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祠堂碑旅游攻略-狄仁杰祠堂碑必玩景点

都豆瓣
狄仁杰祠堂碑

狄仁杰(607-700),山西太原人,辅佐武则天政绩显赫,深得民心,是中国历史上一代名相。

狄仁杰祠堂碑位于大名县孔庄村北,初立于大周圣历元年(698年),后祠堂及碑因战乱而毁。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年)十一月,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在原址为狄公重建祠堂及碑。现祠堂已不存在,仅残留此碑于原址。该碑青石质地,由首、身、座三部分组成,碑体(除座)高4.46、宽1.46、厚0.46米。碑首为六龙戏珠圆首,碑额阳篆“大唐狄梁公祠堂之碑”,3行3字排列。碑体阳面楷书碑文,由冯宿撰文,胡澄书丹。碑文记述了狄公任魏州刺使时的政绩和重修此碑的经过。

现碑身淤地之半,上部稍风化,有轻微裂痕,碑座淤埋地下完好。此碑为研究武则天时唐史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10月7日,狄仁杰祠堂碑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狄仁杰墓《唐狄梁公碑》如何对其盖棺定论?分了六个方面

狄仁杰 墓位于洛阳城东 12公里处洛阳市郊区白马寺镇白马寺山门外。为一圆形土丘。墓碑上赫然雕着“狄梁公墓”。土墓背面一个看似新建的墓碑,上面雕着“狄公仁杰之墓”。墓的两边分别设有碑亭,东南碑亭内的石碑上书“有唐忠臣狄梁公墓”8个大字,西南碑亭内的石碑,是块诗碑和记事碑,上面字迹隐约可见,墓的两边分别设有碑亭,周围有形态各异的小狮子。南北都有墓碑,分别是“大唐名相狄仁杰之墓”、“大唐名相狄梁公墓”,都是古人原作,现代人重新刻写。墓的东南和西南侧各有碑亭,东南方石碑上书“有唐忠臣,狄梁公墓”,西南石碑则是“唐宰相狄梁公墓道诗拜序”。看不清落款,只能肯定都是古时的原物。

二碑位于翟泉村北约1 .5公里的邝山之阳、汉魏洛阳故城的金墉城北。这里向南山势徐倾 图片 、至碑处蓦然缓平、故乡民素称双碑凹。二碑东西横列、相距约5米;皆作六夔龙盘绕碑首雕技绝巧、气势雄浑;班斗形跌座深埋土中。东边一通、剥蚀尤甚、篆额及正文俱漫德不清。西边一通、自首至座高3.65、宽1.15、厚0.35米;座高70、宽1.5、厚1米。孙星衍、邢润的《寰宇访碑录》卷四有著录,因石质风化字迹难辨而言“年月材、不予录文。 较小的一方上下隔为三栏,镌刻吊诗数首及明人周鼎、河南知府虞廷玺所撰序文,立于明代天顺三年(1459)。狄仁杰(630~700),字怀英,山西太原人,唐代著名宰相。卒后封为梁国公。此墓现经扩修,辟为狄公祠。

金代诗人 完颜纲—— 《狄仁杰墓》 “神器旁迁几不留,曾将忠义破阴谋。淡烟衰草津平月,犹带当年帝愁。”范仲淹—— 《唐 图片 狄梁公碑》 ,“天地闭,孰将辟焉?日月蚀,孰将廓焉?……克当其任者,惟梁公之伟欤。”谁能在“武暴如火、李寒如灰”武则天任用酷吏严刑峻法,李唐王朝将灰飞烟灭之时再造唐室?惟有狄仁杰!

《唐狄梁公碑》洋洋洒洒2000字,准确地将狄仁杰品行功德概括为六个方面:一、至诚至孝;二、平反冤狱;三、奏毁淫祠;四、平乱定边;五、举贤荐能;六、再造唐室。叙事描写,精简得当,夹叙夹议,妙笔生辉。

狄仁杰(630--700年),字怀英,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武则天时期宰相,杰出的封建政治家。出生于封建官宦之家的狄仁杰,少时埋头苦读,“日数千言不肯休”。后以明经举,步入仕途,最初担任汴州判佐,受到时任工部尚书阎立本的赏识,称他为“河南之明珠,东南之遗宝”。

他刚正廉明,执法不阿,兢兢业业,在升任大理丞后,一年中判决了大量积压案件,涉及1.7万余人,无一冤诉者,名声大振,成为社会公认的断案如神、摘奸除恶的大法官,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美好的传奇故事;他敢于犯颜直谏,据法说理:“今陛下以昭陵一株柏杀一将军,千载之后,谓陛下何主?此臣不敢奉制杀善才,陷陛下于不道。”使得一言九鼎的唐高宗改变初衷,赦免了武卫大将军权善才的死罪。

他纠劾百官,弹劾宠臣,在担任侍御史期间,上奏弹劾司农韦弘机引导皇帝追求奢侈,致使韦弘机因此被免职;揭露左司郎中王本立持恩用事,致使王本立最终被定罪。在武则天称帝之后,狄仁杰既有两度为相的大福大贵,又有着身陷囹圄的大冤大祸。但政治上的起落不曾舍弃他的报国之情;官海里的沉浮未能改变他的为民之心。无论身居何职,不管身在何处,他时刻想到的是国家社稷,惦念的是平民百姓。每到一处,他都能克已奉公,恪尽职守,造福一方。

狄仁杰在政治上的起起落落,既考验了他的超凡才干和对国家社稷的忠诚,同时又逐渐赢得了武则天对他的信任和重用。武则天赐他紫袍、龟带,并亲自在紫袍上写下“敷政木,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十二金字。二次为相后“群臣莫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对“好面引廷争”,一向武断的武则天“每屈急从之”。狄仁杰上朝人见,武则天“常止其拜”,说:“每见公拜,朕亦身痛。”作为一名精忠谋国的宰相,狄仁杰以政治家的深谋远虑,劝说武则天顺应民心,还政庐陵王李显,努力把国家推上通往“开元盛世”的金光大道,成为再造唐室的功臣,留下了“若非狄仁杰,唐室绝后裔”的千古佳话。同时,他以其超常的智慧和敏锐的眼光为国家举贤荐能,先后举荐了张柬之等数十位忠贞廉洁、清明干练的官员,这些人在被委以重任后,朝中刚正之风突现。

公元700年,积劳成疾的狄仁杰因病谢世,“则天为之举哀,废朝三日,赠文昌右相,谥日文惠”。之后,唐中宗追封他为司空,唐睿宗又追封他为梁国公。

乐从祠堂|道德的指引,仁义的呈现

道德的指引,仁义的呈现

祠堂的最价值是永恒的道德指引。儒家的终极关怀是教化,是“驱之向善”,善的最高境界是德。作为儒家理想集大成者的具体呈现,祠堂将古人内心对德的追求完美地落实在每个具体空间中,更通过各种古制指引形成琐屑细微的规则制度。因而,无论是总谱中的族规、木匾上的家训、对联里的文字、字辈中的名称,皆离不开“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

路州周氏家族的木刻族规,满含传道授德的深远寄托。

万法归宗为德。从德出发,延伸到自身的修炼、他人的帮助、社会的贡献、天下的治理。祠堂就是族人的培徳重地。

三进深的祠堂,在递进渐高中不断逼近先祖神位,那终点形成的充满穿透感的威力,令人不寒而栗。不过,左右铺列的青石板却让人的视线向两侧无限延伸,让族人在有序前行中得以渐舒压力,这便是无处不在的仁。

在大堂庄严的先祖神像、匾牌、对联、仪仗形成的肃穆气氛中,花鸟鱼虫、神仙名人的壁画、木刻却给人以特殊的温馨与暖意,形成张弛有度,阴阳并行的心理互补,这便是无法抗拒的仁。

葛岸岑氏大宗祠壁画淡雅松秀,舒缓着祠堂充满法令的紧张感,达致更具实效的道德引导作用。

因此,祠堂在道德熏陶中形成纵横交错的两条直线,“法”为经线,一丝不苟,铁面无私。“仁”为纬线,春风化雨,慈悲为怀。

于是,从祠堂中走出的乡贤,大多都是经纬相合,法仁相融。小布何氏走出何沾、何珖、何允魁,他们苦读成才,入仕为官,惠民有道,守法无私,更秉公为事,从不趋势,名镇朝野,世称 “桂圃三直”。

大罗冼光,为官清廉,不屈豪强。为拯救蒙冤贫民,微服暗访,抽丝剥茧,智擒元凶,更说服前任,取消原判,无辜市民,得获平反。此后多年,冼光屡破奇案,肃清积弊,明察秋毫,人称“冼灯笼”。其子冼尧相、孙冼中振、冼应芳、冼兆熊苦学成才,清白传家。如今,冼光墓仍存乡间,成为乐从秉承清风的重地。

清正无私的大罗清官冼光是祠堂道德熏陶与自我砥砺的典范。

沙边何国澄中进士后南返归隐。他建家塾、造桥梁、清河道、正乡风,以高深的学问与高尚的品德去将儒家高扬的理想化作敦雅的乡风、悦耳的书声、幽静的村落、融睦的相邻,践行“厚本”二字精要,但他嫉恶如仇,刚直不阿,又散发着凛然难犯的法度。

水藤人区作霖带头捐款筑建玉带围和上帝古庙,千金过手,不留一毫,内心的法则令他成为仁义法度的化身。

民国时期,葛岸人岑国华在家乡设丝厂,招募乡亲,缫丝谋生,更捐资建医院、设善堂、搭桥梁,成为祠堂高扬的“仁义”二字的精彩注脚。

走出岑国华这位丝业巨子、慈善大家的次川岑公祠,如今仍散发着古朴纯粹的气息。(图为葛岸次川岑公祠,陈秀颜摄)

如今,小布何氏大宗祠朴拙依旧、大罗的冼氏家族墓静默如初、沙边的何氏大宗祠依然如故、葛岸岑氏宗祠伫立村中。人们往来如常,却分明感受到这些仁者内心的温柔与坚定,那便是祠堂长期熏陶出来的“德”。

古朴如昔的小布何氏大宗祠,孕育出大批进士、举人,更培养出“桂圃三直”,他们将秉公守法、不徇私情、坚持道义、为善惠众作为人生不变的律令,实现着祠堂以德为上的要义。

相关链接:

素材来源: 素材来源:文字/李健明,图片/李健明、冯海棉、劳绍桐、陈秀颜、梁丹、马建升、何浩达、周惠玲

洛宁县大明村关氏祠堂碑记与家谱序

关氏创建祠堂碑序

闻之伊川嘗修六礼,大畧家有庙有主。(耳每)翁云:君子将營宫室,必先立祠堂於正寢之東,是知尊祖敬宗,先儒所極為郑重,以開示後人者也。我关氏自解南遷以来寄居於兹,歷元明至今数百餘年,未曾建廟修祠,以備祭典之所是可悼也。已迨至咸豐十年三月間,适有裔孙长道辄慨然兴念,同长青,长城,长天,天行等计议,復约会族人各捐名門社下田貲,同心协力共勷其事,卜地经始择吉赴工,又率合族奮力相助,不数旬,而廟宇告竣墙壁焕新,非敢云足以妥。先靈也不过曰,俾後世子子孙孙以勿忘所,自云。

总理:长道

经理:长诗、长天、天行、天俊、长和、长寿、天佑、天性、长城、天保。

东门

益俊堂:进钱四十三千四百文

昌俊堂:进钱四十六千二百四十文

嗣徽堂:进钱八十八千壹百七十文,入地二亩七分九厘八毛,價钱三十千零二百文,坐落村南嶺中,长五十六杆九尺,东横阔三杆五尺,西横阔二杆三尺

正银七分五厘六毛,每年出小麦稞三斗。

南门

绵远堂:进钱二十六千五百文,又进钱一拾五千整,每年稞息小麦三斗,进於社首费用。

买祠堂地基一段,化钱三十一千二百文。坐落村东,东北俱至卖主,西至杨宗孟,南至大路,中长阔八杆。南北横各三杆五尺。

同治十三年,买牛渠村坡地一段,价钱廿一千二百文,征银四分。

大清同治九年岁次庚午季春下浣谷旦立

新篡家谱序

窃思家有谱,犹国有史也。国有史,而历代之始终分明;家有谱,而祖孙之源流不紊。予关姓祖居洛西永邑之大门楼村,锥户不满五十,派分为三支,然谱系无存。元明以前,讳字悉泯,长次莫辨,惟呼为东南北三门而已,予东门之苗裔也。每念世当昇平,一族聚处,犹致慨先人之名讳,遗忘次序茫然。倘遇变乱,奔走四方,世远年湮,又谁知某为某之祖宗,某为某之子孙,甚而异族乱宗,同姓为婚,皆不可以预,必谱之。宜叙固不急哉,今特即予一门近代之先人名讳所及知者叙为谱系,第其长幼,支派著名出处源流,庶几微考有据,不至即昧於前,复迷於后,而子子孙孙或亦各知所宗也。且优愿后嗣尚礼,予而世世誌之,则祖宗可以历久而不泯,支派可以永远而清晰也夫。

大清乾隆二十四年,六世孙敬斋浴泣撰

痛切者其情谆挚,看其词廖廖数语,写出传家煌煌大典,真绵世之宝籙也。

邑庠生任尚志谨识

道光二十年,东门七世孙邑庠生梦麟重录

咸丰五年腊月二十四,东门八世孙长青二次重录

咸丰十一年,南门九世孙天行敬叙

再序

事有创之于前者,宜有继之於后。无前者之创,后人无所据;无后人之继,前志无以承。我关氏世系已载旧谱,是创之於前矣,若不继之后,是祖宗析薪,而子孙不克负荷,前人之志无以成矣。族人天斗、尧克、臣克、克章、忠、克印、富生、孝宗、宝银、振明、念、克贤、振江、振坤、振一等忆前序,愿后嗣尚礼,予意而世世誌久之,一言於是慨然,只感集众商议,欲再叙家谱,以成先人之遗志。俾予为序,予系东门六世祖讳敬之裔孙,本鄙陋不文,何克应兹重托乎,第不过直叙其事,以待后人耳。窃谓家谱为传,家之大典,绵世之锦囊,前人之所有者,固当珍藏以亦后人,前人之所无者,又更当於补以备参考。我氏传闻自解南迁碑记即载,而家谱则无派分,三支家谱明注而昭穆莫辨,且即属同宗,而谱不统一,无伤情之嫌,今特於祖宗之前,请示昭穆,为南东北三门把先代所遗谱记合为一编,並重叙其八世以来之未叙世代,而补叙之。上承先人之遗志,而下昭子孙之模范,其庶几不紊焉欤。

再序备考(附理想理由暨辨法)

关氏世代传闻迁自晋解,经过朝代不知几许多矣,然观祖茔之大约十余亩,其族户似甚繁,家遭明季李闯之乱,洛宁几无人烟,我氏亦多流难死之,其所存者,只南东北三门,究不辩其孰长孰幼。今叹三门合编盲於列叙,众以南门辈晚,疑似长门,然不敢以疑似而遂定之,特集族人於祖宗堂前,沐手焚香,敬致说词,请示长幼,然后拈阄以定之,竟符合众议,遂以此定之。故谨附录,以备参考。

东门十一世裔孙名澍

南门十二世裔孙名孝心

中华民国廿十五年元月初九日重叙

关氏再叙家谱序

我关氏从夏朝以后,传至汉末三分时,共为三十七世,从汉至今,已继六十多世。据先人家谱相传,以及宋祠碑文记载,均从晋解迁至我大明村,历经数百余年,究竟多少年至今,皆无人能定之。我氏之谱虽经先人多次重叙,所存者只至民国三十五年(即公元一九三六年),据国有史,家有谱的原理,从三六年再叙至今,已经五十余载矣。在这近半个世纪的年代里,我关氏同其他各氏族一样,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土地革命,人民公社以及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大的政治变动。由于历史的原因,所以对我氏家谱未能再叙。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公元一九七七年),实行了责任制,国泰民安,时逢盛世,我氏族长六水,以及中立、孝友、保才、点召,纪庭,平温等人,经协商召集全族人等,决定将我氏家谱重新再叙,以流传后世。

这次叙家谱,对前人所叙之谱,经过反复推敲,因年深久远,再加当时文字语言皆属老体。本打算对以前家谱重新修定,后经族人商议,一致以为这样不能保持历史原状,因此对以前的家谱将继续保存之,不得失传。这次再叙,我们以为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因此我们在这次再叙中,均用现代文字语言格式,对过去妇女在出嫁后,未用名字,用其氏代替,这是封建残余,理应废除。此次再叙,均用姓名(不包括未详人员),对已故先人名字,均用讳字。为了注明现状,我们至叙至现有人员,对年幼未配以及刚生未名的人等,待后人再叙之。后世人等若能体恤我辈心意,使我氏子子孙孙传流不息,各知其宗,我们愿望已达。而祖宗世系,可以永垂不朽也。

东门十三世裔孙奉柯,于公元一九八五年农历腊月初七日浴手敬叙

后续

我氏家谱在十年动乱其间(一九六六——一九七六),一切先人所留之物,几乎毁之尽绝,唯有家谱两册及轴誌一张得以幸存,秘密藏之。另有南门十二世孙孝心,曾任本区教育委员,从事教育数十年,堪称我氏族近代文学之魁首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不惜年高体弱,将我氏南门家谱重新再叙,为我后人等立为典范,希我氏子子孙孙继先人之遗志,创先人未竟之业绩,将我氏之谱世世代代传留于世,现将南门十二世孙孝心抄家谱后之跋,附之于后:

前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雷厉风行,一切旧制度,旧风俗,旧习惯,一扫而空,各家所有旧神主,家谱之类都须损毁焚化。予一时把所藏家谱神主都交出,付之灰烬,至今念及,不禁流涕。因思先人几百年保存传留之遗物,传家之大典付之一炬,不胜痛惜,昼夜不安,惶恐万状,几经筹思,及于东门族人家留得家谱一册,密携而归。而暗抄录,但予久离笔砚,文具全无。而且两目昏昏,十指战慄,及不能执笔。转思值此大战前夕,瞬息万变时,不写予悔之晚矣。故寻秃笔,觅纸张困难,虽困难而不顾也。今乃于庚戍年农历春节,雪天僻静处,忍风寒,避嫌疑,不使人知,密抄此卷写迹,不计工拙,行列又多歪斜,求纪实也。后世子孙若体予意,而世世叙之列,予之愿望已达,而祖宗世系,可以永垂不朽矣,为序。

公元一九七O年二月

南门十二世裔孙孝心浴手敬叙

东门十三世裔孙奉柯二次重录

参加编写人员:

东门十二世孙:点召、继庭

南门十五世裔孙鸿起

公元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初七日

叙家谱后记

公元一九八五年春节,是个值得纪念和庆贺的日子。值得纪念的是我氏家谱在失叙五十多年的情况下,经我氏族长六水、中立等人的精心组织,历时一月有余,再叙成功。在叙家谱期间,他们不顾年高体弱,亲自安排,各方奔走,同时得到各方人士的大力支持,因此值得后世人等的永久纪念。

大年初一,我氏外迁人员以及各门各户的主要人员,上至白发飘然的老人,下至不满三尺的顽童,济济一堂。首先,向我氏的先祖云长公、以及历代先人的英灵行大礼。尔后,免辈向长辈行礼,行礼后,鞭炮齐鸣,充分显示我氏族人空前团结,后继有人,兴旺发达,最后进行座谈。在座谈中,大家一致怀念我氏北门十二世孙念信等人,原因是在动乱的年月中,先人所留的一切事物几乎灭绝,我氏的家庙几乎被毁。在那时,念信等人力排众议,才使我氏家庙得从保存完整,是我氏子子孙孙值得永远的怀念和庆贺。

大年初六,尚坞关姓委派正身、更海二位族人,邀请我氏人员赴洛阳李屯向同姓人等以叙宗脉,我氏族人经协商选派东门十二世孙纪庭、孝友,北门十三世孙奉岐,会同尚坞留栓、吉照、孝宗三人同赴洛阳。他们于次日出发,黄昏时分抵达李屯,当晚受到了李屯同宗人孝顺、孝山、秋科等人的盛情接待。闲谈之中,问起我氏的来源,得知尚坞与李屯为同宗一脉,而我氏为另一支脉。李屯关姓为关老夫子守灵而来,我氏究竟因何原因迁至我大明村至今,仍是一个疑团。

从李屯的家谱看,我姓始于夏,有长祖关灵鹏,官拜谏议大夫。东汉未三分时,至云长公共为三十七世人,因在近三千多年的历史中,物换星移,江山社稷历尽沧桑,我氏家谱早已失落,无从考查。从云长公传至今六十多代,这六十多代经李屯,山东等多地查访,特别是李屯关春堂亲临山西老夫子出生地,实地考察后,将其系统整理保存至今,从老夫子起到我氏东门一世祖艾川,艾平至为五十一代孙。

从宗祠碑文记载:我氏从元迁至我大明村,寄居于此,历经数百余年,未曾建庙修祠。由此推断,元至明中经三百八十余年。据现有家谱记载,艾川,艾平兄弟二人为明末人,究竟明末何时人,没有确切的年号,从明末至今,已经三百五十余年,人口发展为十五代人,由此发展速度推断,元至明应发展为十六至十七代人,十五加十六共三十一代。关老夫子传至奉字为六十四代,六十四减三十一为三十三代。由此证明,我氏应属关老夫子三十三代裔孙时,迁至大明村的。

以上情况,简要地记录了赴洛阳李屯的经过,以及我们当世人的推理,正确与否,仅供后人参考。另有东门十二世孙继庭抄得《洛阳图谱序》全文,北门奉岐抄得《洛阳李屯家谱》原文,因与我氏家谱无关,因此不必重录。这些资料证明李屯、尚坞是关老夫子长子关兴的后代,而我氏可能是次子关索的后代。

东门十三世裔孙奉柯

公元一九八六年农历二月三日再次敬叙

张红歌,微信名家和万事兴,QQ昵称崤山洛水,洛宁县河底人,70后,农民工,在外上班之余,爱好读书,听歌,喜欢文学,中医,农业方面书藉。偶尔会在网上写点儿心情。

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