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曼-法国博物馆旅游攻略-阿曼-法国博物馆必玩景点

豆丁
阿曼-法国博物馆

阿曼-法国博物馆是一个遗产博物馆,被阿曼人成为“法国之家”,建立于1992年,位于1896年为法国领事建立的宫殿里,博物馆通体为白色。在1992年的时候,苏丹卡布斯和法国总统密特朗在宫殿内建立了一个博物馆,用城市的历史来探究阿曼与法国的关系。

在阿曼-法国博物馆可以了解到阿曼的社会历史,收藏了法国早期在阿曼外交官的照片、历史文献、阿曼-法国船只、阿曼和法国的家具、珠宝和服饰。阿曼-法国博物馆有7个展厅,每个展厅都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阿曼和法国长期的友好关系。第二展厅展示的是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对阿曼友好访问的图片,第三和第四展厅展示的是18世纪时期两国的关系。

对于阿曼和法国来说阿曼-法国博物馆是一个文化宝库,将两国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展现的淋漓尽致,对两国持久稳定良好的国际关系的发展也是一个见证。

Omani French Museum

必去理由:阿曼最具历史价值的博物馆

景点所在大洲: 亚洲【As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阿曼[Oman]

景点所在省、州:马斯喀特省 [Muscat Governorate]

景点所在城市:马斯喀特 [Muscat]

这个博物馆没有一件真迹作品,却能成为中国最大的书法专业博物馆

如果你是一个书法爱好者,你一定不能错过《兰亭集序》原型地兰亭的书法博物馆,这座中国最大的书法专业博物馆隐藏于古兰亭的茂林修竹中,与兰亭隔水相望,四周树木葱茏,环境幽雅。

兰亭书法博物馆的整体建筑非常现代化,从兰亭到博物馆,感觉就是忽然从晋朝来到了现代。兰亭书法博物馆一共两层,楼下是瓷砚艺术馆,馆内展示的瓷砚是陈亦尧先生从国内外收集的藏品。楼上展厅设临时性书法展。

刚进馆内,就看到一个大大的“之”字,这就是王羲之的“之”,非常有代表性。这个“之”字,一方面代表王羲之的名字,一方面也来自《兰亭集序》中21个“之”字的其中一个。 “之”字上方是一个出水口,慢慢流下来,代表书法文化的源远流长。

这就是“之”的20种不同的书法写法,王羲之的书法功底真的是充满大家风范。这座博物馆真是角角落落都有着“王羲之”的影子。

博物馆里除了收藏和展出古今书法精品外,还设有书艺交流厅,并定期每年在清明节举办书法大会,仿效古人曲水流觞的雅事。

书法博物馆的核心展区就是围绕兰亭集序展出的。展出的是历朝历代各大书法家、皇帝临摹的兰亭集序书法作品,就连作品中的错字也要一并模仿了。

这就是当年欣赏兰亭集序的景象,造型做得栩栩如生。

这里的每幅作品都在介绍着兰亭集序各个版本的来龙去脉,令人叹为观止的兰亭兰亭拓本,生生不息!

一眼望不到头的兰亭版本,全是各个朝代的书法大师对兰亭集序的热爱,其中康熙帝的兰亭集序不只是临摹,更多的是情怀。

博物馆的二层和一层是打通的设计,让人有种视觉的落差感,设计的十分棒。

每逢书法节,馆内的展厅都设有临时性的书法展,比如展出徐谓、倪元璐、黄道周、王铎、赵之谦、吴昌硕等艺术大师的精品,所以得到许多中外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的好评。

博物馆一圈逛下来大概一个多小时,跟随着讲解,可以了解不少有关中国古代书法的故事和历史,收获颇多。

法国博物馆的这件文物,难道就是传说中的东窑?

本文由福羲国际拍卖行贾先生整理撰写:(fxgjpm)

看上图,这件双凤首刻花执壶,不知道您是否见过。这壶,目前收藏于“法国吉美博物馆”中,应当是民国时期流失海外的文物之一。

法国人的品味和英国人不一样,英国收藏家以大维德爵士为代表,基本上属于中国通,跟着中国文物收藏圈的步子,那是亦步亦趋。所以,大英博物馆馆藏品(多数精品为大维德收藏)多为五大名窑和明清官窑中的精品。而法国人的收藏,则包罗万象,好多稀奇古怪的玩意,如果出现在今天的古玩市场上,绝对会被大多数人目为赝品。这或许也跟法国人生性浪漫,而英国人严谨认真的性格有关系。

这件瓷器,馆方定为宋代,窑口不详。粗看有点青白瓷的味道,釉色白中闪青,全器浮雕缠枝花卉纹,龙柄简略,龙首不见。而独特的是双凤首流,可以同时倒出两杯酒。

这种设计,并非出自于宋代,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青瓷中就有了这种设计。这种设计,从美学的角度上来说,并非上品,但以此设计,估计和古代另外一种酒器的名品有关系。

这种名品就是公道杯。所谓公道杯,采用的是虹吸原理,一旦注酒超过一条线,则杯中之酒就会全漏光。用这种杯饮酒,可谓公平,所以被后世称为公道杯。

公道杯的实物,笔者所见最早为宋代物。至于何时出现的公道杯,就不得而知了。但这种双头壶,笔者认为,是早期体现公道的酒壶。原因在于,同时从一把壶内倒出来的两杯酒,绝对是一模一样多量的。以壶来体现酒之公道,从器物上来讲,应当比公道杯更公平合理。

那么,这把壶到底是什么时代和窑口的器物呢?它珍贵吗?

此壶乃越窑鸡头壶一脉相承而来的器型,但已经带有典型的五代到北宋时代的器物特征。虽说第一眼看,釉色类似于景德镇青白瓷,但仔细观察,此器绝非青白瓷。

为什么这么说呢?北宋青白瓷乃至于南宋,一直以轻薄为著。而此器看图片,器身厚重,和习见的青白瓷不类。再者,北宋青白瓷多仿定窑刻划花,也就是在器物表面以平面的形式表现花纹,所谓半刀泥者,基本上不会出现这种花纹立体类似于浮雕感觉的纹饰。

第三,北宋景德镇青白瓷釉面玻璃质感强烈,属于典型的石灰釉。而瓷器釉面光泽柔和,微失透,虽然也在花纹处有积釉,却无青白瓷那种白中浓烈闪青之感,而显得整体釉色均匀。

以此三者观之,则此器的真实年代和窑口成谜。那么,考古发掘中有没有类似于此器的文物出土呢?有一件!就是下图这件五代吴越国王陵出土的蟠龙罂。

这件蟠龙罂其实等级特别高,属于五代越窑瓷器里的极品。可惜的是出土时已经破损修复,否则以此物器型之大,工艺之精,纹饰等级之高,称其为宋瓷之王(五代)绝对是名副其实。此种浮雕工艺,在五代越窑中也属于极为罕见的工艺。

工艺类似了,但这件双凤头壶就是五代越窑秘色瓷吗?

肯定不是。五代越窑和秘色瓷都是那种青绿色调,发色不正则偏黄。而此壶发色,乃接近于汝窑的天青色。换句话说,五代和北宋时期的越窑青釉,都是偏绿色调的青釉。而北宋汝窑的天青,南宋官窑的粉青,则是偏蓝的青釉。这种偏蓝色调,或许跟传说中的五代后周皇帝柴荣命烧的“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的柴窑有关系,也就是说,最早的偏蓝青釉应当是北方青瓷的特征。 若您手上有珍品藏品困于出手,想找正规平台参加拍卖,有缘者可与笔者联络;一八八二。四二七二。四七二。其它勿扰。

如此看来,这把壶应当属于五代北宋时期北方窑口的青瓷了!那么,它是什么窑口的呢?难道是柴窑吗?

其实这种釉色,国内罕见,国外器物倒是多见,就是北宋时期著名的高丽青瓷。高丽青瓷是当时朝鲜半岛仿制汝窑釉色而做的瓷器,当时天下闻名,与监书内酒并称天下第一。此器的釉色和高丽青瓷极为类似。

北宋人写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就有相关记载,所谓越州古秘色,汝州新窑器,大概相类,说的就是它。这种高丽青瓷在北宋晚期货卖到中国,颇受士大夫欢迎。

那么,这件凤头壶可能是高丽青瓷吗?这种可能性还是存在的。但笔者认为,另一个古籍中的北宋窑口的可能性更大。

汝窑遗址出土的器物和高丽极类

笔者认为,此器极有可能就是历史文献中多次出现的东窑,也就是所谓东青瓷。东窑,据说是北宋时窑口,以东青器见著,与官窑、哥窑并列。盛于北宋。《宋会要》窑务条文载:"京东西窑务掌陶工为砖瓦器给营缮之用,旧有东西二务景德四年废止,大中祥符二年复置东窑务。"窑址据说在开封附近。

宋代诗人张耒曾经有"碧玉琢成器,知是东窑瓷",此人乃苏门四学士之一,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则由此可见东窑的面貌为极类碧玉,也就是青玉。并且在宋徽宗时代乃至于之前的神宗哲宗时代,东窑瓷曾经极为流行,并且得到上流社会的青睐。

高丽青瓷

明代曹昭的《格古要论》记载有:“旧哥哥窑,色青,浓淡不一,亦有紫口铁足,色好者类董窑,今亦少有"。"董窑,淡青色,细纹,多有紫口铁足。比官窑无红色,质粗而不细润。不逮官窑多矣,今亦少见。”这里的董窑,不见于其他文献,特征亦和东窑相类似,则应该是曹昭就读音类同而有东窑为董窑之误了。

邵蛰民撰《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中总结得比较详细:董窑,系北宋时东京民窑所造,即今开封等处。土脉细致,器质颇粗厚,淡青色有深浅二种。因系东窑所造,故曰东青。《陶成记事》称为东窑,并云:东青有深浅二种。唐氏《肆考》则误为董窑,且称东青色为冬青色,殊谬 。

以此视之,法国收藏的这件壶,为五代到北宋东窑器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元芳,你怎么看呢?

南宋官窑的粉青色,色青带粉红,此特征东窑没有

东窑就是董窑,色如碧玉,以高丽青瓷目之,不为过。其特征为淡青色,有细纹,多有紫口铁足,则应当是北宋官窑建立之前的作品。也就是说,由于东窑烧出了不同于汝窑的淡青色瓷器,后来宋徽宗就在这种瓷器的基础上烧出了北宋官窑。

由此可见东窑就是北宋官窑的前身!

阿拉善国际岩画博物馆开工建设

将成为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岩画专题博物馆

5月18日,在第41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盟级重点建设项目阿拉善国际岩画博物馆在位于阿右旗曼德拉苏木的曼德拉山脚下正式破土动工,标志着阿拉善国际岩画博物馆及岩画广场项目全面启动。

阿拉善国际岩画博物馆总投资1.6亿元,总建筑面积12354平方米,地上局部3层,建筑总高度约20米,建设内容包括岩画博物馆的土建、装修、绿化亮化、供电、给排水、智能安防监控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岩画博物馆室内建设部分为岩画展示区、多功能服务区、业务区及其它。岩画展示区四个主题展厅分别为曼德拉山岩画展厅、国内岩画展厅,国际岩画展厅和临时展厅及3D特效影院、多媒体互动展示厅;多功能服务区分为曼德拉山岩画公园游客服务中心、文创产品中心、亲自体验及贵宾接待中心等;业务区为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文物复仿展示中心等。

该工程预计2018年8月建成投运,建成后的阿拉善国际岩画博物馆将成为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岩画专题博物馆,馆内陈列、典藏、展示都将模拟曼德拉山中记载的六千年文化遗产进行,结合曼德拉山岩画“美术世界的活化石”这一国际文化艺术地位,设置世界岩画文化艺术展示区,构建一个系统展示世界岩画文化艺术的空间。投运后,阿拉善国际岩画博物馆将具备长年接待海内外嘉宾及旅游观光团体,大、中、小学生文化教育基地,研究生、进修生、访问学者学习和研究基地,岩画艺术遗产展示基地,接待国际知名岩画博物馆巡回展览,国内各博物馆交流展出平台等多项业务功能。

据阿右旗文物局局长范荣南介绍,阿右旗是我国岩画分布非常集中的地区之一,较为集中的岩画群有曼德拉山岩画群、笔其格岩画群、海日很岩画群、苏亥赛岩画群、雅布赖山脉中的手印岩画等69处,3万多组,数十万个个体。最具代表性的曼德拉山岩画群在东西六公里、南北三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4234幅岩画。据专家考证,曼德拉山岩画大约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经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北朝至唐代,西夏至元、明、清时期,跨度约有6000年左右,是世界最古老的艺术珍品之一,享有“中国西北古代艺术画廊”的美誉,2013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但曼德拉山岩画自发现以来,始终处于长期风蚀、日晒、雨淋的自然环境下,造成石面剥蚀或脱落现象。同时,随着曼德拉山岩画知名度的提高,每年参观人数高达2万人,部分游客随意踏踩、乱划甚至偷盗岩画,造成曼德拉山岩画损坏严重。据粗略统计,自1989年以来,曼德拉山岩画流失数量已达3000余幅,现存的4234幅岩画中也有部分遭到人为刻画损毁,建设阿拉善国际岩画博物馆项目迫在眉睫。

据该项目设计师、中国著名古建筑设计专家蒋恩凯介绍,阿拉善国际岩画博物馆将通过运用数字化、三维建模、多媒体、虚拟现实等现代科技手段丰富博物馆展陈设施,打造成为目前科技含量最高的博物馆。智慧展陈区使用嵌入式触摸屏多媒体电脑、互动投影仪、电子虚拟互动系统、多媒体互动游戏等多媒体技术实现公众与博物馆藏品的高度交互,为参观者带来更多美妙与奇幻的参观体验。基本陈列厅结合最新的VR、AR等智慧展陈技术,通过3D投影、环幕投影、VR眼镜、3D眼睛等不同设备,设置不同展示空间,带领游客体验穿越时空的神奇感受。同时通过智能化中控系统还将对曼德拉山岩画保护起到巨大的作用对这项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精彩内容