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阿弗尔大教堂旅游攻略-勒阿弗尔大教堂必玩景点

走天涯
勒阿弗尔大教堂

勒阿弗尔大教堂的全名叫“勒阿弗尔圣母院”,是勒阿弗尔教区的主教堂。这座教堂建筑融合了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式风格,是勒阿弗尔最古老的建筑之一。

1522年,在勒阿弗尔市刚刚建立不久,就在市区的主街道上用木头和茅草建立了一个小礼拜堂。在16世纪的时候,教堂整体加固且增建了钟塔。在宗教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之后,教堂于19世纪重建。该教堂是勒阿弗尔市中心幸免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炮火位数不多的古建筑之一,同时也是当地16世纪仅剩的建筑遗迹之一。在1974年勒阿弗尔重建之时,该教堂升级为勒阿弗尔地区天主教主教座堂。大教堂的钟楼始于1520年左右,其正立面呈巴洛克式建筑风格。教堂内部西侧的祭坛装饰物和管风琴是1637年由法王路易十三的宰相及天主教的枢机——黎塞留赠送的礼物,在19世纪和20世纪进行了重修,值得走进细看。

Le Havre Cathedral

必去理由:勒阿弗尔最古老的建筑之一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法国[France]

景点所在省、州:上诺曼底大区 [Upper Normandy Region]

景点所在城市:勒阿弗尔 [Le Havre]

教堂之国哈尔滨,你不得不领略的10大教堂

在上个世纪初,哈尔滨各种风格的教堂最多的时候曾经达到了70多座。所以当年哈尔滨除了有“东方小巴黎”和“东方莫斯科外”的美誉外,还被赋予了一个非常浪漫的“教堂之国”的别名。据说当时每到敲钟的时候,全城的大小教堂的钟声同时敲响,雄浑的钟声飘出教堂的穹顶,回荡在整个哈尔滨的上空,传播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行走在街道上的外国侨民听到钟声敲响,便纷纷停下脚步,面向教堂的方向,默默地在胸前划着十字。这“来自天堂”的钟声使当时的哈尔滨充满了浓厚的宗教气息和异国情调。

哈尔滨早期的教堂文化呈现多元化的状态,全球四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哈尔滨当时全部拥有。世界上传播最为广泛的基督教三大支派——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新教,在哈尔滨一个也不少。今天在哈尔滨依然可以看到欣赏到那些美轮美奂的宗教建筑艺术。

世界上各种主要的建筑形式:巴洛克式建筑、拜占庭式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及阿拉伯风格的建筑布满了整个哈尔滨大街小巷。

而那些宗教建筑的穹顶各具特色,主要有东正教和犹太教的圆顶和天主教的尖顶,教堂顶端的宗教标志也多种多样,有天主教的纵十字,东正教的正十字,还有伊斯兰教的弯月标志和犹太教的六角大卫星。这些宗教艺术之花为哈尔滨市编织了独具特色的城市风景线,也构成了哈尔滨早期最美的城市标志。

乌克兰教堂、德国路德会基督教堂、波兰圣心天主教堂

1.乌克兰教堂又称圣母守护教堂,典型的拜占庭式建筑风格。

2.路德会基督教堂,属于典型的德国哥特式建筑。

3.波兰天主堂属于典型的哥特式建筑。

4.阿列克谢耶夫教堂

瑰丽的造型和散发着温情的宗教气息,使之成为一座杰出宗教建筑的同时, 也成了拜占庭艺术在哈尔滨一处不可或缺的风景和记忆,并成为哈尔滨的文化地标建筑之一。

5.圣伊维尔教堂

6.圣·尼古拉中央大教堂(当时哈尔滨最大的教堂),圣母领抱大教堂(当时哈尔滨最美的教堂)和圣·伊维尔卡雅教堂等都在动荡年代中被毁掉了。

7.圣索菲亚教堂 东正教堂拜占庭建筑之美,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俄罗斯拜占庭建筑的典范,教堂整个的墙体全部采用清水红砖

8.犹太会堂

9.犹太新会堂

10.鞑靼清真寺

我是古奥,喜欢美食和旅行,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或者想旅行找不到目的地,请关注我们!古奥带你吃喝玩乐!

教堂的钟声响起,

城市裹上洁白的外衣

无情岁月悄然逝去,

异国的晚霞染红了天边!

哈尔滨旅游必打卡,远东最大的东正教教堂,雪景太美了

哈尔滨是国内最受欢迎的冬季旅行目的地之一,哈尔滨有着北境完全不同于南方的冰雪胜景。像本月马上要建好冰雪大世界,还有即将到达的国际冰雪节都吸引着无数喜欢玩雪的游客徜徉于哈尔滨。

冬季来哈尔滨白天可以到太阳岛雪博会观看千变化变雪雕艺术,晚上可以到冰雪大世界感受的北国冰雕艺术。这种冰雪文化真的挺诱人的。

来哈尔滨旅游,还有一个当地必打卡的项目,就是圣·索菲亚教堂。它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教堂。

我们到的时候,刚好下完雪,部分积雪留在了教堂的穹顶上,为教堂覆盖上一层白色的“披肩”,很有圣诞的节日的气氛。

圣·索菲亚教堂我觉得还是晚上看,夜景会更绚烂一些,灯光效果,显示这栋建筑更加的宏伟。

顶上是俄罗斯传统的“帐篷顶”,俗称“洋葱头”,青色的显得很特别。现在不是出不了国吗?所以来哈尔滨,一样可以体验俄罗斯风情,这种旅行体验也是挺不错的。

圣·索菲亚教堂的窗户也很特别,都是两篇竖排的,玻璃窗上面还有一些突起的花纹图案,看起来很精美的样子。

教堂是可以入里面参观的,每天上午9:00到下午5:00是开放时间。

我们主要外面参观,也看到有不少新人,选择教堂做他们拍摄婚纱照的取景地。的确是挺浪漫的。

关于教堂:

索菲亚教堂始建于1907年,最始只是一座沙俄第四步兵师的随军教堂。后来扩建后,慢慢修成了远东地区最大的教堂,教堂外面的砖廊、塔廊、凯旋门都极具欧陆风情。

旅游小贴士:

圣·索菲亚教堂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索菲亚广场

门票:免费

景区等级:AAA级

索菲亚教堂旁边的凯旋门是钢铁构成的,也极具特色,我个人觉得有点像车站的候车大楼。

凯旋门边上还有一个高耸的塔楼,也是挺好看的。顶上还是金黄色的,太特别了。

圣·索菲亚教堂是哈尔滨最具异国情调的人文景观,留言告诉乐玩君,你想来这里感受一下哈尔滨的城市风情吗?

伯尔尼大教堂旅游景点「圣尼尔大教堂」

伯尔尼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钟表王国

提及瑞士,人们自然会联想到钟表,因这个国家以钟表工业闻名于世,享有“钟表王国”的美称,而首都伯尔尼也以“表都”著称,钟表商店比比皆是,即使到了郊外山乡小镇,也随处可见

装潢雅致的钟表铺。走在伯尔尼大街上,犹如漫游在钟的海洋,表的世界,到处都是醒目的钟表广告。

随意走进一家钟表店,橱窗里陈列的钟表使人眼花缭乱:有的表小得似一颗有机玻璃扣子,玲珑精巧;有的表有豆腐干那么大,敦敦实实;有的是专门为小学生生产的塑料表,表面上绘有各种生动的小动物图案,价格非常便宜;有供国际旅行用的双面手表,一面表盘上显示国际标准时间,另一面显示当地时间;还有安装在打火机,钢笔和计算机上的表;有的手表采用黄金、宝石、金钢钻镶嵌而成,是一件珍贵的工艺品。

喷泉美景

伯尔尼市区街道中有许多街心泉,所以伯尔尼也被称为“泉城”。伯尔尼市内有11座喷泉矗立在街道的中央,不但为人民了解瑞士和伯尔尼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可视的物件,逛街时口渴也可作为饮用水。

希姆逊喷泉(Simsonbrunnen)

街边景色

希姆逊喷泉(Simsonbrunnen)生动地刻画了圣经中的英雄人物希姆逊(Simson或Samson)战胜了一只雄狮的情景,该喷泉位于克拉姆大街(Kramgasse)的中部。

安娜塞勒喷泉(Anna-Seiler-Brunnen)

安娜塞勒是伯尔尼小岛医院(Inselspital)的组建人。为了纪念她的功绩,安娜塞勒喷泉(Anna-Seiler-Brunnen)被建在马尔克特大街(Marktgasse)上。

正义女神喷泉(Gerechtigkeitsbrunnen)

正义女神喷泉(Gerechtigkeitsbrunnen)。正义女神手持尚方宝剑(实行死刑和宣判的宝剑)及象征公正的天平,以示正义的存在。正义女神喷泉坐落在正义大街(Gerechtigkeitsgasse)上。

吃小孩者喷泉(Chindlifresserbrunnen)

"吃小孩的人"是人们对犹太人的称谓。中世纪时曾传说,犹太人有吃小孩的嗜好。吃小孩喷泉(Chindlifresserbrunnen)矗立在康浩斯广场(Kornhausplatz)上。

罗伊发喷泉(Luferbrunnen)

罗伊发(Lufer)曾经是瑞士负责传播信息的人。罗伊发喷泉坐落在罗伊发(Luferplatz)广场上。

摩西喷泉(Mosesbrunnen)

摩西是圣经中手拿10项禁令的人物。摩西喷泉位于教堂广场(Münsterplatz)之上。

风笛喷泉(Pfeifferbrunnen)

这位手持风笛的吹奏手被雕塑得惟妙惟肖,风笛曾是在瑞士广为流传的乐器。风笛喷泉坐落在医院大街(Spitalgasse)上。

黎夫里喷泉(Ryfflibrunnen)

这个喷泉上雕塑的是传说中著名的弓弩手黎夫里(Ryffli)。黎夫里喷泉矗立在阿尔贝格大街(Aarbergergasse)上。

射手喷泉(Schützenbrunnen)

这个喷泉之上是一位来自16世纪的射手。射手喷泉建立在马尔克特大街(Marktgasse)上。

文纳喷泉(Vennerbrunnen)

这里是一位身穿� �装的伯尔尼旗手。文纳喷泉建立在议会大厦广场(Rathausplatz)上。

查宁根喷泉(Zhringerbrunnen)

这个喷泉是为纪念伯尔尼城的命名人来自Zhringen(查宁根)的Berchtold五世而修建的。它坐落在克拉姆街(Kramgasse)著名的大钟楼(Zytgloggen)之下。

建筑特色

全国经济、文化中心,伯尔尼州首府。位于瑞士西部高原中央、莱茵河支流阿勒河两岸 。人口约14万。居民主要讲德语,信奉基督教。气候温和湿润 ,冬温夏凉。古代常有熊出没,11世纪时定名伯尔尼( 德语为熊之意)。熊作为城徽并见之于古建筑雕塑和商品商标。1191年建军事哨所 , 为

扼守阿勒河通道的要塞 。 1218 年成为独立联邦,1353年加入瑞士联邦,1848年成为瑞士联邦首都。伯尔尼以钟表制造业著称于世 , 有世界钟表厂之称 。此外还有电机、精密仪器 、纺织 、化学 、制药、印刷、食品、家具等工业。为农产品的集散地和繁忙的交通枢纽。有铁路和公路与全国各大城市联系,离伯尔尼东南 9.6千米的贝尔普穆斯机场夏季有定期班机,将伯尔尼与苏黎世的国际机场连接起来。市区被阿勒河分为两部分,河西为老城区,中世纪风格的窄而平行的街道还保存着;河东岸是新市区,为行政机关、商店、工厂的集中分布区。伯尔尼是全国的文化中心。设有伯尔尼大学(建于1834年),藏有许多珍贵手稿和稀世版本的市立图书馆和伯尔尼大学图书馆,以及历史、自然史、艺术、兵器和阿尔卑斯博物馆。许多国际性组织,如万国邮政联盟、国际电讯联盟、国际铁路联盟和国际版权同盟的总部也都设在这里。主要历史性建筑有哥特式大教堂、市政厅、尼格德教堂和联邦宫等。钟楼和监狱楼是遗留下来的旧城楼。

麻烦推荐瑞士游玩景点

1、布巴基大壁画:

布巴基大壁画布巴基大壁画,是世界规模最大的360度环场壁画,由画家EdouardCastres从1881年开始创作。主要描绘的普法战争时,法国东方军总司令布巴基撤退至瑞士LesVerrieres的情景,壁画场面雄伟壮观,人物动作神态栩栩如生。...

2、冰河:

冰河景点概况罗伊斯冰河在数百万年前流经此地时,留下了一9公尺深的漩涡状洞穴及其它的冰河遗迹。公园里的冰河博物馆,更以模型及图画来展示冰河的作用,让游客了解冰河的力量。其中有一个建于公元1896年的镜子迷宫,很有意思。...

3、瑞士湖光山色卢塞恩:

湖光山色卢塞恩说起瑞士,翩翩的联想便是一幅明媚秀丽的山水画卷:湍急见底的溪流,湛蓝如镜的湖面,挺拔幽深的杉林,雄伟峻峭的雪峰……在这片沁人心肺的大自然中,点缀着一个个玲珑别致的城廓。上天造就的自然美与

人工修饰的建筑美和谐地融为一体,世间恐怕再也找不到第二处如此美的地方了,这里便渐渐形成了令人心荡神...

4、瑞士丽城-卢塞恩:

瑞士中部著名的旅游城市,卢塞恩州的首府。1178年建城,1332年加入瑞士联邦。 主要景点: 卡佩尔桥Kapellbrucke,卢塞恩城的标志,这座全木结构的廊桥建于1300年,总长200米。桥的廊顶

上有120幅彩绘,描绘的是卢塞恩和瑞士的历史故事。桥的栏杆上经...

5、清新的日内瓦:

清新的日内瓦日内瓦湖湖面上的高大喷泉是城市的标志,瑞士第二大城市——日内瓦,四周青山环绕,拥有美丽的田园风光。位于日内瓦湖面上的高大喷泉是城市的标志,沿岸围绕著绚烂的花园和公园。她的清纯和优雅、国际化和高品质,为她赢得了世界生活质量最高城市的美誉。注重大自然的日内瓦,与环境融为一体...

瑞士的主要景点

伯尔尼(Bern)景点推荐:

熊公园:在旧城区东面的公园里饲养着象征伯尔尼的熊。

玫瑰园:园里除了200多种令伯尔尼人自豪的玫瑰外,还有鸢尾花、樱花等。这里还是可以一览小镇全景的好地方。

11座喷泉:这些喷泉形态各异,如正义女神像喷泉、熊喷泉等点缀着伯尔尼的街道.

爱因斯坦小屋:爱因斯坦当年确立相对论时居住的房屋,现在成了纪念馆供游客观览.开放时间:2~11月(星期日、一休息)

瑞士阿尔卑斯博物馆:陈列了与阿尔卑斯山有关的各种资料。

少女峰地区:单程约3个小时30分钟(到少女峰)

在海拔3,454米,欧洲最高地势� ��的少女峰火车站,有很多可以观览的东西。

日内瓦(Geneva)景点推荐:

有名的大喷泉(Jet d“Eau). 位于日内瓦湖上, 能喷射出140米高的水花而令当地人为之骄傲。在刮大风的情况下,有时也停止喷水。

日内瓦湖畔:夏季里的湖畔公园将盛开4万余朵鲜花。

7~8月间,这里举办各种免费演唱会。

花钟:象征瑞士是手表业中心地的花钟,放置于日内瓦湖畔的英国公园内,它由6300朵美丽的鲜花构织而成.

国际红十字会博物馆:纪念出生于日内瓦的亨利·杜南所建立的国际红十字委员会.

百达翡丽钟表博物馆(Patek Philippe Museum):向人们展示了世界钟表史及各种珍贵手表和精致的瓷釉收藏品.

国际汽车展:世界著名的汽车展,每年3月举行.

伯尔尼的地理

1530年,当地的一批能工巧匠制做了一座精巧的天文日历钟,该日历钟除了显示日期、时间和日、月、星球的位置外,还有玩偶戏表演,古钟仍照原样由钟楼上的小铜人打钟报时,被认为既给儿童带来了喜悦,又使来伯尔尼观光的游客赞叹不已。伯尔尼哥特式大教堂建于1421年,1893年完工,历时472年。尖塔有100米高,入夜灯火通明。此外,伯尔尼还有1492年建造的尼德格教堂,1852至1857年建造的文艺复兴时期宫殿式的联邦政府大厦。爱因斯坦曾在伯尔尼生活过,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伯尔尼市还专门建立了爱因斯坦纪念馆。瑞士国立图书馆、伯尔尼市立图书馆和伯尔尼大学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手稿和珍本图书。另外,伯尔尼市内还有历史、自然、艺术、兵器等博物馆。

①瑞士中西部的州。面积6,887平方公里(其中259平方公里冰川覆盖)。人口93.7万(1990)。主要讲德语,信基督教新教;在侏罗山区讲法语,主要信天主教。首府伯尔尼。阿勒河及其支流萨讷河、埃米尤河流经本州。南部高地包括阿尔卑斯山地,有芬斯特拉峰(4,274米)和少女峰(4,153米)。水力发电发达。山区有养牛、养马、奶酪、家禽、木材采伐业等,为著名旅游地。中部是肥沃农业区,葡萄种植业发达。工业以手表和机器制造业为主,还有制陶业。主要城市还有比尔、布格多夫、土恩等。

②瑞士首都,伯尔尼州首府。在西部高原中央,莱茵河支流阿勒河两岸。新城在右岸,老城在左岸,有七座桥梁相连。人口14万(1989)。居民主要讲德语。十一世纪时有熊出没,故定名为伯尔尼。古老建筑物有熊的雕塑,日用品往往以熊作商标。1191年建立军事要塞。 1218年成为独立城邦,1353年参加瑞士联邦。1848年起为瑞士首都。工业有电机、精密机器、纺织、化学、制药、食品、印刷等部门。以经营钟表著称,“表都”闻名于世。农产品市场。全国交通中心,重要陆空运输枢纽。文化中心,有伯尔尼大学(建于1834年)、国家图书馆,还有人类史博物馆、自然史博物馆、艺术博物馆、兵器博物馆和阿尔卑斯等博物馆,以及钟楼、哥特式大教堂(建于十五世纪)等。国际游览中心,市内有游览地“熊苑”。许多国际组织机构如万国邮政联盟、国际铁路运输总局、国际版权联盟等设此。 伯尔尼气候温和湿润,冬暖夏凉,这是一个保护得十分完好的中世纪小城,塔楼、喷泉、鹅卵石街面、红瓦屋顶。甚至连它最著名的钟楼上那个装饰独特的大钟也成了重要的艺术品。伯尔尼虽然不大,人口只有14万多,但环境优美,建筑别致,吸引了许多游人。阿勒河在这里形成一个回环,城市最早就建在河湾的半岛上,三面临水。经过数百年来的发展,城区已扩大到河谷两岸� ��造型优美的7座桥梁将西岸的旧城区和东岸的新城区连为一体。在树木掩映之下,阿勒河蜿蜒南去。阿勒河两岸的建筑,高低参差不齐,给人新颖别致的感觉。

漫步于半岛上的旧城区,那老式的房屋,狭窄的街道,尖尖的塔楼,带有走廊的商店,街心的彩色石刻喷泉等,处处都显示出古老、典雅的风貌。建于1421年、重建于1573年的哥特式大教堂的尖顶直插云天,是全市最高的建筑物。同大教堂相对的是联邦议会大厦,是建于1857年带有文艺复兴时代风格的建筑,那绿色圆顶,高高突出在市区一片红瓦房顶之上,十分醒目。坐落在旧城区主要十字路口的钟塔,建于1530年,是欧洲最古老的钟塔,直到今天人们仍然能听到它那洪亮的报时的声音。从市区遥望东南方向的阿尔卑斯山高峰——少女峰,山腰间层层云雾缭绕,洁白的雪峰顶着蓝天,晶莹闪烁,人们形容它是伯尔尼的王冠。市区还有建于1834年的伯尔尼大学和博物馆等。阿勒河东岸的山岗是伯尔尼的一处旅游景点,岗上有玫瑰公园,玫瑰盛开之时,万紫千红,芳香扑鼻,游人如织。岗下沿河岸是著名的“熊苑”,这里从1513年开始养熊,那些熊可以随着饲养员的口令,作站立、卧倒、躺地、向左走或向右走等表演,那优美的姿态,滑稽的动作,引得游客笑声朗朗。伯尔尼最富想象力的景物是那些建于16世纪的街心喷泉,有的表现的是英雄人物,有的则是恐怖的魔怪。这些喷泉形象多样,每个泉都有泉柱塑像,泉水从雕塑的柱石中潺潺流出,而这里的每一个雕塑都讲述着一个传说、一个童话,形象生动,引人入胜。在医院街,有一座名泉叫“风笛手泉”,饱经风霜的风笛手肯定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市场街上的两座街心泉的雕塑别具风格,一座是“节饮女神”,正在用水兑酒,衣裙飘舞,姿态优美。另一座是一位“旗手”,两腿夹着一只身披铠甲姿态可爱的小熊。附近的谷仓广场上还有一个泉,雕塑是一个神话故事,泉顶有一个魔鬼,右手抓住一个小孩,正要咬掉他的脑袋,左手一个口袋里面还有一些小孩,看来他要慢慢受用,这一形象是为了吓唬顽皮的孩子。克拉姆街上,竖立着的“扎灵根泉”,是为了纪念最初建城的扎灵根公爵而建造的。在克拉姆街北,有一座15世纪初的哥特式建筑,就是伯尔尼市政厅。正门下面是一对高台阶,是典型的早期伯尔尼建筑。市政厅前的小广场上,有“旗手泉”。旗手全副戎装,手执伯尔尼旗帜,造型精细,栩栩如生。走到正义街,会看到伯尔尼最精彩的街心泉——“正义泉”。泉上的塑像是“正义女神”,一手执剑,一手端着天平。她的脚下是教皇、国王、高官显贵等人物的形象,寓意即使是帝王将相,最终也逃脱不了正义的裁决。“信使泉”在不远处的信使广场上,是为了纪念古时一位不畏强暴的伯尔尼信使。

伯尔尼大教堂广场周围都是昔日权贵们的豪宅。大门上的浮雕创作于15世纪,名为《最后的审判》,表现的是有罪的人被投入地狱接受永世惩罚的情景。教堂内部装饰画以更生动的形象表现了同样的主题。这些彩色玻璃上的装饰画作于1561年,主题是《死亡之舞》。� ��尔尼人喜欢花。每年五月开始直到岁末,天竺葵市场的鲜花装点着城市的每一座建筑物,使伯尔尼变成了一个大花园。伯尼尔市面繁华,汽车川流不息,但听不到刺耳的喇叭声,市区也没有工厂,不存在工业污染问题,更听不到机器的马达声和其它嘈杂的声音。在公共场所,人们谈话轻言细语,见不到大声呼叫的现象,整个城市显得十分宁静。据说瑞士其他城市也大都是这样。

联邦政府和联邦议会设在阿勒河北岸铜绿色的联邦大厦(也称作国会大厦)中。从高处眺望整座城市的时候,它那绿色的圆形铜制屋顶非常醒目。联邦大厦让这座钟表之城有了十足的首都风范。

伯尔尼一直保持着中世纪的风格。大概就因为这个缘故,伯尔尼人常被认为反应迟缓,谨小慎微。瑞士人打趣说:“千万别在星期五对伯尔尼人讲笑话,不然的话,他会在星期天做弥撒的时候笑出声来。”1905年,正是在伯尔尼,一位收入微薄的数学教师推导出了一个将改变整个世界的公式。这位教师便是爱因斯坦,他推导出的公式则是相对论。“相对论”使人类的智慧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伯尔尼人是笑在最后的人。 伯尔尼这一名称是从德文“熊”字演绎而来,德语中熊一词的发音是“拜尔”,后渐变为“伯尔尼”。传说12世纪末,统治瑞士中东部的扎灵根公爵要在伯尔尼这个地方建立要塞,为给城市取名扎灵根公爵决定外出打猎,以打到的第一只野兽作为城市名,结果打死一头熊,于是以“熊”字为该城命名。因为这个历史的渊源,至今伯尔尼人对熊仍特别偏爱,熊的形象处处可见。无论是街道中心的喷泉中,还是那些古老的建筑物上,几乎都有熊的雕塑。

扎灵根喷泉是为纪念伯尔尼的缔造者扎灵根公爵而修建的。但喷泉上却看

不到他的形象。只有一只随处可见的伯尔尼熊穿着公爵的服装。市政厅外建筑精美的阶梯是15世纪修建的。在它前面是旗手泉,上面是一只想出风头的小熊。在巧克力糖上,在大蛋糕上,甚至在男人的皮带、女人的发卡、儿童的衣扣以及其他许多日用商品上,都有熊的各种姿态。每逢节日,旅馆、商店、机关、民宅的门前楼上,无不挂起饰有各种艺术造型熊标的大副彩旗,成为伯尔尼的一大景观。就是平时,熊标彩旗也是处处可见。所以,伯尔尼也被称为“熊城”。阿勒河的弯道东岸是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的“熊苑”。伯尔尼人对熊感情深厚,会经常来熊苑看望熊,复活节时人最多,若有了小熊仔,就会欢天喜地奔走相告,若有熊死了,就会难过许多天。在瑞士联邦伯尔尼州的州徽上,也画有熊的图案。

伯尔尼这个地方怎么样

我在伯尔尼的生活见闻(转)

周五,又是周五,连着3个周五,我都奔波在路上,赶在出发去机场前,lili的丈夫帮我下完超级女声的总决赛,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想

想老板也会去,我还得做个报告,心理似乎有些不情愿,在机场给lian打了一个电话,居然想回去,嘿嘿,要是知道接下来的一周两周

会有这么多的好事,绝对不是这个状态。

飞机上一切安好,不记得旁边坐的什么人了,绝对不是上次去意大利时超胖的大叔,也不是回来时超胆小的意大利帅哥,很难想象,一

觉醒来,我居然就到了瑞士,下了飞机,凭借着肩上的poster,立马找到了一个哥伦比亚大学的同党,还是我以后在greendwald住旅馆

的室友。仅仅开始打交道,就觉得这人超级picky,后来忍不住问了一次,果然是处女座人士,不过她的picky,到省了我的很多事,不

一会儿就解决了到伯尔尼的火车票,并且买到了通往Grindelwald的火车和汽车连票,本来来之前很是担心,因为瑞士刚刚发完大水,

Grindelwald已经断电好几天了,直通的火车也停了,接待处的人用很蹩脚的英语解释,汽车还是可以到达的,又做了不知道多久的火

车,我一直在昏睡中,到了伯尔尼,找到定的旅馆,居然下午三点之后才有人接待check in,我晕,已经困的不成样子了,不管这么多

了,定上闹铃,趴在箱子上,就睡着了,好不容易等到三点,check in,洗了一把脸,决定参加在伯尔尼的一个一下午的workshop,

顺着地图,七拐八拐,走到一条比较偏僻的路上,突然间看到两个黑人追着一个女的要钱,吓了一身冷汗,决定放弃研讨会,沿着大道

改逛伯尔尼。

伯尔尼是瑞士的首都,可我怎么也看不出首都北京的繁华味道,后来上网查了一下才知道,虽然伯尔尼城始建于12世纪,至18世纪建

成现在规模,已有800年的历史。但是瑞士过去在很长时间内没有固定的首都,1848年11月28日,伯尔尼才被定为瑞士联邦首都。

传说为给城市取名,当时的统治者扎灵根公爵决定外出打猎,以打到的第一只野兽作为城市名,结果打死一头熊,于是以“熊”字为该

城命名。伯尔尼这一名称是从德文“熊”字演绎而来,德语中熊一词的发音是“拜尔”,后渐变为“伯尔尼”。“熊”自然成了伯尔尼的城徽,进

而又变为伯尔尼州的标志。伯尔尼市有些古建筑上至今仍留有熊的雕塑。在阿尔河东岸山岗尼德格大桥附近,还辟有熊苑,喂养着一些供

游人观赏的熊。

漫步在伯尔尼街头:

碎石铺成的马车道,各有典故的街心喷泉彩柱,古老的街道,建筑,16世纪的钟塔及始建于1421年的晚期哥特式大教堂,无不呈现

出古香古色的感觉,只有穿梭奔波的红色电车大巴,为这座以土灰色建筑为主的城市添了一些喜气,和罗马不一样,伯尔尼的街道上

多是本城市的人,提着菜篮的老人,背着书包的孩子,我挎着相机走在街上,少了一分旅游者的兴奋,多了一丝闯入者的不安,不过

作为照相狂的我也顾不上这么多了,拿着相机到处取景,其间遇到一个中国同胞,颇为热情,主动给我照了好几张相,还要一起去看

city hall和bridge,如果在罗马,我一定不会拒绝,但是瑞士给我一种怪怪的感觉,很小心的谢绝,随后又走了好几处地方,

市 政厅,联邦政府和联邦议会所在的一组用花岗石建造的宫殿式的联邦大厦,落差超大的大桥,一路走来,倒也颇为自得。

比较郁闷的是,瑞士的麦当劳居然对西红柿酱收费,当我表示吃惊的时候,waiter说,this is Switzerland.同样的话,

我一个小时内听了两次,2公里的出租车收费14瑞士法朗,虽然司机是一个很可爱的大学生,虽然这个waiter也是很客气的说出

这句话,但或多或少对我来讲,不是很顺心,这种窝心,在旅馆里,达到极限,上网居然收费,投1瑞士法朗只能上7分钟的网,

我嘴里嘟嘟囔囔,国内旅馆都不收费呢,还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应该换成世界上最爱钱的国家。极不情愿的投了1块钱,然后

以极快的速度查完了hotmail,duke信箱,以至于光顾了赶速度,洋洋得意的把相机落在大厅,幸好后来去找的时候,下一个上

网的小伙子还没有用完他的网币,看着他极不情愿的从书包下面拿出我的相机,有一点庆幸,也有一点不爽。

总之,到目前为止,这个国家还没有带给我很多的惊喜,直接的后果就是,白天的energy用的不多,晚上倒时差的失眠,睡了两个

小时,晚上11点醒来,睁着眼睛一直到天亮。去火车站,通过poster tube结识朋友,同去Grindelwald。

昨天一早起床后,就乘火车去了趟伯尔尼公干。本来跟人约好的是11点到,算准了两小时的火车,谁知头天晚上没睡好,半夜睁着眼睛熬了一个多小时才又睡着,早晨就起不来。于是,误了一班公车,本来公车就是半小时一部,正好可以赶上每半小时一部的火车,这下全误了,结果,赶到人家那儿的时候已经11点半了。

在人家办公室坐了半小时,事情讲完我就离开,一个人在伯尔尼街头逛游。乘有轨电车到了靠近教堂那站下车,去故地重游,拍了些曾经拍过的景色,不过这回角度不同,心情也不一样,效果,可能也是两样。

后来电话联系到伯尔尼的朋友,我们在火车站附近见了面,再送上她去Fribourg的火车赶课。回过头出去吃午饭,饱饱得吃了一顿。再回到火车站的时候想起来答应给朋友寄明信片的,再折去买了明信片和邮票,坐在休息用的椅子上,垫着我的包写好扔进邮筒。

登上火车之后觉得很笃定,看书的当儿不时被车窗外的美景吸引。快到洛桑前终于没能控制住拍照的热情,透过车窗抓拍了几张,效果却不十分好,只有一张还中看。

今天处理照片时,把伯尔尼教堂的两张照片拼接起来,都改成黑白照片了,都还隐约可以看到一条接过的痕迹,就对付着看吧。

伯尔尼有条河穿过市区,我至今也没搞清它叫什么名字,不过它很美,河上有座钢桥,看起来极其险要。站在教堂后面的平台上看河,感觉真好,难怪所有的长椅上都坐满了人。

一公升的瓶矿泉水: 1.2瑞士法郎

一瓶33 cl 啤酒:3-5 瑞士法郎

金融时报 报纸:3. 8瑞士法郎

36 张曝光的彩色胶卷:4.5-5.5瑞士法郎

市中心公共汽车票: 2.2瑞士法郎

成年人的足球票:15-50 瑞士法郎

有酒/ 啤酒的三道菜的套餐:45瑞士法郎

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