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阴永济桥旅游攻略-平阴永济桥必玩景点

走天涯
平阴永济桥

平阴永济桥平阴县东阿镇老城内狼溪河上,距县城25公里永济桥为东西向,桥长55米,宽6.25米,整座桥非常雄伟壮丽,远远望去,好似横卧在浪溪河上的彩虹,因此古今驰名。永济桥原名浪溪桥。根据《泰安府志》的记载,浪溪桥应当修建于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当时为三孔石桥,后来因为发大水被冲坏。嘉靖三十,平阴永济桥,平阴永济桥简介,平阴永济桥-济南市平阴县平阴永济桥旅游指南

济南平阴县四大名泉

沈子友(心系远山)

济南平阴县四大名泉——济南72名泉之九

平阴四大名泉是指:洪范池、书院泉、扈泉、日月泉。

它们都属济南新72名泉,洪范池泉群,都在洪范池镇境内。

洪范池

洪范池,又名龙池。泉名源于《尚书.大传》,洪即大,范即常。取其“大而常流”之意。又有《尚书.洪范》载:“禹治洪水以陈范池”。

洪范池后面建有神龙祠。金元颜时村人祷雨辄应,丞相侯挚倡建神龙祠于池北,当地人也叫龙王庙,故此泉又称“龙池”。

洪范池为石砌,呈正方形,内方边长7.14米,水深约6米,池底安有瑞兽——镇海鲎。泉水自池底涌溢而出,旱涝有恒,清澈见底,日涌量1000立方米。池内泉水经石雕龙嘴吐流下面小池,入月河,穿合璧、灌良田;注狼溪,煮阿胶、进黄河。

洪范池边还有日月泉、文昌阁、美女庙等泉水和古建筑,古木参天,流水潺潺,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文融,是一处独具特色的泉林景观。

书院泉

书院泉,又名东流泉,位于洪范池东天池山下书院村。泉池始建于晋,旧《东阿县志》有记载。因明代中丞刘隅临泉建书院而取名。

泉池呈方形,以石砌岸,边长8米。水自岩隙涌出,日涌量8000多立方米。泉水自泉南壁石雕龙头口中喷出,沿石渠盘街绕户,穿林润水,流入浪溪河。

书院泉,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历史上,明代进士刘隅曾在此设立书院,阁老于慎行也曾在此读书著文。后面的天池山上有北齐摩崖石刻造像、安道一的“大空王佛”,附近还有东流泉、白沙泉、天赐泉等丰富的泉水资源。

扈泉

扈泉,位于洪范池镇(东峪北崖村)云翠山北端扈山山坳,源于一溶洞中。因井水丰盈时激流穿石,跋扈冲天,而得名。

扈山坳在云翠山阴,峭壁陡立。山坳西壁下端,天然溶洞幽深莫测,扈泉便从洞中涌出。平时细水长流,遇大雨盛水时期,泉水自洞中由下而上喷涌而出,喷水如注,浪花翻滚,经过小石潭,跌下山谷形成瀑布,触岩抵石,声传数里。古人称之为“扈泉涌碧”。

日月泉

日月泉,处于洪范池镇云翠山南天观四阳洞内。明万历21年(1593)前后为天一泉,又名来复泉。清朝时期,有人将月泉用一块新月形中空石板覆盖,日泉用一块中为圆洞的石板覆盖,从而看着像太阳和月亮,而得名日月泉。

以上是真正的日月泉,可惜我没有真正地看到。11月13日,当我从济南市长途汽车总站乘车到达平阴县城,又乘城乡公交车到达洪范池镇,在相继不到3000米的范围内,先后看了洪范池、书院泉、扈泉之后,再准备到日月泉时,时间上已来不及了。不过后来我又听说,日月泉的地盘已划归当地林场管理,因冬季防火需要已封闭,即使去了也进不去。但不管怎么说,这在本次看泉活动中,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这不是真正的日月泉,但我却真正地看到了。它就在洪范池右侧的一个小院内。

2021.12.27于泉城济南

作者简介:沈子友(心系远山),山东莒县人,大专文化,1970年12月入伍,1984年1月集体转业至中铁十四局党务部门工作。爱好文学,喜欢读书,有多篇文学作品在报刊和各大网络平台刊发。

编辑:奎先达坂西《青烟威文学》编辑部

河洛水韵||扑朔迷离永济桥

有唐一代,永济桥曾以国内四大石柱桥之一的身份闻名于世。《唐六典》载:“天下石柱之梁有四,洛三灞一。洛则天津、中桥、永济,灞则陕西之灞桥也。”《旧唐书》亦载:“天下……石柱之梁四,洛则天津、永济、中桥,灞则灞桥……皆国工修之。”这里所说的“洛”“灞”,是指洛水和灞水。

永济桥在哪里?

旧《宜阳县志》上两说并存:“永济桥,元和志(即唐《元和郡县图志》)以为在寿安县(今宜阳县)西,李通志(即明李濂纂修之《河南通志》)以为在宜阳县东十七里。”究竟在县西还是县东,县志的说法模棱两可。不过,关于桥的形制,县志倒是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元和志谓永济桥造舟为梁,而六典(指《唐六典》)以为石柱之梁者,盖始则造舟为之,其后易以石脚耳。”即永济桥最初是用木船连接的浮桥,后来改成了石柱桥。改为石柱桥的时间,当在《唐六典》成书的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之前。

《宜阳县志》永济桥条目后有一段考释文字,大意是说永济桥的遗址老辈人相传在李家营村东,南通周村北对八关寺(今邵窑),因时间久远淤埋在河滩下,本已难以分辨,但清代嘉庆年间(约1810年前后)洛河发大水冲毁了北岸,露出了无数桥石。桥石全为正方,用铁卡钩连,大的石块需专车装载。桥面木板有一尺多厚、一两丈长,用来做家具很好(可见未曾腐朽)。后来每逢涨大水,往往有桥石塌出,还能大致看出基址的模样。县志上的这段记载以父老相传和洛水冲出的桥石为据,证实了《河南通志》永济桥在宜阳县东十七里的说法。

那么宜阳县西的永济桥是怎么回事?查阅有关资料后可知:隋唐时期的永济桥在县西。唐《元和郡县图志》载:“永济桥,在县西十七里。炀帝大业三年置,架洛水。隋乱,毁废。贞观八年修,造舟为梁,长四十丈三尺,广二丈六尺。”能佐证这座桥位置的,还有宋代的《元丰九域志》:“唐柳泉驿当即在宋柳泉镇东,距永济渡桥约十三里。永济渡,在河南寿安县,有浮桥,桥坏,即为渡。”两段文字表明:永济桥始建于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最初是座“造舟为梁”的浮桥,隋末桥废,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又在原址重修。

2012年3月下旬,洛河灵山段橡胶坝动工修筑,坝址在桥头村北原水电站拦水处,这使得一座湮没水下一千多年的古代名桥进入了人们的视野。3月25日,工人们在开挖坝基时有了惊人的发现:水底沙砾层下,一米见方的青色石块挨挨挤挤,或横斜排列,或彼此压叠,一时难以数计;石块之间,偶见胸围径尺的木质桩基深入地下,虽有年头却未见朽腐。现场的人们有过各种猜测,是古代的船运码头?是过去的石质桥墩?众说纷纭。地方史志学者走访了施工人员和当地群众,确认这便是著名的隋唐永济桥。

灵山段永济桥石柱基的发现,证明了宜阳历史上曾有过两座永济桥,隋唐时在县西十七里,明清时在县东十七里。至于什么时候移到了县东,是谁主持修建的,又是什么时候毁弃的,仍有不少历史之谜待解。

【游遍济南】走进平阴狮耳山

狮耳山,又名虎窟山、云翠山、龙凤山、峙峪山。海拔250米,位于济南平阴县东阿镇西2公里的范庄村南。山上有一奇洞曰虎窟,因十六国时,南燕建平年间,济南太守胡咨得虎于洞中,故又称为"虎窟山"建有虎窟山寺。

寺内有圆通殿、观音堂、虎窟书屋、虎窟禅洞(又名夕阳洞)、老君洞、三教洞、白虎泉、槐底泉、虎窟秋风胜景等。寺东北有奉国寺,山顶有圣人庙等。此处清幽奇绝,风景殊佳。沿虎窟山北面向上攀登,便来到一处约4000平方米的平台广场,是狮耳山老戏台,广场北侧有戏台、戏楼。每逢古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山会,看戏赶山会,登山者接踵而至,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从山会会场沿着盘路再往上走,可看到虎窟禅寺。山寺坐落在狮耳山主峰北侧山崖下,南依山崖,北西两侧用石砌堰垫成平台。原来门为一石砌三间二层建筑,北侧高约8米,突然陡立,令人竦然。底层中间为进观通道,迎面的石壁上书有"观音堂",为明嘉靖年乡进士赵邦彦所题。山门的二层为虎窟书屋,传为明朝进士赵邦彦读书处。与书屋相对是圆通殿,坐南向北,东西三间,灰瓦覆顶,脊上饰雕砖螭吻、禽兽等。殿内有三尊石雕观音坐在莲花台上。面容较瘦而眉眼慈祥,造型精美衣纹飘动,另有2尊戴冠赤足着长袍的立体石雕像,立于观音像前。初步认定为宋代石雕。宋代石雕造像在县内较少出现,当地人说是由山下的魏院村移来。

圆通殿南的石崖下有虎窟禅洞,洞口西向,深25米,是自然形成的溶洞,东阿县志载夕阳洞即是此处。山洞外树木葱郁苍翠,风声飒飒,不秋而寒。洞内有明老东阿县令朱应谷题"避暑虎窟洞中"一诗,还有清末瀚林朱名炤诗刻。洞口西的石壁上有明嘉靖十年邑人刘泽沛、陈琨撰刻的摩崖石刻,曰"云门碑"。风雨剥蚀,字迹较难辨认。记载德嵩真来构建虎窟洞之事件。西面的石崖下有两泉池:一曰"白虎泉",水自石缝中流出,流入在石崖上凿出的长方形水池。一曰槐底泉。道光壬辰把槐底泉云门柏刻在路边的石头上,现清晰可辨。

禅寺东50米山崖下有两处天然溶洞,近寺一洞曰老君洞,传说有道姑在洞中修练而成仙得名。此洞向东10余米,又有一洞,曰三教洞,老东阿县志载白虎猎于此洞,洞口的石壁上有明嘉靖十五年(1536)张邦教题刻"春日过奉国寺"的诗文:"山腰禅阁俯人群,乱石虚中喷白云。……"上有"时痒生赵邦彦侍行"。 由老君洞下沿小径东行约30米的山崖间,有一个直径约0.6米的天然石洞,洞口北向,表面光滑。洞深约3米,进深2米后,洞逐渐细小,深不可测。最奇的是蹲在洞内,可听到咚咚的声音由洞里发出,似水击石,又如敲击石磬,一声跟着一声,经久不息。东阿古八景之一的"虎窟秋风"即出于此。

登顶远望,西南东平湖水如镜,西望黄河如带。绕山而过,绿水青山,景色如画。山上百草丰茂,林木葱葱,生长着蓍草、枸杞、北沙参、白薇、远志、益母草、野菊花、地黄、紫花地丁、败酱草、天门冬、当归等上百种药草此山山径盘曲,石隙生古树藤蔓,树木多种,千姿百态,奇景异彩。

紫藤花开,条蔓结纤;缘木而上,崎岖连环。藤萝隐禅意,茶色荡心间。柔情化茗茶两片,雅志存于乾坤彼岸。

紫藤花幽映禅院,梵音清婉绕林间, 一曲洞箫佛上殿,往事前尘似云烟。紫藤寄高树,山僧栖窟禅。狮耳山上访圣贤,虎窟禅寺多雅善。隐逸山林绝俗客,禅茶一味佛法传。

(恒二作)

来源:江北水城

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