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纪念馆旅游攻略-罗斯福纪念馆必玩景点

米酒妈妈
罗斯福纪念馆

看点

由3万多块、共重达6千余吨的花岗岩堆起的石墙,如真人大小、栩栩如生的青铜雕像,是这个公园型设计方案的主体。罗斯福纪念馆全部建筑以石墙分隔成四个部分,代表着罗斯福执政的四个时期:第一个石室以浮雕再现了罗斯福宣誓就职时的情形。石墙上另刻有不同的手印与面容,与室中央石柱上的雕刻一一对应,表现了经济大萧条时期人们恐惧与无助的心态;第二个石室承接第一石室的”罗斯福新政”与社会福利制度建立的主题,同时容纳了著名雕刻家乔治•西格和罗伯特•格里汉姆的杰作;第三石室以一尊比真人大一倍的总统坐像为主题,罗斯福身披斗篷,面容坚毅;第四石室的主旋律则是罗斯福总统最重要的工作伙伴——罗斯福夫人依莲娜。交通

交通:地铁:Smithsonian,然后步行30分钟或者乘坐旅游线。地址:Washington,D.C.网址:www.nps.gov/frde电话:202/426-6841门票/开放时间

费用:免费。开放时间:每天08:30-23:30;圣诞节当天不开放。

美国华盛顿

“学会永不忘记”,阿默斯福特集中营国家纪念馆

阿默斯福特集中营国家纪念馆是荷兰鲁斯登的一座纪念馆兼博物馆,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德国占领的荷兰国土上最大的集中营中转站之一。有三万人在这个中转站被拘留过,数百个被发现死亡或被处决。 俄罗斯战俘也曾被关押在这里,这给该集中营添加上特殊的国际性。随着时间的流逝,回忆的淡薄,这个集中营已成为对在荷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的恐怖事件最后一个提醒。

建筑概览

在2003年,Inbo被聘请设计阿默斯福特集中营的游客中心兼纪念馆。设计起点是保护历史的真实性,这也是保持对历史教训的警觉。 Inbo有意识地选择了设计一个可以融入周围景观的空间,而不是通过嵌入一个陌生的体块来扰乱景观。 对于Inbo来说,保持设计与周围的绿色森林完全和谐是非常重要的。 该游客中心建成后取得了巨大成功,并于2005年获得了阿默斯福特的建筑奖。

集中营俯视图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纪念馆需要发展并承担新的空间以及社会功能。 一方面,目前的博物馆空间需要升级:参观人数在不断增加,但展出的信息并不容易被阅读和理解,特别是在没有个人解释的情况下。 另一方面,历史在当今的世界还在不断重演,对保持时代相关性的展览信息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和紧迫。想一想我们这个时代继续犯下的许多危害人类的罪过——战争,难民危机,种族主义和仇外心理的崛起——不久的将来,存活下来的人们将无法亲自讲述他们的故事。阿默斯福特集中营作为目击者,必须生动地演示这个地方曾经经历过的故事,把历史深刻地记录下来。

历史照片

一个融入周围景观的空间

阿默斯福特集中营作为目击者,将把历史深刻地记录下来

建筑及与自然环境的融洽保留在新的设计中。与自然的亲近之情在人们还没有完全抵达建筑的时候就已经油然而生。眼前的郁郁葱葱的绿色“斜坡”其实是建筑物的杂草丛生的三角形屋顶。从这里,一段特殊的旅程就开始了。

入口区域效果图

入口实景图

在之前的设计中,瞭望塔被放回到原来的位置,而后墙则设计在曾经是集中营围栏的位置。 后墙上的新门也是曾经的入口所在的位置。 一旦你进入游客中心的内部,三角形状的空间就是黑暗过去的淡淡暗示:一个曾经把人引向死亡的空间。

三角形状的空间暗示着黑暗的过去

所有最初设计的氛围都保留在扩建设计概念中,但其中部分空间会进行升级,将适合于接待,临时展览和小餐厅。餐厅的大玻璃墙让游客可以观察了望塔——象征着集中营运营时的绝对性观察控制。

餐厅的大玻璃墙象征着集中营运营时的绝对性观察控制

后墙的狭窄但高长的窗户让您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博物馆之外的景色在你经过时闪烁便逝。 建筑使用的材料是裸露和诚实的:混凝土,玻璃和生锈的钢板。 这个简约的选材在扩建中继续被采用。

后墙视角

狭窄但高长的窗户

扩建部分包括:游客中心,及其旁边的一个大庭院,一个亭楼,以及一系列地下展览室和多功能厅。

亭楼外观

接待台

地下展览空间

当游客穿过原来的大门时,他们进入一个被高墙包围着的开放式庭院。这个入口大门是原来集中营的少数残余物之一。 根据建筑师的说法,“当你走进这个地方时,你会感受到一种非常空旷和压抑的感觉,如同当初被囚禁的人们感到完全被遗弃。” 这个开放庭院即是新建地下博物馆的屋顶,是当前展览空间的三倍。

整体空间示意图

被高墙包围的开放式庭院庭院

人们可以在庭院中漫步,探索历史悠久的集中营留下的痕迹和各种抽象艺术品。 音频指南帮助游客发现展览物背后的故事。玻璃制作的的脚印是庭院艺术品的亮点。人们可以站到它们上面,把自己放在当时被迫站在这里的人们的位置。 同时,玻璃脚印为地下多功能厅带来了效果浪漫的漫射照明。 被囚禁的人们不在了,但这个具象的艺术品将继续记住他们。

剖面图

玻璃制作的的脚印是庭院艺术品的亮点

围墙设计概念

通过小亭楼,游客将到达地下展览空间,这里也将被用作信息丰富的教育场所。 一部分的关于集中营的传记将生动地展示出来。 通过移动图像,文本和物件,真实的个人故事以简单直接的方式呈现。 公众可以通过这些展览清楚地了解在这里被监禁的人的个人故事以及阿默斯福特集中营是如何被操作的。 此外,设计还特别关注这个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在学龄期儿童将在这里了解到关于压迫和不公正,并被鼓励和同学一起讨论这些问题。

地下空间

在离开地下展览空间走上地面后,参观者的视线将被直接牵引到曾经是死刑执行地上的石头人像雕塑。 因为博物馆是’mémoir et miroir’(法语:回忆和镜影的地方),集中营指挥官曾经风光的办公房屋将添加上一层镜子外墙。 镜面的意义是鼓励参观者反思并记住这里发生的事情,但最重要的是,展望未来。并且思考,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

剖面透视图

走上地面后,参观者的视线将被直接牵引到曾经是死刑执行地上的石头人像雕塑

新设计概念成功达到了双重目的:融洽连贯的景观和建筑设计,兼纪念和教育为一体的新功能空间。目前的氛围是小规模和舒适的,改造扩建后会让人更加体会到原本粗糙和压抑的集中营氛围。 当几代人过世之后,记忆不再犹新时,人们仍然可以在这里体验并牢记住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屋顶与景观融为一体

模型

场地平面图

平面图

路径示意图

建筑设计:Inbo建筑事务所,荷兰阿姆斯特丹

景观设计:Juurlink [+] Geluk,荷兰鹿特丹

博物馆体验设计:Tinker Imagineers,荷兰乌得勒支

本微信图文资料来自gooood,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学习!

看看别人的战争纪念馆!葛底斯堡、安纳波利斯、诺福克的军事游记

葛底斯堡以南北战争最著名战役葛底斯堡战役以及林肯的演讲而出名,而安纳波利斯是美国海军学校所在。诺福克嘛,大西洋舰队的母港,所在的切萨皮克湾地区城市群还有纽波特纽斯(著名的纽波特纽斯造船厂所在)、英国在北美的第一个殖民地詹姆斯敦、独立战争重要战场约克城,不过后两个地方时间所限没有去。

葛底斯堡和安纳波利斯都在华盛顿附近,车程一小时以内,于是都去了下

地图上可以看出,葛底斯堡(Gettysburg)在华盛顿北面而安纳波利斯(Annapolis)在东面。

一、葛底斯堡

葛底斯堡是一座典型的美国小镇,镇子里还保留着很多殖民地时期的建筑,有些建筑还留着葛底斯堡战役时的弹痕。

网上找的一个俯瞰小镇图

午饭时候喝的当地产饮料,瓶子都是葛底斯堡战役XX周年纪念,今年是163周年。一个非常殖民地特色的地下小饭馆,主体建筑是据说是殖民地时期宾夕法尼亚殖民地成立的第一所中学。

整个游览分成四部分,电影简介、配合油画的声乐解说、博物馆和巴士游整个战场,门票总共42刀,不算便宜。最后一项也可以私家车请一位导游,那个就贵了好像75刀不算小费,当然也可以选择不带导游自己开车游览。我不想自己开车转,就选了巴士游。美国这种国家历史园区的导游通常都是本地退休历史教师、退伍军人、或者爱好者,前两者以老年人为主,对相关历史还是比较扎实的,这一点很不错,相同水准的国内我只知道国博和陕博有。我遇到的这位本地退休老教师整个过程一直都在有意无意黑南方军和罗伯特李

电影没什么好说的,第二个是让游客在站在一个环形小厅里,四周墙上是一位美国画家画的整幅葛底斯堡战场全景油画(以第三天战斗为主),用声乐和灯光效果进行解说。

▲就是这样的效果,博物馆的藏品贯穿了整个南北战争,藏品还是很丰富的。

▲波多马克军团的军旗

▲双方使用的各种步枪和卡宾枪

▲一门邦联铸造的12磅拿破仑炮和各种炮弹,可以看出当时已经开始使用锥形炮弹了

▲当时邦联军士兵的全套行头

▲联邦军的全套行头,按同行朋友的话说,“一看就是联邦军有钱所以会赢”

▲当时的美国国旗

▲乔治·米德的指挥刀和军帽

战役打响第一枪的地方,雕塑是当时葛底斯堡镇一位自带干粮武器来帮联邦军打仗的老人。在这个地方我问导游那个斯图亚特去找鞋子导致没赶上战斗的故事是不是真的,导游说当时李的目标是绕过华盛顿北上哈里斯堡,所以他给斯图亚特的命令是切断华盛顿波多马克军团和哈里斯堡的联系,他在路上缴获了几十车皮的战马,所以赶到主战场晚了,但肯定跟靴子没什么关系。至于在葛底斯堡开打完全是遭遇战,什么目标是葛底斯堡的制鞋厂完全是南军将领海斯战后为了撇清自己责任的胡扯,结果现在历史频道上所谓的砖家们讲到葛底斯堡时都会提到当时这里有一座鞋厂,只要查查县志就知道完全没这回事,你看这就是fake news害人。

战役第三天南军主阵地,著名的皮科特冲锋的出发地。

远处的小房子在电影《葛底斯堡》里被当做罗伯特李的指挥部。

北军防线的末端,著名的小圆顶,缅因第20步兵团和其他4团就是在这里死死抵挡住了南军的进攻。

阿米斯德一度突破北军防线的地方,雕像就是阿米斯德。

阿米斯德突破最远的地方有块石碑是纪念他的。好像少了什么对吧?

▲图为林肯《在葛底斯堡国家公墓落成典礼上的演说》

▲落成典礼上林肯坐过的椅子。

至于演讲的地方在公墓里,我去的时候已经关门了。

葛底斯堡

阅读原文、了解详情,请登录北朝论坛.

胶东第一兵工厂旧址-地雷战纪念馆-天福山起义纪念馆2日游

重走红色路线

寻访红色记忆

跟随百场红色主题自驾

参观抗日时期为胶东战局做出卓越贡献的胶东第一兵工厂旧址

寻访革命遗迹,感悟初心使命

走进弘扬胶东抗大斗争精神的胶东抗大精神教育基地

追忆红色热土革命往事,传承红色基因

参观为纪念开国上将许世友而建的许世友将军在胶东纪念馆

了解许世友将军在胶东的传奇戎马生涯及其与胶东人民的浓厚情谊

来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地雷战纪念馆

聆听海阳抗日军民埋设地雷伏击日寇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故事

瞻仰胶东战士奋勇激战数倍于己日军的雷神庙战斗遗址

感受胶东战士奋争到底的顽强精神与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参观山东省国防教育基地杨子荣纪念馆

了解《林海雪原》中智勇双全的侦察英雄杨子荣人物原型

走进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天福山起义纪念馆

缅怀革命先烈,汲取奋进精神

01.

/ 胶东第一兵工厂旧址/

简陋石屋

燃烧救亡希望

02.

/ 胶东抗大精神教育基地/

追忆胶东热土革命历史

感悟抗大精神内涵

重温峥嵘岁月

传承红色基因

03.

/ 许世友将军在胶东纪念馆/

传奇戎马生涯

深厚军民情谊

一张张陈旧相片

一段段热血往事

04.

/ 地雷战纪念馆/

光辉事迹垂青史

革命精神照后人

05.

/ 雷神庙战斗遗址/

雷神庙奋勇激战

打响胶东抗日第一枪

06.

/ 杨子荣纪念馆/

侦察英雄塑像屹立

传奇故事世间流传

智取威虎山经典再现

英雄故事脍炙人口

07.

/ 天福山起义纪念馆/

缅怀革命先烈

汲取奋进精神

参考行程

D1出发地-胶东第一兵工厂旧址-胶东抗大精神教育基地-许世友将军在胶东纪念馆

上午前往胶东第一兵工厂旧址,看胶东军民曾修枪造械的简陋石屋,感受革命先辈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不畏困难的革命精神。走进胶东抗大精神教育基地,追忆发生在胶东大地这片热土上的革命历史,深入了解当年“抗大学员”的学习、生活和战斗情况,感受“熔炉中锤炼,斗争中学习”的抗大精神内涵。下午参观许世友将军在胶东纪念馆,了解许世友将军的传奇戎马生涯、胶东军民血肉深情及胶东抗战部队的发展壮大历程。

D2 地雷战纪念馆-雷神庙战斗遗址-杨子荣纪念馆-天福山起义纪念馆

上午参观地雷战纪念馆,聆听海阳抗日军民埋设地雷伏击日寇、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故事,感受胶东军民的勇敢智慧。瞻仰雷神庙战斗遗址,了解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二十余位战士与数倍于己的日寇奋勇激战最终退敌、由此打响胶东抗战第一枪的红色往事,探寻红色遗迹,传承红色基因。下午走进杨子荣纪念馆,了解《林海雪原》中智勇双全的侦察英雄杨子荣人物原型,聆听杨子荣独闯杏树村、智取威虎山的传奇故事。参观天福山起义纪念馆,了解天福山起义前后过程,缅怀革命先烈,汲取奋进精神。

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