型沙山,南部地势较低。其范围南北长20公里,东西宽10多公里,至少可划分为六组建筑群落。古建筑保存较好,房舍废墟分布在干涸的尼雅河东岸,3-1幢集中一起。地基一般用麦草、牛粪等台泥铺墁,墙壁多为红柳编成再外垠泥土。室内建有炉灶和贮藏窖。遗址内有渠道和古河道的痕迹。

国内外考古学家对尼雅遗址进行了多次考古调查、发掘,对各种遗迹以及尼雅遗址的聚落情况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但相关的全面系统研究有待深入,拓展。遗址中出土还发现有麦、青棵、糜谷、蔓菁、羊肉、羊蹄、雁瓜等食物。1959年在此发现一颗覆瓦纽炭精刻“司禾府印”印范,说明东汉在此亦开辟了屯田。此外还出士大量汉文、卢文木简、木犊,是极为珍贵的史料。还有大量的文物,大部分是各种木器、铜铁器、陶器、石器、毛织品,出土的古钱币有东汉的五侏钱等。遗址中出土过大量的文物,大部分是各种木器 , 还有铜铁器、陶器、石器、毛织品 ,出土的古钱币有东汉的五铢钱等。还有大批木简,大部分书写着怯卢文字 ,也有古代于阗文和汉文 ,还发现炼铁遗址和烧结物。墓葬区曾发现东汉时期的古墓一座,男尸裹着锦袍,上书 " 万世如意 " 隶书。中日尼雅联合考察队 1995 年 10 月发现一瑞兽纹锦,上书 "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 。出土房舍北约2公里有墓葬区,一般均无墓室,棺木大多为独木凿成,埋于沙下,破坏严重。遗址附近尚有一汉代冶铁遗址,曾发现有矿石、烧结铁、石凿、石球、砺石及残铁矿等。房舍内也有铲、镰等铁制工具,形制与类似今日陕西中部地区使用的。

196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将该遗址被公布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国务院公布将尼雅遗址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着近几年大规模的科学考察和考古发掘,封尘的尼雅遗址兴衰之谜将逐步被打开,丰富人们对于西域文明和丝绸之路的认识和了解。

但是,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精绝国里的居民们是从哪里来的呢?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至今仍然不知道。精绝国这个名字是突然出现在《汉书》里的,它以前的史书里,根本找不到精绝国的任何记载。

尼雅河流域的人类活动,从考古发现来看,最早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但是,没有人能够证明精绝国人就是那些挥舞着石刀石斧的人发展来的。他们之间或许有继承关系,但也可能是毫不相干的两群人。从《汉书》首次记载了精绝国以来,此后的史籍对精绝国的记载都很少,而且是人云亦云,使人们对精绝国的认识极其模糊。

比起史籍来,考古工作者能够向我们讲述的要多许多。尼雅遗址那些辉煌的发现,就是属于精绝国时期的遗迹和遗物。遗址里的建筑、墓地和生活用品,都向人们揭示出了这个早期绿洲城邦的物质文化和精神世界,令今天的人们浮想联翩。

精绝国人最后在历史上出现时,已经是改名为鄯善的楼兰国的子民了。作为一个袖珍国家,仅有500名士兵的精绝国在那个兼并战争如同家常便饭的时代是不可能长期独立存在的。楼兰国在改名鄯善之后,因为是西出阳关第一站,又得到了中原王朝的扶植,曾经盛极一时。大约在东汉王朝的末年,强大起来的鄯善兼并了包括精绝在内的邻近的几个绿洲城邦。从那时起,尼雅河流域被纳入鄯善王国的版图,变成了它的一个行政区,精绝国改名为精绝州。精绝人虽然没有了自己的国家,但生活比以前更好了,也比以前更安定。就是这样一座曾经辉煌的城邦,它的创造者在历史没有记载的情况下失踪了。留下了令后人无限猜想的精绝国消失之谜。

我们参观完佛像遗址群,回到“窝棚”里吃午餐,大厨李东海早就把饭菜准备好了,林黎胜老师居然还带了一瓶尼雅牌的红酒,我们在尼雅遗址边的“窝棚”里开了顿丰富的大餐,非常可口的馕炒肉,至今想起,香味犹在口。利用我们参观古遗址的时间,司机师傅们补了觉,因为今天行车是最艰苦的一天,我们要从这里直接返回和田市,路途遥远,没有这些勇敢的车手,我们寸步难行。

在尼雅遗址,随队的摄制组分别对我们每个人进行了采访,我重点谈了对克里亚人的感受,大家为了节省时间,都以最短的时间完成了自己的采访。采访结束后,我们以尼雅古迹为背景来了一个大合影。

大约4点左右,我们踏上归途。中途在一个大庄园遗址停了一下。由于时间太紧,我们放弃了葡萄庄园遗址的参观。2小时后,我们驶出沙漠,到红旗村装上我们的行李,告别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向和田市出发。

将近300公里的路程,我们用了6个多小时,中途还遇到了能见度只有5米的强沙尘暴、和田地区罕见的大雨。据当地车手说,这样的雨在和田地区很少能碰上,我们给和田人民带来了吉祥的雨水。6月6日凌晨1点,我们终于抵达了和田市,至此,沙漠探险首秀之旅圆满结束。

大漠无痕,我们来过!

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