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关山墓葬群旅游攻略-祖关山墓葬群必玩景点

丁磊猪猪
祖关山墓葬群

祖关山墓葬群位于古城南门外、海曙区南郊公园内,1961年5月被公布为宁波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其范围以南郊公园内的祖关山为中心,北至护城河,东至南塘河,南、西两面至祖关河。1956年建造火车南站时对该区域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掘战国到明代的古墓葬128座。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东汉时的木墩墓,出土文物1124件,年代最早的是战国陶豆(即现在的高足盘)、烧煮食物的鼎;西汉的陶壶、罐、敦实用器,都施了釉,呈米黄色,光亮如脂。如洗、灯、釜、甑、鐎斗、酒钟、镜和虎子(即便壶)、铜铸秦半两和汉五铢古钱币一等青铜器,壶、耳杯、谷仓、灶等陶器,釜(锅)、刀、剑、匕首等铁制器,还有漆耳杯漆器、玛瑙、琉璃和玉制品以及麻织物、丝织品等。

北宋时该地原有崇法寺,佛教十七祖法智大师在此坐关而逝,遂有祖关之名。此处历代为墓葬地,逐渐堆成小土山。考古发掘表明祖关山为目前宁波最大的一处古墓葬群,对研究宁波自汉至六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资料提供:海曙区文管所

平山墓葬群与中山国文化

平山一号墓远眺

中山在战国时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诸侯国。汉成帝时刘向受命校书,经他编成的《战国策》依国别序列,除秦、齐、楚、赵、魏、韩、燕七雄之外,还有东西周、宋、卫和中山,所谓“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体争权,盖为战国”【1】。公元前323 年,中山同燕、韩、赵、魏五国相王,在战国史上起过重要作用。但由于史缺有间,后人关于中山的历史文化所知甚少。

中山不同于中原诸侯,它不属于华夏,而是北方少数民族白狄的国家,春秋时原称鲜虞。白狄春秋前期在晋国以西,今陕北一带,据《潜夫论》说是姮姓。鲜虞是姬姓,见于《世本》,所以杜预说鲜虞系白狄别种。春秋时今河北中部有三个白狄别种的小国,鲜虞在正定,肥在菜城,鼓在晋县【2】。春秋晚期晋国势力扩展,肥、鼓被灭,只有鲜虞屹立,到战国时更跃为强国。研究白狄以及整个戎狄族的文化,不能不以中山为中心环节。

1974 年以来,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在平山县三汲公社进行调查发掘,发现一处古城遗址,城内外发掘春秋战国时期古墓三十座,包括一号、六号两座大墓【3】。一号墓有的铜器铭文标明系中山王所作。从种种迹象判断,这处古城当即战国中叶中山的都城灵寿,大墓是中山的王陵,周围又有若干附葬墓。这一系列重大发现,为重新认识历史上久已湮没的中山国的文化提供了条件。

我们想首先从考古学角度讨论平山墓葬群的文化性质问题。

问题中心是这一墓葬群是否有独特的文化面貌,这就需要与其他同时期墓葬作一对比。我们觉得,最适宜的对比材料,是河南辉县固围村的战国墓。大家不会忘记,固围村的发掘是建国初田野考古工作的一件盛事,《辉县发掘报告》是当时最早出版的报告之一。该地传为古共城遗址,战国时属魏。以平山和辉县固围村两地墓葬群相比,可以了解中山与中原诸侯文化间的异同。

固围村有三座并排的大墓,其右有两座附葬墓,合在一起形成“回” 字形的陵园。大墓都是“中” 字形,如一号墓南墓道长逾125米,北墓道也在47米以上,其墓坑壁上有白色微绿的涂饰,近坑口还绘成堆堞形,椁周以大石砌成方围。这种墓制和平山大墓是相近似的。平山的大墓同样是“中”字形。其一号墓梓室内最外一层用大石砌成,上用大石封盖,墓坑壁上也有白色涂饰。六号墓坑壁发现柱痕,固围村一号墓西壁也找到柱痕。

平山大墓都有墓上建筑,一号墓保存较好,可见柱础、散水,发现很多大瓦和瓦当。在固围村大墓也发现墓上建筑,有散水、柱础、瓦与瓦当,报告称之为享堂。有趣的是,固围村报告中的墓地平面实测图,看来和平山一号墓出土的《兆窆图》铜版颇相类似,不过前者三座大墓,而后者表现了五座而已。

《兆窆图》铜版

两地大墓都经过严重盗掘,殉葬器物不好一一对比,但仍可看出若干一致性。平山各墓陶器多乌黑光泽的暗纹陶,固围村恰出有同类器物,风格相仿。平山的鸟柱陶盆,在当地陶器中最引人注目,类似的陶器在固围村一号、三号墓都发现过。

固围村铜器所余无几,其特色是精美的金银错工艺,一号墓的辕饰为其代表【4】。“辕饰作马头形,大眼浓眉,阔鼻筒耳,面目头颈上皆满错金银卷毛纹、菱纹、鳞纹、平行曲水纹等,极精细见技巧。”这种高水平的工艺,在平山器物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如龙凤座方案、虎噬鹿形器座等件,都同那件辕饰一样精工华丽。

固围村有好多铁器,说明魏国当时普遍用铁,现在平山所出铁器也不少。一号墓长方形铁盘和铁足鼎,器形较大,反映了中山冶铁手工业的发展,使我们联想到《吕氏春秋·贵卒》所载中山勇士“衣铁甲操铁杖以战”,并没有夸张的地方。

从平山出土器物上制作工匠所刻铭文,可知中山的官手工业机构较多,如职司冶铸的有左右使车(库)、冶匀(尹)等,其铭文格式、职官名称均与他国有别,所以这些技艺很高的器物不是自其他诸侯国来的输入品。

在文字方面,平山的铭文和固围村二号墓骨饰上的漆书,字体也很接近。固围村出了一些魏国布币,面文是“梁正尚全尚孚” 。这个全字,历来误释为金,这次根据平山铭文,才弄清楚是“害” 字省体,读为“百”,可见两地文字彼此没有根本差别。

固围村墓,原报告推断其时代为公元前三世纪。平山的一号墓,由铭文估算在公元前308年后不久【6】。两地墓葬群的共同点,正说明它们同属一个时期。由此可见,平山墓葬群反映出中山和华夏各国的文化已相当一致了。我们这样说,当然不是否认平山墓有一些不见于其他地区的因素(如山字形铜器、瓦当的勾状纹等等),但从总体来看,我们认为共同性是主要的。

其次,结合古中山所属地域的考古发现,可以看出白狄中山逐步华化的轨迹。

关于中山的地域范围,前人已有考订,清末王先谦《鲜虞中山国事表》附有《疆域图说》,所论较详。大体说来,中山的北界达到唐县一带,南界迄于高邑一带,包有今保定地区南部和石家庄地区大部。这一带商周遗址星罗棋布,有助于对中山文化渊源发展的探索。

《汉书·地理志》注引应劭云:“新市,本鲜虞子国,今鲜虞亭是。” 这个地点《读史方舆纪要》说在正定西北四十里,《清一统志》从新乐县算,说“县志云在县西南四十五里新城铺” 。这是春秋晚期鲜虞的中心所在。考古工作证明,正定新城铺有面积相当大的商代遗址,出有带铭文的青铜器。距新城铺遗址只有十五里的藁城前西关,也是重要的商代遗址,出有成组铜器和玉器。石家庄地区商遗址多到二十七处【7】,其中著名的其城台西遗址久为人所熟知。这一地区商文化的繁荣发达不难理解,因为这里紧靠着商朝王哉的北部,那时戎狄还没有进入这里。最近在元氏县发现的西周初铜器,铭文记载了戎人侵袭的事迹。本地区内西周遗址反少于商代遗址,很可能是戎狄不断活动阻碍了西周文化影响的结果。

鲜虞等白狄国是在商文化繁荣的地区建立起来,也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鲜虞子姓的传说。《急就篇》注引应劭《风俗通义》和近年武清发现的东汉鲜于璜碑,讲鲜于氏系商箕子后裔。很可能西周时这里有一个子姓的鲜于国,白狄的鲜虞继承了它的国名,境内也有商遗民的后裔。在平山的“ 中” 字形大墓和鸟柱盆这种陶器上,不难看出商文化的一定影响。(至于辉县固围村,地在商畿内,其对商文化的传袭自无须解释。)

再看这一地域范围内相当鲜虞(中山)建立以后的遗迹。姑以平山访驾庄和唐县北城子两地战国前期墓葬为例。

访驾庄的位置非常近于这次发掘的中山墓葬群。墓葬在村北,形制是在长方土坑内用大石板砌成墓室,所出有鼎、豆、壶、盘、匹等铜器【8】。其中的提链壶,形与有名的杕氏壶相近。杕氏壶(《大系》266)的铭文前半说: “杕氏福口,岁贤鲜于,可(荷)是金契(瓷),虎(吾)以为弄壶。” 郭沫若同志指出这四句“意谓秋氏岁时贡献于鲜虞,得此金属之瓶,故以为弄器焉,而刻辞于其上,用知壶本鲜虞之器。” 访驾庄壶和秋氏壶,都饰有络绳纹,是富于北方色彩的器物。

唐县北城子两座土坑墓,所出铜器有鼎、豆、壶、甗、盘、匜,又有北方式的扁壶和短剑。这里还有马坑,埋着肢解了的马骨【9】。这种习俗,大约也是狄人所特有的。

此外,在我们所讨论的地域范围内,有些地点的战国前期墓还出有不少典型的北方式器物,在此不能备举。这类材料表明,在战国前期中山已接受很多华夏文化的影响,然而仍在较大程度上保有北方民族的特色。

这次发掘的平山墓葬群,北方的特色就很淡薄了。比如众所周知的,胡服骑射是古代北方民族的文化特点,平山发掘于此却没有什么反映。所发现的人像,如人俑灯和许多玉人,找不出胡服。灯上人形宽衣博裾,完全不是洛阳金村胡服俑那种打扮。这里观察不到骑射,却出有车马坑。一号墓(妾+子)(次+虫)壶铭文这样描写了中山王室狩猎的情景:

苗苑田猎,于彼新土,其会如林,驭右和同,四牡汸汸,以取鲜蓖,響祀先王。

这是华夏式的车猎。《左传》襄二十九年提到“夏声” ,服虔云: “秦仲始有车马礼乐之好,侍御之臣,戎车四牡田猎之事,……与诸夏同风,故曰夏声。” 像中山这样大规模车猎,更与诸夏相近了。因此,中山的华化是有其渐进的过程的。平山墓葬的发掘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历史事实:到战国中期将结束的时候,白狄的中山,至少其统治阶级,已经深深地华化。

如果我们把眼光扩大到平山铜器铭文所体现的思想方面,上述中山华化的问题就更为明显。

平山三器

过去人们从来没看到过象平山一号墓三件礼器(中山王方壶、中山王鼎、(妾+子)(次+虫)壶)这样长篇而且富于思想性的战国金文。这三篇铭文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反复引用了儒家典籍,主要是《诗经》,举例如下:

中山王方壶“不敢怠荒”

《殷武》“不敢迨䞹” “夙夜篚解”

《羔民》、《韩奕》“ 夙夜匪解”

中山王鼎“克思克卑” 《皇矣》

“克顺克比” ,《乐记》引“比”字作“俾”

“放卓仪努” 《访落》“于乎悠哉”

(妾+子)(次+虫)壶“大启邦宇” 《閟宫》“大启尔宇”

“其会女林” 《大明》“其会如林”

“四牡汸汸” 《烝民》“四牡彭彭”

“霖霖流霭” 《大东》“潸焉出涕”

这些都是明显地套用《诗经》的文句。此外如(妾+子)(次+虫)壶“不敢宁处” 近于《左传》桓十八年“不敢宁居”等,不一而足。

中山王鼎

中山王鼎铭:

于系,语不悖哉!寡人闻之,与其汋溺于旃,宁溺于渊。

这一段话类于《大戴礼记·武王践昨》的 “盥槃之铭” :

与其溺于人也,宁溺于渊。溺于渊犹可游也,溺于人不可救也。

但鼎铭的时代未必迟于《武王践昨》篇的形成。《御览》引此语,说是随武子(即春秋中叶晋臣士会)之盘铭,也许不无根据。就思想而言,这段话既见于《大戴礼记》,其属儒家则是无疑的。

平山三器铭文关于燕君子哙、子之禅让一事的态度,也同样表现了儒家的政治观点。大家都很熟悉,燕王哙“好贤” ,宠信相国子之,在隐者厝毛寿(见《战国策·燕策》及《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一说系苏代)的怂恿下,在公元前316年把君位让给子之,自己反而称臣。前314年,燕太子平和将军市被聚众进攻子之,失败身死,燕国内乱,齐宣王乘机伐燕,迅速攻占燕都,子哙、子之都死难了。当时在齐国的孟子,在伐燕一役中起了相当的作用。他一开始就主张燕国可伐,说:

子哙不得与人燕,子之不得受燕于子哙。有仕于此,而子悦之,不告于王而私与之吾子之禄爵,夫士也亦无王命而私受之于子,则可乎?何以异于是? (《孟子·公孙丑下》)

他认为燕国的禅让是私相授受,是不义的,而齐国的趁火打劫反而是正义的,可以与武王伐封相比美。他希望齐王能恢复燕君的统绪。孟子的这种正统思想,和平山器铭是完全合拍的。

三件礼器铭文,都有谴责燕国禅让的话,方壶最为详细,用今字写出是这样的:

适遭燕君子哙,不分大义,不告诸侯,而臣主易位,以内绝召公之业,乏其先王之祭祀,外之则将使上蜕于天子之庙,而退与诸侯齿长于会同,则上逆于天,下不顺于人旅,寡人非之。赒曰:为人巨而反臣其主,不祥莫大焉,将与吾君并立于世,齿长于会同,则臣不忍见旃。赒愿从士大夫,以靖燕疆。

请看,白狄中山的统治者竟以周室制度的卫道士的面目出现。和孟子一样,他们宣称伐燕是拯民于水火之中,是维护“礼义”。他们打着这样的旗号,占据了燕国“方数百里,列城数十”的大片土地。在中山取得胜利之后,确实得到了名存实亡的周天子的策赏。

这样看来,中山的统治者不仅通习作为正宗思想的儒术,而且把儒家的政治观点在行动上付诸实现了。当然,他们并不想真正实行孟子式的仁政,但在用仁义的辞句掩盖征服燕国野心这一点上,他们做得比齐宣王似乎还高明一些。

我们推想,中山的华化和儒学在中山的流行,同魏国在中山的一度统治有密切关系。

公元前408年,魏文侯进攻中山,历时共三年,前406 年,中山被灭。文侯把太子击分封到中山。太子击即后来的魏武侯,那时不过十四岁。不久子击怀念他的父亲,遣使到魏国,用巧妙的言词说服文侯,召回太子,另把少子挚封为中山君。这个作为魏国别封的中山,存在的时间大概有二十几年。《通鉴地理通释》巳指出,公元前377年赵与中山战于房子,该时中山已经复国。蒙文通《周秦少数民族研究》有前378年中山复国之说,是较合情理的。此后在魏国还有中山君,但那只是魏的封号,对中山这块地区已没有实际的统治了。

魏国二十余年的统治,起了把华夏文化进一步传播于中山的作用。魏文侯时,魏国是儒家的重要中心,《史记·孔子弟子列传》: “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为魏文侯师。” 子贡弟子田子方、子夏弟子段干木,都曾为文侯所师事【10】。儒家的一些重要经籍,是通过子夏传流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诗经》的传流。据《释文》的一种说法,子夏传《诗》于曾子之子曾申,曾申传于魏人李克,李克传于鲁人孟仲子,孟仲子传于根牟子,根牟子传于荀卿,荀卿传于大毛公,这是毛诗的来源。李克正在魏国统治中山的时期任中山相,所以平山器铭文所反映《诗》在中山的风行,很可能与此有关。这对于我们深入探讨先秦经学,是有不小启发的。

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等书,吴起曾参预魏攻中山之役。吴起是传《左传》的,传说左丘明传于曾申,曾申即传于吴起。平山器铭虽无明显引《左传》之处,但有类似语句,这一点也值得参考。

有些文献记载表明,魏灭以前的中山保存着浓厚的古代少数民族习俗,和前述考古材料里的迹象很相一致。《吕氏春秋·先识览》载,在魏灭中山前不久,西周之君威公见到由晋国出奔来的太史屠黍(《说苑·权谋》作屠徐),屠黍预料中山将亡,他说:

天生民而令有别,有别人之义也,所以异于禽兽糜鹿也,君臣上下之所以立也。中山之俗,以昼为夜,以夜继日,男女切倚,固无休息,淫昏(二字据《说苑》补)康乐,歌谣好悲,其主弗知恶,此亡国之风也。

看来中山白狄的社会生活那时尚与华夏不同,因而屠黍很看不惯。这是公元前400年前后的情形。过了约一个世纪,赵武灵王派李疵去观察中山的情况,就与屠黍的描述大不相同。李疵回来报告说:“可伐也,君弗攻,恐后天下。” 武灵王问为什么?他说: “中山之君所倾盖与车,而朝穷阎隘巷之士者七十家。” 并认为: “举士则民务名不存本,朝贤则耕者惰而战士懦,若此不亡者未之有也。”(《战国策·中山策》)这和中山王方壶所说:

夫古之圣王,务在得贤,其次得民,故辞礼敬则贤人至,宠爱深则贤人亲,籍敛中则庶民附。

是同样的礼贤思想。《太平寰宇记》也说中山是“专行仁义,贵儒学,贱壮士,不教人战。” 自然,儒学不是中山灭亡的根本原因。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魏文侯尊儒礼贤,同时注重武备,当时魏国是兴盛的。中山此时的贵儒学,却削弱了武备,这恰与赵武灵王的政策相反。华夏的赵国以胡服骑射而灭中山,白狄的中山则以举士朝贤而归于衰亡,不能不说是战国史上一件饶有意味的事迹。但从整个战国社会发展来看,中山的华化应视为春秋以来民族文化交会融合整个潮流的组成部分,其结果是为列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这里,有必要简单驳斥一下过去有人提倡的中山流行墨学的说法。墨学确实曾流传到中山,《吕氏春秋·应言》记有“司马喜难墨者师于中山王前以非攻” 一事【11】,双方论辩曾以中山攻燕和赵攻中山作为假设事例。不过墨学没有在中山占重要地位。有人把道家言的魏牟硬说成墨家,又将魏牟与复国的中山强拉在一起,最后竟把《淮南子·人间》“代君为墨而残” 窜改为中山的事情,这是毫不足取的。

注释

【1】《战国策·叙录》。

【2】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卷五、六。

【3】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平山发掘组《战国时期中山国遗物遗迹的重要发现》《光明日报》1976年8月6 日。

【4】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辉县发掘报告》,卷首彩色版。

【5】【6】李学勤、李零《平山三器与中山国史的若干问题》,待刊。

【7】石家庄地区文化局文物普查组《河北省石家庄地区的考古新发现》,《文物资料丛刊》1期。

【8】唐云明、王玉文《河北平山县访驾庄发现战国前期青铜器》,《文物》1978年2 期。

【9】河北省博物馆、文管处《满城、店县发现战国时代青铜器》,《光明日报》1972 年7月16日。

【10】《史记·魏世家》。

【11】高诱注云:“司马喜,赵之相国也。”是错误的,前人巳加驳正。

刊《文物》1979年第1期。

山西垣曲发现周代高级贵族墓葬群

12月10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发布重大考古发现,发掘出一处周朝王卿高级贵族墓地,本次发现对于认识周朝的采邑制度,研究两周时期晋南地区与成周的联系有深远意义。

湘湖边的群山中挖出墓葬群!799个字写尽这位女子的一生

300多年前,张姑娘满17岁,嫁人了。

那时的她,在走进萧山周家时,不知道是怎样的心情,是满怀期待,还是充满忐忑?但无论如何,她都不会想到,从迈进周家那一刻开始,她的一生将被记录下来,藏在地下,而在300多年后,又重现人间。

从去年夏天开始,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萧山黄家河进行考古发掘,花了半年多时间后,收获颇丰,发掘了299座墓葬。

这299座墓葬,不但数量多,跨代时间也长,从4500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一直到300多年前的明代,整整跨越了4000多年。

在这些沉睡的墓葬中,有一个小小的墓,是属于300多年前的张姑娘的。她的墓虽然小,但找到了一合墓志铭,清清楚楚,记录了她的一生。

17岁嫁人19岁守寡

58岁离世的周张氏这一生实在辛苦

萧山湘湖边群山连绵,其中有一片叫西山。西山里,有一个南山头,有一个北山头,两个山头组成了 萧山黄家河墓群。

▍黄家河北山头墓群

张姑娘的墓,在南山头。

下了车,走到山边,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队员杨金东带队,沿着一条一看就是脚踩出来的「小路」走到半山坡,一座长2.2米、宽1.2米的墓,就是张姑娘的了。

▍周张氏的墓,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这么小?杨金东说,明代流行薄葬,当时朝廷要求把财富留在人间,不要带到地下,所以墓葬都很简单,像长2.2米、宽1.2米的墓,跟其它朝代比是寒酸了些,但跟同时代比,可能还算是稍大了。

▍周张氏的墓,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陪葬更简单,只有五只小陶罐。但重要的是,在墓前,有一合墓志铭。杨金东说,他这些年在湘湖边挖到的明代墓,大约有15座是有墓志铭的,比例占到约五分之一。

明节妇贞肃孺人周母张氏墓志铭

赐进士出身翰林院庶吉士同邑眷生来宗道撰文并篆

节妇姓张邑西河耆民张桂女儒林南山周□儒配也幼问女则性慈慧不嗜

奢华年十七适南山君越二年举一子即将仕郎一新方在襁褓而南山君捐

馆舍矣孺人哭之尽哀欲与俱死水浆不入口者数日姑与父母慰谕之曰若

欲死子已得矣其若□孤何且而翁而姑发俱飕飕白矣古之著名闺阃者岂

必以死狥载欲以慰亡人于地下奠若立孤以亢宗也孺人于是强起始勉进

饮食抚育其孤日工女红孝养二尊人俻至孤稍长即令出就外传习举子业

□归室中谆谆以德行相训而孤亦奉母命唯谨无何而翁与姑相维捐世南

山君伯仲析产异居而家政攸属之矣周故富饶以雄资闻闾里赋后重繁内

外应酬甚夥人鲜不为孺人错愕者孺人从容调停综理井井不啬以伦不因

以病晰凭处事适中窽会而自终身缟衣綦素攻苦食淡以勤俭相先动循矩

双足未尝踰阈外非年节虽家人亦罕得见其面水药之操廪廪霜日贤节始

著文里中中人咸推重之孺人年五旬诸缙绅先生上其事于郡邑将以请于

朝树契里中而以孺人未踰五旬弗如制也先给扁旌之得表为节妇云已而

一新习举业不成弃去输镪得选广西怀远镇巡检三年以最闻升主簿未抵

任病卒于家孺人火恸几绝而环顾膝下有孙未及成人多方教育命治闻业

攻进取孙亦气宇不类凡儿咸以远大期之然孺人终以大变屡值居恒忽忽

不乐抑郁之疾有自来矣两春孺人卒卒时年五十九矣子一新仕主簿娶横

河张小泉女一新生一子讳启舒娶西门丁岳连女孙女二一适王明宇一适

徐赏森姻娅俱同邑阀阅名家也孺人生于嘉靖戊申八月初九午时卒于万

历丙午三月廿五如申时启舒扶柩葬于西山凉坞与南山君合葬云

来子曰语文云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以会观之信然哉当南山君之不禄也

周氏之脉不绝如纤籍孺人必以死自狥孰与立孤亢宗此与自经沟渎无异

母乃孺人卒能底定燕翼贻谋昌大厥家四十年间与瑾瑜比洁与日月争光

即右东海南阳何以如鸟余欣慕之因为之志其墓而系之以铭 铭曰

周氏有节 寔惟孺人 十九执节 久而弥贞 乡邦推重 朝野闻名

大节奄忽 耳顺归全 维彼西山 凉坞之阳 宅兆于斯 长发其详

一般来说,墓志铭,有志,有铭。志,讲死者在世时的德行、技艺、功绩等生平事迹,相当于浓缩版的个人档案;铭,大多用韵文、诗词,表示对死者的悼念、赞颂。

这里找到的墓志铭,铭文「周氏有节 寔惟孺人 十九执节 久而弥贞 乡邦推重 朝野闻名」,几句话就有了定位——贞洁烈妇。

▍明墓M26墓志铭,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我们通过墓志,来看看她的这一生。

嫁人前,她姓张,但是叫张什么,没有说;嫁人了,夫君姓周,叫南山君,从此她随夫姓,就被叫做周张氏。

17岁嫁给南山君,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是自由恋爱?墓志里没有讲,我们无从得知。但婚后感情应该还是蛮好的,隔了一年,生了个儿子,儿子还在襁褓之中,夫君撒手人寰,留下孤儿寡母。

那时的周张氏,才刚19岁。夫君死了,周张氏痛不欲生,不吃不喝、粥米不进,公公婆婆都来劝她:你就当看在孩子分上,不能跟着他走了,要振作起来啊。

这位年轻的妈妈,隐藏悲伤,重新振作,做起女工,养活孩子。等儿子稍稍大了一些,小叔子闹着分了家,她靠着自己硬是把小日子操持起来,教儿子读书识字。

儿子长大了,还算争气,虽然没走成仕途,但小生意做得不错,从萧山把买卖做到了广西怀远镇,还选上了一个小官,叫做巡检。

三年后,儿子表现优秀,提拔成主簿,打算从萧山去广西赴任,但就在赴任前,一场大病,儿子又死了。

青年丧夫、中年丧子,周张氏的痛苦可想而知。儿子走后,还留下了一个儿媳、一个孙儿、两个孙女,怎么办呢,只能再次振作,又照顾起一家老小。

墓志里有一笔提到,说周张氏儿子娶的是「横河张小泉女」,杨金东说,很可能是张小泉的女儿,对,就是鼎鼎大名的张小泉剪刀。

据传,张小泉是安徽人,明代时,全家老小逃难来到杭州,定居在大井巷,做剪刀成名于1628年,也就是明代崇祯元年。

是不是真的就是这个张小泉?现在还只能说是「可能」哦,毕竟查来查去,张小泉有没有女儿、是哪一个女儿,根本查不到。杨金东说,时间、地点大体是对得上号的,以后要到萧山去好好查查周氏族谱,可能会有线索。

这个儿媳后来怎样,墓志里也没有讲。小孙子、孙女是有交待的,后来婚嫁了哪里,都有记录。

在孙辈都长大成家后,周张氏不知道有没有很欣慰?墓志里说她到了花甲之年,实岁的话应该是58岁时,去世了,跟夫君合葬到了西山凉坞。

在周张氏去世后,当地乡民都很认可她,说她是贞洁烈妇,所以由乡里推荐,经官方审批后,给她留了这样一合墓志铭。

这样一合墓志铭,杨金东说,虽然并不能确定所写的就一定是当时的事实,也可能是美化过,但是基本可以反映当时的情况。

更重要的是,有了这799个字,我们才可以在300多年后的今天,突然一下子,清晰地感受到了这样一位明代女子,悲伤而又坚强的一生。

周张氏「邻居」是一对西晋夫妇

陪葬都被盗墓挖走了,幸存一个双鱼洗

还是南山头,就在周张氏的小墓边上,是规格比她大好几倍的两座西晋墓。

其实确切来说,应该是西晋时,一对夫妇,选了南山头这块大坡,给自己建了两个大墓。他们看中的应该是这里的风水,面朝东方,视野开阔。未曾料想,过了一千多年后,周张氏的墓也建了过来。

▍西晋墓中,可能是夫妻墓中的男性那一座。

为什么说是夫妇墓?

杨金东说,南山头上就这两个墓最大,挨在一起,规格、材质、制式都是一样的,比如都是青砖,都用了「三顺一丁」的垒法,所以判断两座墓的关系肯定是比较亲密的。

▍杨金东说,推断两座西晋墓是夫妻墓的证据之一,是「三顺一丁」的建制。

然后呢,其中一座墓的女性特质更多一些——出土了一个双鱼洗青瓷盆,所以推断是一对夫妇。

杨金东说,两座墓都被盗墓了,男性墓偷得干干净净,女性墓在墓室甬道的位置,残存了一些,有碗、盘、香炉、盂、灶、冥币、井、谷仓等,双鱼洗就是在这里找到的。

在《2019年杭州文物考古工作年度盘点暨出土文物展》上,我见过这个双鱼洗,口径约26厘米的青瓷盆,外形完好无缺。盆底,两条鱼一左一右,肚皮相对,嘴里都「牵」了条线,缠了一个波浪形,最后汇成一个爱心。

▍双鱼洗青瓷盆,正在杭州海塘遗址博物馆展出。

杨金东说,老底子的陪嫁,都有洗脸盆的,这个双鱼洗青瓷盆,就是姑娘出嫁时的嫁妆。双鱼洗,那是寓意满满了。

鱼,有鱼子,象征多子、子孙满堂。而且,鱼自古就有象征爱情的寓意,两条鱼儿画在一起,也是古代人的浪漫啊。这还是杭州首次发现双鱼洗青瓷盆。

不知道,这对浪漫的夫妇,是什么时候去世的。

西晋墓中经常会用纪年砖,有了纪年砖,就可以清晰地记录它们的确切年代。幸运的是,女性墓里有,写着「永康元年七月六日造」,但另一座男性墓没有,所以不知道他们谁早谁晚。

▍西晋墓中,可能是夫妻墓中的女性墓,里面有纪年铭文为「永康元年七月六日造」。

小小一个山头200多座墓葬

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可以说相当密集了

下了南山头,往北山头走,墓葬就更多了,一个山头上有200多座,最早到4500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最晚到明代,时间足足跨越了4000多年。

杨金东带着我,看了几座他印象比较深刻的墓葬。

一座唐代墓,用杨金东的话来说「规模狂大」,长宽都是5米多,他说如果保存完整的话,很可能就是杭州最大的唐代墓了。

▍一座规格很大的唐墓。

唐代繁盛,可是很奇怪,在南方包括杭州找到的唐代墓,都很小,而且陪葬都很少。这一座算很大了。可惜的是,被破坏得彻彻底底,除了几个罐子残片,什么都没有留下。

一座汉代墓,墓主人一看就是个藏家,两千年前,他还在世的时候,收藏了一块松泽时期的玉玦,这是什么概念?就是他收了一块他活着时,往前再数三千年的古玩。可能生前喜欢得不得了,死后也带了下去。

一座三国墓,有纪年,为「凤凰二年七月日造作」。它有点惨,墓室一圈有3个盗洞,可能先后被盗了三次。还不死心,还从墓室一直往后挖,想看还有没有后室。

▍这座三国墓,可能前后被盗三次。

但是这个三国墓的主人,当年也是挺狠的,为了给自己的墓室修排水沟,把原本自己旁边的东汉墓,给整个挖掉了。

这也刚好可以解释一下,小小一片山头,是怎么排下前后200多座墓的。

杨金东说,「晚来的压在早到的墓上头,你压我,我压你,所以很多墓都是重叠的。」

整个北山头,你能看到并穴合葬的夫妻墓,也能看到整整一排、规规整整的家族墓,一看就是整个家族提前规划好的,还能看到,有些土坑墓已经挖好了,占好了位置,但最后并没有下葬的。

当然,能看到更多的,是互相打乱、交错在一起的墓。杨金东说,同时代下葬的墓,肯定不会去干扰人家,但是过了50年、100年、200年,肯定就不管了,哪里风水好就挖哪里。

整个黄家河墓群,目前找到了良渚文化时期至明代的墓葬299座,出土文物约2400件(组),包括原始瓷器、陶器、釉陶器、青瓷器、铜器、铁器和石器等。

这几天,黄家河墓葬就将回填、覆绿,就地保护起来。

//

两千多年前的汉代

有个名叫吴莫如的文人

他的印和尸骨一直保留至今

//

2019年,杨金东说,他们在萧山找到的墓群,不只是黄家河墓群。

李家坞墓群,找到战国至明代的墓葬30座,出土文物308件,有印纹硬陶器、原始瓷器、陶器、瓷器、铜器、铁器和料器等,还有5块墓志铭和1块买地券。

明代买地券,杨金东说,蛮有意思,一看就知道墓主人是信奉道教的。

买地券,俗称「阴间土地证」,源于东汉,作为死者拥有阴间土地的凭据。很多买地券上的券文都说,当墓主人买了这块地后,就证明自己可以不受鬼神的侵犯,这就是用「买地券」随葬的原因。

东蜀山墓群,找到战国至明代墓葬27座,出土文物160件,包括印纹硬陶器、原始瓷器、陶器、铜器、铁器、石器和贝壳等,另有7具保存不一的人骨。

杨金东说,有一座汉代墓里,出土了一件龟钮铜印章,印文为「吴莫如印」,是杭州第二次发现、萧山首次发现。

古代印章分官印、私印,「吴莫如印」是私印。推断,汉代时,这位名叫「吴莫如」的,应该是生前经常用到印章,既然是私印,可能是经常帮人代写家书,反正是个文人,死后印章一起随葬。

和印章一起「现身」的,是一具保存基本完整的人骨。汉代墓,距今已经两千多年了,人骨还能保存下来?杨金东也说,「实在太罕见了。」

一般来说,常规墓葬里的人骨存放不会超过50年,20年就差不多了,这一座汉代墓的底下应该是用了清灰泥,隔水性好,可以防潮,而且致密,所以才有可能保留下来。

杨金东说,明清时的墓葬,看到人骨的概率大一些,因为已经流行三合土,糯米、石灰、黄土混在一起,专门处理过后,不但密封性好,质地比水泥还要硬。

//

古代的萧山人

为什么都喜欢葬在高山上?

//

大约从十年前开始,负责萧山考古的杨金东,每次有了墓葬考古新发现,我都会跟着他到现场看一看。

这一次看完,我问杨金东,这些墓,不是建在山顶,就是建在半山腰的山坡上。为什么,古代的萧山人都要把墓选在这么高的地方?

一个是地理原因。以前萧山水域多,渔猎还可以,居家只能往山脚下靠拢,那死后怎么办,水葬是接受不了的,就只能往高山上去,尤其是湘湖两侧的群山,可以防水,而且在潮水肆虐的萧山,还可以防止被潮水冲毁。

一个是风水原因。古代人讲究,死了以后远离水、靠近天,尤其是吴越国时期,推崇山高可以接天之气,离天越近越好,所以越往山顶去。

我问杨金东,这十年在萧山挖过的墓葬,有没有算过一共多少了?他说,「四五百个起码有了」。那么,挖了一个又一个的古墓,我们能知道些什么呢?

杨金东说,通过一个个墓葬,就能看到整个萧山的历史缩影。

在萧山,杨金东挖掘过的四五百个墓葬,从良渚到清代。这说明什么,最早4500年前,良渚人就在萧山开始活动了,良渚墓里只找到小小的、非常普通的玉,说明在萧山住的是很底层的良渚人。

人慢慢多起来,到了汉代,萧山人口大量增加,已经可以用繁盛来形容了。证据,就是汉代墓们。

一个是多,汉代墓占大多数,一个是汉代墓流行厚葬,出土的随葬品也多,像釉陶器、陶器、青铜器和铁器等都有。墓多,说明人多;随葬品多,也说明经济不错。

所以你看,历史就在那里,就看你是不是能发现。

历史上的杭州,曾经是什么样子的?也许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都有好奇和想象。

1月7日,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2019年的考古工作进行了盘点,过去一年,市考古所在杭州完成17个考古发掘项目,其中有479座墓葬,出土了文物标本6532件(组)。

2020年,《杭州宝藏》栏目,会和大家讲一讲考古背后的那些生动有趣且有历史温度的故事。

来源:都市快报 记者 刘云

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