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伦西亚民族学博物馆旅游攻略-巴伦西亚民族学博物馆必玩景点

豆丁
巴伦西亚民族学博物馆

巴伦西亚民族学博物馆成立于1982年,既是一个研究基地,也是一个关于人种学和民族学的公共教育场所,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巴伦西亚自治区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讲述了不同文化对本区的重大影响。

博物馆讲述了生活在巴伦西亚自治区这片土地上的多种民族和他们的生活方式,收藏有10000多件与历史和文化相关的物品,如服饰、饰品、农具、珠宝首饰、铁制品、木器、雕塑等,每一个展品都讲述着本地区的历史和蕴含其中的文化。馆内的固定展览分为三大部分,包括五大元素,即居住城市、蔬菜农场、沼泽、旱谷地、山脉,这五大元素与生活于此的民族息息相关,讲述了人们是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而自力更生、繁荣富强起来的。

除了固定展览外,巴伦西亚民族学博物馆也会举办临时展览和手工作坊,以便于游客更好的了解世界范围内的民族和文化差异。

Valencian Museum of Ethnology

必去理由:巴伦西亚最知名的民族学博物馆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西班牙[Spain]

景点所在省、州:巴伦西亚自治区 [Valencian Autonomous Community]

景点所在城市:巴伦西亚 [Valencia]

‹免费›广西民族博物馆是个很惊喜的一个博物馆!

很惊喜的一个博物馆,去之前是没有什么期待的,去了发现还是可以的。参观博物馆是完全免费的,记得带上身份证,唯一产生的费用就只有五元的停车费用。

但整个博物馆的内容之丰富,各种模型栩栩如生,让人觉得真是超值无比,也难怪我们一家人停留的一个多小时内就看到了好几波旅游团带人前来参观。

参观完非常舒心,听父母讲他们过去的故事非常漂亮,非常喜欢,丰富多彩,很有年代感。

参观老一辈人的革命战斗史,博物馆环境干净整洁。

馆内的展品分成了好几个区,即有展现广西民族特色的各种模型,也有各种怀旧的模型和物件,温度湿度都很合适,让人感到很舒服。

总结:很适合一家老小散散心,听父母念叨念叨以前的时光。值得一去——这是我游览区博物馆后的感慨。

闪客蜂帮您无现金、无卡购买地铁单程票,下载“闪客蜂”APP或者关注闪客蜂公众号让您出行更方便!

鄂伦春民族博物馆、拓跋鲜卑历史博物馆公开补录讲解员放宽条件了!

根据工作需要,针对2021年6月22日于鄂伦春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微信公众号发布的《鄂伦春民族博物馆、拓跋鲜卑历史博物馆公开补录讲解员招聘简章》有关补录事项补充说明如下:

报考条件的第三条:“具有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放宽至“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第四条:“年龄在30周岁以下(1991年06月30日以后出生),男性身高不低于170厘米,女性身高不低于160厘米”放宽至“35周岁以下(1986年06月30日以后出生)男性身高不低于170厘米,女性身高不低于160厘米。招聘程序中第二条报名时间:“2021年6月22日-2021年6月27日”放宽至“2021年6月30日截止。”

其他条件要求及说明请参照《鄂伦春民族博物馆、拓跋鲜卑历史博物馆公开补录讲解员招聘简章》。

特此通知

鄂伦春民族博物馆

2021年 6月28 日

来源:鄂伦春民族博物馆

一审:栾 宁

二审:赵 阳

终审:樊冬梅

监制:郭 越

转载请注明出处 鄂伦春自治旗融媒体中心

云南民族博物馆2021年度民族传统科技研学系列活动拉开帷幕

2021年3月27日,云南民族博物馆“2021年度民族传统科技研学系列活动”拉开帷幕。来自昆明市第十一中学高一年级的30名学生参加了第一期的“云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研学教育实践活动。

研学活动当天,云南民族博物馆邱文发研究馆员依托《民族服饰与制作工艺》《民间瓦当》两个展厅的展示内容,详细介绍了云南民族概况,民族服饰的源流、故事和内涵,瓦当的历史、形制、作用和纹饰类别等。通过点面结合的多维度解说和互动问答式交流,结合实物讲述了非遗知识及其相关事项。五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滇派风筝制作代表性传承人李竞飞老师为同学们讲述了滇派风筝的渊源、演变、传承现状、原理及制作流程等方面的内容,并带领同学们一起动手制作了滇派风筝。

在整个研学过程中,同学们倾心听、用心记、耐心学、专心做。当大家手捧自己喜爱的风筝作品互相展示的时候,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成就感所带来的快乐。

我馆“2021年度民族传统科技研学系列活动”由公众教育服务部精心策划、组织和实施。活动围绕“科普教育基地”的功能,紧扣民族传统科技主题开展,持续推进博物馆基地教育内容的拓展和馆校合作途径的拓宽,促进我馆公众教育水平的提升。整个活动包括云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美术、5.18国际博物馆日和科技周、传统节日以及民族文字古籍5个专题,从今年3月延续至7月,历时5个月,分5期推进。

昆明教育电视台将对该系列活动进行全程拍摄和报道,并将以“短视频+图文”的形式在昆明教育电视台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APP、《云南研学探索之旅》栏目微信公众号、微信服务号、今日头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推出。

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